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77600000005

第5章 感恩(1)

——蒙牛企业文化的灵魂

感恩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良知,是一种对别人付出的回报。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感恩化作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实践于生活中。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个和平的种子,因为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种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感恩是一种生活智慧,感恩更是学会做人,成就阳光人生的支点。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拥有快乐温暖的人生,一个懂得感恩的企业才会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古人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人自从有了生命的那天起,便沉浸在恩惠的海洋里;感谢父母,是他们给予了我们生命,并把我们抚养成人;感谢老师,是老师的无私奉献传道授业,才使我们从无知少年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感谢亲人朋友是他们在我们遇到困难时,给予了关心与帮助;感谢同事,是同事在工作中与我们并肩作战,共克难关;感谢领导,是领导的知遇之恩为我们的职业生涯照亮了方向……

太多的感谢需要表达,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感谢,不仅包括那些善意的,帮助过我们的人,还包括那些给我们制造了困难的人,是他们使我们在逆境中得到了成长与历练。只要用心,生活中处处都有感恩的理由。

但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除却个人不懈的努力,与一颗感恩的心是分不开的。感恩是一种美德,一种高尚的情怀,一种获取温暖的前进动力,一种通向成功的温柔助力。

牛根生就是一个典型的知恩图报的企业家。他的成功与他的感恩情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81年,牛根生准备结婚。当时他的养父养母都已去世。颇有江湖义气、常常“有一毛钱散俩五分”的牛根生身无分文。

距离婚礼还有两个月的时候,厂长孙有亮把他叫过去了:“小牛,听说你要办事,你得买东西呀,有困难你就跟我打招呼啊。”

“不用了!”想都没想,年轻气盛的牛根生当场拒绝。

牛根生那时认为,老领导大概只是卖个人情,他估计我不会要才佯说借钱的。谁会借钱给我这个连父母都不在的人呢?

虽然牛根生嘴硬,但他太需要这个钱了。不好意思直接回去找,便打了个电话给孙厂长,理由也很坦率:对领导有看法,认为你借钱是假的。孙有亮听后,只说了一句话:“你现在过来拿吧。”

那天下着小雨,牛根生赶回工厂时,孙有亮厂长早站在厂房门口的屋檐下等着了,为了避免伤到牛根生的自尊,他有意避开办公室里的其他人,私下把钱交给牛根生。老厂长从裤袋里摸出一个活期存折交到牛根生手里:“拿去用吧,看够不够,用完了你再给我存上就行了。”

从没见过存折的牛根生打开一看,也不知道是多少,斗胆问:“是50块钱吗?”当得知是500元时,心中不觉一阵感动。回去的路上,他翻来覆去地把存折看了又看。要知道,当时他的月工资也就20块钱。

后来有人问孙厂长:假如牛根生赖了这笔钱不还,你怎么办呢?孙厂长回答说:“我非常相信他,他是一个视信誉比金钱更重要的人,如果不是这样,他怎么可能有那么多朋友呢?”

出于对老厂长的感恩之心,牛根生努力工作。他常常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任劳任怨,不给奖金、不发加班费也干。别人上一个班,牛根生可以上两个班。有了新项目,别人只学本组的东西,他除了学习本组的,还把所有其他班组的内容也学了,因此,联动能力非常强。日久天长,牛根生成了老厂长手里的一张“王牌”,遇到什么难题,碰到什么“打”不下的“山头”,就派牛根生去。结果,没有完不成的任务,没有做不成的事。等老厂长1984年退休时,小牛已经负责整个车间了。老厂长1984年退休后,牛根生20多年来待他如生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牛根生说,他因为一个简单的“报答老厂长”的动机,最后不仅报答了全社会,最终也“报答了”自己,老厂长是引导他步入正轨的领路人。

蒙牛“内幕”:

蒙牛的独特节目

学习节:7月19日

将学习成果与半年工作成果相结合的一次团队分享共赢的节日。

感恩节:11月份的最后一个周五

11月份的最后一个周五是国际通行的感恩节。蒙牛将这一天作为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日,对合作者、支持者、消费者进行真诚答谢和感恩活动。

