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0700000005

第5章

罽宾国三藏沙门般若共牟尼室利译

入如来不思议甚深事业品第五之一

尔时世尊复告文殊师利童子言。善男子当云何知如来应正等觉现证事业。善男子如来有三十二种正觉事业。何等名为三十二种。善男子如来于处非处如实而知。善男子云何为处云何非处。言非处者谓诸众生无有方便。身口意业造不善行。若得可意爱乐随心。遂求果者无有是处。所言处者若诸众生具有方便。身口意业造诸善行。获得可意爱乐随心。遂求果者斯有是处

复次善男子言非处者。若诸众生无有方便。心怀悭吝得大富贵。破于净戒得人天身。常有嗔恚获端正报。身心懈怠得于智慧。散乱之人能得解脱。恶慧众生能断习气诸烦恼者无有是处。若诸众生具有方便。修行布施得大富贵。护持净戒得生人天。常修忍辱得端正报。勤行精进获得智慧。心不散乱得正解脱。善修智慧能断习气诸烦恼者斯有是处

复次作五逆罪得心安乐无有是处。净持禁戒得心安乐斯有是处

复次若有众生。执著有见得顺忍者无有是处。爱乐修空得随顺忍斯有是处

复次若诸众生。多住悔心得心安乐无有是处。若心无悔得心安乐斯有是处

复次若令女人得转轮王王四天下。或得帝释大梵天王成佛出现无有是处。若舍女人得男子身。作转轮王王四天下。或作帝释大梵天王。及成佛者斯有是处

复次若转轮王非法治化无有是处。若转轮王正法治化斯有是处

复次若诸帝王贪猥骄奢能理国政无有是处。若诸帝王无贪简易能理国政斯有是处。若诸人王执断常见令国政理无有是处。若诸人王明信因果国政乃理斯有是处。若诸人王心不均平。能治国政无有是处。若诸人王无私平等。能治国政斯有是处

复次北拘卢洲舍报身后。堕三恶道无有是处。若言北洲死后生天斯有是处

复次若行杀害而得长寿。乃至邪见受行邪法。得圣道者无有是处。若不杀生得寿命长。乃至正见受行正法。得圣道者斯有是处

复次阿罗汉向不定得果无有是处。若罗汉向定得果者斯有是处

复次须陀洹人受第八生无有是处。若须陀洹无第八生斯有是处

复次若斯陀含受第三生无有是处。若斯陀含无第三生。一生人天能尽苦际斯有是处

复次若阿那含还生欲界无有是处。若阿那含不生欲界。能尽苦际得涅槃者斯有是处

复次若阿罗汉受生死身无有是处。若阿罗汉不受生死入涅槃者斯有是处

复次若有人言除佛大师。更有圣人超过佛者无有是处。若言唯佛是天人师。更无过者斯有是处

复次若有人言得无生忍有退转者无有是处。若得无生不退转者斯有是处

复次若有人言坐菩提场。不成正觉无有是处。若坐道场决成正觉斯有是处

复次若有人言诸佛犹有烦恼习气无有是处。若言诸佛无烦恼习斯有是处

复次若有人言一切如来智有障碍无有是处。若言如来智无障碍斯有是处

复次若有人言如来顶相。有能见者无有是处。若言如来无能见顶斯有是处

复次若有人言佛不加威。能知如来心之所生无有是处。若言佛加方知如来心所住处斯有是处

复次若有人言如来亦有不住三昧三摩呬多无有是处。若言如来常在三昧等引功德斯有是处

复次若有人言一切如来言有虚妄。及误失者无有是处。若言如来言无虚妄亦无误失斯有是处

复次若有人言如来作业有错误者无有是处。若言如来诸所作业无错误者斯有是处。善男子以如是等说。于如来知处非处有无量门非言所及。如于实谛无有变异。此是如来第一正觉事业。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大地可使行  虚空可摇动

如来终不说  非处以为处

虚空可为身  同士夫五色

如来终不说  非处以为处

一切处差别  上中下不同

如来已宣说  决定无别异

一切非处别  上中下不同

如来已宣说  决定为非处

若处若非处  如来如实知

随众生乐欲  具足而宣说

沙门婆罗门  不知处非处

虚妄驰诸境  佛智无不知

众生种种执  非处求解脱

具得世所尊  为说真实处

彼执非法器  故佛舍众生

机熟解脱时  复当为宣说

此为佛第一  最胜事业门

远离诸过非  能脱众生苦

是处非处法  无量无有边

难屈无不摧  斯名大仙力

复次善男子。如来于过去世现在未来。所作行业誓愿不同。种种处所种种因缘。种种事相种种异熟。无量差别皆如实知。云何而知。善男子此中过去行业誓愿。善根为因远离不善未来得果。若有过去行业誓愿。以不善根而为其因。远离善根未来得果。如是种种如来一一皆如实知

