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26200000002

第2章 创作自述

对人性内在困境和黑暗的探索,在我的处女作《少年杨淇佩着刀》(《花城》1996年,第6期)中已有雏形。但在这之后的写作,我走上了另一条道路。或者说其实两条道路都坚持走着,只不过另外一条道路的写作可能更醒目一点。这另一条道路即是所谓的寓言化写作。那时候,我是卡夫卡的信徒,我认为小说的首要责任是对人类存在境域的感知和探寻。当时我相信,一部好的小说应该对人在这个世界的处境有所揭示,好小说应该和这个世界建立广泛的隐喻和象征关系。

在这种小说观的指引下,我写了一批作品,有《到处都是我们的人》、《一九五八年的唐·吉诃德》、《标本》等。这些作品的怨言品格是一目了然的:《一九五八年的唐·吉诃德》所叙述的大跃进进修水库的场景,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通天塔的神话;而《到处都是我们的人》在等待的背景下展开,小说中的人们像是在盼望那个用不出线的戈多。这些作品通过夸张、变形的手法,揭示出日常生活中令人惊骇的荒诞处境。

我的写作实践很快在卡尔维诺那里找到了证据。卡尔维诺在《意大利寓言故事》里写道,文学作品里一定存在一个原型结构,这个原型结构其实就是寓言。一切文学作品都只不过是这种原型的变形扩展而已。他说:“孩子在森林里迷路或骑士战胜遇见的恶人和诱惑,至今仍然是一切人类故事的无可替代的程式,仍然是一切喂大的堪称典范的小说中的图景。”因此,当我们开始叙述时,我们其实无时不同那些伟大的寓言相遇。在这些小说中,小说的经脉会深入到更为广阔更为深邃的领域,抵达事物不可言说的部分。

一九九九年,我开始长篇《越野赛跑》的写作。可以说《越野赛跑》是这类写作的总结和发展。在这部作品中,我在以前的小说元素基础上加入了童话色彩,建立了所谓现实——童话模式。在这部小说中,我在超越日常经验的想象力上有所开掘。写作这部小说时,我的眼前不时闪烁奇幻的景象,就好像一粒种子落入沃土,繁殖迅速,富有生机。小说看上去具有某种飞翔品质。

但我不想把《越野赛跑》写成所谓“纯文学”。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先锋”以来,我们的文学变得越来越纯粹,越来越不及物,我们习惯于把一个故事放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作完全个人化的表述,以为这样我们就可以找到所谓千古不变的人性。在这样的文风中,时代的基本面貌、时代的基本特质都被剥离那些故事甚至可以放到任何时代有些小说你还看不出写的就是中国人。放眼望去,那些自以为先锋的作家,往往有着相同的方向和姿势,但一定是逃离社会和意识形态的方向。对此我感到不满。小说其实也应该承担比“纯文学”更多的责任。我怀疑那种凌空虚蹈的所谓超越一切的抽象的人性是否真的存在。我相信人性和时代、和时代意识之间存在着无比复杂的纠缠不清的关系。在时代的政治面貌、风尚、文化趣味、价值观等等的作用下,人性肯定会呈现出不同于任何时代的问题和特质。我的看法是,一个作家应该随他所处的时代发言,这样的言说才是有效的。我有这样一个判断,也许单纯从艺术上来说,那些击中时代深邃部位的作品不一定是完美的,但我相信,这种作品一定会更有力量,会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晶体。因为这样的作品是在历史现场的,是有效的。

基于这样的认识,《越野赛跑》作为一部打通现实和幻想界限的小说,我没有让它像以往这类作品一样起始于某个天老地荒的原初世界,而是直接起始于真是的历史和现实。我是完全按历史时间的那种线性结构来结构小说的,在这部小说里,所有的历史事件都确凿无疑,日常生活也完全按照历史的图景演进。让近在眼前的事物产生神话对我的写作是一种挑战,因为它不像人类原初时代,本身就是一个神话世界。好在我们的历史本身具有超现实特征:“文化大革命”像一个革命群众和“牛鬼蛇神”共舞的神话世界;到了经济时代,各路英雄纷纷登场,那乱哄哄的场景向天空中一哄而散的无序的虫子。而推动这一切的就是令人惊骇的欲望和盲目。