俗语云:知恩图报,善莫大焉。常怀感恩之心也就拥有了人类最微小也最不能丢失的美德,也就拥有了成功的基础。

1987年,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阿姆斯特朗公司不得已冻结了员工的工资,公司上层希望借此能帮公司度过艰难的一年。当时公司里的所有员工都毫无怨言地接受了这一事实。他们普遍的态度是:公司一直待我不薄,现在是我回报公司的时候了。

几个月以后,老板发现这一年似乎比预想的要好得多,他决定不仅把原来所欠的工资补发给大家,还给每个人都加薪。仅补发加薪一项,每人就有400美元。

补发加薪采取现金发放的方式,每个人都看到桌上堆满了10美元的钞票,总共有125000张之多,足足堆了两英尺高。员工一个接着一个,每个人都走上前与老板以及公司的经理们握手,听他们说“感谢你对公司的理解”这句温暖人心的话语,然后拿着40张面值10美元一叠的崭新票子离开。

阿姆斯特朗的老板和全体员工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知恩图报是一种既利人又利己的美德。

古人云:“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知恩图报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就拥有了人生最重要的美德,生活最重要的智慧。

散财聚人,得人心者得天下

孟子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者拥有的是无形资源,即使是在最失意的时候,这种无形的优越感,也会让得道者依旧站在高处俯瞰得失取舍。大德之人,懂得得失的因果,取舍的辩证。而失道者则不然,一味地追求得与取,最终只会迷失方向,等到众叛亲离之时,再幡然醒悟,已是为时已晚。

牛根生成长在一个苦难的家庭,他自小就从母亲那里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牛根生常说:“母亲嘱咐的两句话让我终生难忘,一句是‘要想知道,打个颠倒’,一句是‘吃亏是福,占便宜是祸’。”从小牛根生就有了一颗感恩的心,对父母,对国家,对社会。

不管是在伊利期间,还是在他一手创办的蒙牛集团,都流传有牛根生散财的故事。

1990年,年轻的杨文俊刚刚结婚,需要拿出4000元购买住房,对于这个当时月工资只有40元的年轻人来说,4000元相当于他不吃不喝10年的工资,不啻一个天文数字。就在杨文俊为此犯愁的时候,牛根生给他送来了2000元钱。“要知道,牛根生自己当时也没有多少积蓄,这2000元钱是他一大家子省吃俭用省出来的!更何况,以我当时40元的月收入,他简直看不到我在短期内还钱的可能性。”杨文俊说,牛总的这2000元钱,把一个领导者的责任深深铭刻在了自己的心底:“我们虽然身为企业的领导,但和普通工人一样,也是劳动者。劳动者之间就应该互相帮助。”后来,他本人也成了一个关心下属的散财者。

还有一件被媒体广泛报道的事。当牛根生在伊利掌管的冰淇淋销售额过亿的时候,企业曾拿出18万元要给牛根生买一辆桑塔纳。但是想到员工上下班的交通困难,牛根生就用这笔钱给员工买了一辆旧东风大客车,一辆华西中客车,一辆天津面包车和一辆大发小货车。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钱财本是身外物,千金散尽还复来。“散财聚人”正是从生活中得来的智慧,给牛根生带来了极好的人缘。财散了,聚拢来的是同事和朋友的信任,是客户和下属的尊敬。

当牛根生出走伊利,创立“蒙牛”的时候,尽管当时蒙牛的注册资金仅有100万元,相比已然是中国乳业第一品牌的伊利来说,可谓微不足道。但是包括伊利液体奶的老总,冰淇淋的老总在内,前后从伊利到蒙牛弃大从小,弃“明”投“暗”的,竟有三四百人。

王富就是这三四百人中的一个。他当时担任伊利冰淇淋公司销售部副部长,在1998年的牛根生风波中,属于两边不靠的第三阵营。1999年4月14日,他决定加盟蒙牛。伊利工资高,企业大,而蒙牛才刚刚创立,将来的发展还是个未知数。王富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抉择,是否在因小失大?王富为什么会相信并未打过交道的牛根生,是否在进行一场胜负难测的赌博?王富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他认为,虽然未能与牛根生有打交道的机会,但牛根生所说的话,所做的事,他十分清楚。牛根生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蒙牛“内幕”:

