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91500000003

第3章 你的明媚我的忧伤(2)

可浪漫的诗人不会甘心被围城关住,他在迟来的洞房之夜里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后,几乎是立刻便离开了硖石,就近去了上海沪江大学继续他的修业。1916年科天,他考入北洋大学法科特别班。第二年,由于北洋大学预科部并入北大,因此徐志摩再次北上,进京学习。只是这一年,他的福叔因为袁世凯的复辟举动,离开了北京。

福叔的离开,让徐志摩失了一位可以倾谈的对像,但这并没有给徐志摩造成多大困扰,相反,他这一年轻轻松松便过完了。他家境殷实,没有温饱的烦扰;他为人聪慧,选着自己爱学的课;他志向高远,以留洋为盼,精神亦有所寄托;更何况,他通过张幼仪的二哥张君励,拜入梁启超门下做了入室弟子,身价与前途都像闪光的星子一般耀眼明亮。海宁硖石保宁坊徐家老宅里那座阴郁的婚姻牢笼,都似乎被顺心的生活阳光融化了。就在他拜师不久,1918年8月,徐志摩终于搭上了载他留洋的南京号去了美国,留下了老宅里的张幼仪,依然寂寞。

丈夫离开了,张幼仪没有回忆可守。两年的婚姻生活中,她能想起来的仅仅是丈夫的冷眼与漠视。在丈夫出国留学的日子里,留在硖石的张幼仪所拥有的最多东西,便是时间,但他的丈夫没有给他年轻的妻子留下任何可供她打发寂寂年月的念想,除了他留给她的儿子徐积锴。徐志摩去美国时,他的儿子刚刚满四个月。可这个儿子也不过是徐志摩为尽孝道不得不履行的婚姻责任。

责任二字在旧时的中国是大多数婚姻得以延续的支撑。如果徐志摩没有出国,如果他日后没有遇到那些,“偶然投射在他波心的云影”,他是否能依着这“责任”二字,成全了幼仪平淡的生活?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知道,“责任”二字却牢牢地将幼仪锁在了他与徐志摩有关的所有事情上,仿佛是前世欠下徐志摩的情债,今生用了她所有的时间来一一偿还,直到徐志摩死去。

很多年以后,张幼仪的房间里仍挂着徐志摩的油画,在她的台桌玻璃下,压着有关徐志摩的消息。戏台上的演员来来去去,张幼仪始终站在一个属于她的角落里,固守着传统女人对生命中第一个男人的执著,演着她的独角戏。幼仪在这场戏里,仅有一张与徐志摩的合照。那张照片里,她戴着圆顶帽子,虽然沉静但却带着难掩的腼腆,甚至有些不安地,在嘴角扯出一道看似笑容的曲线。她身旁的丈夫徐志摩脸上挂着浅淡的笑。这张照片摄于1920年,彼时两人结婚已经有6年,但照片中的他们,身体语言显得如此拘谨,像是一对不相熟的人被凑在了一起……

1920年冬,徐家老宅里接到了徐志摩的一封信。或许这是丈夫从海外寄回的信中,最熨帖幼仪心灵的一封。信中说道:

“父母亲大人膝下:

儿自离纽约以来,过二月矣!除与家中通电一次外,未尝得一纸消息。儿不见大人亲笔恐有年矣。儿海外留学,只影孤身,孺慕之私,不俟罄述。大人爱儿岂不思有以慰儿耶?......从前钤媳尚不时有短简为慰,比自发心游欧以来,竟亦不复作书。儿实可怜,大人知否?即今铃媳出来事,虽蒙大人慨诺,犹不知何日能来?张奚若言犹在耳,以彼血性,奈何以风波生怯,况冬渡重洋,又极安便哉。如此信到家时,犹未有解决,望大人更以儿意小助奚若,儿切盼其来,非徒为儿媳计也……”

她的丈夫写信来,要她去陪他了。

丈夫走了两年,他每次写信回来的开头都是“父母亲大人”,每次只到信的最后才提到自己,每一次信中对儿子的关照要比对自己的多上许多,可这一次,虽然信的开头仍是“父母亲大人”,但信纸上却满满的,尽是要她出洋去陪她呢。

这封信似乎吹走了幼仪心头那层从新婚当天起就布下的尘土。于是,她变得比往日轻快,心里有了以往从不曾有过,甚至不敢有过的希望。在这以前,幼仪从来不敢问公婆她是不是能够去陪丈夫,即使是丈夫来了这样一封看起来殷殷迫切的信,她仍是不敢问。幸好,还是疼她的二哥张君劢劝服了公公。1920年冬天,幼仪终于也踏上了渡洋的甲板。她要先到法国马赛,再转飞机到英国。

