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96800000006

第6章 召南(2)

【赏析】

《甘棠》是一首颂歌,一首怀念召公的诗作。尽管也有人认为此诗“怀讽刺”之意,但更多学者都认为这是一首怀颂之作。

诗中的“召伯”是西周时期著名的周、召二公之一。召公名奭,是周文王姬昌的儿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他协助周武王覆灭了商朝,功不可没。周朝建立后,诸侯为表示敬奉,纷纷向武王进贡稀有之物,武王自此耽于玩乐。召公唯恐武王丧志误国,便劝诫他:贤明的国君首要的是修养德行,应当随时检点自己言行,切莫忽视行为细节,要把良好的品德一点一滴积累起来,就如筑起一座有德望的高山。除此之外,召公还向武王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措施。武王接纳了召公的劝诫,从此严格检讨自己的一言一行,躬身为政,专心治国,深受百姓爱戴,周王朝也在他手中得以迅速强大。

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幼年即位,召公出任太保,与周公一同辅佐成王。他与周公分陕而治,陕以西归他管理。在任期间,召公对“敬德保民”的措施身体力行,成果卓越。《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

召公听讼甘棠树下的故事也以民间传说的形式流传千古:召伯南巡,所到之处不占用民房,只在甘棠树下停车驻马、听讼决狱、搭棚过夜,他死后,人们怀念他,舍不得砍伐他停歇过的树。正因为召公如此克己怀德,仁柔如水地待民,后人才作这首《甘棠》诗寄予深情怀念。

细细品味,《甘棠》诗中蕴含着浓浓的情感:“高大茂盛的甘棠树啊,不要去剪它更不要去砍它,召伯当年就住宿在下边!高大茂盛的甘棠树啊,不要去剪它也不要去折它,召伯当年就曾在下边乘凉!高大茂盛的甘棠树啊,不要去剪它也不要去拔它,召伯当年就在下边休息!”

虽然是一首颂歌,可作者没有描述召公的功业,也没有渲染他的威仪,只以一种素朴的心声,表达真真切切的爱戴。全诗由观物至思人,由思人至护物,“人”、“物”、“思”交融汇合,笔意纯粹却见波折,措辞亦有意在弦外之妙。

召公尊重普通百姓,修养自身德行,劝农耕作,为民造福。民众爱屋及乌,因爱其人,连他曾经栖息的树也爱之。这首《甘棠》之所以被后人永久欣赏,后世之所以对召公永久怀念和称颂,不仅是出于对召公本人的敬仰,更包含着人们对统治者的祈盼:祈盼他们如召公一样爱民、重民。

【大师导读】

召伯循行南国,以布文王之政,或舍甘棠之下。其后人思其德,故爱其树而不忍伤也。

——宋·朱熹

突将爱慕意说在甘棠上,末将召伯一点,是运实于虚法。缠绵笃挚,隐跃言外。

——清·陈震

《甘棠》拿召公来比韩宣子,更是即景生情的佳话。

——顾颉刚

行露

厌浥行露①,岂不夙夜?谓行多露②。

谁谓雀无角③?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④?何以速我狱⑤?虽速我狱,室家不足⑥!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⑦?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⑧?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注释】

①厌浥(yì):沾湿。

②谓:同“畏”,意指害怕露浓,与下文“谁谓”的“谓”意思不同;一说奈何。

③角:鸟嘴。

④女:同“汝”,你。无家:没有成家。

⑤速:招致。狱:案件。

⑥室家不足:要求成婚的理由不充分。

⑦墉(yōnɡ):墙。

⑧讼:诉讼。

【赏析】

《行露》一诗,像是一组誓言,又像是一篇讨伐词,还像是一纸辩护词。其字面意思不难理解,但关于诗的主旨,却争议颇多。《毛诗序》认为此诗是用于昭示强暴之男不能侵凌贞女。后世又有诸如“女子许嫁后,因夫家办礼不备拒婚而引起的争讼”,以及“贫士为避嫌而拒绝成婚”等多种解释。今人高亨《诗经今注》则认为是女子嫌丈夫家贫不肯回家,因而被丈夫告于官府。种种说法不一而足。

