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0700000006

第6章

罽宾国三藏沙门般若共牟尼室利译

入如来不思议甚深事业品第五之二

复次善男子。如来安住四无所畏。能作种种诸佛事业。谓知自身即是无上正等正觉。一切世间若天若人。无有能作如理说言如来世尊非正觉者。以何因缘说诸如来是正等觉。谓诸如来于一切法。平等正觉无有高下。何等一切法。所谓凡夫法有学法无学法。缘觉法菩萨法诸佛法。如是诸法皆等正觉。复有世间法出世间法。善法不善法。有漏法无漏法。有为法无为法。如是诸法如来正觉。体平等故。云何平等。谓空平等。见一切法本性空故。无相平等。相本性故。无愿平等。三界性故。无生平等。生本性故。无行平等。行本性故。无出平等。出本性故。无阿赖耶平等。心本性故。如是真谛平等。三世性故。解脱平等。无明有爱本体性故。涅槃平等。生死轮转本体性故。如是一切诸平等法如来正觉。以是因缘故说如来真是无上正等觉者。成于如是正等觉故。以大悲心出妙言词。为诸众生说种种法。示解脱道令出苦际。余诸众生实非大师。自言我是正等觉者。如来为此诸众生故。自唱德号作如是言。唯我如来是正等觉。令非法器。皆成法器。是为如来第十一正觉事业。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自然觉悟者  觉诸法平等

是故号如来  正觉平等见

一切凡夫法  与佛法平等

有学及无学  缘觉法亦然

世及出世法  此二亦平等

善及不善法  与涅槃平等

空法无相法  无愿无生法

无行等诸法  平等而显示

佛大悲广说  觉悟诸众生

闻法得解脱  是佛最胜业

复次善男子。如来自知诸漏烦恼已究竟尽。一切世间若天若人。无有能作如是说言如来诸漏烦恼未尽。云何如来诸漏烦恼已究竟尽。所谓于欲烦恼心得解脱。一切欲行习气烦恼证灭谛故。于有烦恼心得解脱。一切嗔行习气烦恼证灭谛故。无明烦恼心得解脱。诸愚痴行习气烦恼证灭谛故。于见烦恼心得解脱。诸烦恼行及与习气证灭谛故。以是义故随顺俗谛。说于如来诸漏烦恼究竟永尽。圣者慧眼称于真谛。观察现证无有少法而可得者。所谓若能灭智若所灭惑若思若修。乃至现证俱不可得。何以故彼自性尽无不尽时。不从因缘待对说尽。如是尽者是真实尽。此真实尽不与余法而作因缘。故此尽者即是无为。即此法中无生无灭亦无有住。此无生灭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界常住。如法界常此智成就亦复如是。如此成就即非成就。若能如是如所教住得无烦恼。非断烦恼得烦恼无。如来大悲随顺俗谛。为众生说灭烦恼法。是为如来第十二正觉事业。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曰

佛无欲习气  故无欲烦恼

嗔恚习气尽  有烦恼不生

善逝离无明  由灭痴根本

诸惑习气尽  见惑则不生

佛依俗谛门  故说烦恼尽

真中不可得  无减亦无增

尽智不对缘  圣知本自尽

由无三相故  此尽即无为

法界常不迁  知此到彼岸

知已如是说  此业佛能穷

复次善男子。如来平等于诸障碍。无障碍法如实了知。一切世间若天若人。无有能作如理说言如说所说障碍之法非障碍者。此中云何为障碍法。谓有一法能为障碍。即浊乱心。复有二法能为障碍。谓无惭无愧。复有三法能为障碍。谓身恶行口恶行意恶行。复有四法能为障碍。谓以贪故而行非法。或以嗔故而行非法。有以痴故而行非法。有以怖畏而行非法。复有五法能为障碍。谓杀生偷盗邪行妄语及饮诸酒。复有六法能为障碍。谓不尊敬佛不尊敬法。不尊敬僧不尊敬戒。不尊敬定不能尊敬诸善知识。复有七法能为障碍。谓慢过慢及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复有八法能为障碍。谓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复有九法能为障碍。云何为九。谓已恼害我现恼害我当恼害我。过去憎我善友现在憎我善友未来憎我善友。过去爱我怨家现在爱我怨家未来爱我怨家。于此九种忆念对境。增不善心名为障碍。复有十法能为障碍云何为十所谓。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嗔邪见是名为十。如是乃至起不善念乐着因缘。安住一切烦恼结使。常与颠倒障碍相应。爱见烦恼坚执不舍。凡有所作身口意业。皆与名利诸欲相应。如是一切皆名障碍。如来悉知亦为众生。如实说于无障碍法。令其障碍永断不生。是为如来第十三正觉事业。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佛觉障碍法  不能证解脱

