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62300000020

第20章 孟浩然(1)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湖北襄阳)人,盛唐著名诗人。一生除四十多岁时曾往长安、洛阳求取功名而在北方作过一次旅行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故乡鹿门山隐居,或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曾与众名士联诗出名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满座惊叹,皆为之搁笔。(王士源《孟浩然集序》)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作荆州长史,招其致幕府,后又归隐故乡,不久病逝。其友王维画其像于郢州刺史亭,世称“浩然亭”,后改为“孟亭”。

孟浩然一生沦落,却是初、盛唐过渡期中最有成就的诗人。闻一多先生指出孟浩然“对初唐的宫体诗产生了思想和文字两种净化作用”,“所以我们读孟的诗觉得文字干净极了”,“他在思想净化方面所起的作用,当与陈子昂平分秋色,而文字的净化,尤推盛唐第一人。由初唐荒淫的宫体诗跳到杜甫严肃的人生描写,这中间必然有一段净化过程,这就是孟浩然所代表的风格”(《闻一多先生说唐诗》)。李白在《赠孟浩然》中予以充分赞美,杜甫称其“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其六)。孟浩然现存诗二百六十多首,五言居多,其中五律和排律又最多。他运用格律的形式写了大量的山水诗。这些诗在当时是很负盛名的。孟浩然逝世后,好友王士源出版《孟浩然集》三卷,后《全唐诗》辑录二百六十多首。孟浩然的诗从初唐风行的咏物、应制等狭窄题材中解放出来,较多反映山水隐逸生活,恬淡孤清,形成和谐优美的意境,独具风格,艺术上有较高的造诣。只是多写隐居闲适和羁旅愁思,没有涉及更广阔的社会生活。

秋登兰山寄张[1]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2]。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3]。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4]。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5]。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6]。

注释:[1]兰山:在襄阳西北。篇名一作《秋登万山寄张五》。张五:名子容,唐先天二年(713)进士,隐居于襄阳岘山南约两里的白鹤山,为孟浩然的同乡至交。这首诗写登高思友之情。[2]“北山”二句:化用陶弘景《应诏诗》:“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写张五隐居在北山。北山:北面的山。隐者:当指张五。[3]始:一作“试”。[4]兴:兴致。[5]荠:一种野菜。[6]何当:何时当能。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古人以为九是阳数,月、日都是九,故称重阳节,以为宜于长寿,所以有登高、赏菊、亲友聚饮等风习。

鉴赏:这是一首怀人的作品,写登高思友之情。全诗情随景生,而景又烘托情,两者紧密联系,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情飘逸而真挚,景清淡而优美,为孟诗代表作之一。

首句从晋代陶弘景《答诏问山中何所有》“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中演化而来。

三、四两句起,切入主题。“相望”表明对张五的思念,由思念而登“万山”远望,望而不见友人,但见北雁南飞。诗人的心啊,也随鸿雁飞去,消逝在遥远的天际。这是写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雁也看不见了,而又近黄昏时分,心头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然而,清秋的山色却使人心旷神怡。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是写从山上四下眺望,天至薄暮,村人劳动一日,三三两两逐渐归来。他们有的行走于沙滩,有的坐歇于渡头,显示出从容逸然的样子,带有几分悠闲。再放眼向远处望去,一直看到“天边”,那天边的树看去细如荠菜,而那白色的沙洲,在黄昏的朦胧中却清晰可见,好像蒙上了一层月色一样。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照应开端数句,既点出“秋”字,更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进一步显示了真挚的友情。

作者在这里创造了一个高远清幽的境界,特别是前四句既没有着力刻画人物的动作,也没有着力描写景物,而是用朴素的语言,如实写来,平淡而自然,展示了农村的静谧和自然界的优美。

夏日南亭怀辛大[1]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2]。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3]。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4]。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5]。

注释:[1]辛大:即辛谔,行大,作者同乡,隐居西山,后被征辟入幕。[2]山光:落山的日光。[3]散发:古代男子平日束发于顶;散发则表示闲适、潇洒。“开轩”句:开窗躺着,清闲而敞亮。[4]清响:清脆的声响。[5]故人:指辛大。

鉴赏:本诗写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同时有点无知音的感慨,并无十分厚重的思想内容,然而写出各种感觉细腻入微,看似轻描淡写,往往能引人渐入佳境,诗趣盎然。《夏日南亭怀辛大》为诗人的代表性名篇之一。

