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82100000003

第3章 领导的原则:内圆外方(2)

《战国策·中山策》有言:“同忧者相亲”。在现实生活中,若想使别人与自己同心同德,必须结成一荣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只有这样,众人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如果人心离散、各有所图,则事业必败无疑。

外圆内方的人在处理群体内部的利益关系时,会持审慎的态度。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首相张伯伦说过:“世界上没有永久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久的利益。”这句话虽然讲得有点绝对,但如果撇开特定情况,就一般意义而言,还是有其一定的道理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以利聚。人与人之间,当彼此的利益趋同时,冤家可以变成“亲家”;当彼此的利益相冲突时,友人可能变成敌人。所谓友、敌关系,只是在双方的利益关系大体不变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其稳定性。前提变了,双方的关系也势必随着发生变化。综观古今中外的历史,人与人的关系如此,国与国的关系也是如此。

外圆内方的人与有关人员建立同利共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会使大家认识到,作为共同的事业,成则共利,败则共害,使大家为自己的切身利益而互相配合,共同奋斗。

能否与人搞好团结,使人与自己同心同德,这不仅取决于一个人的诚意,还与这个人平日做人的方法有关,下面谨提供外圆内方者的“求同七策”以做参考。

1.不进行无谓的争论。比如:不要脸红脖子粗地去争论诸如人类起源何处,“四不像”是不是麋鹿等无关紧要的问题。这种争论输了又有何碍?赢了又有何益?弄不好反而伤了大家的和气。

2.不参与无聊的讨论。比如:或是说赵大山加薪是因为开了后门,或是说钱二猛与孙三妞可能恋爱上了。诸如此类的道听途说、搬弄是非之事,千万不要参与其中,这些事很容易得罪人。

3.不妄下伤人的结论。比如:或是说李家的摩托车肯定是楼下刘家不争气的二小子偷的,或是说周师傅与张阿姨背后可能有点那个。像这类关系到别人的名声或切身利益的事情,如果妄下结论,极易伤人,而且流言伤人甚于刀剑。

作为领导,要想求同,则应该:

4.谋同筹。即做计划、定方案、拿办法,要尽量让人参与进来,要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针,使决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样便人人都有主人翁意识了。

5.事同做。进行合理分工,使大家在工作中各尽其能、各负其责。领导不能越俎代庖,事必躬亲;也不能只重用一些人,而冷落另一些人。否则,被冷落者或是冷眼旁观,或是暗中捣乱,弄得你有苦难言。

6.功同有。工作取得成绩,领导不能贪众人之功为己有,不能只顾往自己脸上贴金,而要实事求是地肯定、表扬甚至奖励自己的部属,使大家都有成就感。

7.利同沾。领导不可独吞众人之利,应以比较公平、合理的办法,使众人有福同享、有利同沾。大家见事业的成败与自己利害攸关,便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同心同德、奋发上进了。

如果能善用以上“七策”,做部属的要与同事搞好团结,做领导的要与部属形成合力,自然就并非难事了。

永存周而不比之心

外圆内方的人,往往能克服人性的弱点,即使身居要职也不傲不妄,既谦逊又自尊。这是因为谦逊使人亲,自尊使人敬。

人性中,往往有种自高自大的倾向,人们总能找到自己的长处而自我欣赏,并喜欢将自己的优点与他人的缺点相比,以获得优越感所带来的快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好为人师,动不动就以智者的身份津津乐道地对人说教,则别人的自尊心便很容易产生对说教者的抗力,那么好为人师者必然为人所厌。

有时即使还有人愿意听好为人师者夸夸其谈,但他自以为高明的地方有时并非真的高明。如果要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显然是事与愿违的,弄不好只能是贻笑大方。

醉汉蹒跚地行于街头,目空一切且自得其乐。在这个世界上,醉汉般的自我陶醉者远多于虚心求教之人,好为人师者若不明白这个实情,动不动将有限的聪明在人前卖弄一番,那么在社交圈子里,也就很可能成为不受欢迎的人。

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怪”现象,某人的学识才干令人仰慕,或工作成绩使人佩服,当人们出自内心地称赞他时,如果他态度谦虚,那么大家对他的敬佩之情更甚;如果他不仅坦然接受众人的赞美,而且还索性顺着竿子往上爬,竟沾沾自喜地自行夸耀一番,则大家原有的敬佩之心不仅大为冲淡,说不定还会心生反感。