2002年蒙牛做了一个“给我个理由选择你”的策划。经过精心筛选,最后蒙牛将“给我个理由选择你”的内容确定为“五个理由”:

1.中国绿色食品;

2.产地:内蒙古;

3.草原牛奶唯一中国驰名商标;

4.英国本土NQA及ISO9002国际标准质量认证;

5.利乐枕纯鲜牛奶销量居全球第一。

第一个理由是“中国绿色食品”,与上海和北京的主要竞争对手相区分;第二个理由是“产地:内蒙古”,与所有非草原产地的竞争对手相区分;第三个理由是“草原牛奶唯一中国驰名商标”,与来自大草原的另一主要竞争对手也区分开来;第四个理由中的“英国本土NQA认证”属欧洲标准,再次与绝大部分乳制品企业相区分;第五个理由“利乐枕牛奶销量居全球第一”,则是全世界乳制品企业都不能相比的……一个理由至少区分一个强手,五个理由下来,可谓走遍天下与众不同。

得人心者得天下。牛根生散财聚人的思想,也正是蒙牛经营人心的企业文化来源。获得人心,才是长久的经营之道。世界上没有永远独闯天涯的孤胆英雄,只有汇集天下英豪的得道智者。如果一个人把眼光放在眼前唾手可得的利益上,只想着如何将其抓到自己手中,却不顾及身边其他人的利益,不顾及整个生存环境的利益,那么,再是武功盖世、本领超群,恐怕也要走向失败。

牛根生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把散财聚人的思想运用得炉火纯青,浸透在他交友工作的日常生活中,渗透入蒙牛管理经营的企业行为中。这使得这种精神力量从个人放大到了集体,又从集体影响到社会。只要百年蒙牛的梦想延续下去,这种影响就会继续被世人所知、所感、所学、所得。

以心换心,以德报怨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对于同处一个城市的蒙牛和伊利来说,从一开始,竞争就不可避免。而作为后进的蒙牛,自然受到了伊利的压制。随着蒙牛飞速发展成为与伊利分庭抗礼的乳业巨头,乳业市场的一场你死我活的龙争虎斗似乎在所难免。更何况,对于牛根生为何出走伊利,虽然流传着许多猜测和说法,但是他和当时的伊利老总郑俊怀的矛盾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因此,人们很容易,把蒙牛放在伊利的对立的立场上。

蒙牛在初创阶段,曾经受到伊利多方面的压制,但是牛根生始终把姿态放低,这就引出了后来被人称道的蒙牛比附营销策略。蒙牛的第一块广告牌子上写的是“做内蒙古第二品牌”;宣传册上闪耀着“千里草原腾起伊利集团、蒙牛乳业……我们为内蒙古喝彩”;在冰激凌的包装上,蒙牛打出了“为民族工业争气,向伊利学习”的字样,这与阿维斯出租汽车公司强调“我们是老二,我们要进一步努力”的定位策略是一致的。

同类推荐
  • 导购应该这样做(新手入门)

    导购应该这样做(新手入门)

    《导购应该这样做》从销售终端的实际出发,列举了销售实践中最普遍、最常见的销售实例,力争让广大导购员在“真实”的销售情景中学习和掌握各种导购技巧和方法。掌握了书中介绍的这些方法和技巧。你就可以从一个导购新手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导购老手,从而使你在与顾客的对决中轻松自如、游刃有余,成功达成交易!
  • 腾讯是怎么长大的

    腾讯是怎么长大的

    在很长的时期里,腾讯是中国互联网世界的一个秘密。马化腾很少接受采访,也不太出席公开活动。甚至连腾讯也对自己的历史漫不经心,重要的内部会议几乎都没有文字记录。2011年,吴晓波开始腾讯企业史的创作,他访谈了包括马化腾在内的60多位人士,查阅了内部资料和文件,走访了互联网业界的从业者、观察家和腾讯的竞争对手。2016年10月14日《腾讯传》出版前夜,吴晓波在大头思想食堂首次公开演讲——《腾讯是怎么长大的》,解读腾讯的“成长密码”,以及再创作调研过程中产生的更为浓烈的困扰。本书是这次演讲的精华内容,是对《腾讯传》的一个补充,讲述了诸多《腾讯传》中无法提及的故事以及感悟。
  • 你凭什么做好互联网:从技术思维到商业逻辑