轮船整整在海上走了3个星期。这3个星期里,幼仪把与丈夫相见的情境,把他们未来的生活翻来复去地想了不知已有多少遍:志摩出国有两年了,他一定有了变化,胖了?瘦了?他一定是想家的,想阿欢(徐积锴的乳名),或许……也想我;他一定需要我,否则他怎么会专门写信要我去陪他?我要告诉他,我接到他的信后,下了决心要出来,就连阿欢我也放下了。他还小,但婆婆她们可以照顾;这海船真的不好坐,晃得人直晕……他让我来陪他,他需要我,我们的日子可以重新开始了。或许,我在外头可以和他一样去上学?这样,他会更喜欢我了,他喜欢有思想,开放一点的女人……幼仪靠着栏杆,一道黄昏的光影静静铺展在甲板上。远处的海平线上,出现了蜿蜒错落的海岸线。

船靠岸的时候,幼仪隔着层层的人潮,一眼就看见了她的丈夫。他穿着一件瘦长的黑色毛大衣,脖子上围了条白丝巾,站在人群中,那么显眼。丈夫很好认,并不是因为他的衣着多么显眼,只是因为他的神情于幼仪而言那样熟悉,又与接船的人群那样不一致。很多年以后,张幼仪回忆起那时她看到的徐志摩时说:“他是他们当中唯一露出极不愿意到这里来的神情的人。”

如果幼仪的心曾经轻快过,那么此刻,在它狠狠地砸到地上,发出闷闷的一声响。那些日日遥想的倾诉,那些憧憬与希冀,都随着心的落地变得悄无声息;如果那封信曾经让她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幻想,那么如今,人群中的徐志摩,远远地,便用那种仿佛永远不会变的冷漠表情,惊醒了她的梦。

(三)沙士顿的“同居”生活

在英国伦敦郊区有个地方叫Sawston,徐志摩说,那里是“沙士顿”。他还说,那里有座小屋,是他与张幼仪同居的地方。“同居”,并不是用来形容夫妻共同生活的词。像徐志摩这样,将爱情视作宗教的人,在情感上始终也没有承认过他与张幼仪的婚姻。

在他眼里,那场婚姻徒有一个空洞的躯壳,张幼仪只是一个与自己同住在一个屋檐下,以合法的方式生活在一起的女人。当初在硖石老家,他就从未曾用正眼瞧过张幼仪。他的视线也总是像掠过空气那样,掠过这个父母送来的妻子。但现在,他得把这个与他不搭调的女人接到身边来,在这个异国郊区的小屋里,日日面对面,怎么想都不是滋味。

这个女人为什么就不能有些风情呢?在马赛接到她的时候,她竟还穿着土气的旗袍,说什么,那是她精心挑选出的。既然到外头来,就得有点洋气不是么?这身旗袍太不入眼,与法国的气质太不谐调。还是带她去买了一身当下时髦的衣裳,圆顶帽,连身裙,黑丝袜,亮皮鞋。挺好,可你瞧她那个样子,别别扭扭。乡下土包子就是乡下土包子,不知道新潮,不知道接受外面的好。

她连照个相,都拘谨成那样。不就是靠近一些拍个合照?多正常,多简单的动作。既然你把我当丈夫,亲近一点又有什么关系?你看法国大街上的情侣,哪个不是见了面,先来一个热烈的拥抱。可她,还守着那份家教。传统传统,矜持压抑,这样的女人,死守在传统里,不知道要逃跑。

既然来了,就让她见识见识外头的风景和人事,所以带她走了一圈。看埃菲尔铁塔,看巴黎圣母院,看凡尔赛宫,看枫丹白露。这些景致很好,但她不懂这里的历史、故事与情调。也懒得与她细讲,走马观花,匆匆看了一圈,还是早点转飞机去英国的好。

直到很多年以后,徐志摩还记得那次乘机的经历。他记得,张幼仪从一上飞机开始,就窘迫得拎不清。腿痒去抓,结果,那细腻的丝袜就因她的粗陋破了洞。那双脚,在柔软的皮革里不安份地扭动。唉,乡下土包子。她后来竟是要吐了,可她居然抓过了帽子,幸亏还算机灵,换了纸袋……“你真是个乡下土包子……”他终于没有忍住,还是说出了奚落的话。结果,他话还没说完呢,自己竟也吐了起来。后来,徐志摩回国当老师的时候,在一次课堂上跟学生们说起这次经历,他对自己的这次出糗这样解释:“想来是因为天气恶劣……这一路吐着,从巴黎吐到了伦敦。”但他没有告诉学生们,他因这次吐,而被那个他看不上的女人小小回击了一记:“我看你也是个乡下土包子。”那话音里,分明有点报复的小小快意。

