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96800000005

第5章 召南(1)

鹊巢

维鹊有巢①,维鸠居之②。之子于归,百两御之③。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④。之子于归,百两将之⑤。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⑥。之子于归,百两成之⑦。

【注释】

①鹊:喜鹊。有巢:比兴男子已造家室。

②鸠:今名布谷鸟,这种鸟自己不筑巢,而是住在喜鹊的巢里。

③百:虚数,指数量多。两:同“辆”。御(yà):同“迓”,迎接。

④方:并,比。

⑤将:送走。

⑥盈:满。此处指陪嫁的人众多。

⑦成:结婚礼成。

【赏析】

诗以鸠居鹊巢起兴描写婚礼。“鸠占鹊巢”现在通常是用来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或占据别人的位置,含有贬义,但在古时,鸠居鹊巢却并非贬义。喜鹊喜欢筑巢,鸬鸠要来同住,这是两种鸟的天性。作者的意思是姑娘出嫁住进夫家,这种男娶女嫁就如鸠居鹊巢一般,是自然属性,也是人的天性,是值得恭祝和庆贺的。这首诗中,女子嫁人,入住到男家,这是女子的心愿,更是男子乐求之事,他当然不会抱怨女子抢占了自己的家。

诗的第二章和第三章起句“维鹊有巢,维鸠方之”,“维鹊有巢,维鸠盈之”都以鸠居鹊巢作比,与第一章“维鹊居之”相较,“方之”、“盈之”含有递进关系。“居之”是刚婚娶接进家门,“方之”是一枕同眠,亲亲密密,“盈之”则代表夫妻两人的孩子已经成群了。从这种递进的变化中,可见出作者对这场婚事的祝愿。

自古以来,人们对婚礼都给予相当的重视。诗中这场婚礼也举办得十分隆重:“百两御之”,是婚礼的开端,这是新郎家来接亲,车辆来了很多;“百两将之”,接到新娘之后,人群车辆热热闹闹簇拥着婚车,行走在去新郎家的路上;“百两成之”,大家送新娘还家,举行了众人欢聚瞩目、热烈盛大的婚礼,礼毕而婚即成。

虽然诗中仅“御”、“将”、“成”三个字递进变换,却将成婚的整个过程烘托得热烈而隆重,让读者感同身受。百辆的车和众多的人来接、来送、来保护她成婚,这样盛大的迎送婚娶,可见其主人一定是贵族。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诗人用“鸠”来比喻新娘,用“鹊”来比喻新郎,这说明成婚的二人,一个必定是勤恳良厚如喜鹊的君子,一个则是温善德馨如布谷的淑女(古人常以鸬鸠鸟的温和多子来比喻妇人之德),真是人世间的最佳配偶。也正因为如此,这场婚姻才赢得人们的关注和拥戴,才使得众多的车辆和人群来恭迎、护送和热烈祝贺。

喜鹊是世上最爱助人的鸟,传说中的七月七日鹊桥会,便是喜鹊以身体搭建起连接织女和牛郎的天河之桥,牺牲身体为爱奉献。鹊巢,恐怕是人间最美好的爱巢了。

【大师导读】

按此诗之意,其言鹊鸠者,以鸟之异类况人之异类也。其言巢与居者,以鸠之居鹊巢况女之居男室也。其义止此。

——清·方玉润

采蘩

于以采蘩①?于沼于沚②。于以用之?公侯之事③。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④。于以用之?公侯之宫⑤。

