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爸爸缓缓地讲了起来:
智慧背囊:
正是不屈不挠、面对困难永不低头的品质,让狼克服了恶劣的环境生存到了现在。而我们,当困难来临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向它们学习呢?
坚韧的力量
有一位老者曾经向我们讲述了自己亲身遭遇狼的故事。
他小的时候住在乡下,村庄周围都是草地,更远处则是长满丛林的群山,经常有狼下山来偷袭农民养的羊,其中有一只三腿独狼。
有一天,他和父亲走在离家不远的小路上,与这只狼狭路相逢。两人一狼各踞一端,相互对峙着。狼毫无退让之意,也没有扑过来的打算,只是冷冷地凝视着他们。就这样相持了很久,父亲的大声叱喝,才使狼掉头缓缓离去。
后来,政府实施了一项名为“驯鹿增量”的计划,以大量捕杀狼群的方式,让原本因人类过度捕猎而数量锐减的驯鹿得以迅速增长,期盼能再次引来人们猎鹿的活动。
一时间大量的狼被残忍地屠杀。在血腥中,人们却惊异地看到,那些目睹着在人类屠刀下倒下的同伴身影的狼,眼睛中竟然没有恐惧,没有悲伤,流露出的是一股可怕的坚韧——一种动人心魄的原始傲气,一种天生的桀骜不驯的野性。长大后他离开了村庄,远离了狼生活的环境。
他说:我时刻忘不了那只独狼的眼神,我被那种坚韧的神态感染了,甚至忘记了恐惧。每当我遭遇困境,面临挫折时,我就会想起那只狼坚韧的神情,它带给我的勇气陪伴了我一生。
回忆这个故事的时候,爸爸的脑海中似乎闪现出一副画面:当漫长的冬夜来临,狼群在追捕食物的时候每一匹狼都争相冲在前头,在清冷的月色中,它们跳跃着巨大的身躯,它们的目光盈盈发着绿光,迸射出野性。
爸爸被这种野性所感染,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说到:“摄影家卡尔?布伦德斯曾经长时间将镜头对准狼,在他看来,狼是一种特别的动物,是野性的象征。他说狼的眼睛是你所能想像到的最撼人心魄的东西。它们的眸子里包含着北半球所有的野性。”
“爸爸,我突然想起了以前鲁迅爷爷讲过的一句话。”
“哦,什么?”
“鲁迅爷爷说:‘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对一切的不幸!我们应该具有这样的心胸和勇气!’”
“哈哈,这句话说得好!”爸爸扬声赞叹到:“坚韧是勇敢的一种表现。只有具有坚强的意志,才能在非常情况下做到镇静自若。这是一种内心里非凡力量的体现,记住了吗,儿子?”
“恩!”军军狠狠地点了点头。
智慧背囊:
面对残杀,狼群没有退却,只是用自己孤傲的野性来面对一切,而这种野性里折射出来的,是一颗颗充满坚韧的心。
我们为战斗而生
自从听了爸爸讲的关于狼的故事后,军军对这种顽强坚韧的动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天,军军从学校图书馆借来了塞顿的《动物记》。里面有一段描写让军军难以忘怀。那段描写是这样的:
拜德蓝德贝利(一只狼的名字)已经没有可以逃跑的路了,被十五只猎狗纠缠着,它们还有人做强大的后盾。 它已经不是在走,而是蹒珊着向上爬。猎狗排成一队追在它后面,它们正在逐渐接近它。在这个最狭窄的地方,一步失误就意味着死亡。那只伟大的狼转了过来,正对着它们。它的前腿奋力支撑了起来,而那闪着寒光的獠牙则完全暴露着。我们没有听到它发出一点儿声音,它勇敢地面对这群猎狗。它的腿因为辛苦而虚弱,但是它的脖子,它的嘴巴,以及它的内心都是强壮的。
它们上来了,第一个是最敏捷的灰猎狗,它是怎么做的呢,它们几乎都没有看见。但是,当一股血流撞向岩石的时候,那一串猎狗也涌上了那条路。在必然的打斗战役中,黑鬃毛在它们来到的时候接待了它们。一个无力的弹跳,一个反向的进攻,一个猛咬,“凡高倒下了”(凡高是一条狗的名字),它的脚没有了。猎狗丹德和科利又逼近了,试图扭住它。一个闪冲,一个抬臀,它们就跌倒在那条狭窄的小路上了。然后是蓝点猎狗,紧接着是强壮的奥斯卡和英勇的泰戈——但那只狼在岩石的那边,一眨眼的工夫,它们之间的战斗就结束了,只剩下那只狼在那儿,那些大猎狗都不见了。
剩下的几条狗围了上来,最后面的逼迫着最前面的狗——倒下来——去死。撕、咬、抬臀,从最敏捷的猎狗到个头最大的猎狗,直到最后一只,倒下来——倒下来——它让它们轮流着倒下,从悬在空中的凸出部分到下面的峡谷。那儿的岩石和树干太锋利了,随时都会夺走它们的生命。
短短的五十秒钟后,一切都结束了。岩石把这一串猎狗抛向了一边,狗群全部被消灭了。拜德蓝德贝利再次独自站在那里,站在它自己的大山上。它站在那儿等了一会儿,看是不是还有其他的猎狗上来。再也没有了,那群猎狗全部都死掉了。
它等了一会儿,平静了自己的呼吸,然后,在这个决定命运的现场,第一次提高了它的声音,虚弱地发出了一声长长的、胜利的嚎叫,在另外一个较低的岸上渐渐变小,被什么东西挡住了,看不见了。这就是我们在辛梯纳山的一个高坡上看到的一切。
这是一段让人心情激动的文字,我们能从中读到坚强的力量,那是战斗的力量。
狼天生仿佛便是为着战斗而来的,战斗,它们才能捕获生存的食物;战斗,它们才能保障自己不被强大的对手消灭;战斗,它们才能让种族的优点不至于被消磨;战斗,在狼族世界里,弱肉强食如同天空一样古老而真实,信奉这个真理的狼就能生存,违背这个原理就会死亡。由此,坚韧地去战斗的精神已融入狼的血液之中,日夜奔腾,永不止息!
