登陆注册
5060900000004

第4章 题画·题照(2)

此图当为《白马古寺图》(一)的副本。1909年8月,曼殊将之从东京携回上海,托请邓实(秋枚)将跋语题于其上。

惟东汉孝明皇帝永平七年,岁次甲子,敕郎中蔡、中郎将秦景、博士王遵等一十八人,西寻佛法。至印度国,延迦叶摩腾、竺法兰将白上画释迦像,及《四十二章经》一卷,载以白马。以永平十年,岁次丁卯,十二月三十一日,至于洛阳。帝悦,造白马寺于城西雍门外,译《四十二章经》,是为像教东流之始。曼殊画此并识。实书。

题《潼关图》(一)

1907年底,曼殊东渡日本东京不久,即转至长崎探望义母河合仙。翌年初,应生母河合若子之属,绘下此图。

昔人《出山海关诗》,有“马后桃花马前雪,教人那得不回头”句,然稍陷柔弱。嗣同仁者《潼关》诗云:“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余常诵之。今奉母移居村舍,残冬短晷,朔风号林,吾姐本荣子属画,笔成此。

题《潼关图》(二)

此图与《潼关图》(一)大体相同,如非为副本,即为一稿两用。

潼关界河南、陕西两省,形势雄伟,自古多题咏,有“马后桃花马前雪,教人那得不回头”

句,然稍陷柔弱。嗣同仁者诗云:“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余常诵之。今奉母移居村舍,残冬短晷,朔风号林,笔作《雄关图》,不值方家耳。

题《万梅图》

1908年2月,曼殊在东京,应前年高天梅在上海之属,绘下此图。1909年8月带回上海,请张倾城代题其诗句于其上。

久别慧子,忽辱寄诗,有“乞写《万梅图》赠我,一花一佛合皈依”句,因绘此以报。曼殊大师画,令女弟子倾城书。

题《听鹃图》(一)

1908年春,曼殊在东京继续以河南名胜为题材绘画,抒发忧国伤时感情。此幅与刊于《河南》第5期的《嵩山雪月图》俱是。

“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每诵古人词,无非红愁绿惨,一字一泪,盖伤心人别有怀抱。于乎,郑思肖所谓“词发于爱国之心”。余作是图,宁无感焉?

题《古寺蝉声图》

1908年9月,曼殊自上海至杭州,住白云庵,结识僧人意周,为绘此图。

古寺蝉声,为意周大师作。元瑛。

题《深山松涧图》

1908年9月,曼殊居白云庵时,绘此横幅,赠与得三。

得三和尚。曼殊。

题《听鹃图》(二)

1908年9月,曼殊自白云庵转住韬光庵,夜闻鹃声,忆及义士刘三(季平),于是,在《听鹃图》(一)的基础上,绘成此图。1909年秋在上海时,托请蔡哲夫代书上此跋语。

昔人天津桥听鹃词云:

“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衲今秋弛担韬光庵,夜深闻鹃声,拾笔图此,并柬季平一诗,诗曰:“刘三旧是多情种,浪迹烟波又一年。近日诗肠饶几许?何妨伴我听啼鹃!”曼殊命蔡守书。

题《南浦送友图》

1907年深秋,诸贞壮离上海赴南昌,曼殊与花雪南送之于黄浦江滨,彼此依依不舍。(参看诸宗元《书雪娘》翌年,曼殊以当时情景绘成此图。

南浦——此指黄浦江岸。

南浦送贞壮诗人之南昌,贞壮投余一律,画此奉答。曼殊。

题《赠张卓身竖幅》

1909年初,曼殊住东京小石川智度寺,时濡笔作画。此幅山水为当时赠与张卓身的。

张卓身——名传琨,浙江平湖人。1909年初与曼殊在东京相识。

卓生雅鉴。曼殊。

题《华罗胜景图》

1909年初春,曼殊在东京,住陈独秀(仲子)的清寿馆,彼此曾谈及华严瀑布和罗浮山,并相与嵌之入诗,曼殊更作此画纪之。

华严瀑布在日光山,蓬瀛绝胜处也。仲子曾作《华严瀑布诗》十有四章,词况丽瞻。

又忆昔入罗浮,过黍珠庵,读破壁间何氏女诗,有“百尺水帘飞白虹,笙箫松柏语天风”,亦可诵。吾今作是图,未识可有华、罗之胜否?曼殊令倾城录。

题《文姬图》

1909年春,曼殊在东京,与黄侃(静婉)同住章太炎家,触及身世,忆起国内“工诗善饮”的挚友刘三(季平),便绘此图,请黄侃题唐·温庭筠(飞卿)《达摩支曲》诗句于其上,托章太炎转致。

