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新
清光绪年间,福建莆田人郑玉友在香港九龙一家铜器店当伙计。春节前夕,老板曾有才派他到铜锣湾一带去收账,并告诉他,如果账要不回来,就不要想回老家过年。
干瘪瘦小的郑玉友拿着账单,到了铜锣湾,一家挨着一家商铺磕头作揖,求爷爷告奶奶地乞求他们还账,好不容易要了1800个银元,他说得口干舌燥,到了莞香茶肆,他口渴难耐,就进去要了一壶茶坐在那里喝起来。他把装银元的袋子就放在脚下的凳子旁边。喝着喝着,进来一个熟人,两人拉起了家常,说得昏天盖地,两人一边说着,一边起身走出茶肆。郑玉友竟然忘记了拿上银元袋子。
回到店铺,看到老板曾有才,才突然想起自己是去干什么了,一拍脑袋,大喊一声:“坏了,这下我死定了!”
曾有才问他:“账收回来了?”
“收回来了。”
“钱呢?”
“丢了,忘在茶肆了。”
“啪!”曾有才一个巴掌扇过来,郑玉友的脸上留下五个红指印。老板满脸铁青怒吼道:“你这个饭桶,窝囊废!没有收回来就是没有收回来,你为什么编瞎话骗我!”
郑玉友说:“是真的收回来了,给我忘在茶肆了,我去找找。”
曾有才叹了一口气:“钱丢了还能找回来,笑话!”
郑玉友报着一线希望,向莞香茶肆跑去。
郑玉友离开茶肆的时候,走进来一个大个子男人,他叫石海生,是杂货店送货的伙计。他到茶肆来送茶叶,几个大箱子般进去之后,他已经累得满头大汗。老板黄石头让他坐下喝壶茶。石海生坐下,脚一落地,感到碰到了什么东西,低头一看,是一个袋子,拎起来好沉,他打开一看,呀!竟然是明晃晃的银元。
石海生心想这显然是哪个顾客忘到这里的,老板不会把银元放在大厅的。其实,他是非常需要钱的。老家捎话来说老屋破损漏雨,没有钱修理。母亲还有病,自己连对象也没有,这些都需要钱。这些钱能解决他的所有问题。但是,这么多银元丢了,失物者一定非常着急,弄不好还会出人命。自己不能拿这个钱。
黄石头显然觊觎这笔横财,他对石海生说:“你有事情就去办,把银元交给我,失主找来了,我就给他。”石海生看出他的心思,他要是私吞了怎么办?石海生笑笑说:“我还是等着吧,我要亲手把银元还给失主。”
黄石头说:“那你要等到什么时候去,他要是不来呢?”正说着,郑玉友浑身冒着热气跑了进来。他一看见黄石头就扑通一声跪在了他面前:“老板,求你把银元还给我,丢了这批银元我就活不成了。”
黄石头朝石海生努努嘴,石海生将郑玉友拉起来:“你看这个袋子是不是你的?”郑玉友抓过袋子一看,激动地说:“就是就是,就是这个袋子。”石海生说:“你数一数,看银元少了没有?”郑玉友提起袋子掂了掂,连声说:“没有少!”说着掏出一把银元递给石海生要作为报酬感谢他。石海生拒绝了。他便千恩万谢,不停地说一些感谢的话。
黄石头说:“这是你们的缘分,大恩不言谢,明天我在宴宾楼摆一桌酒席,你们二位约上各自的老板,咱们认识一下,也算交个朋友。”
大家连声说这个主意好。
第二天中午,曾有才带着他的千金曾美玉,和郑玉友一起来到宴宾楼,他对酒楼的老板说,今天的伙食费别人谁都不能开,记在他的账上。
席间,郑玉友自然还是感谢石海生,没有想到,石海生却说:“我要感谢你,是你救了我一命……”
餐桌上的人一头雾水,大家都摸不着头脑。
原来,石海生和一伙江西老表约好,下午乘船去澳门妈祖庙还愿,船票也买好了。石海生说他送完最后一趟货,就到码头去坐船。由于他捡到了银元,等候失主,错过了坐船时间,没有去成。那20多个人坐在船上驶到海上,突然,风浪大作,轮船翻了,乘船的人全部遇难。石海生躲过了一劫。
黄石头说:“还是你福大命大造化大。”
曾有才说:“这是老天爷对你义举的奖赏!”
曾美玉端着一杯酒,含情脉脉地对石海生说:“大哥,妹妹敬你一杯,你是我心中的男神,白马王子……”
席间传来曾有才等人爽朗的笑声。
选自2015第3期《西楚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