我至今喜欢我的长篇处女作《越野赛跑》。我得承认,写作这部小说时我野心勃勃,我有一种试图颠覆宏大叙述然后重建宏大叙述的愿望。这部小说试图概括一九五六年以来,我们的历史和现实,并从人性的角度做出自己对历史的解释。表面上看,着是一个小村演变的历史,但真正的主角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我当时还有一种试图把这部小说写成关于人类、关于生命的大寓言的愿望。我希望在这部小说里对人类境况有深刻的揭示。

这部小说的写作曾给我无比的快乐,也让我建立了写作的自信。但一部作品肯定不会完全满足一个写作者全方位的审美理想和多方面的探求欲望。如前所述,我写两种类型的小说。在另一类小说里,我比较喜欢进入人性内部,探询人性内在的困境和不可名状的黑暗的一面。这样的作品有《乡村电影》、《重案调查》、《回故乡之路》等等。我回顾自己写作历程的时候发现,我喜欢这些作品,它们看起来硬邦邦的,沉默、稳定,充满凝固感,像散落在时间之外的坚硬的石头。在《越野赛跑》的写作过程中,我希望也能融入这些元素。但我发现这类寓言写作有着自身的方向,它因为过分关注那些大的问题而很难切入人性深邃的部位,话语似乎很难落到人物的心灵图景的复杂性上面来。我感到这类作品似乎具有使人物成为符号的定势。但我还是做了向人物内心深处挺进的努力,尽量使人物显得生动,有趣,富有个性。

作为一个对人性内部满怀兴趣与好奇的写作者,我希望在以后的写作中在这方面有所开掘。我意识到在《越野赛跑》这个方向继续向前走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这之后,我写了一个叫《家园》的中篇。这是一部关于语言、性、宗教、革命的乌托邦的小说,其主题完全是知识分子的。虽然,在这小说里,我把《越野赛跑》以来小说的童话元素大大发扬了一番,使小说看起来奔放、飞扬,有着童话式的灿烂与天真,但我知道,在这个方向上我并没有突破。

我们这一代写作者,恐怕绝大部分是喝二十世纪现代主义小说的奶长大的。现在主义小说从某种意义上是观念小说,这类小说存在几个基本的中心词:存在、绝望、隔阂、异化、冷漠等等。这是这类小说的基本价值导向。作为一种全新的小说,现代主义小说解放了古典小说的笨拙,具有迅捷的直指本质的力量,可以说现代小说使小说显得更自由,呈现出新的可能性。可是这种小说如果处理不好,也有可能变得粗暴无礼。在貌似深刻的主题下面,呈现的往往是艺术的枯燥、人物的平面化、符号化,往往是叙述远离感知,远离了身体。如果小说不是来自协作者的内在的生命冲动,而是在概念的层面上演绎,那只能使小说变得越来越无趣。当然,小说这种东西,归根到底还是一种在观念作用下的艺术,观念是躲避不开的。一个写作者对世界的认识也绝不可能仅凭感觉,他的背后一定会有很多知识。但那种只为了图解某个观念的写作,远离写作者个人感知的那种写作,肯定是有问题的。我意识到诚实地感知也许比观念更重要。

二〇〇一年,我的所有精力都放在长篇《爱人同志》的写作上。写作这个作品的初衷就是想在一个狭隘的地带开掘出生命丰富的愿望和底蕴。当然我还有一个愿望就是从人性的内部出发,也同时能够完成《越野赛跑》那一类作品的使命。

这是一个其基本形态已被主流话语定型了的老故事。它曾向我们展露其光明的一面,一种在国家意志驱动下以献身的面目出现的崇高的一面。在这个故事里,个人一直是面目不清的。个人被主流话语抽空了。我强烈地感受到这个题材里蕴藏着的人性内容和政治文化信息。我对这样的一个英雄和圣女的故事充满了好奇心,我决定通过写作探索一番。这也是我写作的动力,写作对我来说一直源于好奇,源于我对这个世界不可言说的事物的理解的热情。这篇小说就是试图还原那两个面目不清的经典人物的真实的日常生活。小说的主要人物只有两个,我最初只想写一个中篇,我是写完第一章时才意识到这会是一个长篇。写完后我非常吃惊,两个人的故事我竟写了近二十万字。