那次飞行,一路,无话。

飞机落了地。徐志摩站起来走向舷梯。机场来了两个中国人,是接机的友人。他很开心,一扫飞机上的沉闷,脸上生动了起来,几乎是冲下了舷梯。与来人拥抱,用的洋人的方式;他们的交谈,也用洋人的话。张幼仪静静立在一边,她无法参与,她没有被介绍,她仿佛不存在。窘迫,无聊,那个男人为什么一直提他的裤子?另外那个人的脸为什么一直在抽搐?好不容易得了空当,问丈夫:“这是你的朋友吗?”可她只等来一个轻蔑的眼神。丈夫扔下她,转身离开。她步步跟上,心想,那样举止没分寸的朋友,也入不了她的眼的。

看起来,丈夫还是那个在硖石的丈夫,但她可以变成更新潮的她。她没有缠过脚,她也上过师范学校,如果能在英国好好读几年书,学识和修养都丰富起来的话,就一定能配得上他。张幼仪以为自己总有一天可以跟上丈夫的脚步,可慢慢地,她就会发现,她被隔绝在丈夫的心门之外,就连敲门的机会也没有;慢慢地,她还将发现,她的到来,竟无意间挡在了丈夫追爱的路上。而此时,她只是想不明白,既然不是思念,既然不是需要,丈夫那封盼着她早日出国的信,又要如何解释?其实,这一切都是二哥张君劢的好心成全。

这还得从1918年说起。

1918年9月,徐志摩搭乘的南京号抵达了美国。父亲送他出洋留学,希望他将来进金融界,他自己的最高野心,也是想做一个中国的Hamilton1。他在那里进了克拉克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又到哥伦比亚大学入了政治学系。当时的徐志摩,规矩而勤奋。他每日“六时起身,七时朝会,晚唱国歌,十时半归寝,日间学勤而外,运动跑步阅报。”这样剔励自重,也难怪他后来只用了半年的时间,便得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的硕士学位。

就在徐志摩留美期间,1919年4月,他收到了张君劢的来信。信中说,张君劢计划到美国来,顺带还提到,希望徐志摩能将他的妻子张幼仪接到国外来一起生活。

彼时,一战刚刚结束不久,张君劢正与老师梁启超在欧洲考察。这次考察让他得到一次机缘——跟随著名哲学家倭伊铿学习,并留在了德国。张君劢对他的这位妹夫本来怀有极深的信赖。他不仅是徐志摩的妻舅,还是“挚友”,他更是在徐志摩的求学路上做了一回引路人——是他亲自把徐志摩引进了梁启超的门下。因此,他认为他了解徐志摩,他认为既然徐志摩如此向往西方,那么他一定也希望自己的妻子一起到国外去,与他一起了解西方,学习西方的种种。

一切只是他认为。可能,他的确很了解了这个妹夫,但他唯有一件事没有了解:他的妹夫在婚后没多久,就对着妻子张幼仪说:“我要做中国第一个离婚的男人。”张君劢或许对徐志摩反传统的“叛逆”性体察甚深,但他却未能真正了解,徐志摩血液中的叛逆因子,已然让他不惜用最冷酷的方式,去对待他无辜的妻子。如果他知道他的好心成全,会间接划出张幼仪生命中最深的一道疤,那么或许,他会重新考虑让妹妹到徐志摩身边去的计划。

但正因为张君劢料不到,所以他在张幼仪的出国一事上,倾注了最大的热心。在张君劢留学德国约半年后,他有机会回了一趟家。时值1919年,国内爆发五四运动期间,张君劢因国家的革新潮流而感到兴奋,但他在为国事振奋的同时,竟还问起了妹妹的家事。也正是那一次,他得知徐志摩并没有如他所认为的,让张幼仪出国团聚。

他敏锐的嗅觉嗅到了这对夫妻之间的不和谐,闻出了徐志摩可能会在国外 “分心”。于是他坚定地对妹妹说:“你非出去不可。”接着,他在这边,劝说了徐申如放儿媳出国,以“提醒徐志摩对家庭的责任”,毕竟年青夫妻分开久了不好;在那边,他频频与徐志摩通信联络,以责任与情感为筹码力劝他接妻子出国。就这样,徐志摩写了一封情辞恳切的信,将张幼仪拉了出来。