复次若有行愿未来渐减。若有行愿未来渐增。若有行愿现在渐减未来渐增。若有行愿现在渐增未来渐减。若有行愿现在未来皆渐减少。若有行愿现在未来皆渐增长。如是种种皆如实知

复次若有行愿现在小因来世广大。或现在广大未来微小。或初起微细后渐增胜。或初广大后渐微细。如是种种皆如实知

复次若有行愿当得声闻。若有行愿当得缘觉。若有行愿当成佛因皆如实知

复次或有行愿因苦果乐。或有行愿因乐果苦。或有行愿因果俱苦。或有行愿因果俱乐。皆如实知。善男子如是过去现在未来。种种行业所感异熟。因果相顺犹如影响。如来一一皆如实知。如是知已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是为如来第二正觉事业。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如来善巧智  知众生业果

三世悉无遗  智眼皆无著

善因当得乐  异熟处人天

恶是感苦因  如来悉知见

善业不善业  各各果当成

善逝悉能知  如摩尼在掌

有业甚微细  当成广大因

初大后微细  如来悉见知

有业声闻行  有业缘觉因

有业成如来  善逝悉知见

或因乐果苦  因苦果乐殊

因果苦皆同  因果俱安乐

业与于法性  因果不相违

如来如实知  性相皆穷究

一切众生界  三世业轮回

一一无有差  如来悉明了

复次善男子。一切众生无数乐欲种种差别。如来一一皆如实知。佛云何知。或有众生住贪欲行乐于嗔恚。或有众生安住嗔恚乐于淫欲。或有众生安住愚痴乐于淫欲及与嗔恚。如来一一皆如实知。或有众生住善法中乐欲不善皆如实知或有众生所作微小乐欲广大。或有众生所作广大乐欲微小。或有众生初于因中乐欲微小。至于果中乐欲广大。或有因中乐欲广大。至于果中乐欲微小。如是种种皆如实知。或有众生乐邪见等。因中不定当成决定。或有乐欲正中不定当成决定或有乐欲正因决定当得解脱。彼彼差别如来悉知。或有乐欲当超欲界。或有乐欲当超色界。或有乐欲当超三界。如是一一如来悉知。或有乐欲日日减少。后当渐得增胜广大。或有乐欲最胜广大。后渐减少得不可意。如是种种皆如实知。或有乐欲受种种生得种种色。受用种种资生之具。如是差别如来悉知。或有乐欲处人天上。或有乐欲当得解脱。如是差别如来一一皆如实知。如是知已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是为如来第三正觉事业。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众生种种欲  意乐无数量

如来一切智  如实悉能知

彼彼诸众生  住贪乐嗔恚

住嗔乐痴冥  一一如实知

住痴乐欲贪  住善乐不善

其心种种变  善逝悉能知

下劣因众生  心恒乐广大

住广乐广大  住胜劣中求

或复有众生  因劣果超胜

因胜果中劣  如来如实知

住邪不定中  后时当决定

住正脱三界  如来如实知

或乐种种生  色相及资具

处于人天上  解脱欲相应

三世诸众生  乐欲佛皆了

随心为说法  是第三业门

复次善男子。如来于无数世界。种种界别皆如实知。佛云何知。谓知此世界其中众生修诸功德。此界众生造诸恶业。此界众生修解脱业。此界众生当得出世。如是种种悉如实知

复次善男子。如来知眼界色界眼识界。当云何知。有三因故。谓知内空外空内外空故。如是遍知。乃至知意界法界意识界。内空外空内外空故

复次知于地界水火风界。皆如虚空

复次知欲界色界无色界。从于妄想分别所起

复次知有为界。行相现前有穷尽故知无为界。无行相故。知烦恼界。客尘相故。了烦恼流。可断绝故。达其本性。光明相故。知诸行界。妄念无明为其相故。知涅槃界。智慧相故。正念相故。善男子如是如是世界安立。初现在前世界转灭。至于他世生起因缘依住作业。如是差别如来一一皆如实知。知已随应而为说法。此是如来第四正觉事业。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佛于界善巧  及住转减时