进入人物,用心体验人物的喜怒哀乐,我操起了古典小说那套传统。我感到自己完全进入了刘亚军的世界,进入了刘亚军的身体。我在叙述中穿行,我经常觉得自己像一头嗅觉敏锐的狼,对每一种可能性充满了警觉。刘亚军的生命是如此桀骜不驯,你根本无法用任何概念规范他。作为一个写作者,我被人物震惊了,刘亚军的内心比我想象得要丰富得多。当最初的紧张关系建立后,刘亚军内心的呈现就像高处落下的水,已不是我能控制。我为自己竟然能见到如此多的东西暗自吃惊。越写到后来,我已经变得十分尊重刘亚军了,我完全把他当成了一个人。

这部小说不是在故事的层面上滑行,它是破冰而入,叙事的走向是不断向人物的内心深处挺进。但这也不是一部心理小说,所有的心理因素都外化为日常生活中的戏剧冲突。在这部小说里,那个变化无常的社会投影到人心中的阴影,被转换成两性之间的争斗。这样对人性不断发掘和演进的写作非常累人。这样的写作要有耐心,必须学会停下来,在每个细微之处辗转流连,在不可能的地方打开一个新的空间。有时候你还得用显微镜的方法去放大某个局部。

这部小说在《当代》发表以后,我碰到白烨先生,他告诉我,他读了这篇小说很吃惊,就故事层面来说,这只不过是一个短篇的内容,但小说从一个很小的口子进去,却有意外的发现。

是的,通过《爱人同志》的写作,我对小说有了新的意外的发现和认识。一部小说的深度和复杂性完全可以由人物的的深度和复杂性去承担。并且通过对人性的深度开掘,小说最终还是有可能成为一个寓言,一个时代的隐喻。在两种类型的交叉跑动中,它们终于汇集到了一点。

但是写作永远不是一条平坦大道,它看起来像是一条无限之路,写作者却常常处在一个困境之中。写作的宿命就是不断地向这些困境挑战。

写作源于相信。这是我多年写作的经验。在虚构的世界里,所谓的真实就是你是不是对自己所写的事物深信不疑。只有你相信自己的想象世界,只有内心足够强大,你写出来的世界才会有足够的重量。这个“相信”同写作者个人有关,但也同这个时代的认知平台有直接的关系。

这个时代有那么多不能确定的东西,那么我的“相信”在哪里呢?这个时代是多么复杂,我们几乎已经失语。给这个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赋予意义图景几乎困难重重。所有的人都在说这是一个碎裂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价值观会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出现,一个虚无主义者也可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外面的世界和心灵的世界可能比任何时代都要不稳定都要动荡不宁。那么我们如何去描述这个时代才是有效的呢?我们有能力对这个时代作深刻的描述吗?当我试图对时代做出判断时,同时免不了会自我质疑,我批判的立足定在哪里呢?我真的能向人们提供一个有效的自给自足的足以质疑别的价值的那种价值体系吗?这个时代的价值平台是那么低,所有这种企图有时候会变得像唐·吉诃德那样可笑。因此,我不免对我们这个时代的写作感到悲观。我们的作品可能像这个时代一样,是各种价值和经验的碎片。

我的写作已有年头了,可以说我已经成了一个有经验的写作者。可经验这种东西既是财富也是包袱,它可能会使你不假思索,放弃对难度的挑战。我有时候会回过头去看早年的作品,我发现,这些作品虽然个别地方略显稚嫩,但那种语言却有着处女般的光泽,好像世界的原初,好像《百年孤独》里描写的那些原初时代的鹅卵石,有着精神之光。我发现,这同早年写作的缓慢和艰难有关。但现在,头脑里有着太多的语言,写着写着,一不小心就会成为顺口溜,就会成为一种格式化的滑动。

我希望寻找一种有难度的语言,一种向自己既有经验挑战的语言。我相信的语言一定是带着写作者个人生命感觉的语言。而现在,很多人,当他们写下痛苦这个词的时候,这种痛苦已不是痛苦了,而仅仅是痛苦这个词。这个时代,很多词都被一种反抗原有意识形态的另一种意识形态所颠覆,成为一种轻快的滑动。这样的方式我们已很容易说出来。我们现在缺少的是诚实地面对基本价值的勇气。