有的人自我感觉良好,生怕别人对他的“过人之处”和“丰功伟绩”一无所知,便先绕个小弯,随即便切入正题,大言不惭地将自己着实吹嘘一番。更有甚者,一些人或贬低前任以突出自己,或攻击领导以标榜自己,或诋毁同事以美化自己,或轻贱下级以突出自己,或夸大困难以彰显自己,或虚报成绩以抬举自己……此时,言者痛快淋漓,而听者则不仅是颇为反感,有时还令人深感恶心。即使有人顺着他的意思夸赞一番,也多半是面誉心非、言不由衷的。

这种人本意是想留给别人一个美好而深刻的印象,使人听完以后对他肃然起敬,而实际上却是把自己虚荣、骄傲、无知的本性展露给了对方,从此给对方留下一个修养浅、品位低的坏印象。

为了事业的需要,外圆内方的人在向领导汇报个人工作时,或是在其他特定的场合,他们会用平实的语言恰到好处地反映自己的长处及成绩。此外,在其他的场合,他们也真正做到了淡化自得之心,忍住自褒之嘴,不过于表现或表扬自己。尤其是可能引起别人嫉妒的得意之事,更会藏之于心,不喜形于色。德国的叔本华在《幸福格言》里指出:“虚荣心使人饶舌,自尊心使人沉默。”一个外圆内方的人从不会沾沾自喜、夸夸其谈。

生活中,主观上热衷于表扬和表现自己的人,在客观上却往往是极大地贬低和丑化自己。遗憾的是,这一恰恰相反的结果往往出乎当事人的意料之外,不容易被当事人所认识。况且,有些修养差的人,即使认识到了也不一定忍得住。

中国有个传统的说法,即是“三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由此看来,作为许多人能在一个部门里共事似乎也可以说是一种缘分。有的人比较珍惜这种缘分,而有的人却自高自大,无视甚至轻易地损坏这种缘分,以致不同的人呈现出各种不相同的人际关系状况。

人际关系应怎样处理呢?孔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意思是正人君子追求的是普遍的团结,而不是拉帮结派、朋比为奸,小人则反之。一个部门如同一条船,若众人能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了,如果只有一部分人朝前划,另一部分人停桨甚至倒着划,这船要达到彼岸也就费时费力了,弄不好也有翻船的可能。所以说,为了共同的利益,为了事业的发展,我们应珍惜同事之间的团结,求得团结的普遍性。

不过,许多部门也常有一些害群之马,这种人的存在就像把一簇铁蒺藜放在了人群里一样,总是弄得人扎手碍脚;又像一块多棱多角的石头,怎么放也摆不平。这种人往往是给别人制造了事端,增添了麻烦,反过来他倒觉得自己很受委屈,好像别人都与他过不去似的。

与这种人相处时,完全把他放在对立面不宜,想团结他,对方又不自重。面对这处情况我们只能采用团结与斗争相结合的方法加以转化,既不能无原则地姑息迁就,也不要针锋相对地弄得剑拔弩张。就大多数情况而言,只要我们坚存“周而不比”之心,同事之间要化异求同、搞好团结总是有希望的。

始终敬而不谀

在工作中,上下级的关系很重要,那么,一个外圆内方的人是如何成功地保持了一个和谐的上下级关系呢?这就是要在态度上保持不卑不亢。对上级应当表示尊重,应该承认他总有强于自己的地方,或者才干超群,或是经验丰富,所以要做到有礼貌、谦逊。

但是,绝不要采取“低三下四”的态度。绝大多数有见识的领导,对于那种一味奉承、随声附和的人,是不会予以重视的。在保持独立人格的前提下,应采取不卑不亢的态度。在必要的场合,也不必害怕表示自己的不同观点。只要从工作出发,摆事实,讲道理,领导一般是予以考虑的。

我们与领导接近,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忽略了他们也是人,对待他们,完全要像对待平常人一样。他们也有欢乐,有悲伤,有缺点,有痛恨,有惊恐,是和平常人一样有感情的。他们并不是上帝或神的傀儡,他们并不因为有了地位就不再是人。他们也有内心的恐惧,别人的稍有疏忽就会激怒他们,他们也容易傲慢。以上即是和他们接触的最坚实的基础。

和领导相处,不要阳奉阴违。如果想和他们玩弄狡黠的花样,存心欺诈他们,那么就真是棋逢敌手了。他们油腔滑调起来可能比你还要更胜一筹,因此,你还是老实一点为好。

和领导相处,也不要低三下四。如果只是一味地说些奉承话及空洞话,这样是不能使对方愉快的。如果是真诚的,那就把深烙在内心的印象,说给他听,那他会深深感到愉快,但你的措词和说话的态度都要得体。你可以把他视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来对待,对他提出一些能够表达感情的问题,不要把他视为什么超人。他也实实在在是同普通人一样的,敌不过疲倦,也承受不住伤害。他可能比你更脆弱,而且与你一样害羞。不要认为他的人格不同于常人。他向公众所投射的信心、睿智、仁慈、滑稽或性感等形象,实际上往往是杜撰的。