谓心不清净  无惭及无愧

身语意业中  无有无表戒

贪欲嗔痴怖  起恶行无边

杀盗及邪淫  妄言饮诸酒

六不敬七慢  八邪道常行

九恼十恶因  佛说皆障碍

修习不善念  不得解脱门

佛知颠倒源  无中坚执着

慈悲为说法  令离障碍因

复次善男子。如来如实宣说能尽苦道。一切众生依此修习皆得解脱。于此义中一切世间若天若人。无有能作如理说言如来所说非解脱道。云何名为真解脱道。所谓一道是解脱道。于诸众生起清净心。复有二道是解脱道。谓奢摩他毗钵舍那。复有三道是解脱道。谓空无相无愿法门。复有四道是解脱道。谓四念处云何为四。谓身受心法。云何身念处谓观内身循身观心得安住。观外身循身观心得安住。观内外身循身观。心得安住。是名身念处。云何为受念处。谓观内受外受内外受循受观。心得安住。云何为心念处。谓观内心外心内外心循心观。心得安住。云何为法念处。谓观内法外法内外法循法观。心得安住。复有五道是解脱道。云何为五。所谓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复有六道是解脱道。云何为六所谓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复有七道是解脱道。云何为七所谓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轻安觉分。定觉分舍觉分。复有八道是解脱道。云何为八所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复有九道是解脱道。谓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灭受想定。复有十道是解脱道。谓不杀生不偷盗不邪行。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邪见是名为十。如是所有一切诸善菩提分法。或戒蕴相应定蕴相应。慧蕴相应解脱蕴相应。解脱知见蕴相应。或圣谛相应皆解脱道。复有解脱道所谓真正中道。无少可得不增不减。不取不舍不摄不散。得真实道二念不生。以一切法本无二故。如来于此解脱道中真实知见。亦为众生如是宣说。有修习者能尽苦源。此是如来第十四正觉事业。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修习清净道  增益无量乐

能趣甘露径  佛智自然知

所有众善因  是佛菩提分

修者得解脱  无能说为非

正念灭尘劳  能与善和合

远非不执着  得安乐涅槃

善巧观因缘  如空无有所

如幻亦如梦  能脱生死流

依定起悲心  脱诸有轮转

此是大仙业  世间无等伦

复次善男子。如来身无误失。一切凡夫若胜智者。求得如来少分过失无有是处。何以故如来身业。仪范端严行无顾眄。被僧伽梨着衣持钵。行住坐卧进止回旋。入出村坊往来城邑。如是一切审谛安祥。足不履地而令于地。千辐轮相出现分明。复有莲华香洁殊妙而承其足。凡诸蠢动触如来迹。七日七夜安隐泰然。后生人天受胜妙乐。如来袈裟离身四寸而不堕落。旋岚猛风不能飘动。身常光明凡所照触。乃至下济阿鼻地狱离苦清凉。由如是等故说如来身业无失

复次善男子如来语业无有误失。一切凡夫若愚若智。求得过失无有是处。何以故善男子。如来知时而发言故。时语真语实语义语。如说而行无有错误。言不再发一切众生闻皆欢喜。以深字义庄严语言。一音说法异类等解。以是义故说于如来语无误失

复次善男子。如来意业无有误失。一切凡夫若愚若智。求得过失无有是处。何以故如来常住三摩呬多。行诸佛行常无散乱。以无著智知一切法。是故如来意业无失。善男子如来自住无误失法。亦为众生说如是法。令得如来无误失法。是为如来第十五正觉事业。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世尊内无烦恼非  身口意业净无瑕