少善大果成  人师子能了

有福无福界  福开解脱门

解脱界不同  一切智明见

如来知眼界  色识界俱空

耳界鼻舌身  意法空亦尔

地水火风界  如实了皆空

三界妄念心  人师子能了

烦恼空尘相  诸法性皆无

行不行如空  斯涅槃三相

世界不善起  成已坏灭同

此界及他方  无念皆知见

十方空无际  有界佛能知

佛智胜无涯  众生不能测

此是清净主  第四调生门

修此不退还  决证菩提果

复次善男子。如来于诸众生诸根胜劣精进懈怠。若利若钝皆如实知。云何能知。善男子钝根愚闇下劣众生中根胜根皆如实知

复次随如是根分别生贪。随如是根分别生嗔。随如是根分别生痴。及托外境生贪嗔痴。如来悉知

复次随根分别生贪嗔痴展转增广。或复随根分别所生。少贪嗔痴更不增长如来悉知

复次此根是善根因。此根即是不善根因。此根即是解脱道因。此根是出生死道因。如是种种如来悉知

复次善男子佛如实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男女命根苦根乐根。忧喜舍根信根进根念定慧根。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如是种种如来悉知

复次因于眼根心住耳根。不住鼻舌身等三根。因于耳根心住鼻根不住余根。因于鼻根心住舌根。因于舌根心住身根。因于身根心住眼根。如是种种根如来悉知

复次若有众生。有布施根现持净戒。如来知其从无始来诸根展转有多差别。是故为说檀波罗蜜。若有众生有净戒根现行布施。如来知其从无始来诸根展转有多差别。是故为说尸波罗蜜。或有众生有忍辱根现行精进。如来知其从无始来诸根展转有多差别。是故为说忍波罗蜜。或有众生有精进根现行忍辱。如来知其从无始来诸根展转有多差别。是故为说勤波罗蜜。或有众生有禅定根现修智慧。如来知其从无始来诸根展转有多差别。是故为说禅波罗蜜。或有众生有智慧根现住禅定。如来知其从无始来诸根展转有多差别。是故为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令其修习一切广大菩提分法

复次知此众生有声闻根。现修缘觉所行之行。如来知其从无始来诸根展转。有多差别堪任声闻。是故为说声闻乘法。若有众生有缘觉根修声闻行。如来知其从无始来诸根展转。有多差别堪闻缘觉。是故为说缘觉之法。或有众生有大乘根修二乘行。如来知其从无始来诸根展转。有多差别堪闻大法。为说大乘复有众生有下劣根现修大乘。如来知其从无始来诸根展转有多差别。而为说法令舍下劣修习大乘。复有众生不任法器。如来知其从无始来诸根展转。有多差别久未堪任。故且弃舍待根熟时。堪任法器发殷重心。如来当为殷勤说法。善男子如来如是知诸众生。若根已熟若根未熟。欲出三界或不欲出。如是种种如来悉知。当云何知。知其根本云何修习。云何性云何相。云何因云何缘。云何思云何果。云何报云何究意。如来一一皆如实知。此是如来第五正觉事业。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佛知根智到彼岸  随顺众生种种殊

上中下品悉了知  胜业能招解脱果

了烦恼际唯虚假  厚薄轻重悉皆知

善知诸惑对治门  恶招生死善解脱

知眼至意男女命  苦乐忧喜及舍根

信进念定慧当知  已知具知根悉了

知因眼根唯住耳  乃至因身住眼中

施根持戒为说檀  戒根行施为说戒

忍根修勤为说忍  进根修忍为说勤

定根修慧说诸禅  慧根住定说般若

声闻根修缘觉行  以知根故说声闻

缘觉根住声闻行  知根为说于缘觉

下劣远离上乘法  大悲为说诸度门

根熟未熟佛皆知  是器为说舍非器

诸根行相修习性  随其因缘及与思

果报究意如是知  是佛第五真实业

复次善男子。如来于遍趣行皆如实知。当云何知。知正定众生界。知不定众生界。知邪定众生界。云何而知正定众生。谓此众生有大因力宿植多福。聪敏利根智慧将开。如来如实知昔善已。或为说法或不说法。称其法器皆令解脱。云何而知不定众生。谓彼众生有大缘力根将成熟。若随其心得闻正法即得解脱。若不闻法不得解脱。如来为此不定众生。说于因缘和合之法。彼诸众生随机闻法。心得清净各证道果。如来为此不定众生出兴于世。云何知于邪定众生。谓此众生愚痴覆心非是法器。更无方便可以化诱。譬如盲者对于日光。若为说法及不说法。俱无利益无解脱分。如来知其非是法器。便置舍之为彼众生。是故菩萨擐大悲甲

