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1200000003

第3章 少年时期(1)

萍乡是历史名城

1933年9月3日,我出生在江西省萍乡市郊略下何家祠堂。当时,父母是靠租何祖奎家的房屋居住。以后,全家又搬到萍乡东门,租住在杨家祠堂的院子里。在我的印象中,那是一个四周筑有围墙、大门上刻写有“杨家祠堂”四个显著的大字的大院,里面住有十几户人家。

1939年我6岁之时起,在萍乡市东门启化小学读小学,从而开始逐渐认识了我的家乡。

萍乡市原叫萍乡县,位于江西省西部,与湖南毗邻,地处东经13度,北纬27度,现总面积3827平方公里。

萍乡是一个古老的县城,远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萍乡就有三苗族生产劳动和繁衍生息。春秋时期萍乡隶属吴国,战国时期属楚国,汉高祖刘邦时属豫章郡宜春县地,三国时吴帝孙皓于宝鼎二年(267年)设立萍乡县,县治设芦溪古岗。唐武德二年(619年),县治从芦溪古岗迁至萍乡凤凰池(今市治所)。民国15年直隶于省。

萍乡是全中国著名的革命圣地。1906年,由黄兴组织的萍(乡)浏(阳)醴(陵)起义指挥部设在萍乡,这次起义被称为辛亥革命的预演。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安源路矿成为我党活动的重点地区。毛泽东从1920年到1930年曾10次来萍乡和安源,组织领导工人运动和武装斗争。1922年9月,在毛泽东、***、李立三领导下,成功地举行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使安源成为中国工人运动发源地之一。1927年,“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又来到安源部署和领导了秋收起义。如今,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张家湾军事会议旧址、安源煤矿总平巷等均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邓小平同志题名的“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位于安源煤矿附近;由江泽民同志题名的“秋收起义纪念碑”矗立在秋收起义广场上;该广场中心直径68米的彩色喷泉和高标准建设的城市路灯营造出迷人的城市夜景。现在,萍乡的秋收起义广场和安源煤矿工人纪念馆不仅是旅游景点,也是向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课堂,使萍乡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萍乡在解放前还是一个教育之乡,素有“读书之乡,教育之邦”的雅称,科教文卫事业有着辉煌悠久的历史。从1926年起,北伐军兴,民主思潮萌芽,人民对新学的要求与日俱增。当时萍乡有新学二所,即萍乡中学和私立鳌州中学。在邻近的几个县中,萍乡的教育是很发达的。在县城内还有一个孔庙,建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是省内保存最为完好的文庙。它建筑在南门大街,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在它的大红墙院内,有一片林木,庙的大殿供奉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牌位,其余两排是七十二贤徒的牌位。这里很幽静,是读书的好地方。我小时常来此处读书。

解放后,萍乡发生了重大变化:建国初期属南昌专区;1959年1月,南昌专区改名为宜春专区,萍乡属之;1960年9月撤县设市,由宜春专区代管;1970年3月萍乡为省辖市;现辖上栗、芦溪、莲花三县和安源、湘东两区及省级安源经济开发区,总面积3827平方公里,市中心城区面积由建国初的1.1平方公里扩建到35平方公里。如今,世纪之交的萍乡更以崭新的风姿展现在世人面前。

我的家庭

我家的祖先原在萍乡市大安里,即现在的萍乡市芦溪县张家坊乡李家坊村。王氏家族有百余户,分两个自然村,即两个组,一个叫上村小组,一个叫王家塄小组。这里离萍乡城有60多里,离我家住地南坑还有30余里路,周围是高山丛岭。解放前,路都是羊肠小山路,上山下山,路途狭窄,行人稀少,天黑时一个人不敢走。当时不要说通汽车,连自行车都没有。