那时徐志摩为了追随罗素,已经到了英国伦敦。

张幼仪便这样出国了。一切在她的意料之外,若不是哥哥让她非得出去,若不是丈夫真的有信来,若不是公婆首肯,她是绝不敢动这样的念头。无论如何,她出来了。现在,她跟丈夫住在那个叫沙士顿的伦敦郊区。但是,她在过洋的轮船上想到的新日子真正展开时,全不是她想的样子。很多年以后,张幼仪再次回到这里,竟再也无法相信,当年的她真的曾经这样安排过自己的生活:

同类推荐
  • 你就是凶手:爱伦·坡佳作集

    你就是凶手:爱伦·坡佳作集

    本书为爱伦·坡代表性小说作品集,侦探小说的首宗棘手案件《莫格街凶杀案》,站在尸体上张着血红的独眼《黑猫》,让国王大臣自动受缚、上演血淋淋的人肉烧烤记的《跳蛙》,一进入爱伦·坡的惊悚世界,想知道结局的着迷者往往不能等上一秒。爱伦·坡以繁复的笔法,渲染出诡异的气氛,勾勒出离奇的情节,以及那个亦真亦幻的惊悚世界。
  • 满罐

    满罐

    组织上的人把付一方请到一个单独的房间,很郑重地讲了意见。好长时间,付一方沉默着,使劲吸着烟,领导也就耐心地等着。付一方起得身来,笑一笑,组织上以为他同意了,可付一方却说:“我在黄岗村当了几个月农民,体会很深。我确实想再当一次乡长。”听到付一方的话后,县里乡里的同志就张大了嘴,就用非常严肃的口气,向付一方强调了组织纪律,同时,也就用很快的方式,向县里作了汇报。县里也紧急开了会,作出两点答复:第一,尽量做每个代表的工作,让他们理解组织意图,争取完成选举任务;第二,如果代表们坚持,选举照样进行,应尊重选举结果,至于以后,还是可以采取组织措施的。
  • 重置的房间

    重置的房间

    我用5分钟把房间整理好,接下来便打算离开。房间里没有多余的东西,除了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就是墙上的一幅画,还有一口座钟。我的任务是将那幅画往右边挪动一下,将桌子和椅子靠墙放好,再将座钟的时针拨到6点整。其实做完这些连一分钟时间也不需要,但我不相信任务会这么简单,在真正动手之前,反复核对手上的图纸,确定没错之后才开始。这件简单的任务对我来说意义重大。
  • 边城(沈从文小说全集)

    边城(沈从文小说全集)

    沈从文著文执教,一生中出版各种作品80多种,500多万字;他是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最有力竞争者,却在之前过世……他就是京派小说代表人物沈从文,本书将向你展示这位传奇作家的部分经典代表作品!
  • 百合

    百合

    和男人交往,要想不受伤害,最好永远不要爱;要是爱上了,最好永远不要说;要想不被人飞,首先得学会飞人。这一番话是萧桐说给百合听的,已被百合奉为爱情宝典。活了二十八年,到底不及长她五岁的萧桐认识深刻。萧桐真是个聪明的女人。不仅聪明,而且漂亮!要一个女人承认另一个女人漂亮,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像百合这样心高气傲的女人。但对萧桐,她不由得不服气,萧桐的美有一种特别的韵味,不艳丽张扬,也不咄咄逼人,如果那样,她可能会敬而远之。萧桐的美漫不经心,举手投足间,透着一种成熟女人说不出的优雅和迷人。尤其是她的穿着,总是别具一格,衬出整个人与众不同的气质来。
热门推荐
  • On the Soul

    On the Sou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战宠天王

    战宠天王

    神鬼大陆上,别人最多只有一个战宠,洪渊却可以有十个,一百个,一万个,亿万个;别人要么在修炼,要么就只能停下修炼去收取战宠,对洪渊来说,收取战宠的过程就是修炼;因为,他是战宠天王,凌驾在所有天神之上的神王之王。深秋满月之夜,碎叶城上空出现异象,九条巨龙拉着一口石棺在空中划过,许许多多的超级高手和妖孽在后面追杀,电闪雷鸣天空似乎都要塌了下来。据老人们说,那是天上的天神在争斗,纷纷顶礼膜拜。洪渊的姑姑柳如烟却说,天神如狗。被迫连夜出城的洪渊,意外发现九龙石棺从高空坠落,捡到了一本天界的修炼功法《战宠天经》,从此踏进了一个波澜壮阔的世界。
  • 布朗神父探案集1

    布朗神父探案集1

    布朗神父探案集》(全译本)从《蓝宝石十字架》到《神秘的哀悼者》,共计20篇。这些作品中描写的布朗神父,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与探案完全无缘。
  • 20-30岁,我拿十年做什么?