写作中永远伴随着困境,对我来说,这困境带来的既可能是沮丧,也有面对挑战的兴奋,小说写作是一次从无到有的过程,是一条无限之路,需要我们的想象、耐心、勇气、洞见。我理想中的小说是人性内在的深度性和广泛的隐喻性相结合的小说,它诚实、内省,它从最普遍的日常生活出发,但又具有飞离现实的能力。它自给自足,拥有意想不到的智慧。它最终又会回来,像一把刀子一样刺入现实或世界的心脏之中。

同类推荐
  • 逃离心理学

    逃离心理学

    《逃离心理学》由三个短篇理惊悚小说组成,主人公都是玛丽,一个心理咨询师和作家。她试图开始自己的写作生涯,但她的遭遇和朋友似乎串通好了一样,不停把她拉回心理学。故事一:一个黑人男子声称自己能听见上帝的声音,而且上帝也是个黑人。他或许并不疯狂,但玛丽确定他在掩藏些什么。故事二:一名警察如慈父般的搭档因公殉职后难以摆脱罪恶感,玛丽受到“忽悠”给他做心理咨询,但在她从这个案件中抽身出来之前,她已经完全陷了进去。故事三:玛丽的病人拒绝吃药是个十足的疯子,而玛丽和他发生争执后离奇失踪,被找到后,警方发现她已是一场恐怖罪行的受害者。究竟发生了什么?
  • 不属于我的日子

    不属于我的日子

    大学时代的残酷青春故事。中国版《丑女贝蒂》。那片阳光还在,失去与回归后,是自我发现的成长。华亭路买衣服,考G考托出国热,唐颖的作品总能带人穿越回那些年我们爱过的上海。想要出国的人,安于现状的人,这世界上惟有爱情是无法追求的。女大学生与外国留学生的性情经历,渡边淳一一般的爱与失去。也许青春的秘密与真相就是找到真正的自己。
  • 秘色

    秘色

    凌晨两点25分虽然标间的冷气已经开到了15度,但汗水还是从我的额头和脊背上一颗颗滑落,我捧着那件釉色黄绿的四瓣海棠花口碗的双手在不住地打着颤。我斜眼看了看坐在落地台灯下的,那个看起来只有二十七八岁的男人。明明长了一副比女人还秀气的脸蛋,却面无表情,冷得像座冰山,一块块结实的肌肉在灯光下泛着古铜色的光泽。不过我现在真的没心情去欣赏,因为我手上正捧着个要命的东西。我小心地把碗放在床上,一把拉过正在抽烟的老四,低声说:“你疯了吧!这什么人啊!说,东西是不是来路不干净!”
  • 抗命3

    抗命3

    根据侵华总司令冈村宁次发动1942年华北大扫荡史实撰写,深度描述缺粮少弹没钱的艰苦时期,八路军怎么齐心抗日、团结百姓,为了打鬼子、救乡亲,大好男儿不惜一切代价乃至违抗军令。
  • 寻龙决之淮水神窟

    寻龙决之淮水神窟

    两个盗墓贼在刑警吴悠和杨小邪的眼前离奇惨死,一幅明月崖飞仙图引导他们随考古队寻找马楚太子古墓。驱魔龙族马家新一代传人马出尘和神秘青年唐昧在文物部门的授命下前去协助。他们穿越原始森林,经历种种诡异之事,最后却进入了一个战国时期的楚墓。随行队员唐昧来历不明,隐匿在他们周围的算命先生袁瞎子和清风道人更是神秘莫测。战国楚墓中的壁画和九鼎让他们发现了历史上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原来一切都源于一个名叫西瑶的女人。一条时空隧道,将战国楚墓和马楚太子墓联系到一起。吴悠几人身上隐藏多年的秘密也在墓穴中得到了答案。
热门推荐
  • 步步惊心(刘诗诗 吴奇隆主演)

    步步惊心(刘诗诗 吴奇隆主演)

    桐华2020年的全新经典修订版,新增全新序言。讲述平行时空中,故事背后的故事。张晓独立自主,聪明醒目,一次意外穿越到清朝康熙年间,身份也变成了一名满族贵族少女——马尔泰·若曦。时为康熙四十三年,正是天下已定,举世太平的时节。然而繁荣的表象下暗潮涌动,杀机四伏,宫斗、浪漫、残酷……若曦带着对清史的洞悉卷入这场九王夺嫡的争斗中,不断地与命运抗争或妥协。她知道历史的走向,也知道所有人的命运,却唯独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就像一场游园惊梦,不得不步步惊心,如履薄冰。这一路,遇见了谁?爱上了谁?又终于难忘了谁?
  • 傀儡新娘:撒旦公爵的逃妻

