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38900000015

第15章 谈绘画(一)中西画法之比较

科学与艺术之关系

英儒斯宾塞曰:“文学美术者,文明之花。”又曰:“理学者,手艺之侍女,美术之基础。”可见艺术发达之国,无不根据于科学之发达。科学不发达,艺术未有能发达者也。学科中如理科图画,最宜注重。发展新知识、新技能、新事业,罔不根据于是。是知艺术一部,乃表现人类性灵意识之活泼,照对科学而进行者也。

美术、工艺之界说

美术、工艺,二者不可并为一谈。美术者,工艺智识所变幻,妙思所结构,而能令人起一种之美感者也。工艺则注意于实科而已。然究其起点,无不注重于画图。即以美术学校论,以预备画图入手,而雕刻图案、金工铸造各大科中,亦仍注重此木炭、毛笔、用器等画。惟图画之注意,一在应用,一在高尚。故工艺之目的,在实技;美术之志趣,在精神。

摘绵

摘绵制法,先画一图,不拘花草鸟兽,用色绢剪成小方块,折之以角,层层折叠。如叠花则折长角,鸟羽或用圆角,或用长短角。花梗则用绕绒铜丝。鸟足亦如此。总之,能设色图画者,学习较易。用法或作横挂、屏风、堂幅、照架等类,或堆于绢质花瓶、花篮上,突出如生,色样鲜艳,颇有名贵气。然非善于图画者不辨。女子美术学校盛行之。

堆绢

堆绢一科,日本称为押绘。先画简笔花鸟于纸,将纸剪下,如式再剪厚纸,以新白棉花堆砌其上。乃用白绢糊之,施以彩色,则堆起如生(山水人物皆可)。然后,或贴于精致木板,或装镜架。日本女子美术学校中,多制此类,为高品盛饰,其实乃传自我国耳!

袋物

西国小学手工中,袋物一科,极为注重。日本职业女学,亦以此种为一大科,女子依为生计。中分洋纸制、绸布制、皮革制、蒲草编制、藤皮制、麦梗制、竹丝制。色样不一,各适其用。我国旧时女子研究囊类,有所谓发绿袋,前榴后柿等名目,功夫非不精细。惜绘图不精,形式谬误,劳而寡用,故成废弃。此亟当取法改良耳。

西洋通行各式革囊,如大小洋夹、携囊、书包、票夹等,日本仿造,有用似革纸或布绸类代之,妙法也,亦省钱也。法:用硬衬衬于内,用绸或布或纸糊于外而缝纫之,坚牢虽不如革,而式靡不同。日本如此改造,实因取便于女子之工作,制造既易,出品即多,所以西洋革囊,不能流入日本。我国女工,苟仿行之,亦杜漏卮之一端哉!

绵细工

此种系用铁丝作骨,绵花为肉,包以绵纸,附以羽毛,制成鸟兽草虫之类,小者为儿童玩物,大者如生物立体相同,为小学校教授模型之用。

厚纸细工

此种以西洋厚纸,切成单片,五洲人种、鸟兽雏形,骨格可以装卸,施以彩色。后面印明该物之状态、生理、性质大略以供小学博物科教授所用。

刺绣

我国刺绣之所以居于劣败之地,其原因有三:(一)习绣者不习画图,故不知若者为章法之美,若者为章法之劣。昧然从事,不加审择。此其一。(二)习绣者不知染丝、染线之法。我国染色丝线,种类不多,于是欲需何色,往往难求。乃妄以他色代之,遂觉于理不合。此其二。(三)不知普通光学。于是阴阳反侧,光线不能辨别,无论圆柱、椭圆、浑圆等物,往往无向背明晦之差,阴阳浅深之别。一望平坦,无半点生活气。此其三。今欲挽救其弊,在使习绣者必习各种图画。知光线最宜辨别,如法施用。若用缺色,用颜料设法自调自染,自不难达绝妙地步。至于绣工,但求像生,似不必再求过于工细。如古时绣件,作者太觉沉闷,且于生理大有妨碍,似可不必学步。观东西洋绣法,不过留意于以上三者,已觉焕然生色矣。