从管理学来讲,领导是部门里负有计划、实施、控制、协调责任的关键人物,为了保持部门的有效运作,维护领导的权威无疑是必要的。因此,一个外圆内方的人会对领导不卑不亢,敬而不谀。

尊敬领导,就要自觉而有分寸地为领导建言献策,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和助手;就要积极认真地工作,为部门创造骄人的业绩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尊敬领导,就要维护领导的权威,要坚定不移地执行领导的正确决定;就要维护领导的声誉,不仅自己不能背着领导说长道短,而且在别人恶意攻击领导时,还要巧加化解,以维护领导的形象。

尊敬领导,还要在领导最困难、最需要援手时挺身而出,为领导排忧解难。作为一个好下属,与其赠送领导礼物,不如奉献领导以诚,后者对领导来说或许更显珍贵。

但是,尊敬领导并不等于对领导无原则地投其所好。当领导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时,要掌握分寸巧妙地提醒、善意地规劝;尊敬领导也不等于对领导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使领导放松自律之念、滋生骄满之心。

总之,一个外圆内方的人应该了解上级的个性。上级固然是领导,但他首先是一个人,作为一个人,他有他的性格、爱好,也有他的语言习惯。如有些人性格爽快、干脆,有些人则沉默寡言,事事多加思考。你就必须适应这一点,不要认为这是迎合,其实,这正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方面。

以柔克刚成就帝王梦

在秦末起义的群雄中,刘邦是唯一一个非贵族出身的将领,在军事上也一直处于劣势。但他却从弱到强,一步步地走向壮大。追究其原因,恐怕首先应归功于他亦刚亦柔、亦阴亦阳、外圆内方的个性。

刘邦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不安于贫困的家庭生活,也不喜务农,便出任了沛县泗水亭的亭长。这是一个低微的职位,国家不给俸禄,只拨给一块土地,自己耕种,所得就是报酬。但是自从他当上了泗水亭亭长后,因公事出入县衙的机会就多了,这时他浑圆的性格便一步步地体现了出来。刘邦目光敏锐,善于察言观色,能洞察人们的心理活动。他嘲笑人,但不得罪人。浑圆随和又具有攻击能力。因此人们并不介意刘邦取笑自己,非但不介意,而且他不在场的时候,大家还感到好像缺少些什么,觉得有些索然无味。他待人宽厚,喜欢施舍,性情豁达大度,行为放荡不羁。从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刘邦的个性的亲和力,他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且也能看出他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力以及他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他能把自己融合于不同阶层的不同人中。一介亡国之民,在秦帝国的暴政之下,作为一个处于社会底层且不安于现状的人,面对举世混浊的种种世态,又没有改变现状的机会,他只能用玩世不恭的态度,取笑人们身上的种种可笑之处,以发泄心中的压抑、积愤和不满,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下层人的生活经历,使他练就的适者生存的能力,在他的军事生涯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在这场斗争中,充分发挥了外圆内方的个性特点:一松一紧,一柔一刚,一慢一快,一虚一实,一开一合,一方一圆……前进后退,左顾右盼,演出千招万势的景象,将对手引入八卦迷阵,迷迷糊糊,为他所制。刘邦的军队人数少,来源较杂,整体素质不高,但他施行了灵活机动的战术,避实击虚,按部就班,不愠不火。有强攻也有智取,有长驱直入也有步步为营,有当机立断也有集思广益,终于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同类推荐
  • 谋略展示智慧(下)

    谋略展示智慧(下)

    所谓谋略,顾名思义,即有一定战战目的性的谋划策略。中国人在谋略艺术方面文受古人的滋润和影响,不少人在谋划治国、治军、治民、理财、外交以及用人等方面,都体现出了深厚的谋略智慧。
  • 18岁以后懂点心理学

    18岁以后懂点心理学

    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无论你在家庭中担任什么角色,无论你处在人生发展的哪个阶段,心理学都会对你有所帮助。心理学不是一种可以教你成为心理学家的学问。然而我们在社会上生活,就要学会如何思考,学会变得更具有智慧,学会让自己更好地主宰自己的命运,学会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快乐!本书告诉你:18岁以后,你应该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摆脱心理困惑、如何获取成功等。没有抽象的理论,只有鲜活的案例,它能让你在精神享受中获得帮助。18岁以后,你能掌控自己的命运。改变命运先要改变自身,改变自身首先要敢于剖析自己的心理。
  • 口才三绝:会赞美 会幽默 会拒绝