我家人丁不旺。根据王氏家谱记载,我祖父叫王质昌,为六世,农民。他共生7子,分别叫桂高、月高、声高、思高、敬高、慧高、言高(即信和)。7子活5人,我父亲叫王信和,排行第五,是最小的。当时他们均居住在大安里。我四个伯父均早去世,我未见过面,只有一个伯母在世。四个伯父只生一个男孩,叫王桐生,比我大十岁。而我的堂兄王桐生又没有男孩,只生一个女儿,他们都住在大安里,因此我经常要去老家看一看。

我父亲叫王信和,于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十月三日已时,即公元1902年生。他读过私塾,在旧社会属有文化的人,父亲长大成人后离开了大安里,先到萍乡做小生意,后托人介绍在萍乡县团管区任伪职员。1943年日寇轰炸萍乡市,我家搬到南坑。1944年到1945年,我父亲在南坑先做过小布匹生意,经常肩背布匹下乡串户去卖。1946年,经人介绍在南坑乡粮管所当管粮员,管理过上千担的粮谷,一直做到萍乡解放,即到1949年7月。1960年父亲病死于南坑,葬于车湘。1979年经由王桐生、王余秀、黎纪林、王生安4人帮忙把我父亲移葬于王家塄后山。

我母亲余桂英,萍乡湘东区龙台乡沙坪村人,1903年(癸卯年)9月10日生,她没有文化,从事家务。在我父亲死后,于1960年跟随我们到了黑龙江省阿城县。她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家庭妇女,辛勤劳累,吃了一辈子苦,我的四个儿女都是她老人家帮助带大的。1978年7月8日殁于黑龙江省阿城县。

土改时划成地主成分

萍乡于1950年实行土地改革时,在农村成立了农会。当时,我已参军,没有参加乡下的土改运动。但后来却听说,我家被划成了“地主”成分。

解放前我家长期在南坑居住。当时家中只有父母和我三人,生活的主要来源是父亲当伪职员的工资。此外,我们在老家大安里有祖辈遗留的三亩土地,因大安里离南坑有30华里,又是一个交通不便的贫困山区,父亲便把这三亩地租赁给我的堂叔叔耕种。这三亩地如果年成好没有干涝灾害就能收到租谷十担左右,但该土地是山区的贫瘠地,如遇干涝灾害就可能颗粒不收。我家长期没有房屋居住,而是靠租住邻居傅连安的房过日。1948年,我家用尽积蓄买下了傅家的旧房,并在原地盖了一座新房,此房屋共有五间。房屋的正面是用红砖,其他几面因没有钱采用土坯砌成。为此,我家还借用了公家的粮谷几十担。房屋建成后,许多亲朋好友都来祝贺,吃新屋酒,送对联。现在这种习俗萍乡农村还十分盛行。当时,我家为了讲排场,不仅做了十几桌酒,还请了农村的戏班唱了一场采茶戏。未料想到,我家乔迁新居之举,引起一邻居的嫉妒。他是一个贫农,因曾向我父亲借几担公家的粮谷,我父亲未答应他,便耿耿于怀,总想寻机报复。正好第二年,即1949年萍乡解放时,该人当上了农会主席,手中有了权,农会中的其他几个委员又都是他的家族和亲属,所以在评家庭成分时,他执意要把我家划成地主。其实,按毛主席当时《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精神,是小员司、小事务员的我家,应算小资产阶级畴范。按照政策规定,凡是担任国民党乡长、连长以上的职务,才构成反革命。我父亲不是国民党的乡长、连长,他根本不能算反革命。实际上这都是因盖房,未借给该贫农谷子惹的祸。而另外一个在我父亲名下当催粮员的何某,他本是领取公家工资的催粮员,却因对我父亲不满,在土改中,出面作证,说他是我家雇佣的长工,公开与农会主席勾结在一起,非要把我家的成分评高。当时的农会委员黎高林(现仍健在)参加了评成分的会议,现在回忆当年的事,他说:“我当时就认为王信和的成分评高了,提出了不同意见,但被否决了。”由于上述原因,结果在1950年土地改革划分家庭成分时,农会把我家划为了小地主成分。尽管这件事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争论此事也无任何实际意义,但我不可能忘记这一被人为报复的客观事实,因这一成分决定了以后我和全家的命运,甚至影响了我子女的学业、工作和前程。