世尊内无烦恼非  普能利益诸含识

欲断众生诸过失  为说最胜寂静门

令无误失同世尊  此第十五如来业

复次善男子。如来无有异相苦乐等声。是故一切人天外道若魔若梵。无能说佛声有过失。无何等声。所谓如来无忧喜声。何以故离爱恚故。一切众生种种供养恭敬赞叹。不生欢喜心亦不高。一切众生不修敬养。毁谤骂辱不生嗔恚心亦不下。如来无悔恨声。何以故所作事业无少艰难已究竟故。如来无诤论声。何以故往昔常乐住阿兰若。离我我所无取无求。已脱烦恼诸结缚故。善男子如来自住无异相声。亦为众生说如是法。令离如是异相之声。是为如来第十六正觉事业。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恭敬赞叹心不高  轻慢毁呰心不下

远离爱恚非法故  先世妙行无讥嫌

佛阿兰若昔修持  我所取结皆无有

住如是法如是说  此最胜业唯如来

复次善男子。如来无忘失念故。无少法而不明记。于何无忘。谓诸静虑解脱三昧三摩钵底。如是法中皆无忘失。又知众生心行起动顾视往来。随宜说法亦无忘失。法义词辩无所畏中亦无忘失。如来自住无著智慧三世法中念无忘失。亦为众生说如是法。令得于念无有忘失。是为如来第十七正觉事业。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最胜法王无忘失  禅定法智等无遗

众生心行悉皆知  随宜为说无所畏

三世诸乘一切法  无著智慧并无忘

随无忘失说亦然  最胜丈夫之事业

复次善男子。一切如来无不定心。谓行住坐卧饮食语默。如是时中常住甚深三摩呬多。入诸三昧到于彼岸。于诸禅定无有障碍。一切世间人天之类。无一能观如来所住三摩呬多唯除。世尊威德所被。如来自住无不定心。亦为众生说如是法令舍散乱。此是如来第十八正觉事业。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如来常住三摩地  行住坐卧一切时

饮食语默利众生  恒处三昧无摇动

十方世界众生类  无能测佛三昧心

亦为众生说此门  是佛难思之事业

复次善男子。一切如来无种种想。以离种种诸异想故心无高下。云何如来无种种想。所谓于诸佛刹无种种想。佛刹体性同于虚空无有尽故。于诸众生无种种想。众生本性同无我故。于诸佛中无种种想。同平等智证真法界。一相无杂无破坏故。于佛法中无种种想。一切诸法性无染故。见持戒者不生爱念。见毁禁戒不生嗔恚。自他得利心不增高自他失利心不减少。于正见者亦不尊重。于邪见者亦不轻贱。何以故如来住于平等性故。如来自住诸法平等无种种想。亦为众生说如是法令离诸想。此是如来第十九正觉事业。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善逝等无诸异想  谓利众生佛法中

如是诸想永皆无  大名称者之所住

持戒破戒及得失  易调难调皆等心

两足尊为诸众生  说法令脱诸邪执

复次善男子。如来正觉无不择舍。何以故如来修习诸善道舍。非不修习而有所舍。所谓修习身戒心慧如是而舍。如来舍者与智相应。非是无知是出世道。圣解脱舍非是世间。非圣解脱而有所舍。如是舍者不舍大悲能转梵行。利益众生自然成就。非是待对因缘和合而得成就。是如来舍无有高下。平等安住得不动摇。体无有二远离二相。有量无量悉皆超越。待时而舍不过于时非心意识动念境界。非假安立非有分别。非是积聚非差别见。如是舍者是真胜义常恒不变。此是如来圆满大舍。亦为众生说如斯法。令得如是圆满大舍。是为如来第二十正觉事业。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如来无有不择舍  修最胜道善因缘

身戒心慧次第修  人中最胜无爱恚

非假分别无分别  非积集舍共相应

真实不变大舍中  广为众生如是说

复次善男子。诸佛如来乐欲无减。谓善法欲云何名为善法之欲。所谓如来大慈欲无减。大悲欲无减。说法欲无减。调伏众生欲无减。成熟众生欲无减。乐处寂静欲无减。劝诸众生发菩提心欲无减。令诸众生绍三宝种欲无减。如来无有随心恶欲。凡有善欲智为光导。自满善欲。亦为众生说如是法。令得如来最胜圆满一切智欲。此是如来第二十一正觉事业。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佛善法欲已圆极  慈悲常转度众生