另外,对诗的内容也存在争议。此诗语气急促,措辞激烈,又带有“狱”、“讼”字样,因此后人对主人公所处的境地、所遭遇的事件认识不一,莫衷一是。有的认为是女子悔婚而被诉讼入狱;有的认为被告到官府是实,但并非身遭监禁,只是发生婚姻纠葛而诉诸官府裁断;有的则认为并没有告到官府,也不是由谁听讼,只是自行处理婚姻纠葛,诗中的“速我狱”、“速我讼”只是假设之辞。

诗的首章与次章,意义相去甚远,似乎没有什么联系,因而对这首诗的完整性,也有人提出质疑。宋人王柏《诗疑》认为,前人编辑“诗三百”时将其他诗的断章误添入此诗,由此造成此诗意义的断层。也有观点认为,可以根据清张澍的《读诗钞说》将首章理解为女子表示自己心意决绝,而接下来的两章是假设的说法,不一定真的“讼”于官府,这种说法也能解释得通。

对主人公的身份更存在有趣的争执。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女子本人反对逼婚而作出的驳斥;有人认为是女子的父亲对逼娶其女的强横男人的答复;还有的认为这是男女婚辩:一个要以法来断姻缘,一个要以礼来结夫妻。

在此,不妨依照诗的二、三章来比对,看一看主人公的不同将导致诗歌内容发生怎样的变化:

按照女子反对逼婚的说法,二、三章的大意是:“谁说你没娶妻?为什么害得我入牢房、吃官司?即便你害我入牢房、吃官司,你也休想把我娶!”

按照女子父亲答复逼娶其女的强横男人的说法,二、三章的大意是:“谁说我女儿没成亲?为什么硬逼我上公堂、害我在狱中受荼毒?虽然你硬逼我上公堂、送我进狱中受荼毒,但强迫我嫁女,是你理不足!”

按照男女婚辩的说法,二、三章的大意是:“谁说我不懂室家之道?凭什么要把官来告?即使你强行把我告,我也不顺从你,这个社会可是唯礼至尊!”

这首诗的争议颇多,哪一种说法都有道理,但谁也不能定论,这就增加了诗的可欣赏性。让读者在争论中咀嚼它的滋味,也不失为一件乐事。

【大师导读】

吾疑此为残篇,虽未必有窜乱,至少亦当有阙文也。

——俞平伯

“谁谓雀无角……室家不足!”这明明是受了损害之后说出的气愤话,决不是乐工或士大夫定做出来供应用的。

——顾颉刚

羔羊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①。退食自公,委蛇委蛇②。

羔羊之革③,素丝五緎④。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缝⑤,素丝五总⑥。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注释】

①五紽(tuó):缝制细密的样子。五,通“午”,交错。

②委蛇(wēi yí):同“逶迤”,悠闲自得的样子。

③革:皮。

④緎(yù):缝。

⑤缝:缝合之处。

⑥总(zōnɡ):同“紽”。

【赏析】

在《羔羊》诗中,诗人用冷静、客观、不动声色的笔法,描述了士大夫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断。

开篇两句从视觉角度来描写,“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那些官员们穿着用白丝线镶边、精心缝制的羔裘,这种描写提示了官员的身份。毛传说:“大夫羔裘以居。”由此可知,这些人就是当时的士大夫之流。

“退食自公”则是诗人的所见所想。《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中提到:“公膳,日双鸡。”杜预注:“谓公家供卿大夫之常膳。”可见当时的官员们是有公膳可吃的。在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时代,那些士大夫竟然每天都能吃上两只鸡,足见他们的奢侈程度。

当诗人看到这些人由公门出来,便联想到这些大夫应该是退朝之后用过公膳了。虽然诗人没有明确说明这些士大夫吃了些什么,但是从当时公膳的普遍标准和他们慢条斯理、逍遥惬意的样子来看,这顿公膳自然十分丰盛。“委蛇委蛇”的描写正是“美中寓刺”的笔法,其中暗含着诗人对士大夫们的厌恶之情。

后面两章将第一章的内容前后颠倒往复,其实是在表达相同的意思。在“退食自公”这个特定的场合下,作者反复摹写士大夫们滑稽可笑又丑陋可憎的面孔,于不动声色中极尽挖苦和嘲弄。