    傀儡新娘:撒旦公爵的逃妻

    人称‘撒旦公爵’的他,为报夺妻之恨,掳来她,妹抵兄债,可她却宛如冰山上的雪莲,越挫越坚忍……当遭遇杀手阻击,她为他挡下杀手那致命的一枪倒下,他竟觉得世界在瞬间崩溃,他竟爱上了她!可伤好之后的她,却利用了他的爱,在他向她求婚的那一晚践踏他的心逃走!“既然不能爱我,那就恨我吧,用你的心,用你的全部力气来恨我!”这是她被捉回他面前,他恨极的第一句话!而她,为了挽救家族事业与身陷险境的兄嫂,亦在同一天沦落为由他操控的傀儡新娘,没有心,没有自由,更没有说“不”的权利……
  • 事终与愿违

    事终与愿违

    【无CP】(看似有实则无)他喜欢她,这是他一直藏留在他心底的秘密,一个永远都不能说的秘密。他向来一身白衣,却也素衣风华。世间万物皆变,沧海桑田,王朝更替,唯一不变的,只有一个他。
  • 天荒至尊

    天荒至尊

    浩瀚神洲,万族林立,强者遨游于九天之上,弱者只能沦为踏石。最强战体逐一显世,群雄逐鹿,诸圣争霸,谁能高坐九天,俯世间?一个少年自上古圣地走出,强势崛起,横扫无敌,在谈笑之间弑神魔,于回眸之间越巅峰,翻手之间镇诸天。登天路,踏歌行,弹指弑仙!——罗陨
  • 曾国藩家书(中华国学经典)

    曾国藩家书(中华国学经典)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 若生若木

    若生若木

    女娲封印魔神,以身化作轮回,鬼君受女娲所托,世代看守,昆仑镇守封印。万年后,女娲石不知所踪,幽冥知情不报,封印解除之际,昆仑弟子末世,以身封印,鬼君强行使用禁术嗜魂,留住末世一丝神魂,入轮回之境,命运之轮就此开启……
  • 智慧故事荟萃(下)

    智慧故事荟萃(下)

    读聪明人的故事能让人更聪明、更快乐地生活。智慧的故事,还能告诉我们很多的人生哲理,激发我们的人生追求。聪明的人永远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借鉴别人的经验,吸取别人的教训,使自己获得事半功倍的功效。本系列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代表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智慧故事荟萃”包括上下两册,收录了世事明察、是非分明、看清真相、晓事明理、权宜应变、顾全大局、聪明智慧、知已知彼、醒悟觉察、借鉴教益等系列内容。下册收录了飞行员智脱虎穴、法国军官巧审间谍、闻香味夜行军、强光射目破德军、假战士真勇士、隔岸观火解放长春、爱迪生妙算数学题、希特勒借刀杀人、给狼洗礼、瞎子坠桥、杨修智悟丞相题字等智慧故事。
  • 幸福年代

    幸福年代

    《幸福年代》这部30余万字的小说真实记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有别于插队知青的另一重要群体——回乡知识青年的经历、磨难与感情生活,原汁原味再现上世纪七十年代前期陕西渭北农村的生活状貌,堪称一代回乡知识青年的心灵史诗。《幸福年代》讲述风华正茂的回乡知识青年群体,深深打上时代烙印的农村干部,淳朴坚韧而又难逃宿命的主人公一家人,青春美丽柔情似水的女子,亦庄亦谐秉性各异的乡邻,以及来到乡下手足无措的城市下放居民、经改造后释放的“战犯”和曾经的“鸡奸犯”等等,各色人等以黄土地为共同的舞台,演绎一段壮阔历史,诠释生活的诡异斑斓。本书由杨团华著。
  • 建筑奇观

    建筑奇观

    套青少年科普知识读物综合了中外最新科技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前沿性、可读性和系统性,是青少年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谱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丑女问鼎娱乐圈

    丑女问鼎娱乐圈

    重生后的丑女张亚兰,竟然以一个明星身份出现在了娱乐圈,她谁都不认识、什么也不记得……不过还好,她有一张漂亮的脸,这个世界,似乎总是对美女格外开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