穿纱

西洋穿纱,犹中国刺纱(俗名触纱),而一变其法也。法:用白纱一方,以囊针(囊针及白纱,洋行均有之),穿色绒线,刺花于纱上,不拘何种图案,均可依画穿花。如制女鞋、儿帽、床帷、帐颜、镜片、画轴、台毡等,花纹均堆起如生。

火画

火烙画,其法最古。法:用细铁针,握手处装以泥团,防其传热。其针在炉中炙红,画于竹木或石上,则焦痕斑斓可观。日本用酒精灯。钢针连于皮管,皮管连于皮球。一面将针烧红,一面将皮球挤出空气。俟皮管、皮球热后,钢笔传热不退。握笔作画,用可长久,不必屡屡更其笔也。今用竹箸式之铁针十余只,装以木柄,烧于炉中,互相更换,亦火画简便之法也。

木炭画

以焦木炭一条(日本东京小川熊野屋发卖),临画肖像及各种标本。其法但抚取大意,摹拟格式,不求精工。此画前预备功夫不可少也。如画一人,骨格之高低,面部之正侧,及肌肉之正反,以木炭之浓淡而显出之,于此最为注意。故近视之,则见错乱无规,远望之,则觉深淡得神。故美术学校之木炭画甚为重要也。

该图画室系圆形,中立一人(或坐或立,各种姿势皆可,亦不拘人物、鸟兽),学生皆环坐,画桌用三足架,仅可安放尺幅,以便临抚。如画人面,各就学生一方面观察临写。故一堂学生所绘人面,正反斜侧,各各不同。

油画

用彩色油漆与松节油调和,使之深浅浓淡,各得其宜。或画于漆板,或画于漆布,或画于漆纸,皆可。先将白油漆作地,待其干后,再以彩色涂之。或用几种色者,挨次堆砌,视其深浅合宜为最佳。惟画图基础,方能出色。

油画分二种:一写意法,一工致法。学者当从工致法入手,及纯熟之后,然后画写意法。(油漆,日本小川町熊野屋发卖,每小匣洋二元,上海外国书坊亦有之,惟其价目甚贵,不易购买。)

中西画法之比较

西人之画,以照相片为蓝本,专求形似。中国画以作字为先河,但取神似,而兼言笔法。尝见宋画真迹,无不精妙绝伦。置之西人美术馆,亦应居上乘之列。

中画入手既难,而成就更非易易。自元迄今,称大家者,元则黄、王、倪、吴,明则文、沈、唐、仇、董,国朝则四王及恽、吴,共十五人耳。使中国大家而改习西画,吾决其不三五年,必可比踪彼国之名手。西国名手倘改习中画,吾决其必不能遽臻绝诣。盖凡学中画而能佳者,皆善书之人。试观石田作画,笔笔皆山谷;瓯香作画,笔笔皆登善。以是类推,他可知矣。若不能书而求画似,夫岂易得哉!是以日本习汉画者极多,不但无一大家,即求一大名家而亦不可得,职此之故,中国画亦分远近。惟当其作画之点,必删除目前一段境界,专写远景耳;西画则不同,但将目之所见者,无论远近,一齐画出,聊代一幅风景照片而已。故无作长卷者。余尝戏谓,看手卷画,犹之走马看山。此种画法,为吾国所独具之长,不得以不合画理斥之。

焦画法

焦画器械,为现在泰西最盛行之画具,又为最良之娱乐。故于绅士淑女间,颇欢迎之。殊不让油绘、水彩画与写真术也。

此器械因药品之作用,以火烧“ブテヂナ”之针,能在木、竹、象牙、角、革、厚和洋纸、天鹅绒等材料上作人物、花鸟、风景、模样(即图案)等,不论中西画法,皆能合式,可随意为之。

但在绒类上,须别用“镘”,套于针笔上。

器械有两种:

第一种:挥发坛、橡皮装送气器、橡皮管、酒精灯、针柄、针笔。

第二种:与第一种同,但不用酒精灯。仅于挥发坛塞子上装成灯头,可以点火,代酒精灯用。

注意,第一种使用法:

先将挥发油入于挥发坛中,将塞子塞好。再将酒精灯点起来,以右手握针柄(针须先冠好),在酒精灯上将针尖烧红为止。再以左手轻轻握送气器数回(但预先必须将橡皮管安在坛上),此时针尖火力加热放炎,酒精灯即可吹灭。但左手须握送空气不绝,则针尖之热炎必不至减少。又握力之强弱,与热炎之强弱有关系,作画时用笔有轻有重,须以握力为之也。

炭画法

用品

炭笔 炭笔略分三号(又名画图铅):一号坚而淡,用画轻细线;二号乃通用者;三号软而黑,用画深浓处。

纸卷皮卷 用灰色纸卷制成者,谓之纸卷;用鹿皮制成者,谓之皮卷。皆藉以染炭笔之煤也。其深浓处,可用纸卷以加重,轻淡处则用皮卷以擦匀。

炭画放大法 放照欲求逼肖,须用九宫格,将干板浸入苏打水内,干板即成透明(软片及千层纸亦可)。将有药一面划成方格,乃为放照之主要品。

炭画保存法 将画成之照,取直蜡丁宜(洋菜及石花菜亦可)溶化于水,再加酒精十分之三,取其易干,用喷水管吹入画面,庶炭不脱落,可保久存。

同类推荐
  • 禅里禅外悟人生

    禅里禅外悟人生

    本书是弘一法师透悟佛学要义与人生真谛的集大成之作,书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包括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这些内容被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以讲述圣经故事的形式将《圣经》中最具智慧的经典故事和箴言精选提炼出来,并用智慧的语言全新诠释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经典作品的精髓, 它是一本让你阅读方便且完全避免了宗教色彩的启迪人生的智慧书。
  • 观心:金刚经心释

    观心:金刚经心释

    榜样和化身!他望着蓝色海边的高贵身影,欣喜若狂地相信他已经拥抱着美本身,这一形象是上帝构思的产物,是寓于人类心灵的纯洁完美的形象,是值得尊崇的人类形象和画像……书里说,太阳使理智和记忆混乱迷失,使人的灵魂因为纯粹的快乐和执着眷恋它所照射的最美丽的物体而忘乎所以,迷失方向:是的,它只有借助于某个物体,才有可能达到更离的境界。爱神模仿数学家,为了把抽象的概念传授给迟钝的孩子,必须借助于具体的的模型:上帝也采用这种方式,为了向我们展示其伟大,利用年轻人的形体和肤色,使概念上的东西可视化,引起人们对美的反思,使我们在看到后既满怀忧伤,又燃起希望之火。
  •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是《陕西历史文化丛书》系列之一的《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佛与佛的故事、中国佛寺的早期记录、陕西古代佛寺的建筑特色、汉至南北朝时期的佛寺、佛教在长安的继续发展、宋元明清时期的佛寺等内容。
  •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相传为慧能所说,除大梵寺说法,弟子的问答机缘,都是晚年所说,由门人法海记录而成。这是一部由我国僧人六祖慧能大师的传教记录,而破例地被尊之为“经”者,这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亦是世界佛教史上绝无仅有的事,足见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六祖坛经浅析》除逐段注释外,另加“提示”。所提示的内容可加深读者对《六祖坛经浅析》的认识外,更显示出从宗教实践的角度去阅读、体验《六祖坛经浅析》,是《六祖坛经浅析》的特色。
热门推荐
  • 民国异事

    民国异事

    人穿越不算最倒霉,最倒霉的是诡事连连,此书假以穿越者的眼光去看待民国异事,使很多当时的未解之谜得到解释。
  •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小说描写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受辱和恋爱不遂,外出致富,回来后对与其女友凯瑟琳结婚的地主林顿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
  • 花落不归尘