    你凭什么做好互联网:从技术思维到商业逻辑

    互联网技术大牛曹政,分享20年互联网从业核心经验,从技术思维到商业逻辑,全面盘点草根互联网创富法则!作为中国互联网免费统计网站系统CNZZ创始人之一,前4399首席架构师、首席信息官,曹政在数据、技术、业务上无一不精。他的见解深刻,高效接地气,全是摸爬滚打总结出来的方法,帮你全面通晓互联网行业的固有逻辑,建立正确的互联网思维,在技术、产品上避免犯致命错误,精准高效地创业。不管你是想进入这个行业还是想在这个行业里更进一步,这些思考逻辑和行事方法你必须知道。
  • 不懂说话,还怎么做销售

    不懂说话,还怎么做销售

    本书以销售的基本流程为主线,结合经典营销案例,从如何作有效的开场白、如何高情商地介绍产品、如何聊出客户“不能说出来”的需求,到如何回应客户的拒绝、与客户建立可持续交易的关系,全面系统地讲解、归纳了销售全流程的解决方案与营销话术,句句中肯,条条实用,是销售人员修炼“说话能力”的上佳读本。
  • 影响力:非凡主控与引导的艺术

    影响力:非凡主控与引导的艺术

    优秀、卓越之人往往具有非凡的影响力。凭此,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左右逢源,在谈笑间引导、改变他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掌控局势的发展。影响力是优秀、卓越的重要组成元素,是每个不甘平庸、渴望优秀、有所作为的人都应该自我培养的关键能力之一。《影响力:非凡主控与引导的艺术》由廖振宇编著,凝聚强大的气场,让他人乐于被引导,被改变:掌控局势主动权,摆脱平庸现状,走向非凡人生。提升影响力,从合格到优秀,再到卓越的个人成长之路,从平庸到成功,再到辉煌的成功之路。
热门推荐
  • 无名古董店:灵录

    无名古董店:灵录

    灵的记忆来自古董的主人,主人的执念强大到产生灵识,主人的音容与记忆便留给了古董里的灵。只是主人不可再转世而生,只能在岁月长河中默默守护着心尖上的那个人……在一次收古董的途中,江晚栀的爷爷骤然离世,她被爸妈带去英国,直到十八岁归来。爷爷有一个古董店,唯独留给了她。而来到这里第一个需要帮助的女人却告知她,她爷爷的死有蹊跷。这让刚上大学她好事不多,搞事不断。还有只对她温柔的冷面公子施越,沉默寡言的梁章,花式撩人的岚容都牵涉其中。爷爷的死究竟是怎么回事?是谁一步一步牵着她去寻找真相?古董店老板的身份,让她穿越,附身,宫斗,宅斗,游走与中华上下五千年,只为一个真相!
  • 卿本贵胄云中帝

    卿本贵胄云中帝

    一朝魂穿到了架空女尊世界,成了闻名长樾的花痴草包不说,爹死娘娶侍还有个敌视她的妹妹……这都不算什么,关键是后院的夫侍一个个心怀鬼胎。一身红衣如烈日灼眼的邪肆花魁勾着嘴角笑:“她是我掰倒敌家的契机。”白衣如雪、浅笑温柔的商人眯起细长的狐狸眼:“她是我的商机。”瞳如月华挥洒、眸似冰珠剔透的黑衣世子抱剑闭眼:“踏脚石罢了。”酒窝浅浅、笑容腹黑的少年轻拂着蓝色的衣摆歪着头:“若不是想玩一场有趣的‘游戏’,谁理她?”淡青长衫着身的淡沱公子眼光微垂,浅色瞳眸无波无澜:“是谁都一样。”她轻啧了一声,“谢绝利用,请和离书上签字。”
  • 部落冲突,我的酋长大人

    部落冲突,我的酋长大人

    科技年代穿越到了上古时期,连个吃饭的碗都没有的部落,还是一个被饿死的小女孩身上,女主大大发誓,不但要用自己的双手制作出碗,还要是金饭碗!!且看女主和她的手机,如何在土著中创造美好生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恶人秘事所