成熟劝发菩提心  绍三宝种不断绝

不顺贪欲嗔痴怖  凡有所欲智为先

最胜智者如是知  哀愍众生多懈怠

无善法欲多恶欲  教令善欲正勤修

无等智业利众生  有情因此皆调伏

复次善男子。如来所有精进无减。如来于何精进无减。所谓调伏众生审谛观察精进无减。若有众生专心听法而为演说。不惮劬劳精进无减。若有众生一劫听法身心无倦。佛亦一劫或过一劫。不起于座不饮不食说法无断。若复过于恒沙刹外。有一众生堪任调伏。即往教化令修正行。而佛身心无有懈倦。安乐寂静自行精进得圣解脱。亦为众生赞叹精进。是为如来第二十二正觉事业。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精进出生人师子  是故常赞于精进

念念勇悍无减时  有堪闻法恒宣说

善逝精进无休息  身口意业不疲劳

自然坚猛离诸非  亦劝众生起精进

复次善男子。如来正觉于一切时遍一切处正念无减。云何时处正念无减。善男子如来始从无间道。后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观三世一切众生。心行相续生灭流注。如是知已念念不忘。不求不退故常无减。如来普能观察三聚正念无减。所谓深入众生诸根心行。虽无动念寻伺分别。而为说法无有错乱。是故如来念无减少。亦为众生说如斯法令念无减。是为如来第二十三正觉事业。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佛念非思常不减  知众生界尽无余

自从觉悟大菩提  三世遍知无再念

善知众生心行别  诸根乐欲各不同

住无功用业常恒  亦为众生说胜法

复次善男子。如来所有三昧无减。云何如来三昧无减。如来三昧于一切法。平等无二无高无下。如一切法真实义谛。何以故谓三昧平等。即是诸法体性平等。此性平等即三昧平等。三昧平等即是如来。以是义故说佛三昧得于诸法平等之性。云何诸法平等之性。谓染欲际平等即离欲际平等。嗔恚际平等即离嗔际平等。愚痴际平等即离愚痴际平等。有为际平等即无为际平等生死际平等即涅槃际平等。入此平等。是故说名如来所有三摩呬多三昧无减。何以无减。与此平等无增减故。又佛三昧不与眼合不与耳合。不与鼻舌身意和合。如来无有分别根故。如来三昧又亦不与地界和合。亦不合于水火风界。亦不合于三界三世。此不和合体性平等不增不减。是故说言如来三昧不增不减。亦为众生说如斯法。皆令得此三昧无减。此是如来第二十四正觉事业。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如来三昧无增减  常在等引利众生

体性平等无高低  不与诸法而和合

观察地水火风界  欲色无色界亦然

恒说无减无合门  是故如来定无减

复次善男子。如来智慧无减。云何名为智慧无减。所谓现证一切诸法自体之智。普为一切差别众生开示演说一切法智。善巧无碍微细甚深无尽智慧。分析一句入无数句百千亿劫受持演说无穷尽智别别咨问各各断疑于一切处皆无著智。能说三乘差别次第相续之智。能知众生八万四千心行差别亦以八万四千法蕴随机说智。调伏众生不失时智。以是义故。说于如来智慧无边无际无尽有无量门。比是如来智慧无减。亦为众生如是宣说。令得如来无尽智慧。是为如来第二十五正觉事业。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一切教中智现前  无碍自在到彼岸

自然说法利含识  随根一句入无边

解众生行难称量  为说八万四千法

智慧无边不可减  最胜十力业难思

复次善男子。如来世尊解脱无减。云何如来解脱无减。谓声闻解脱。随顺声得。缘觉解脱。悟因缘生。如来解脱。远离一切执着所起。不缘前际不入后际不着现在。于眼于色不着二相。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亦尔。不着二相故名解脱。复有微细若执若着若意分别。远离此三即得解脱。见心自性智慧光明。故此解脱即是智慧。是故说言一刹那心与智相应。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来如是等正觉已。亦为众生说如是法令得解脱。此是如来第二十六正觉事业。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声闻随顺声解脱  辟支佛悟因缘生