被之僮僮⑥,夙夜在公⑦。被之祁祁⑧,薄言还归⑨。

【注释】

①于以:问词,往哪儿。一说语助词。蘩(fán):白蒿。叶片形状很像艾叶,根茎可食,古代常用来祭祀。

②沼:水池。沚(zhǐ):水中小洲。

③事:此指祭祀。

④涧:山夹水曰涧。

⑤宫:大的房子;汉代以后才专指皇宫。

⑥被:首饰,取他人之发编结披戴的发饰,相当于今天的假发。僮(tónɡ)僮:一说首饰很多的样子,一说光洁不坏的样子。

⑦夙:早。公:公庙。

⑧祁祁(qí):形容头发蓬松,或发饰舒散的样子。

⑨归:归寝。

【赏析】

《采蘩》是一首描述采白蒿的劳动者辛苦劳作的诗歌。这首诗自始至终都透露出一种悲凉的感情。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开篇描述了一群忙于“采蘩”的女宫辛苦工作的样子。《毛诗序》曾经这样说:“采蘩,夫人不失职也。夫人可以奉祭祀,则不失职矣。”可见先民采蘩的原因是为了祭祀。在古代,贵族们经常要进行祭祀活动,而为了保证各种各样的祭祀能够按时完成,就需要有人来采摘、洗煮白蒿。这些劳作自然不是由贵族们去做,而是由那些因连坐之罪成为女宫的人来完成。

为了给贵族们采集足够的、祭祀所需要的白蒿,这些宫人没日没夜地奔走于池沼和山涧之间。这首诗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位忙碌的女宫,她“夙夜在公”地忙碌在“公侯之宫”,只为能够在祭祀场所守候、侍奉贵族们完成祭祀。

诗中语言十分平和,只采用简单的一问一答方式来进行表述。例如:

问:“哪里采的白蒿?”

答:“水洲中、池塘边。”

问:“采来做什么?”

答:“公侯之家祭祀用”。

回答得如此简短,并不是因为女宫不善言辞,而是因为她们太忙碌了,以至于没有时间去回答提问者的问题。“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第二章继续了第一章的问答形式。这种复沓的结构,更加突出了女宫人的忙碌和辛劳。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第三章与前两章不同,并未采用问答的形式,所描述的场景也由采摘白蒿转为忙碌的宗庙供祭。《周礼》中记载,女宫必须在祭祀前三日开始,每天都住在宫中,以便能够完成洗涤祭器、蒸煮粢盛(盛在祭器内的谷物)等杂务。

因为要参与的是一场庄重的祭祀,所以每个女宫都穿得十分讲究,且都梳着一丝不苟的发髻,戴着光洁黑亮的发饰。但是她们的工作实在是太忙碌了,所以光鲜的外貌并不能维持很长时间。很快,她们的头发就乱了,妆容也黯淡了。就这样,劳累得无暇自顾的女宫们在辛苦了一天之后,只能拖曳着松散的发辫行走在回去的路上。

短短三行文字,读来酸涩悲凉。它记录着女宫们供人驱使的身不由己和辛酸。她们付出辛劳,却没有得到任何幸福,她们“夙夜在公”的痛苦和压抑,通过诗文完整地表现了出来。

【大师导读】

女子之辞。首章次章言自己采蘩,末章言其丈夫早出迟归,以从公室之事。

——傅斯年

草虫

喓喓草虫①,趯趯阜螽②。未见君子,忧心忡忡③。亦既见止④,亦既觏止⑤,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⑥,言采其蕨⑦。未见君子,忧心惙惙⑧。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⑨。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⑩。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注释】

①喓喓(yāo):虫鸣声。草虫:蝈蝈。

②趯趯(tì):昆虫跳跃之状。阜螽(zhōng):蚱蜢。

③忡忡(chōnɡ):心跳。

④止:之,他。一说语助词。

⑤觏(ɡòu):遇合。

⑥陟(zhì):升;登。

⑦蕨(jué):植物名,蕨菜,嫩叶可食用。

⑧惙惙(chuò):愁苦的样子。

⑨说(yuè):通“悦”。

⑩薇:即巢菜,嫩苗可食用。

夷:平。

【赏析】

关于《草虫》的主旨,虽然有“大夫归心召公说”、“室家思念南仲说”、“托男女情以写君臣念说”等多种说法,但其实《草虫》是一首爱情诗,诗所表现的是思妇对心上人浓浓的思念之情。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草虫》的第一章首先描述了一幅草虫鸣叫、阜螽蹦跳的画面。“草虫”和“阜螽”,既可看作实景描写,也可视为整首诗的起兴意象:由两种昆虫欢快的鸣叫,引出诗中女主人公怀人的愁绪。在这样秋高气爽的天气,这位女子听着虫鸣鸟叫,看着枯萎的秋草,枯黄的树叶——秋意正浓的悲凉景色,很容易就勾起了她的离情别绪,激起了她心中无限的愁思:“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随后,这名多情女子的思绪跳跃到了另一个方向,她撇开别离的愁苦、独处的凄凉、思念的痛苦,开始想象如果心爱的人出现在面前,会是怎样的一幅景象:“亦既见之,亦既觏之,我心则降。”女子想象着自己和心爱的人相见之后互相依偎、互诉衷情的情景,心中的愁苦和不安逐渐消失。