关于《羔羊》这首诗,在清代以前,学者们的观点主要是:它是一首赞美在位者的诗,它所赞美的是纯正之德或节俭正直的品行。汉代薛汉在《韩诗薛君章句》中写道:“诗人贤仕为大夫者,言其德能称,有洁白之性,屈柔之行,进退有度数也。”这种说法与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旦脱离了那种历史环境来推敲,就会显得牵强附会,清代学者方玉润就曾用“固大可笑”、“附会无理”来批评这类观点。

清代之后,开始有学者提出,《羔羊》这首诗其实是在批评士大夫的无所事事和无所作为。那些位高权重的大夫们,每日享受着奢华的生活,在其位却不谋其政,每日只是碌碌无为,吸取着民脂民膏。回环咏叹的写法,更加深了全诗的讽刺性,诗人越是极力美言这些身穿羔裘的官员的悠游逍遥,其中的挖苦和嘲弄意味就越浓厚。

【大师导读】

诗人适见其服羔裘而退食,即其服饰步履之间以叹美之。而大夫之贤不益一字,自可于言外想见。此风人之妙致也。

——清·姚际恒

随意变化,妙绝奇绝。

——清·陈继揆

若反言之,则此写尸位素餐、万事不理之官僚主义生活作风。盖自奴隶制社会始有一套大小头目,始有百官等级(礼命之数),即已孕育官僚主义。正言若反,美中寓刺,彼时民间诗人之艺术手法亦与时偕进矣。

——陈子展

殷其靁

殷其靁①,在南山之阳②。何斯违斯③?莫敢或遑④。振振君子⑤,归哉归哉!

殷其靁,在南山之侧。何斯违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靁,在南山之下。何斯违斯?莫敢遑处⑥。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注释】

①殷:雷声。靁(léi):古字,今写成“雷”。

②阳:山南为阳。

③斯:指示词。前一“斯”字指此时,后一“斯”字指此地。违:离去。

④或:有。遑(huánɡ):闲暇。

⑤振振:勤奋的样子。

⑥处:停留。

【赏析】

“召南之大夫远行从攻,不遑宁处。其室家能闵其勤劳,劝以义也”,后世大部分诗人、学者都同意《毛诗序》的观点,认为《殷其靁》是一首描写妻子在雷声阵阵的天气中思念、担心丈夫的诗。

存在异议的地方有两处:一是关于诗中女子所思念的对象到底是谁的问题。现在看来,虽然无法肯定被思念者一定是“召南之大夫”,但可以确定这个在外远行的人不是平民百姓,他应当是位高权重的统治阶级中的一人,因为在那个时代能被称为“君子”的人,其社会地位必然不低。

另一个是关于妻子对丈夫究竟是“劝以义”还是“盼其归”的问题。诗中的妻子究竟是因丈夫勤劳于公事而自豪,还是盼望丈夫抛下公事,早早归来?古今学者对此争论颇多。其实“劝义”与“盼归”虽然矛盾,却可以并存——对思妇矛盾心理的揭示,正是本诗出彩之处。

开篇“殷其靁”三字,形象细致地刻画出天空中雷声轰鸣的状态。“在南山之阳”表明雷声响起的地方在山的南坡,“在南山之侧”表明雷在山的旁边鸣响,“在南山之下”表明雷声轰响的地方在山脚下。正像清代学者胡承珙所说的那样:“三章皆言‘在’而屡易其地,正以雷之无定在,兴君子之不遑宁居。”他认为,三个“在”字,引出落雷的不同地点,以此来比兴君子的四处奔忙。这样的描写,充分体现出雷声之大和范围之广。

丈夫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中忙碌奔波,妻子自然万般忧心:不知他是被大雨阻隔在路上,还是在温暖的屋子中避雨?“何斯违斯”一句,是妻子无奈之下的感叹,意为“何以在这时远离家门”,这一句在全诗中出现了三次,充分体现了她对丈夫的牵挂和担忧。

在感叹之后,她又想到丈夫是为了国家大事忙碌。“遑”、“息”、“居”三字,层层深入地表现了丈夫忠于自己的职责、不肯放松分毫的认真态度。女子为自己的丈夫能够为国家做事感到骄傲,因此发出了“振振君子”的赞叹。

不过,虽然她能够体谅自己的丈夫,内心深处却还是渴望丈夫能够早点回来,所以,在发出“振振君子”的赞叹之后,她又喊出了“归哉归哉”的呼唤,这两句都是女主人公真实心情的流露。如此看来,“振振君子”和“归哉归哉”似乎相互矛盾。其实不然。这种语意和情思上的转折正是情与理的矛盾冲突:理性上明白,但是感情上无法接受。这两句诗,充分表现了女子内心的矛盾和混乱。