    恶人秘事所

    这是一个名叫恶人秘事所的神奇地方,据说进去的人从未有人出来过……
  • 盗墓之问鼎长生

    盗墓之问鼎长生

    千年前,长沙王刘发得知一个惊天大秘。之后,其五世孙光武帝刘秀为大汉延国祚两百年。这其中到底有着什么不为人知联系?千年之后,又是谁借天命之手,执子苍生。远古传说究竟是真是假,山海经记载的东西是否真实存在。当一切被掩埋在黑暗的地下墓宫,是谁撬开大门,将谜底解放。在这个神奇的世界,道术、蛊术、血脉究竟谁能更胜一筹。【故事正在开始,各位读者请准备好瓜子饮料矿泉水,啤酒麻辣爆米花,一起来探索这个世界——最后的秘密吧。】
  • 西洋哲学史

    西洋哲学史

    《西洋哲学史》是李长之先生在抗日战争期间编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哲学史的著作,体例参考了法国人韦伯的《哲学史》,对西方哲学史上颇具研究性和争议性的哲学家做了简明的介绍。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对西方哲学史与中国哲学史有一定比较,表达了其写作时的“中国人的立场”,除了在体例上附以中国年代外,还将中西关键节点的人物的进行比较,这让当时对西方文化了解不深的文人很容易有代入感和亲切感,也便于现在的中西哲学文化研究。
  • 雷罚战尊

    雷罚战尊

    神陨大陆,横贯亿万里,遥无尽头,其上,百族林立,宗门万千,丹道高手,绝世武尊,皆如仙人一般,地位尊崇,法力无边,受尽世人尊崇。一个雷系的天才,手持刀剑,独战九天,执刑罚,灭异族,独领风骚…
  • 我所缄默的事:一位叛逆女儿的回忆

    我所缄默的事:一位叛逆女儿的回忆

    在《在德黑兰读》中,伊朗作家阿扎尔·纳菲西讲述了一个秘密阅读的故事;在本书中,她讲述一个动荡时代的伊朗家庭的秘密故事,从祖母到女儿。尽管出身显赫,但纳菲西无意于记录往来名人,或者评论政治生活,综述各个历史时刻,而希望描述那些脆弱的历史的十字路口——在那里,人们的生活和个性反映出了一个更大更广阔的故事,并与之产生共鸣。如同一幅素描,本书将一个女人、一个家庭和一片受难国土刻画得令人难以忘怀。那些成长中的人与事,照片、文字、故事、事实交织而成的人生,以及诸种生命片段之间的空白,正是纳菲西所要探寻并希望讲述的——那些缄默的事。对她而言,这种叙述最终带来的并非终结,而是理解、守护,以及自由。
  • 吃货的修仙日常

    吃货的修仙日常

    蠢萌吃货的修仙日常!——————————————什么是修道?修身、修心、修长生……嗯,其实还可以双修哒……*身为废灵根,非月很有自觉的,妹子们,好吃的留下,灵气你们带走!非月靠着一张脸混进了以美貌著称的出云宗,从此过生了,山上采药捉山鸡,种药养花收美男的奇葩生活!*废灵根的非月养了半个来月,准备做成叫花鸡的大公鸡,突然开口说话了,并且英勇无比的战死了一只百年蜈蚣、八百年蜈蚣、一条千年大蛇!甚至挥挥翅膀就能设置结界,令人不知不觉的爆体而亡……非月挥挥冷汗,吃鸡这事日后再议!*天、魔、妖、灵四界之人齐聚人间。非月发现,自己身边的男人,一个比一个美,一个比一个妖,一个比一个爱吃人!瑟瑟发抖,小心肝乱颤的非月,抱着种满美味的空间石,一边咽口水,一边想,到底要被谁吃掉,或者把谁吃掉!嗯,双修呢?然而……
  • 行为改变思想

    行为改变思想

    威廉·詹姆斯观察人们的情绪和行为联系时,发现了“表现”原理,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对某种行为的表现而获得相应的情绪感受。本书以“表现”原理为核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地阐述了行为是如何影响人的认知,改变认知,改变思想的。本书充满世界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在行为与思想方面进行的经典实验和案例,开阔了读者视野,令人耳目一新。同时,生动地列举出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各种行为对思想情绪产生的影响,使人们更容易反观自己的行为,有目的地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得自己越来越靠近预设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