从第二章开始,诗中的场景开始转换。女子离开了家,“陟彼南山”,登高望远,想要寻找心上人的踪迹,可见她对心上人的思念更加强烈,爱意也更加浓烈了。然而,可怜的女子站在高高的山上,不管怎样眺望,眼中所看到的也只有生长在山野之中的蕨和薇的嫩苗。

蕨和薇只有在春季才会生发,看到蕨、薇也就表示,此时的时令已经是春夏之间了。第一章中女子思念心上人时,尚是秋季,转眼间又是一年,而女子仍然没有见到她的爱人。这份漫长无期的思念使她“忧心惙惙”。女子心情凝重,悲痛无语,如今唯一能慰藉她心灵的,只有想象中与君子的“见”、“觏”。只有在想象中她才能投入情人的怀抱,这种美好的想象已经成了她精神的依托和生活中唯一的快乐。

从“我心则降”到“我心则说”、“我心则夷”,诗中女子的情绪从忧愁到喜悦、再到平静,这种细微的变化,说明她越来越依赖于“亦既见止,亦既觏止”的想象,这也就从侧面体现了她生活的单调和寂寞。整首诗以虚衬实,没有直接描写女子的闺怨、孤苦与痛楚,而是借对女子内心想象的描绘来烘托,构思新颖别致。

【大师导读】

始因秋虫以寄托,继历春景而忧思。既未能见,则更设为既见情形,以自慰其幽思无已之心。此善言情作也。

——清·方玉润

这篇以阜螽形容女子多子孙。蝗虫生殖力大,故往往以之形容女子。古时重女子多子。这是女子自以螽比,等于说自己是顶好的女子,也就包含有求爱意。

——闻一多

采蘋

于以采蘋①?南涧之滨。于以采藻②?于彼行潦③。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④。于以湘之⑤?维锜及釜⑥。

于以奠之⑦?宗室牖下⑧。谁其尸之⑨?有齐季女⑩。

【注释】

①蘋:多年生水草,又名大萍,可食用。

②藻:水藻。

③行潦(hánɡ lǎo):沟中积水。行通“衍”,水沟;潦,流水、积水。

④筥(jǔ):圆形的筐。方称筐,圆称筥。

⑤湘:烹、煮。

⑥锜(qí):三足锅。釜(fǔ):无足锅。

⑦奠:放置。

⑧宗室:宗庙、祠堂。牖(yǒu):天窗。

⑨尸:主持祭祀。

⑩齐(zhāi):美好、恭敬,通“斋”。季:少、小。

【赏析】

关于《采蘋》一诗的主旨,历史上存在很多种看法。毛传云:“古之将嫁女者,必先礼之于宗室,牲用鱼,芼之以蘋藻。”可见“蘋”是祭祀用品。明代的何楷在《诗经世本古义》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采蘋》中提到的“季女”就是《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中的“季兰”,也就是周武王的元妃邑姜,这首诗其实就是在赞美邑姜。而现在有些学者则认为,这首诗描写了为祭祀奔走的女奴们的辛劳。

其实,在阅读这首诗时,就诗论诗反而会比较恰当。《采蘋》是一篇简单纯挚的诗歌,它通过描写奴隶们为祭祀忙碌准备的场景,展现了初期礼制社会的风貌。

在先民心中,祭祀是一场无比虔诚、圣洁、庄重的活动。在丰盛的祭品和繁琐的礼仪之中,饱含着人们对生活的感恩和对未来的美好希冀。商周时代,人们生活中的大小事宜都要进行祭祀,女子出嫁这样的大事就更不用说。贵族之女在出嫁之前,一定要到宗庙去祭祀祖先。为了让祭祀能够顺利进行,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奴隶们主要负责采办祭品、整治祭具、设置祭坛,《采蘋》所描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忙碌准备的过程。