《殷其靁》一诗表现思妇抱怨、理解、赞叹、期望等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心态,寥寥数语之中蕴含转折跌宕,成功地勾勒出一位思妇的心理轨迹。

【大师导读】

于是又美其德,且冀其早毕事而还归也。

——宋·朱熹

既劝以大义,又望其生还,可谓得情理之正者也。

——陈子展

摽有梅

摽有梅①,其实七兮。求我庶士②,迨其吉兮③。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④。求我庶士,迨其谓之⑤。

【注释】

①摽(biào):坠落。

②庶:很多。士:未婚的男子。

③迨(dài):及。吉:好日子。

④顷筐:簸箕。塈(jì):一说取,一说给。

⑤谓:开口说话,告诉。

【赏析】

《摽有梅》一诗表达了逾龄未嫁女子盼望出嫁的急切心情。这种热烈的渴望似乎不符合古时闺中女子的礼教规范,但是,只要了解西周特殊的婚嫁礼俗,就不难理解这首诗了。

同类推荐
  • 三略

    三略

    顾名思义,《三略》是专讲战略的兵书。其上略、中略、下略都是从战略的高度论述问题,始终贯穿着战略思想。在西汉以前,这样紧紧围绕战略问题的兵法专著还不曾出现。可以说,《三略》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战略专著,影响极为深远。
  • 庄子大智慧全集

    庄子大智慧全集

    庄子需要理解,但又有几个人能写到庄子心里去泥。我们只能去近似地理解庄子,以求更多地走近庄子的内心。天下滔滔,人为名利所趋,为世事而求索奔忙,从来不问何处有净土可退。生活有时一叶障目,耽于眼前物欲,我们便不知道也不相信有“至德之世”的美妙意境。而即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活也需要庄子的浓墨重彩、美仑美奂的理想王国。
  • 园冶

    园冶

    《园冶》是中国造园艺术的传世经典,也是世界首部造园学专著,被日本宫廷评价为“开天工之作”,被欧美国家奉为“生态文明圣典”。它不仅展现了中国造园艺术的高度,也为现代别墅的建造与私人家居装修提供了可模仿的范本。
  • 诗集传附录纂疏

    诗集传附录纂疏

    本书收录现存元代诗经类文献。在文献整理中,选择一个好的底本,旁搜现寻各种版本进行校勘、标点,同时撰写成各个著述的内容提要,对该著述作者、著作内容、特点及在《诗经》研究史上的地位,做全面的介绍。本套丛书是收录现存元代经部文献的大型丛书,有助于推进元代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学术研究,以及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等不同专门史的研究。
  •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中“诸子百家”一般是指先秦至汉代时期出现的学术流派。西汉刘歆在《诸子略》中著录各家著作有一百八十九家,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使“诸子百家”的著作上升到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为的不过几十家而已。其著名的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纵横家、杂家、名家、阴阳家、农家、小说家等。
热门推荐
  • 从斗罗开始的综漫之旅

    从斗罗开始的综漫之旅

    "我??这是死了吗?好不甘心呀!嗯?什么东西?啊!!!"穿越斗罗只是一个开始,我要做那脚踏虚空,手摘日月,身穿万界的人。
  • 痞子皇后

    痞子皇后

    可是还没画几笔,另一头的声音高过了染修夜这边,画下最后一笔,染七七又闪到另一边。“小姐啊,你可不可以画完这边再画另一边啊,这样三心二意的能画好吗?”真难为她宝离一个还未出嫁的黄花大闺女了竟然跟着后面看这个。“哎呀,两边都很精彩我不想漏掉啊!”不然这可是大大的损失。眼中闪动着异样的神采,七七一一在纸上将这些招数画下。这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两边房中的人像是相互较劲一般,一下叫……
  • 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从“崇文重教”的角度,运用比较研究方法,探讨四川客家教育的族群性和区域性特色。即从族群比较的角度,将四川的客家人与湖广人作比较,分析客家文化在与巴蜀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中,为了保存自己的文化特色,四川客家教育所充当的角色及发挥的功能,突出客家教育的族群性特色;通过区域比较,即在比较四川客家聚居区与客家散居区以及四川客家与闽、粤、赣客家的基础上,初步分析出四川客家教育的地域性特色,揭示了四川客家教育的时空差异,分析四川客家教育发展模式与特色,从而勾画出四川客家的教育史轮廓。
  • 无敌萌宝来敲门