    花落不归尘

    千珍最近经常做一个奇怪的梦,她看到一个一袭华裳的女子静静站在远方,笑容温暖地望着自己。朱唇轻启:“千珍,时机到了。”千珍疑惑地看着她:“什么时机到了?”那女子却伸出手指挡在自己的嘴唇上,微笑道:“不可说。”直到多年后,千珍仍然记得,那人温暖如春却如何也掩不住悲伤的眼睛,一如雨后夜空,满布的星辰。
  • 养妃记

    养妃记

    她是唯一一个给皇帝留下子嗣的女人,亲生儿子登基当日,她被人一杯毒酒赐死在了冷宫!重活一世,林乔表示既然是重活那就不能白活,只是……为什么女主换人了?
  • 重生之玉枝

    重生之玉枝

    陈骋,女,具有过目不忘和预测危险的能力。出生时有严重的心脏病,11岁因病离世。死后重生在几千公里之外的深山中一位叫玉枝的同龄女孩儿身上。而且,她必须在山中至少生活六年。六年后,陈骋回到家乡,迎接她的又会是怎样的纠葛?
  • 三千将羽

    三千将羽

    曾有一块顽石,纵然用地心之火也熔炼不了它,但有人却熔炼了它,不是用火,却是用水,比冰还冷但又不能凝结成冰的水。曾有一朵花,它叫座莲花,为再生之莲花,每当它使一种能力复苏时,它自身就会枯萎......曾有一种锁,叫魔法锁,它叫做锁,却是钥匙,而且是两把,它们有着奇怪的能力,并保护着佩带它们的人。佩带魔法锁的人并不知道魔法锁是一把钥匙,只到有一天,有人刻意要夺着他们手中的东西,并要把这两把钥匙合在一起......
  • 青梅皇后

    青梅皇后

    一道圣旨,让她从出生就注定了要成为那个人的妻子,未来的皇后。可是,皇后是那么简单就随便当的吗?没有倾城之色,怎么引起帝王的注意?还好她继承了爹娘的绝顶容貌,帝都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国,再顾倾人城。没有百般花样,怎么留住帝王常情?还好她三岁从文,六岁习武,十六岁之时就已文武双全,还修得一手好琴技。没有阴狠手段,怎么应付那后宫三千争宠?还好她自幼熟读兵法,应付那些胸大无脑的女人们还不是绰绰有余!他是强大而美貌的温柔帝王,十年宫廷内乱,他一边等她一边守住了这无上的帝王之位,任何人事物都没有办法抢走他的小娇妻,他会保护她,然后好好的宠她。他是一介帝王,万花丛中过却片叶不沾身,他的身和心,都只愿交托给他的小皇后。她的一个小小的亲吻就能让他脸红心跳,只因她是他最初和唯一的最爱。其实他只要他保护这份感情就够了,然后他会保护她,谁要是敢觊觎他家小皇后,他就炸平了他的家!
  • 明亡述略

    明亡述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主臣服

    我主臣服

    何为道?我乃三千之大道。何为神?我乃众神之主。凌霄九天,唯我独尊。可惜…未能超脱。用尽必生之心血,只为重生,重活一世,打破这枷锁。
  • 古龙文集:多情剑客无情剑(中)

    古龙文集:多情剑客无情剑(中)

    本书以旧派武侠名家王度卢《宝剑金钗》中的李慕白为原型,将小李探花李寻欢摆弄于朋友义气与爱人情感的强烈冲突中,加之以武林争霸的阴谋与野心,在情节上表现得极有戏剧张力,而无论是“兵器谱”中的正邪双方(天机老人、金钱帮主、小李探花、银戟温侯、嵩阳铁剑)或未列兵器谱中的阿飞、荆无命,乃至于女阴谋家林仙儿,都写得有声有色。这部作品运用了相互映照的写法,深刻描摹出一个人光明与黑暗、狂野与温和的性格冲突,是古龙小说中最经得起以心理学理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