在这首诗中,诗人用细致的笔墨,将祭品、祭器、祭地一一展现出来,将这项繁重枯燥的工作描绘得生动而形象。《采蘋》全诗三章,每章四句,都是采用两问两答的方式来进行叙述。第一章中,诗人点出了采蘋菜、采水藻的地点;第二章写盛放、烹煮祭品的器皿;最后一章,诗人写出了祭地和主祭之人。

全诗有五个用“于以”开头的问句来展开提问,节奏迅捷奔放,气势雄伟;五个“于以”的具体含义不完全相同,使得诗意连绵起伏,摇曳多姿。这样的问句,充分体现出了女奴们的辛劳和尽职尽责。

《采蘋》一诗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诗中没有一个华美的形容词,它在叙述事情时是不加任何修饰的。也正是这样平常的语言,使这些采蘋、烹煮、设祭的女奴形象跃然纸上。“谁其尸之,有齐季女”,最后这一句轻微的赞叹,虽未作具体描写,然而经过前文对祭祀场景的生动描绘,此时只需稍加点染,主祭之人“季女”的美好形象便浮现于读者眼前了。

全诗语言简洁平实,于情中叙事,于事中抒情,问答轻松明快,因是为待嫁少女举办祭祀,所以字里行间饱含着一种奔放单纯的少女之情。这场关于少女祭祀的描写既庄重又不失真挚、简诚而不失虔敬,女奴的忙碌历历可观,“季女”的感情和她虔诚有礼的形象也全都蕴含其中。

【大师导读】

五用‘于以’字,有‘群山万壑赴荆门’之势。

——吴闿生

《采蘋》之叙事,不假修饰,乃至通篇不用一个形容之词,却是于平浅谐美中写出了烛照女子生命的一点精神之微光。

——扬之水

甘棠

蔽芾甘棠①,勿翦勿伐②,召伯所茇③。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④,召伯所憩⑤。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⑥,召伯所说⑦。

【注释】

①蔽芾(fèi):树木高大茂密。甘棠:棠梨,另一名杜梨,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

②翦:同“剪”。伐:砍伐。

③召(shào)伯:即召公,名奭(shì),姬姓,封于燕。茇(bá):草舍,此处作动词用,居住的意思。

④败:毁坏。

⑤憩(qì):休息。

⑥拜:拔,一说屈、折。

⑦说(shuì):通“税”,停歇,止息。

同类推荐
  • 颜氏家训(中华国学经典)

    颜氏家训(中华国学经典)

    《颜氏家训》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典范教材,《颜氏家训》直接开后世“家训”的先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著名的传世“家训”,颜之推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在生活、仕宦、处世、文章、修养等各个方告诫子孙,这也促使《颜氏家训》一书内容丰富,见解独特,成为家庭教育的典范。本书对颜氏家训进行注释,翻译帮助读者理解古代文献。
  • 论语新校释

    论语新校释

    《论语》是一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书,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练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本书对原著行了详细地注释,是文学工作者及广大文学爱好者值得珍藏的艺术经典。
  • 中信国学大典·黄帝内经

    中信国学大典·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它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学术思想,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存《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每部分八十一篇。
  •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为《伤寒杂病论》中一部分,共3卷25篇,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专门研究杂病的医学专著,与《伤寒论》一起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准则,被后世推崇为中医经典著作。清代徐彬将其整理编次为24卷(原书分3卷),每卷列一种病证,文中有注有论,注释简明,论辨精当,引经析义,见解独到,密切联系临床,特别注重脉证辨析,揭示脉证规律。本书根据《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参考清光绪五年(1879)扫叶山房藏版点校而成。
  • 袁天罡与推背图

    袁天罡与推背图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袁天罡略传;袁天罡墓地之说;袁天罡与李淳风;袁天罡叔父袁守诚;初出茅庐;拜师孙思邈;给武则天算命等。
热门推荐
  • 重生暖婚:墨少,亲一下

    重生暖婚:墨少,亲一下

    [绝对宠文,女主虐渣啪啪打脸!]前世,茹清影一心爱慕着渣男,而辜负了那个对自己一往情深的男人,最终落得个闺蜜背叛,家破人亡的下场,那个男人也因她而死。一朝重生,茹清影脚踩渣男,虐白莲花闺蜜,保护家人,同时,也不忘对前世那个自己辜负的男人寄以深情。
  • 历史转型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想理论研究