复次善男子。如来善知众生三毒遍趣之行。知贪欲行有其三种。云何为三。谓或有贪欲从妙境生。或有贪欲从爱想生。或有贪欲从宿习生。知其嗔行亦有三种。云何为三。谓或有嗔毒从恚而生。或有嗔毒从违境生或有嗔毒从于过去随眠所生。知愚痴行亦有三种。云何为三。谓或有愚痴从无明生。或有愚痴从身见生。或有愚痴从疑心生。如是种种如来悉知。复次如来知其苦行速疾通达。知根利故。又知苦行迟缓通达。知根钝故。知安乐行速疾通达。知根利故。知安乐行迟缓通达。知根钝故。复知有行迟缓通达。远正念故。复知有行速疾通达。能坚持故。又复善知有速疾行迟钝通达。数息观故。有速疾行速疾通达。心不着故。又复善知择法之行。谓或复有行慧多定少。或复有行定多慧少。或有定慧俱不具足。或有定慧二俱圆满。如来悉知。或复有行心力具足身力不具。或复有行身力具足心力不具。或复有行二俱不具。或复有行二俱具足。如来一一皆如实知。或复有行令身业净口意不净。或复有行令口意净身业不净。或令三业俱得清净。或令三业俱不清净。如是诸行或是三界生死之因或解脱因。如来皆以无碍智眼一切随转。是为如来第六正觉事业。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一切处行佛尽知  正定众生大因力

不定众生根熟相  邪定非器空有悲

贪行众生三种因  嗔恚愚痴亦三种

种种无边烦恼界  遍行因起佛皆知

苦行疾得因利根  钝根迟缓不能达

乐行速疾由根利  钝根劣弱佛皆知

有行迟钝渐澄清  复有迟钝顿清净

有速疾行得微劣  超过速疾无著因

有行智增择法生  有行定增成法器

有行俱少非法器  定慧和合胜道生

有行心力具非身  有身力具心不具

大威德故身心具  一切见者悉皆知

有行不能净语心  或有能令身语净

或有不能心永净  有行但能清净心

或有不能净语言  有行能令心语净

或有不能身永净  有行三业净无瑕

有行建立生死因  有行为因招解脱

如是遍行佛皆了  是第六业最胜门

复次善男子。如来于一切静虑解脱等持等至伏灭烦恼生起因缘。皆如实知。佛云何知。谓知众生烦恼生起。以何因生以何缘生。灭惑清净何因能灭何缘能灭。此中烦恼生因缘者。谓不正思惟以为其因无明为缘。无明为因行为缘。行为因识为缘。识为因名色为缘。名色为因六处为缘。六处为因触为缘。触为因受为缘。受为因爱为缘。爱为因取为缘。取为因有为缘。有为因生为缘。生为因老死为缘。烦恼为因业为缘。见为因贪为缘。随眠烦恼为因现行烦恼为缘。此是烦恼生起因缘。云何众生灭诸烦恼所有因缘。有二种因有二种缘。云何为二。一从他闻随顺法声。二者内心起于正念

复次有二种因有二种缘。能令众生清净解脱。谓奢摩他心一境故。毗钵舍那能善巧故。复次有二种因有二种缘。不来智故知来智故。复有二种因缘。微细观察无生理故近解脱故。复有二种因缘。具足行故智慧解脱现在前故。复有二种因缘。谓尽智故无生智故。复有二种因缘。随顺觉悟真谛理故。随顺获得真谛智故。此是众生除灭烦恼清净因缘。如来悉知。复次善男子烦恼因缘无有数量。解脱因缘亦无有量。或有烦恼能与解脱以为因缘。观实体故。或有解脱能与烦恼以为因缘。生执着故。如是广大无障碍行如来悉知。善男子如来禅定智慧皆悉具足。谓离欲恶及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入初静虑。初静虑起灭寻伺等。随顺次第入八解脱三摩钵底。逆次入住诸三摩地。或复超间横竖无碍。住于等至显示三昧。如来了知三摩钵底与三昧门无少差别。如来三昧三摩钵底不从因缘。入一三昧一切三昧皆悉现前。一三昧起而能即入一切三昧。如来终不作如是念。我今能入如是三昧。而常三昧无不定心。一切无能测知如来所有三昧。缘觉三昧超过声闻。菩萨三昧超过缘觉。如来三昧超过菩萨。而佛三昧无能过者。如来智慧于一切处。无障碍转无能过者。随顺教化一切声闻生声闻定。缘觉菩萨亦复如是。如来如是种种知已。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此是如来第七正觉事业。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诸佛法王真实智  知诸众生染净因