    口才三绝:会赞美 会幽默 会拒绝

    《去梯言—口才三绝:会赞美会幽默会拒绝》是一本生活中必备的口才书。通过赞美话、幽默话、拒绝话三部分阐述日常交际中口才的意义和重要性,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和贴近生活的小故事列举了语言的运用方法和艺术特色,让我们感受语言的高超智慧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交际能力和说话水平。书中没有过多对语言和口才知识的赘述,只是用最简单、最实用的办法告诉我们,如何说出让人爱听的话,如何说出让人开心的话,如何说出拒绝却不伤人的话。
  • 百发百中攻心术

    百发百中攻心术

    所谓攻心,就是利用心理战术来不战而胜。攻心的目的是驾驭人的思想,从思想上使其畏惧,甚至使其诚服,而非利用职权或是武力使其屈服。攻心的关键是根据不同对手的心理对症下药,从而达到你所想要的效果。攻心成功否,效果如何,只看你会下哪种“药”,下“药”的量有多少,“药”性有多大。
  • 处理人脉关系必知的九大玄机

    处理人脉关系必知的九大玄机

    一个人在社会上行走,要想达到无往不胜,就得处理好人际关系,明白人与人之间的玄机。本书以全新的视角,全面展现关系资源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用理性的思考,深度剖析关系的种种潜规则;用现实的观点,反思人们对人脉关系的种种误区。从最具典型的九个关键点出发,在讲述现象的同时,力求透过现象看出本质,去探讨搞好关系的成功玄机。
热门推荐
  • 覆汉

    覆汉

    努力闻达于诸侯,以求苟全性命于乱世!作为一个遗腹子,公孙珣很早就从自己那个号称穿越者的老娘处获取了人生指导纲领。然而,跟着历史大潮随波逐流了一年又一年,他却发现情况渐渐有些不对了!这是一个半土著的男人奋斗在大时代的故事!
  • 独战天涯(下)

    独战天涯(下)

    少年韩小铮本是一个人见人怕的流氓无赖,因青梅竹马的女友嫁人,而使他心怀不满,想从中破坏,却无意中使他卷入这奸险狡诈的险恶江湖之中,幸好他自幼资质绝佳,在救出被奸人陷害的无涯教“无飘堂堂主”,不但巧获他的绝世剑术——“少留剑法”,还得到了他所残剩的数层功力。为完成这位前辈所托,他独闯天涯,偶遇“慕容世家”的掌上明珠,并因此卷入了一场巨大的阴谋之中。在这天大的阴谋之中,他习得百年前一位精通道、儒、佛三家原理而又不谙武功的前辈以违反武学常规所创的“天机神功”,内劲大增。
  •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精耀三景妙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精耀三景妙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正一解卮醮仪

    正一解卮醮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周书

    周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忧离别

    不忧离别

    有人说、相识是为了更好的相遇;而在我眼里相识只是离开的开始。相识一场、离别一场,究竟是谁要离开谁?
  • 八十天环游地球(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八十天环游地球(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无尽藏

    无尽藏

    一卷图,一首诗,一座迷宫般的园林。《无尽藏》集禅意、诗意、悬疑于一体,通过破译一幅《夜宴图》,讲述了南唐后主李煜治下的宫里宫外的斗争。史虚白、朱紫薇、秦蒻兰、樊若水、大司徒、小长老、耿炼师、李后主这些书中人物也是历史人物,以他们各自不同的境遇,将我们带入到了南唐那烟雾缭绕的历史迷宫里。
  • 蜂魂:虚构人生

    蜂魂:虚构人生

    你自己身边的生活一定是真实的吗?一个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人,一段不曾出现过的记忆,但是却像咒语一样缠绕在莫如笙的身上。平凡的生活只是假象,隐藏至深的真相不见天日。没有人规定真相只能有一个。当莫如笙揭开一个真相,面对的可能只是下一层遮掩的幕布。既然如此,那还应该走下去吗?“做梦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在做梦,既然我知道了,那我为什么不醒过来?”欢迎来到莫如笙的生活空间,这里所有的东西,可能都不能眼见为实。
  • 男人如何调节自己

    男人如何调节自己

    不要让心灵的阴云和迷雾战胜阳光成为人生的主导。只有让心灵充满阳光,才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作为男人,只有拥有一个健康轻松的心态,才能自信地面对人生,才能负担起自己的责任,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心灵的园地长出杂草是很正常的,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受到外界的负面影响,同时每个人的心理知识与个人素质水平的参差不齐也是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