诗人开头即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遇景入咏,细味却不止是简单写景,同时写出诗人的主观感受。“忽”、“渐”二字运用之妙,在于它们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的实际感觉(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只表现出一种心理的快感。“池”字表明“南亭”傍水,绝非虚设。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诗人沐浴之后,洞开亭户,“散发”不束,靠窗而卧,不但写出一种闲情,同时也写出一种适意,一种来自身心两方面的快感。此处暗合了陶渊明的“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的名句。进而“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诗人从嗅觉、听觉两方面继续写这种快感。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风”送时闻;竹露滴在池面发出清脆之声,所以是“清响”。滴水可闻,细香可嗅,此处表达的境界真可谓“一时叹为清绝”(沈德潜《唐诗别裁》)。

“竹露滴清响”是那样的悦耳清新,诗人自然而然想到了音乐,于是“欲取鸣琴弹”,传说古人弹琴先得沐浴焚香,摒去杂念,而此时的诗人正适合操琴,但“欲取”而未取,因为“鸣琴”之想牵惹起一层淡淡的怅惘,像平静的水面起了一阵微澜。相传楚人钟子期通晓音律,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品道“巍巍乎若太山”;志在流水,子期品道“汤汤乎若流水”。子期死而伯牙绝弦,不复演奏。这就是“知音”的出典。诗人由清幽绝俗的境界而想到弹琴,由弹琴想到“知音”,而生出“恨无知音赏”的缺憾,这就自然而然地由水亭纳凉过渡到怀念友人上来。诗人多么希望朋友在身边,共度良宵,友人期不来,自然生出惆怅。“怀故人”的情绪一直带到睡下以后,进入梦乡,梦中居然与朋友相见了。诗以梦境结束,有极大的想象空间。

夜归鹿门歌[1]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2]。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3]。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独来去[4]。

注释:[1]鹿门:即鹿门山,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的汉江西岸,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与岘山隔江相望。[2]渔梁:地名。[3]庞公: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成了隐居圣地。[4]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指诗人自己。

鉴赏:这是一首歌咏归隐情怀的诗。尽管好性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然而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诗人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路,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之路。

孟浩然年轻时一直隐居在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求仕不遇,数年后返乡,决心追随庞德公的行迹,特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去住住,其实是标榜归隐,所以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然而主旨是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和志趣。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主要写傍晚江行见闻: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声,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山寺的僻静与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隐然可见。接着“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两句写人们归家,自己离家去鹿门,两种归途,表明自己隐逸的内心想法。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写夜晚登鹿门山的情景。月光下的山树朦朦胧胧,使人陶醉,在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归宿地,当年庞德公就隐居在这里。最后两句“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独来去”细写“庞德公隐居处”的境况,此两句为全诗的诗眼,点破隐逸的真谛,与尘世隔绝,唯山林是伴,此时诗人领悟了“遁世无闷”的美妙境界。

这首诗以平淡而自然的笔调,写出隐逸的内心感受,“气象清远,心孤寂”,手法娴熟。

望洞庭赠张丞相[1]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2]。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3]。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4]。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5]。

注释:[1]张丞相:张九龄,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为相,孟浩然曾西游长安,用这首诗赠张九龄,希望得到引荐,表达了诗人从政的热情。[2]虚、太清:指天空。此二句意为八月秋水大涨,显得平满,涵容着天宇,水天相连,和太空混而为一。[3]气蒸云梦泽:意谓近处都在水气笼罩之中。“云梦泽”是现在的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的总称。[4]端居:隐居。[5]垂钓者、羡鱼情:《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这里暗示无人援引,徒有从政的愿望而已。

鉴赏:这首诗托兴观湖,抒发了诗人积极入世的思想和希望在政治上得到援引的心情,是孟浩然诗中较为开阔的一首代表作。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予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和赏识。

本诗前半部是泛写洞庭湖的景色。开篇写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遥遥相连。洞庭湖极宽广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是咏洞庭湖的名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葱葱。“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非常有力度。

后半部是由景而写内心世界,所谓“欲济无舟楫”,是用来比喻希望丞相的引荐。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无人引荐,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端居耻圣明”,是说这一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也不甘心闲居,要入世做番事业。这里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迹。接下来,诗人巧妙地翻用了《淮南子·说林训》中的古语,吟出“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亦实亦虚,深寓新意,不露痕迹地表达了希望追随张丞相左右效力的愿望。本诗既表达了想出仕的心情,又写得不卑不亢,是一首不落俗套传世名篇。

秦中感寄远上人[1]

孟浩然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2]。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3]。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4]。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注释:[1]秦中:指陕西长安。上人:对僧人的敬称。[2]三径:指归隐后所住的家园。西汉末,王莽专权,兖州刺史蒋翊辞官回乡,于院中辟三径,惟与求仲、羊仲来往。后陶涪《归去来兮辞》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句,后人遂以三径指退隐家园。[3]东林:指庐山东林寺。[4]燃桂:《战国策·楚策》:“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后遂以燃桂喻处境窘困。