善逝解脱如虚空  无垢无著最尊胜

了知过去心流注  本性解脱得无羁

于无系缚如实知  故说解脱不可减

复次善男子。如来身业智为先导随智慧行。所谓如来身业具足圆满。或有众生才见佛身而调伏者。或闻语言而调伏者。或见默然而调伏者。或受饮食而调伏者。如是或四威仪。或睹相好或不见顶。或复顾视或放光明。举足下足入出城邑聚落之时。众生见者皆得调伏。故佛威仪无有少分。不能调伏一切众生。是故说言如来身业智为先导随智慧转此是如来第二十七正觉事业。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见最胜身威仪  或出或入或相好

或见乌瑟尼沙相  皆置众生调伏中

最胜尊或放光明  无量众生悉安乐

光所触者皆调伏  两足尊业胜难量

复次善男子。如来所有一切语业智为先导随顺智行。云何名为随顺智行。如来说法无有障碍。能具足说文义无缺。所发言声入众生心发生智慧。谓不高声不下声。正直声不怯怖声。不謇涩声不粗犷声无稠林声。极柔软声有堪任声。不[石*斯]破声恒审定声。不太疾声不太迟声。无差互声善分析声。妙言词声妙深远声。妙广大声涌泉声。不断声润熟声。深美声和合声。庄严声利益声。清彻声无尘声。无烦恼声无垢染声。无愚痴声极炽盛声。无所著声善解脱声。极清净声无委曲声。无下劣声无坚硬声无慢缓声。能生安乐声令身清净声。令心欢喜声熙怡先导声。先意问讯声能净贪欲声。不起嗔恚声能灭愚痴声。能吞众魔声能摧恶业声。能烧外论声随顺觉悟声。如击天鼓声智者闻喜声。释提桓因声大梵天王声。大海波潮声云雷普震声。大地震动声迦陵颇伽声。拘抧罗鸟声命命之鸟声。鹿王声牛王声雁王声鹤唳声孔雀声箜篌声筚篥声琵琶声筝声笛声蠡声鼓声。易解声分明声。可爱声乐闻声。甚深声无厌声。令耳安乐声能生善根声。字句圆满声妙词句字声。利益和合声与法和合声。善知时节声一切时合声。无有非时声说昔诸根展转相续声。庄严布施声能持净戒声。能生安忍声猛利精进声。堪任静虑声广大智慧声。大慈和合声无倦大悲声。光明法喜声深广大舍声。安住三乘声不断三宝声。分别三聚声净三脱门声。修习诸谛声修习诸智声。智者相应声圣者赞叹声。随顺虚空声无有分量声诸相具足声。善男子如来语业。具足如是无量音声故。说如来一切语业智为先导随智慧转是为如来第二十八正觉事业。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佛语无等净无瑕  一切功德皆圆满

一音普遍无边刹  各各得闻随类音

或有得闻声闻声  或有得闻缘觉法

或闻如来大威德  便发无上菩提心

文字句义悉皆圆  次第安布俱无碍

而心无有异分别  能说难思妙法门

如是人中最胜声  所出音声如谷响

无功无心而普应  无声之声悦物心

同类推荐
  • 医旨绪余

    医旨绪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摄大乘论释

    摄大乘论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普照禅师修心诀

    普照禅师修心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广嗣五种备要

    广嗣五种备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ir Wedding Journey

    Their Wedding Journe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远梦轻无力

    远梦轻无力

    她的身份因多舛的命运而不断变换。术江国的郡主也好,大珣国的贵族千金也好,地位低贱的宫女也罢,她只求安生立命,无奈命运半点不由人!她不愿向命运低头,不想再四处飘零。...............她身边驻足的男子一个又一个。“你真是与众不同,你应该知道我的心思!”“我们真的可以‘小红低唱我吹箫’了。”“只要你点头,我就向太皇太后求亲!”“我给不了王后的地位,但我能给你我所有的爱!”“我们拉过勾,我会永远保护你!”..............他们哪一个能真正成为救赎她的人,哪一个又能成为她最后的归宿?!
  • 独占你的温