如是因缘烦恼生  如是因缘得解脱

邪思为因无明缘  无明为因行为缘

识与名色六处等  有支因缘悉如是

烦恼为因业为缘  诸见为因贪为缘

随眠结惑以为因  现行烦恼以为缘

众生解脱二因缘  从他闻声起随顺

内心正念观空法  解脱有海得超升

止观和合互相资  无少去来而可得

谛观无生亦无灭  亲近解脱得清凉

住三种行长三明  修习解脱不放逸

尽无生智得实谛  由此因缘清净心

佛入正定三昧门  出入灭定念具足

法王禅定无等等  入八解脱多等持

逆顺次第超间游  一定显示无边定

心无迫隘无分别  虽常住定无定心

声闻缘觉三摩提  菩萨亿千种种定

佛三摩地过诸定  此善巧业智难量

复次善男子。如来以宿住智。知于自身及诸众生过去无数宿住生事。所谓一生二生十生百生。千生万生亿百千生。成劫坏劫成坏劫。无数成劫无数坏劫无数成坏劫。我及众生如是名字。如是种姓如是饮食。如是形相如是色类。如是苦乐如是处所。如是寿命如是生死。于某处殁而生某处。无数种种宿住之事皆悉忆念。复知彼彼众生。过去以如是因生此世界。如来知已随其所应而为说法。又如实知一切众生过去心行如是前念。次第因灭相续引起。如是后念。或复缘阙后念不生。如是种种如来悉知。如一众生如是心灭如是心生。轮转不断无量无边。恒河沙劫说不能尽。如一众生一切众生亦复如是。念念生灭心心相续说不可尽。如来一一皆如实知。假使尽于未来际劫。说于如来所知宿住不可穷尽。故说如来宿住智慧。不可思议不可称量。难知边际说不可尽

尔时如来出大悲声。犹如牛王普告众生。汝等应当念念思惟。往世久近曾种善根。或于佛所曾种善根。或二乘所种诸善根。彼诸众生以佛威力皆念昔善。如来知已随应说法。彼诸众生得闻法已。如昔善根各于自乘得不退转。是为如来第八正觉事业。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佛世间灯念往劫  无边亿数那由他

谛了自己及众生  如掌观五阿摩勒

如是姓名色分别  寿命住处生死殊

以是因缘此处生  善知时故为说法

又知过去无边劫  众生心心所不同

无量种类各生心  如来大智皆明了

过去流注心不断  一一众生佛悉知

劫数量等恒河沙  说彼无边行无尽

尽未来际所有劫  不能说佛宿住因

智慧无等无有边  犹如大海无涯际

佛住利智胜通力  念昔所修白净因

及彼众生种善根  过去或曾供养佛

佛威神力令忆念  如先所作白法因

念已示教住三乘  清净解脱恒无退

善逝过去因无量  一切众生难测量

以此第八业为因  无数众生悉调伏

复次善男子。如来天眼清净过于人眼。见诸众生死此生彼。所谓下劣最胜善色恶色若好若丑。如是种种随业受生。或有众生具身恶行。或有众生具口恶行。或有众生具意恶行。或谤贤圣及邪见等业因缘故。舍此身已堕于地狱。复有众生具身善行。或有众生具口善行。或有众生具意善行。不谤贤圣及正见等业因缘故。舍是身已生于天上。如来天眼皆悉知见。如是十方尽于法界。极虚空界无量无边。超过数量所有世界。于其中间或有世界。劫火洞然空无所有。或有世界种种众生死此生彼。或诸菩萨游行诸刹。或诸如来趣于道树。证大菩提转正法轮。应尽晦迹示入涅槃。各各声闻现得解脱或入涅槃。彼彼缘觉现种种通。能令遇者功德增长。如是种种佛皆明见如对目前。复见世界无有身相诸众生等。非外五通天眼所见。亦非二乘及菩萨眼之所能见。唯有如来天眼明见。或有其地量如车轮。其无身相诸众生等充满其中。多于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人天。佛皆明见。以净天眼微细观察一切世界所有众生堪调伏者。令其一一各见佛身而现其前。彼彼众生互不相知。是为如来第九正觉事业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如来光明净天眼  威德照见劫无边