文姬——东汉女诗人蔡琰的字。

“红泪文姬洛水春,白头苏武天山雪。”静婉为曼殊题画寄刘三。

题《一顾楼图》

1909年春,曼殊与蔡哲夫、张倾城夫妇在东京结识,自是往来密切。当年初秋,曼殊回国之前,应张倾城之属,绘下此图。

一顾楼——张倾城在上海的寓所。取《汉书·孝武李夫人传》“一顾倾人城”义。

倾城大家命画《一顾楼图》。曼殊绘于夷。

题《为刘三绘折扇》

1908年3月,曼殊在东京收到刘三(季平)自上海寄来的折扇求画,初时“不敢草草了事”,后来不是“肩下生疮”,就是“心绪乱甚”。到了1909年5月甚至把折扇“失却”。直至秋天,回至上海,才绘此图敬赠。

刘三证意。曼殊。

题《为屠仲谷绘折扇》

1910年,曼殊在爪哇口惹口班中华会馆任教,结识了屠仲谷。随后应其之属绘此折扇相赠。

仲谷兄属。南画

题《螃蟹图》

1910年11月2日,曼殊在爪哇见到一幅绘有几只螃蟹的日本女子手制绢画,颇有感触,于是题上跋语。

“大有横行意,青袍误此生。”可怜!鸾书。宣统二年十月十一日。

题《鸟雀图》

1910年11月2日,曼殊在爪哇看到一幅绘有鸟雀的日本女子手制绢画,顿生思乡念国之情,因题此跋。

“万里峰峦归路迷。”鸾录。

题《花草图》

1910年11月2日,曼殊在爪哇见到一幅绘有花草的日本女子手制绢画,题上此跋。

“我意殊春意,春先已断肠。”玉溪句。鸾。

题《汾堤吊梦图》

1912年5月,曼殊自日本回至上海,被屡求其画而不得的叶楚伧关在太平洋报社楼上李叔同的房间,飨以糖果,逼之绘下此图。

汾堤——江苏吴江东南隅汾湖之滨的柳堤。叶楚伧的先世祖——明末遗民叶天寥居于此地附近的叶家埭午梦堂。

《汾堤吊梦图》,曼殊为楚伧居士作。

题《黄叶楼图》

1912年6月上旬,曼殊偕马小进到上海郊区华泾探访刘三兼吊邹容墓。一夕饭罢,曼殊索胭脂作画,先绘出此图。

黄叶楼——刘三在华泾的寓所。

《黄叶楼图》,壬子五月为刘三作。曼殊。

题《为陆灵素绘折扇》

1912年6月上旬的一晚,曼殊在华泾绘就《黄叶楼图》后,即绘此扇。

陆灵素——字繁霜,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刘三妻。

灵素大家属。曼殊。

题《枯柳寒鸦图》

1912年6月上旬的一晚,曼殊在华泾为陆灵素绘完扇面后,即蘸墨汁作此横幅。因“笔端胭脂未净,枯柳寒鸦,皆成紫酱色”(陆灵素:《曼殊上人轶事》)。

曼殊写于黄叶楼。

题《赠郑佩宜纨扇》

1912年6月,曼殊赴日本前夕,在上海太平洋报社绘下纨扇十余柄,分赠友人,此为其中一柄。

郑佩宜——名瑛(1888至1962),字子佩,江苏盛泽人。柳亚子妻子。

佩宜大家。曼殊。

题《为朱少屏绘纨扇》

1912年6月,曼殊赴东京前夕,绘下此画赠朱少屏。

朱少屏——名葆康(1881至1942),号天一,上海人。早年留学日本,辛亥革命后任沪军都督府总务长、南京总统府秘书。时与曼殊同在太平洋报社任编辑。

少屏见属。曼殊。

题《赠张倾城画》

1913年春,曼殊在盛泽郑桐荪家作客,忆及在上海的蔡哲夫夫人张倾城,乃绘此画寄赠。

民国二年一月一日,画寄倾城大家。雪上人曼殊。

题《雪蝶倩影图》

1914年3、4月间,曼殊在日本,遍游东京、横滨、羽田、妙见岛、千叶海等地。此图如非赝品,当为此时在旅次中所绘。

雪蝶——不详。当是画中日本女郎。

雪蝶倩影。甲寅仲春。曼殊苏玄瑛。

题《袒肩照片》赠吴吉初

1904年春,曼殊南游越南、暹罗,于第三度受戒之后,并拍下此照为志。后题词寄赠吴吉初等友人。

吴吉初——江苏人。

吉初先生惠存。曼殊。

题《百助照片》寄包天笑

1909年春,曼殊结识调筝人百助枫子之后,往来密切,为她拍下不少照片。

其中四款五张分寄友人包天笑、邓秋枚、诸贞壮、蔡哲夫、黄晦闻,照片上的题字都大同小异。

包天笑——名公毅(1876至1973),字朗生,江苏吴县人。近代小说家。1903年秋与曼殊在苏州吴中公学社共事,1907年又相遇于上海国学保存会。以后间有来往。