智慧背囊:
坚韧便是狼战斗的生命哲学!不管对手多么强大、形式多么恶劣,坚强地战斗下去吧,也许胜利就在前面。
付出的是耐性,获得的是猎物
看完那段描述,军军突然想起以前生物老师讲的一段话来,那是一堂讲动物的课,讲到狼的时候,李老师拿着厚厚的百科全书一边向同学们展示,一边解说:
除了人类之外,狼族可算是最好学的一种动物了。它们往往会用长达好几天的时间,持续观察并且监控被它们“相中”的猎物群。令人吃惊的是,它们绝不会在此过程中显露出丝毫的疲倦或厌恶,它们也不会对这群猎物实施毫无意义的追逐或侵扰行动。
在这段时间里,它们似乎满足于充当观察者的角色,仔细地综合分析所观察到的猎物群成员的生理与心理状态。显然,猎物群中,那些年幼、老弱和受伤者,会很快成为它们狩猎的目标。但是,狼族优秀之处并非仅限于对狩猎对象的辨别,它们甚至能够观察、记录下许多细微到连人类都无法知觉的个性、特征与习性。在对方的群体中,或许会出现一些细微的慌乱行为或征兆,致使某些有着特殊习性的成员脱离了群体的庇护,从而成为狩猎的突出目标。这一切,绝对难逃观察细微、且极具耐性的狼族的注意。
狩猎的成功,终将随着它们的超强耐性而完成。事实上,在这段捕猎的过程中,为了使最终目的得以达成,狼族得等待数日以上,并且可以忍受极端的饥饿,甚至几乎濒临饿死的边缘也在所不惜。有同学或许要问:“它们何以不直接进行攻击,以完成整个捕猎工作呢?”因为,如一只像驯鹿般大小的有蹄动物,对体型较小的野狼而言,它的蹄会对自己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致命。所以,狼族宁可选择长期等待,用“耐性”换取胜利,也不愿以生命换取一时的饱足。
“耐性”是狼身上的一大特点,同时也是所有成大事者身上最可贵的品质。
讲完这段话,李老师看看依旧沉迷在各式各样狼的图片里的学生,觉得似乎应该再向这群可爱的学生们传授一点儿做人的道理,于是李老师扶扶自己的黑框眼镜,接着说,正因为有了恒心与忍耐力,才有了埃及平原上宏伟的金字塔,才有了耶路撒冷巍峨的庙堂;因为有了恒心与忍耐力,人们才登上了气候恶劣、云雾缭绕的阿尔卑斯山,在宽阔无边的大西洋上开辟了通道;正是因为有了恒心与忍耐力,人类才夷平了新大陆的各种障碍,建立起人类居住的共同体。
所以同学们,滴水可以穿石,绳锯可以断木。如果三心二意,哪怕是天才,也会一事无成;只有依靠坚强的意志,点滴积累,才能取得成功。
听老师这么说,班上最调皮的学生张晓东站了起来,说:“老师老师,我也知道一个这样的故事。”
“那好,你就给大家讲讲吧。”李老师也露出了一幅好奇的表情。
于是张晓东清了清嗓子,看着同学们注视的目光,一本正经的讲了起来: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山坡上,躺着一棵大树的残躯。自然学家告诉我们,它曾经有过400多年的历史。在它漫长的生命里,曾被闪电击中过14次,无数次暴风骤雨侵袭过它,都未能让它倒下。
但在最后,一小队甲虫的攻击却使它永远也站不起来了。那些甲虫从根部向里咬,渐渐伤了树的元气。虽然它们很小,却是持续不断地进攻。这样一棵巨木,闪电不曾将它击倒,狂风暴雨不曾将它动摇,却因一小队用大拇指和食指就能捏死的小甲虫凭借锲而不舍的韧劲而倒了下来。
听完这个故事,同学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了起来:“小小的甲虫有这么大的能耐吗?”
“对呀,张晓东,你不会是在骗我们的吧?”
一听同学们不相信自己,张晓东委屈地把目光投向了李老师。
于是面对还在叽叽喳喳讨论个不停的孩子们,李老师大手一挥,说:“好了好了,同学们都不要吵了。这是卡耐基引述别人讲过的一个故事,他是要说明常常为小事烦恼,会损坏人的身心健康。但是从这个故事,我们还发现了另一个人生的哲理,这就是只要有坚强的意志,以微弱之躯撼大摧坚也是稀疏平常的事情。”
听老师这么说,大家都发出“哇”的惊叹声,张晓东得意洋洋地甩了甩脑袋,似乎在说:“哼!看我说的都是真的吧。”
智慧背囊:
坚韧,往往是我们成功的保证。相信当一个人拥有了超常的意志后,连上天也会为他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