十方一切刹难思  众生受生各何相

或有已现当生别  有色无色种种殊

或人天趣或三涂  下中上品生非一

垂殁将生种种异  一切见者见无遗

造罪恶趣所沉沦  修福超处人天上

或有修行菩萨行  入出种植菩提根

或坐道树摧众魔  觉悟最胜菩提道

转妙法轮皆自在  人天解脱量难思

作佛事已示涅槃  如来天眼皆明见

或从师闻获正念  履践寂灭得清凉

或超有海不由师  解脱安乐如来见

或有无数声闻众  或复修行缘觉乘

彼众生界无有边  佛净天眼皆明见

或有众生无色相  等车轮量有众多

过三千界内人天  如是微细如来见

佛见一一众生界  流转五道无有边

一切智了无众生  以大慈悲故调伏

或有利根应度者  各见如来现在前

为说胜法惬其心  此佛第九天眼业

复次善男子。如来一切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善解脱慧善解脱。自觉现前具足圆满。作师子吼发如是言。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如来知此究尽烦恼。极无垢染清净光明。一切习气无不永灭。声闻断惑有尽有量习气不除。缘觉尽惑亦有分量。远离大悲阙无碍辩。唯有如来一刹那心平等相应。一切烦恼诸相烦恼根本烦恼习气烦恼永尽无余。大悲善摄辩才无畏皆悉圆满。一切世间无能过者。何以故诸佛如来。永灭一切诸业习气烦恼习气威仪误失诸习气故。譬如虚空本性清净一切烟尘无所依住。如来亦尔得于烦恼究尽之智。诸业烦恼一切习气无所依住。而如来心以无住相。烦恼尽处智平等中微妙安住。为断众生一切烦恼有漏五蕴。而说妙法作如是言。哀哉众生于无事中横生烦恼。汝等应当如实思惟拣择观察。复为众生种种善巧种种譬喻。说烦恼性本无所有。彼诸众生如实观已。不见少法而可执持。种种烦恼任运永灭入于涅槃。此是如来第十正觉事业。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十力世尊力圆满  成就广大甚深门

烦恼障尽智相应  得胜菩提最寂静

声闻灭惑得尽智  有量习气犹未除

缘觉断惑得菩提  大悲辩才皆不具

佛为世主人中胜  惑习俱灭德皆圆

尽烦恼际大悲增  辩才无量皆成就

佛住究尽烦恼智  知众生惑妄非真

愍行邪道诸有情  不履如来正法迹

大悲猛利为物说  无常苦空无我门

汝等思惟本性空  常得最胜妙寂静

不得众生数取趣  作者及与摩纳婆

为着邪见诸众生  大觉兴悲说解脱

于一切时无厌倦  未曾一念舍众生

常住三昧无动摇  为利众生演妙法

如是等相佛事业  十力住于力地中

转无等等最胜轮  能摧怨敌难倾动

同类推荐
  • Oliver Wendell Holmes

    Oliver Wendell Holm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古文小品咀华

    古文小品咀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高拱诗选

    高拱诗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朝宗禅师语录

    朝宗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匡

    小匡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破解职场密码:成就辉煌事业的自助读本

    破解职场密码:成就辉煌事业的自助读本

    职场是现代人生活的演绎,所以无论是职场新人,还是高层管理者;无论是外企白领,还是机关领导,都是职场这个舞台上的主角。但是职场这个谜,你究竟可以看透多少,又了解多少?如何与上司、同事和睦相处?如何处理工作中的顺境与危机?如何在明争暗斗的职场左右逢源?这一系列问题仍然让无数的办公室男女头疼不已。在忙碌的社会生活和激烈的职场竞争中,人们没有时间来慢慢寻求其中的解决之道,而是追求快速成长之法。本书正是立足于此,从职场规划开始,将职场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之道,让广大职场人士可以更好地去奋斗、去成功,去打开自己辉煌的事业大门!
  • 超级粉丝