无量春愁无量恨,一时都向指间鸣,我已袈裟全湿透,那堪重听割鸡筝。

楼上玉笙吹彻,白露冷飞琼佩块。黛浅含颦,香残栖梦,子规啼月。扬州往事荒凉,有多少愁萦丝结?燕语空梁。鸥盟寒渚,画栏飘雪。

余尝作《静女调筝图》为题二十八字,并录云林高士《柳梢青》一阕,以博百助眉史一粲。

日来雪深风急,念诸故人,鸾飘凤泊、衲本工愁,云胡不感!故重书之,奉寄天笑足下。雪蝶拜。

题《与桂弟合照》寄蔡哲夫

1909年深秋,曼殊离上海南游。11月,途经新加坡,与桂弟合拍此照,后题识寄蔡哲夫。

己酉仲冬南渡,舟经星洲。偕桂弟造相一幅,寄呈哲夫先生,瑛志。

题《与季弟合照》

1910年春,曼殊在爪哇口惹口班中华会馆学校任教,尝偕同友人黄水淇的四弟火炎游泗水埠,并合拍下此张照片,后题上此识寄赠萧纫秋。

宣统二年春,同季弟南洋泗水埠造相一幅。时余为也班埠中华会馆英文教习也。苏元瑛记。

题《与孙伯纯合照》赠陈封可

1913年9月,曼殊与孙伯纯同住上海,拍下此照,联名题识赠陈封可。

封可兄存,曼殊、伯醇赠。

癸丑八月,封可兄同客上海。

题《热海风景片》寄明珠眉史

1914年1月23日,曼殊在日本,将陈封可所赠的热海风景片题上此识,转寄给何震生的女友明珠。

热海——日本城市。在静冈县东部,有温泉,为游览胜地。

眉史——妓女的代称。

热海之景,阿可寄我者,移赠明珠眉史。

燕影,除夕前二日

题《西装照片》寄弟

1915年8月底,曼殊在日本患肠疾,入东京圣路加医院治疗,忆及阔别多年的马总弟,于9月22日检出西装照片一帧,题上此识寄赠。

余别马总弟九年,比闻其事亲至孝,笃学有辞采,乃以此相寄之。时方卧圣路加病院。余则不起此病,与马总弟无相见之日,望上苍有以加庇之。

乙卯中秋前一日,栾弘记。

题《幻影照片》寄邝十一

1916年春,曼殊在自己的一张照片上用钢笔画上眼镜框,然后题上此识。

三月二十六日栾弘造幻影以寄邝十一惠州。

同类推荐
  • 空院残月

    空院残月

    《空院残月》是“中国作家档案书系”之一种,收录了当代中国著名作家韩少功发表于各时期的中短篇作品。分为2000年后新作,处女作,成名作、代表作,影响或争议最大之作,文坛友人撰写的印象记,与作家、批评家的对话录,以及作家自己的小传、影集、手迹、著作目录等14个部分。
  • 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

    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

    王开岭文集之自然美学卷,系作者最新文字结集,作者的注意力从自然细节开始,从那些曾经来过却正在消逝的风物开始,从那些被人类辜负的美好元素开始,从儿时的记忆和笑声开始,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美的无限眷念。
  • 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

    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

    古人重视品茶,使用茶具也彳艮考究。茶具的好坏,对茶汤的质量和品饮者的心情有直接影响。中国古代茶具种类丰富,历史源远流长,是人类共享的艺术珍品。各个时期的茶具精品折射出古代人类饮茶文化的灿烂,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历代饮茶史的全貌。茶与茶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如同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适合大众阅读。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观