    无敌萌宝来敲门

    【已完结】六年后再遇,她身后跟着两个一模一样的小萝卜头,巧笑嫣然地与别的男人约会。看着两个缩小版的自己,他狠狠掀翻桌子:想带着他的儿子嫁人?先问过他答不答应!【重磅推荐】某橙的《财迷萌宝:妈咪,爹地打包送你》和新文《1号绯闻:唐少,轻点宠》,也很精彩哦!
  • 假如你的恋人来自香水小镇

    假如你的恋人来自香水小镇

    这本小说集收录沈嘉柯发表于《南方文学》《女报》《青年文摘》《女友》等杂志的经典短篇小说,以及多篇尚未刊发的新作。该书采用双封面设计,由文学名社译林出版社推出,凤凰雪漫出品。著名作家饶雪漫作为本书出品人,读后为之动容,认为兼顾畅销和文艺品质。这本书在《女友》传媒总编袁倩看来,“用狡黠闲扯真假莫辨的小说,来包裹直指现代都会情爱本质的锐利看法。”这本书不只在讲爱情,同时也在诉说生活中每个人会真真实实经历的东西。真实、感人、城市味道、直抵现代爱情的本质。一座城市,一个故事。全书文笔诚挚,清爽自然,充满会心领悟的小幽默,又是一本感动万千读者的催泪之作。
  • 绝世神王在都市

    绝世神王在都市

    在神魔世界四百年,楚尘逆天崛起,历尽沧桑,终于横渡星空回来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斩草除根。”
  • 我家的猫仙大人

    我家的猫仙大人

    平淡的青春日常,因一只乡下寄来的小猫而改变!“说好建国以后不许成精的呢!”
  • 王国血脉

    王国血脉

    低贱卑微的乞儿,神圣尊贵的王子,举世皆敌的怪物——如果你眼前有三条道路,选择何者会比较幸福?泰尔斯没有答案。他只知道,自己来到的是波澜壮阔的异世,面对的是噩梦难度的未来:荣耀的帝国灭亡千年,腐朽的王室积重难返,传说的圣战黑幕重重,分裂的世界动荡不安。而泰尔斯一无所有。他仅剩的,唯有坚毅不摇的自我,绝地求生的勇气,和永不妥协的信条。“王者不以血脉为尊,血脉却因王者而荣。”黑暗洗涤光明,烈火锻造真钢,禁忌王子的故事由此开始。PS本书有奖竞猜:女主究竟是谁?难道真的活在ed里吗?书友Q群:912178642(卡利格里,无门槛的普通读者群)902225690(终结之塔,修道养生的VIP读者群)。
  • 掌柜大人有点冷

    掌柜大人有点冷

    三个月前,她还是长生门不折不扣的第一杀手,突发变故,从此沦为所谓的“叛徒”;三个月后,她遇到了落魄的有家客栈主人明馥雪,摇身一变成为新任掌柜。原以为可以过上平静无波的日子,却不想长生门的“诛杀令”步步紧逼,深陷泥淖的弟弟危在旦夕,故人的相遇,别有用心的保护,看似平静的客栈日子,所有的人和事开始因为这一场狙杀而变得面目全非。而在这一切的背后,却藏着更深的恩怨情仇,而她的归宿,又最终在哪里?
  • 凤凌九天之天才大小姐

    凤凌九天之天才大小姐

    天才少女遭人背叛,坠崖身亡?!意外穿越到异界大陆,成为了苏府声名远扬的废柴大小姐。废物?你见过可以将你吊打的废物吗! 花痴?哼,本小姐岂是如此肤浅之人!傻子?不好意思,你所崇拜的天才大师就是我。神秘古戒,引起惊世秘密,八方势力涌动,无数次交锋试探,明争暗斗,她在刀锋上盘旋。纵横大陆,踏遍危地,在一次次磨难中涅槃重生,王者,终将归来!“我何其幸运,拥有你们,可以陪我走向巅峰!”(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