    超级粉丝

    故事会编辑部编著的《超级粉丝》为“中国当代故事文学读本”幽默讽刺之六,不仅收入了当今故事界优秀作者的短篇精品力作,还首次整合了《故事会》杂志创刊以来尚未开发的幽默讽刺中篇故事资源。故事情节幽默诙谐,蕴含辛辣讽刺,读来笑中有泪,让热爱幽默讽刺故事的读者尽享故事的乐趣。
  • 修仙从疯人院开始

    修仙从疯人院开始

    这是一家貌似普通的精神病院。里面的病人,个个都是人才,吹牛也很真实,堪称出神入化,超脱宇宙。A区的一号床,住着一名叫嚣“脚踏浮屠斩神魔,宇内无我这般仙”的退休电工,刘师傅。隔离区的七号床,一名重度抑郁症小哥,自称“钟馗府君”转世,一心想着跳楼自杀,回归鬼界。最上层的重症监护室里,关着一名成天嚷着要反上天庭,自称“齐天大圣”的躁郁症青年,孙先生。……对于病人们脑洞突破天际的中二臆想,陈元从来一笑置之,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这些脑子不正常的病号,竟然全是牛逼到不行的神魔大能!新世界的大门,就此打开!群号:558511708
  • 和明星的爱恋2

    和明星的爱恋2

    她是平凡的追梦女孩,他是华丽而受人追捧的明星。本有一段美好的姻缘却被人硬生生的扯断,此后遭遇的打击里却又一次次得以解脱。一场完美的邂逅让她失去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面对不爱的人她选择了逃避。面对面前不爱的人,面对一直呵护着她,保护着她的人,最终,她的心终究会归于谁?当两条不同的平行线交织在一起,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我不能停止对你的爱,但我希望可以用我的一生来照顾你,陪伴你。”他温柔的抱着她,贴在她的耳边讲述着心声。然而,就在她的心要选择他时,一场场阴谋开始慢慢逼近------
  • 械魂觉醒

    械魂觉醒

    我是谁,苏蓦然常常这样质问自己......在这个连记忆都可以随意植入的未来中,他到底应该相信哪一方的说辞?该不该相信脑中的记忆?一方是强大的普瑞斯联邦,一方是自己祖国的复国革命军,苏蓦然难以取舍......若是有朝一日,你也发现自己的记忆竟被人篡改,你是选择为了寻找过去而与熟悉的人为敌,还是假装没有发觉而继续生活在在安逸的虚假骗局之中呢?PS:此书是在下对于未来的一些创想,想要描绘一个反乌托邦亦或是乌托邦一样的未来社会,在此致敬《攻壳机动队》,新人新书,还望支持!您的每一份收藏与推荐都是对于在下最大的支持!
  • 续诗品

    续诗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奇经八脉考

    奇经八脉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商战

    商战

    本书重点阐述了商战中的四种常用战略形式,如防御战、进攻战、侧翼战和游击战,针对每一种形式又提出了三条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如何在具体的商战中应用这些原则。本书分析了商战中的实际案例: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战役,汉堡王与温迪斯对麦当劳的挑战以及DEC对阵IBM等。这些人们熟知品牌的案例在作者精心的组织下,使读者不仅加深了对本书中心思想的理解,而且学习了如何在实战中具体应用各种营销战略和策略的技巧。
  • 霸唱风云

    霸唱风云

    十万天驱今何在?神州陆沉,有蛮族铁塔踏破河山,巍巍大周,有佳人傲立城头击鼓高歌,有甲士抛家舍业面北而死有无尽的风流和荡气回肠!
  • 最有效的激励艺术

    最有效的激励艺术

    我们之所以主张公正未必公平,乃是基于最有效的激励精神,在于“有本事就来拿”。拿得到的人当然很高兴,拿不到的人也不应该怪别人,最好反求诸己,再充实自己,以便下一次顺利拿得到。美国人偏重个人主义,采取个别激励方式;日本人重视集体主义,激励团体而不针对个人。那么,中国人呢?中国人喜欢把事情合起来想,而不分开来看。既不是个人主义也不是集体主义,而是两者兼顾并重:个人依赖集体,集体重视个人,可以说在团体中体现个人。激励的目的,不在改变员工的个性,而在促使员工自我调适,产生合理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