    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观

    本著对当代文学批评所涉及的价值观念系统,包括审美价值观、社会历史价值观、人性价值观、道德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等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并联系当代文学批评实践问题加以评析,进而思考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立场与价值观念重建问题。学理思考探讨与现实观照评析相结合,视野宽阔,富于启示意义。
热门推荐
  • 人生因爱而完满

    人生因爱而完满

    当人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匆匆前行时,这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真爱故事就是一处处心灵停泊的港湾,让人们在轻松阅读的同时再一次体会人世间温情洋溢的至情至爱!《人生因爱而完满》选取了许多感人肺腑的小故事,集合了古今中外那些纯真、美好的情感,设置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乌鸦知反哺,百善孝为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多一份爱心,多一份温暖”等十个章节,有“把笑脸带回家”的父爱;有“梦里依稀慈母泪”的母爱;有“爱到地老天荒”的爱情;有“打弹珠的朋友”的友情……书中立体丰满的人物、真切感人的故事情节、发人深省的寓意,为真爱做了全面而生动的诠释。
  • 任志强内部讲话:关键时,任志强说了什么

    任志强内部讲话:关键时,任志强说了什么

    12年军人生涯,练就了任志强雷厉风行的作风;从部队转业后,倔强的任志强进入原华远公司,很快便成为了年收入过百万元的总裁;功成名就后,任志强却以一句“我不玩了”,即从原华远集团挂冠而走,凭借出色的商业才能,使新华远重新崛起,续写了又一段令人惊叹的财富传奇。本书是对任志强雷厉风行性格的生动演绎。深刻还原和剖析了“地产狂人”任志强在人生中的重要节点都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本书对他如何创业,并如何带领企业成长,如何打造自己的团队,如何具备远见卓识,如何去更好的管理自己的企业等都有生动的描写。地产狂人任志强如何以自己的姿态在房地产的舞台上进行一场华丽的演出,本书将为您提供答案。
  • 妻为大:相公要听话

    妻为大:相公要听话

    失身!失心!失子!当她失去一切之后,变得冷血无情,成为叱咤商界的风云人物。她本恪守三从四德,却被人认为是应该付出,她本隐忍,却被认为可以欺辱。人善被人欺,当失身之恨,失子之痛,毁誉之仇一同袭来之时,她浴火重生。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人害我一粟,我夺人数斗。漠家欠她的一切,她要让漠家失去所有的依靠,漠家害她失去了孩子,她要漠家所有人的鲜血来偿还。拨开层层云雾后,谁与谁擦肩而过,是谁在忏悔当日的不该,看到佳人身旁的那个位置已经被人占据着,一切都回不到从前。【片段一】:房里女子被迫承欢于其他男子身下,身陷人间炼狱。房外夫君喝着茶,笑看着自己的娘子从别的男人身下爬起。男人冷漠地从房里出来,“这是你要的地契,这种女人不值!”然后不屑地走开。漠北笑着收起地契,又从怀里拿出另一张纸,他正等着自己‘红杏出墙’的娘子。冷幽然惨白着脸,落魄地从房里出来,一身狼狈,看到漠北手上的纸,“这就是给我的?很好!漠北,你欠我的,我会一一讨回!”漠北惊慌失措地看着冷幽然血红一片的下身,那鲜血如同朝阳一般绚烂,“你。。。”“与你无关!”接过昔日夫君,今日仇人手上的休书,从此陌路。漠北举起的手,无力地放下,孩子。。。没了。。。心。。。却痛了。【片段二】:三年后。。。商业界里出现了一个手段狠绝的公子冷,而‘他’的最终目标则是打败天下首富漠北,公子冷打开折扇,淡淡一笑,眸中却如千年冰雪,“我,便是你的债主。”,再见旧颜,恍如隔世,心中那痛点点蔓延,嗜骨般的悔恨将他淹没。艰涩的开口,“是你?”当迷雾拨开,他才发现自己的最爱竟然是那被抛弃的糟糠,心痛了,碎了,还能缝起来吗。他亲手扼杀的孩子能活过来吗,她,自己的妻子,能再回头看一眼原地不动的他吗。☆喜欢的亲们请点击【放入书架】+【推荐本书】+【发表评论论】★小曲的群★112156771非诚勿扰,加群的请打上想想的文。————————————————————————————————————————————————想想已完结的文:《宁做丑女不做后》《极品男奴》《银面假公子》————————————————————————————————————好友文区《狂野黑道夫》木轻轻《特警闲妃不安分》梦边缘《七夜偷歡》乔茉児《恶魔硬上弓》浅水的鱼《丑妾不承欢》溱潼《绝煞弃女》孤月如我《爱上丑女》南宫飘飘
  • 盛世二嫁,过气前妻很抢手