鉴赏:这是一首寄方外人的作品,免不了称羡对方的清净无为,厌苦自己的尘俗不堪。诗中充满了失意、悲哀与追求归隐的情绪,是一首坦率的抒情诗。

孟浩然之所以四十岁入长安寻求仕途的发展,原因之一可在本诗中找到。诗人本有“一丘常欲卧”的归隐心愿,但“三径苦无资”,即无财力维持归隐生活。诗人穷困潦倒的处境,形成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以北入长安求仕并非他所愿意做的,实有经济上困窘的原因,诗人是很怀想东晋高僧慧远在庐山的生活的。孟浩然的诗中也多次提到他的欲出仕是因为亲老家贫的原因。在长安逗留的日子里,物价昂贵,盘缠将尽,原先的壮志因为这次碰壁、随着年岁的增长而衰减。因此傍晚时分听到暮蝉哀鸣时,不免心里怆然增悲。诗末的两句使全诗的悲愤气氛进一步增强了。

本诗因是写给方外人的诗,所以“东林怀我师”一语双关,既怀想慧远,亦代指怀想远上人,贴切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同类推荐
  • 青果青

    青果青

    普通高中里一群95后学生,“纪律差”、“美女多”,新班主任姜春雷带着这群厌学、争宠、逆反、早恋、暴力等等一系列问题的孩子们一起成长。作品以正面的视角叙写了“青果”学校校长、教师们因为坚持原则和锐利改革所遭受到的误解以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折射出教育者育人的艰难、无奈和操守。作品获得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大佳铜奖”。
  • 2010年中国故事精选

    2010年中国故事精选

    本书是“2010年选系列丛书”的微型小说作品选,精选了2010年度最优秀的微型小说作品,尽显年度微型小说写作之精髓。全书分为滴水藏海(袖珍)、拍案惊奇(中篇)、世态万象、真情大爱这四个部分,收录了末位化考勤、公鸡下蛋、玉貔貅、一条短信十个字、冬至食鲜、锁匠遇上烦心事、父亲的心思你别猜等作品。
  • 此岸,彼岸

    此岸,彼岸

    光打在教室的墙壁上,影子有些斑驳和怀旧的感觉。墙壁上的反光,依稀映出下面坐着一个个身影。陈江苏就坐在其中,看了一会儿,她悄悄起身,从有些昏暗的教室里走了出去。这是摄像课的观摩时间。几个月前,陈江苏报名参加了一个纪录片拍摄计划,现在这个摄像课,就是专门为她们这些毫无拍摄经验的人准备的。每周两堂课。周日上午是观摩时间,大家一起观看学员拍摄的生活片断,有时也要进行讨论。站在二楼的栏杆边上,陈江苏发现,外面不知道什么时候下起雨了。台北的春天多雨。其实这算是个明媚的春天了,校园里的草坪养护得绿油油的,像是油画系学生失手打翻的绿漆。
  • 必须学会唱歌(中国好小说)

    必须学会唱歌(中国好小说)

    《必须学会唱歌》在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起伏跌宕、欲扬先抑的叙事中,真相一点一点被暴露,人物的梦想一次一次被击垮,悲剧一遍一遍上演,终至万劫不复。读完小说,其感受就如同哥那戛然而止的《欢乐颂》,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这歌声是如何消失的?哥的人生悲剧又是如何造成的?这悲剧首先可视作一种性格的或人性的悲剧。哥的卑怯懦弱与嫂子亚婷的乖张、暴戾之间的反差与张力最直接地酿成了悲剧。哥人生第一次的进城务工的经历因为一次意外的屈辱事件而宣告失败,他就此一蹶不振,以读武侠小说度日,精神陷入的麻痹状态,直到亚婷进入他的生命。尽管初次见面便感觉到亚婷的不对劲,但在情欲的驱使和他人的怂恿下,他还是毅然决然迈出了再次进城寻找亚婷的步伐,也从此一步步滑向命运的深渊。
  • 伦敦连环勒杀案

    伦敦连环勒杀案

    我和歇洛克·福尔摩斯承诺不把此案曝光,除非在我们过辈之后,于是乎我把此稿写好,留给后人选择适当的时候发表,最好是百年之后,否则我们有牢狱之灾。案子发生在1888年的晚秋,用福尔摩斯的话来说,这是一个犯罪多发季节,因为天气凉爽,黑夜在拉长,正是穿披风的时节,便于蒙住头,但又不像冬天那么寒冷。福尔摩斯斜躺在扶椅里,双脚搁在壁炉架上,充分享受壁炉里飘出的热气。他发挥一贯的懒散风格,躺着收听我朗诵《泰晤士报》的新闻。
热门推荐
  • 天刑者之逆道称仙