    历史转型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想理论研究

    本书将学术目光对准历史转型与文学思想,在对文学思想主旋律、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文本呈现以及作家生存哲学、创作理念、创作体式、形象塑造等进行理性观照中探求当代文学思想理论发展与历史转型的内在关联。一方面,聚焦影响表现,另一方面注重求根溯源,即开掘中国当代文学思想理论的发展与演变、动态与流向和历史转型的密切联系,在追踪求解中揭示其历史根据与时代根据。
  • 重生婚然天成

    重生婚然天成

    人人皆知0366部队‘妻为先’的雷副团长有一位貌美如花、妙手‘仁心’的俏媳妇儿;有人眼红离间夫妻感情?不好意思,军婚不容拆,挑事的出门左转,请了!楚天意重生十八岁,渣兄当道逼嫁老鳏夫,秉着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原则,以雷霆之势拿下曾经让她遗憾一生的男人作为回报。从此,制药酒,上大学,办药厂,顺便扎扎针医医人妇唱夫随。
  • 记忆中的旋律:似爱非爱

    记忆中的旋律:似爱非爱

    蒋之涵已经一段时间没有再在我家楼下等待了。偶尔我还是会忍不住从房间的窗户眺望,试图搜寻着那抹孤独而高挑的身影,然后看着那个他之前顽固站立着的地方,一阵空虚的发呆,随即,是一种轻松的感觉。
  • 豪门独宠:腹黑总裁追妻忙

    豪门独宠:腹黑总裁追妻忙

    一次喝醉,顾宁躺在了一个妖孽男人的身边,她能说…好巧,你也在我床上啊!(Q群+383597742)因此破了家规,她失了身不错,可就因为这个就将她卖给那个毫无感情、表情,比她优秀长得还比她好看的变态?于是,她逃婚,悲催的是,TMD竟然又被抓回来了。SO?当她是呆萌软妹子?随意捏圆捏瘪?NO!NO!NO!且看她是如何在两座大山之下建立属于自己的商业王国!老板,夫人又拿钱出去投资了,不知道做什么…让她去好了!老板,夫人的企业好像国内发展的不错哦!是吗!还不错!老板,夫人说要和你毁婚,她要发展到国外去!是吗?看样子我该收拾收拾这只小野猫儿了!
  • 殿阁词林记

    殿阁词林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邪龙戏凤:纨绔召唤师

    邪龙戏凤:纨绔召唤师

    她,21世纪的金牌神偷,却穿越成了被算计在花轿里的废柴王妃。他,冥玄大陆上的至尊王者,智勇双全,灵力无边,却偏偏深藏不露,装傻卖萌。当“傻王”遇上“废柴”,当腹黑遇上狡诈,是偷心,是夺爱?还是一起携手扮猪吃虎横霸天下?(这是一个腹黑坑货诱妻上钩的故事,很甜,很宠,很甜蜜。续篇《美男如云:一等魔妃倾天下》写的是他们的儿子小千思的故事。欢迎阅读。)
  • 唯君知我意

    唯君知我意

    那年,她十三岁,他也十三岁,那是他们心头第一次有了悸动。那年她十四岁,他也十四岁,那是他们第一次牵起了手。那年,她十五岁,他也十五岁,那是他们第一次两唇相合……多年以后,他牵着她的手漫步在当初的校园里。微风轻轻起,拂起了你的长发,拨动了我的心弦。
  • 囧穿:家有山贼

    囧穿:家有山贼

    穿越过去做贼婆,偏偏摊上恶少一枚!呃……打劫,说的就是你,以为是贼我就不敢打劫你么?你说得没错,本姑娘专劫山贼!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算是做个贼婆,也是要有理想,有抱负的。
  • 小心轻放的光阴

    小心轻放的光阴

    这是一本慰藉广大年轻学子的疗愈系散文精选书籍。书中精选唯美、治愈、感人至深的散文和故事,有如花絮般纷繁的青春思绪,有灿若繁星的友情天地,也有朦胧羞涩的初恋情怀。每一篇都能触动年轻学子们的心弦,让他们懂得小心轻放锦缎般华美的青春时光,让青春在时光中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