    盛世二嫁,过气前妻很抢手

    被自己的丈夫亲手送给其他男人。柯柔想,女人最悲催的也不过是落入这般境地。二十岁,她以落魄的柯家大小姐身份嫁入S市第一豪门温家。她的丈夫日日流连花丛,一屁股桃花债等着她来收拾,不时有挺着大肚的女人来哭求她成全他们一家三口。她打理着温家上市集团还帮丈夫掐掉一朵朵烂桃花,堪称完美妻子典范,可惜——夜夜独守空房成为笑柄。—————霍尚北,温家私生子,从小居住国外,在商场上手腕强势。他如神祗般突然出现在她面前,她慌乱惊骇的想起那一夜她睡错了人!他是名扬海内外的商界传奇,是空降温氏的最高执行者,在外人面前他尊贵儒雅,暗地里却对她步步紧逼。在他宾客满座的订婚宴上,外面宾朋喧闹,未婚妻娇美,幽暗的房间里,他将她逼到角落。“你别过来。”她如受惊的小兔。男人长指捏起她的下巴,温热的唇息,低哑磁性的嗓音:“还想逃?我告诉你,这辈子你都休想!”————说什么一辈子?他们早已不是一个圆里的人,只是她忘了,有时候缘由天定。
  • 云涯赋

    云涯赋

    沈筝为掌管天书的神明,寥寥几笔改了她的命,也改了自己的命。被同僚一脚踹入人界,差点一命呜呼。青梅竹马深不可测,究竟是否要相信?多次的噩梦是前世之因还是前世之果?神明少女到人间真的好累。
  • 自己拯救自己:斯迈尔斯成功学(大全集)

    自己拯救自己:斯迈尔斯成功学(大全集)

    《自己拯救自己:斯迈尔斯成功学大全集》以一句古训“自助者,天助之”贯穿始终,通过历史上各界名人的具体而生动的事例,讨论了人生哲学中诸如勤奋、勇敢、信念、诚信、金钱观等等,着重教导年轻人正确地认识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斯迈尔斯一生写过20多部著作,其中最广为流传的除了《自己拯救自己》之外,还有《品格的力量》《金钱与人生》《人生的职责》等。主要探讨人生的成功与幸福,关于良知,关于道德,关于自由与责任等等。斯迈尔斯在研究了历史上多个国家、多个领域的成功者之后发现,在人类文明中,存在着一些历久弥坚的优秀品质,它超越时代和地域,不断地引导着人们走向成功和幸福。
  • 总裁的重生腹黑妻

    总裁的重生腹黑妻

    被深爱的男友背叛,被信任的继母继妹算计,这一世的萧祁雪活得既糊涂又窝囊。临死前得知的真相像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滔天的恨意却终究变成无能为力…一觉醒来,竟意外地发现自己重生了!上天垂怜,给了她重活一世的机会…这一世,她不会再那么平庸地活,那些侮辱过她的人,她要将他们全部踩在脚下!且看重生后的萧祁雪如何在商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当然,还少不了身后,那霸道又温柔的守护…
  • 从RE开始

    从RE开始

    吾曾一手拯救世界,也曾一手毁灭过世界。但是一位少女的到来,让过往的全部都变成了一场演剧。(偶尔爆发,欢迎大家阅读,谢谢收藏。)
  •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绝不是一本简单的关于网络的书,它借用网络的思维方式评判着一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意识形态。很少人有勇气或者不屑来写这样的一《边界的瓦解与重构:网络语境下的经济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因为这是对一个冷冰冰的网络及其相互关联的经济与文化进行线性描述的同时,还要用大量的非线性知识结构来进行佐证的论著。不得不承认,这不是一本字字珠玑的书,但是,埋藏在书本深处的一些绝对属于作者自己的真知灼见,和那些压抑不住的理论激情,或许会给那些研究网络的学者们一些启发。
  • 海那边的风景

    海那边的风景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平时很少跟我交流的儿子石川,一见我回家便憨头憨脑地冲我笑。看着儿子可爱的模样,我也顾不得旅途的劳累,一下子把儿子抱在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