    天刑者之逆道称仙

    【新书《我的姐姐是剑仙》已发布,求罩】这是一个仙为禁忌的时代,这是一个武道盛世。当仙道几欲绝灭,仙道成为历史之时,他,出现了。他本蝼蚁,却要背负无上的因果,他本无名,却要肩负古今的气运。笑看云起云落,怒斩天官神使!愿教蝼蚁称仙,破灭天道史诗!
  • 从零开始创造地下城

    从零开始创造地下城

    那是一座神秘的城堡,坐落在森林的中央。有人传言,阴影城堡的主人是可怕的怪物,但是也有人反驳说,那只是个爱笑的金发男孩。心怀贪婪的佣兵来到城堡当中,有些人死了,有些人再也没有办法离开,只有永远都无法散去的乌云,裹挟着寒冷的雨水,无休止的浇灌在腐败的森林中。(本书充斥着大量带脑子不带脑子都看不懂的情节,请不明所以的亲们右上角点X,真的,这本书不适合你们放松看。)
  • 玲珑骨

    玲珑骨

    他,他是明月出天山,清光满,原在山之巅。她,她是池中火红莲,波光闪,风露自缠绵。她,她是白梅雪中寒,容光冷,唯有暗香传。她与她,一个是明灯锦幄姗姗骨,一个是细马春山剪剪眸;一个是披发流泉的林下风,一个是高贵优雅的闺中秀;一个小妖女,一个真仙子;一个情多处热似火,一个心动时柔似水……——面对这样两个女子,他,又将为谁心动,为谁流连?正是:谁人露滴奇葩,谁人风动梅花;谁人灿如烟霞,谁人江水隔纱;谁人伤在天涯,谁人一生堪嗟!
  • 长离阁集

    长离阁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宠亿万甜心妻

    绝宠亿万甜心妻

    他是GC集团的接班人,万众瞩目的焦点。她是如野草般的普通女孩。好姐妹设下的一场阴谋,害她误入陷进,他善心大发救下她,却因误会,两人剑拔弩张。她以为自己贞洁不保,对他恨彻入骨。正值母亲病重,迫不得已的她在好朋友的唆使下,向他讨要补偿费,他对她表示极度的厌恶与轻蔑,为了能够治好母亲的病,面对他的无理要求,她咬牙答应。她被迫成了他的妻子,却备受冷遇。当扮演的角色结尾时,面对她的离开,他万般不舍,却不愿放下身段去挽留,一贯的强硬,让她很是反感,而她也袒露心声,另有所爱。自尊心受挫的他,强行将她留下。爱与恨的纠葛,幸福到底何去何从?
  • 半道将军很嚣张

    半道将军很嚣张

    岳晓一生浩浩荡荡,一朝穿越。爹愚孝,为帮助母亲脱离苦海,英勇参军……立下誓言:带她归来之时,恒国百姓不在受战火迫害,没有黎民百姓在会为战争妻离子散!她的一生,除了战场还有什么能是她的归属呢?(简介无能:为了尾款,加油(???_??)?!!!)
  • 毒步天下:废柴小狂妃

    毒步天下:废柴小狂妃

    她,金牌杀手,心情愉悦时让人身败名裂,神情阴郁时挥剑斩杀毫不留情!她,名门庶女,寄养在外,废棋一颗!一朝时空逆转,她变成她。恶仆欺主?杀!庶妹抢婚?带着渣滓滚!嫡姐索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他,当朝皇叔,但凡露面,皆以獠牙面具遮脸,以轮椅代步。她在旁嗤笑,“尊贵的姐夫夫君,你再怎么羽扇纶巾故作潇洒,也掩盖不了你比我长一辈的事实。”他拧眉,“本王20岁!”她摊手,笑的恣意,眉眼间皆是讥讽。朝廷内外,风云陡起,阴谋阳谋层出不跌,谁又能潇洒横行。
  • 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防范研究:对资产证券化方式的思考

    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防范研究:对资产证券化方式的思考

    本书正是基于上述现实焦点问题来研究资产证券化与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防范问题,希冀对证券化方式下具有典型意义的风险事实做出合理解释,结合对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阶段性特征及其成因的解析,为实现我国房地产金融层次提升与风险规避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全书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勾勒出研究框架:一是证券化条件下房地产金融风险生成机制有什么新变化,二是在中国特殊国情下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生成机制是怎样的。旨在从一般情况与特殊国情两个层面来考察资产证券化手段是否为化解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良方。研究的重点在我国,研究的中心是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生成机制。
  • 太上飞行九晨玉经

    太上飞行九晨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力士移山经

    佛说力士移山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