    20-30岁,我拿十年做什么?

    对每个人来说,20~30岁这十年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十年。以至于人们常常会说:“你20多岁时的选择,会写在你40岁的脸上和你脱口而出的每一句话上。”20多岁时你选择了怎样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历程,会决定你以后的气质容貌,会决定你这一生是个怎样的人。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20~30岁,我拿这十年做什么?”本书的作者通过自身丰富的阅历,帮助读者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告诉读者在20~30岁这十年内,从哪些方面着手完善自己,其中包括:人生方向、心态调整、人脉积累、口才提升、工作技能、处世心计、投资理财等等。
  • 万灵千域

    万灵千域

    灵气是这片大陆的核心,真灵是众生修炼的本源,灵域是万灵无上的境界,为生存救乱世之灾,为三劫再坠凡世之间,在灵域,为灵源,巅峰对决,只为万物生灵,再入无上灵域。
  • 平民高校II:贵族学生驾到

    平民高校II:贵族学生驾到

    有钱,又长得帅气男生,对于女生们的吸引力是致命的。亚洲巨红的彩虹乐团三子,集女生们的万千宠爱于一身。突然有一天降临到一所普通高校,可想而之,全校的女生们都疯了。她平凡的16岁女高中生,为了嫁给安希辰,想尽办法来到彩虹乐团三子家里面,当上了小女佣,只为了离偶像更进一步。1
  • 关公战长沙

    关公战长沙

    这是一部长篇小说,共分10章,分别为长沙有龙虎惊马在关山、拖刀逢鬼步天下无绝招、落刀人去后千载渺祠堂、双胞传二姓姓氏出三家、谱牒留悬念烟火续棋谱、关山龙文化一脉贯古今、文武皆为义赤兔惜貂蝉、千秋成一梦又梦战长沙、悬疑千古后梦里遇相知、脑波解旧梦关山探神奇。
  • 阴毒妃嫔

    阴毒妃嫔

    王府风云:睁开眼,钱初的身边躺着两个陌生的男人,转瞬间她从一名作风严谨的律师成了荒淫无道的回天国王妃——柳丝。在一群想让她死的男人面前,她小心谨慎的扮演着这个可恶的身份。上天没有对谁不公,只是不想死的人在狠命的质对方与死地。钱初这个不合实际出现的灵魂,她当如何力挽狂澜保这个奸臣贼女不死,保她荒淫无道无罪。曾经:柳丝仗着父权给予备受推崇的三王爷尴尬的下堂夫身份。柳丝仗着权欲推到一个个她想要的男人,却不慎惹了鬼谷少谷主,怒了玄泽海域一域之王,可这本是柳丝十七八岁的荒唐事,但每个尊严至上的男人都恨不得她死,哪怕等上十年二十年。◆◆◆◆◆◆◆◆在皇权高涨的统治者眼里,在恨不得折磨死她的男人面前,她安静的宁静的看着一个个挑衅的女人,这些女人一半都是她选给三王爷轩辕行役的,如何给她们放血她都记得清清楚楚,请原谅她无情,对于这些人她有的是办法折磨死。【鸟家群】:79049601(已满)推荐鹦鹉晒月《低调少奶奶》迷途亡者《豪门婚姻》浅水的鱼《墨心夜奴》鹦鹉晒月《贤妻良母》推荐好友文:张小鹿《狂魔宠女》甜味白开水《英雄难过囧女关》【唐淫才子】《夫君别硬来》【三世清风】《娘子为夫帅不》
  • 帝羽仙尊

    帝羽仙尊

    重新活了一世,凌枫发现这又是一个悲催的世界。比如说……获得把封印的绝世神剑——黑色铁棍。获得超稀有的灵丹妙药——炼丹废品。获得被封存的绝世妖兽——一头肥狗。凌枫表示上辈子被雷电轰死很无辜,这辈子迟早他要去造福下一个幸运儿!
  • 重生七零之神医娇妻

    重生七零之神医娇妻

    现代女医生阮清月,悲催的发现自己不仅穿回到了四十年前,要吃没吃,要穿没穿,还成了一个又丑又胖,已经嫁人的肥妻!不光如此,她还要面对一家子的婆家极品。阮清月虐渣虐的心累,特想走人,奈何高冷闷骚的丈夫体贴又暖心,勾的她完全迈不开腿……“媳妇儿,回家睡觉了。”“……来啦来啦。”PS:(本文1v1,甜苏爽,女主有空间,欢迎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