    独占你的温

    他,是神秘家族遭受重创,遗落在华夏的继承人。她,是黎氏家族最受宠的‘公主’,本该幸福成长,不料因‘神之子事件’加入某组织。自此性格大变。五岁的黎北棯(与‘深’同音),看见了七岁某男,本以为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软萌包子,想去调戏一番。不料却反被调戏。自此二人的人生变开始纠缠不清。(本小说纯属作者想象,如有不科学的地方,请多包涵)
  • 西游之镇八荒

    西游之镇八荒

    沈伦从睡梦中醒来,恰逢妖圣出世,火眼金睛,射破斗牛,满天仙神,各显神通,沈伦该如何生存?三界八荒,唯我独尊!作者新书推荐:《白蛇之我欲成仙》
  • 四爷又被福晋套路了

    四爷又被福晋套路了

    【已完结】新书《娘娘每天都在洗白》他高冷薄情,阴鸷难测,将权谋玩弄于股掌之间,却独独将她放在心尖尖上。她是他的嫡福晋,是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若音穿越了,穿到了四爷后院,还好是个大老婆,有钱有势有地位!本以为那位爷是个宠妾灭妻的,不曾想是个宠妻灭妾的!后来,她被他宠得有恃无恐,扬言要罢工不干了。“这掌管中馈的权利,我不要了。”她看着步步靠近的男人,还是有些弱弱开口。“没良心的小傻瓜,从来都是你想要什么,爷便给你什么。”他走近她,低沉而磁性的烟嗓,就像是行走的低音炮,“但只一点,爷给过你的,就决不收回!”
  • 隔海望你遥不可及

    隔海望你遥不可及

    表面很阳光其实内心十分孤独自卑的女孩莫念念遇到了表面很高冷其实很暖心的校草路遥,他们之间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奇怪的梦,理不清的关系,难以跨越障碍……他们会在一起吗?尽在书中寻找答案吧!!!
  • 春晖秋月:项宗西散文随笔自选集

    春晖秋月:项宗西散文随笔自选集

    我赞成简洁,开门见山,言之有物。我们的人生已被“千头万绪的繁复而耗尽”。华丽的包装,冗繁的铺陈,统统应该摒除,就像一条小溪,不深,清澈得让人一眼能看到底。
  • 钗头凤

    钗头凤

    怎么说呢?唔,这是一个改写命运的故事。。机关算尽太聪明,到最后真的会落得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吗?
  • 哲言智语

    哲言智语

    《哲言智语》主要介绍了知识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成功之路在自己脚下、态度决定一切、没有朋友的人将一无所有等内容。《哲言智语》由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 侠岚之清涟

    侠岚之清涟

    *注意避雷*主角是寡王。本文主辗迟x辰月,山鬼谣x云丹,弋痕夕x浮丘,游不动x碧婷据古篆记载——有这样一群人,传说,他们隐居于山林之间。传说…算了,我懒得抄了。总之,就是一个现代人因为一本书穿越回了侠岚的世界,成为了弋痕夕山鬼谣师弟的故事。“什么技能都封印不能用,你让我拿头打?可闭嘴吧你!”“我告诉你你敢打我试试,你信不信我身边藏着百八十个太极侠岚?”“我和你,其实从来都是同一个人。”“他心里,其实一直都牵挂着你。”“零的生命,真的很漫长啊。”_已完结
  • 想在你心里买栋房

    想在你心里买栋房

    又名《视妻如宝:帝少的亿万宠婚》电视访谈节目的现场。“雷小姐,听说你从10岁起就开始辍学环游世界?请问你看过最美的风景是什么?”雷宝焙凝思,“最美的风景?那应该是个男人吧。”“啊?男人!”雷宝焙一笑:“是我的王。”她的王,就是她眼中最美的风景。那个桀骜不驯的黑帮世子,12岁辍学,用六年韶光,陪她环游世界;18岁消失,用四年争夺,让她成为魅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后。23岁回归,亲自将后冠戴在她的头上,并在全世界的媒体面前宣誓:“这辈子最想做的事,就是以整个有生之年,许你一世纵容。”如此视她如宝的男人,她不知道,天底下还有什么风景,能够比他更美!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