幼年喜欢游泳

抗日战争时,日本侵略军经常用飞机对萍乡进行轰炸。1943年我10岁时,因躲避日本对萍乡的轰炸,我家搬到了离萍乡县城有30里路远的南坑乡车湘村傅家大院。这个大院的几户人家都姓傅,我们租的是傅连安的房屋。现在该地改为萍乡市芦溪县南坑镇大岭大队第十二组。这里是丘陵地带,周围没有高山,遍地都是农田。傅家以种田为生,其门前有一口大鱼塘,该鱼塘面积约有600多平方米,是傅家用来养鱼的。鱼塘有一米深左右,水质很干净,由于没有污染,村民洗衣、洗菜都是用鱼塘的水。要到冬天才把鱼捞起来。小时候我经常与邻居小朋友在这鱼塘里学习游泳,起初学打“狗泡”,后学“迷水”,即把头完全栽入水中。每到夏天这里就是我们游玩之地。

游泳是南方普遍开展的活动之一,无论城市、农村,大部分人都会游泳,而且往往都是从小就会。我年幼时就非常喜欢,且一直到现在我都还要游泳。学会了游泳,水平提高后,便开始在离家有200多米远的河里游,河水深有一二米,到这些地方游必须要有同伴相随,都是相好的几个同学。因为我是独子,父母总是反对我去游泳,怕出危险,有时我们便偷偷摸摸地不让家里人知道,私下去河里游泳。刚游泳完后的身上用手一刮会起一层白皮屑,回家后父母一摸就知道你去游水了,一定会挨打挨骂。我们几个小孩就想法骗大人,游完水后我们均不急于回家,而是用泥土互相在身上擦一下,只要白皮屑没有,就可不承认去游泳了。

就这样我从小学会了游戏,并且很爱好,因它对锻炼身体很有好处。有时,我们几个小孩在河里游泳时,还经常在一些小洞中去摸鱼。哪怕是摸到一条极小的鱼,也是十分高兴的。不过记得有一次,我们去摸鱼时,突然摸到一条蛇,当时把我们给吓坏了,虽然我们知道水中的蛇没有毒,且不会咬人的,但大家心里还是很害怕,便赶紧上岸回家。从这以后,我一见到蛇就有点害怕。

车湘村里的“傩神”

“傩神”对许多人来说可能很生疏,甚至没有听说过,不知为何物,但是在萍乡许多地方都有。如我家所在的车湘村就有傩神庙,且我小时还耍过傩神。

据说,萍乡的傩神庙很有名,其渊源于楚巫的傩文化“三宝俱全”(傩面、傩舞、傩庙),被称作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活化石”。傩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而萍乡傩文化保存之完整丰富,实为全国所罕见,法国民间文化研究专家曾专门多次来萍乡考察傩文化。

我们家的住地车湘村有一个傩神庙。庙不大,虽只有二百多平方米,但是却有几百年的历史。在我读小学时,每天都要经过该庙,因为庙就设在路边。每逢年节都要耍傩神。

芦溪傩以南坑车湘为代表(其他乡村傩因保存不好,已难能收集),车湘傩,有傩庙、傩面具、傩舞,“三宝俱全”,在国内也是罕见。车湘傩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傩庙古朴雄壮,傩舞风格独特、粗犷诙谐,傩服饰、道具、面具更是庄重古朴,堪为古文化瑰宝。

一、车湘傩传说及立庙

车湘,是南坑镇的一个行政村,古时又称“芦茅州”,是个荒芜之地,野兽出没无常。据传,南坑车湘傩起源于唐天佑三年(公元906年),黎氏干公从江西吉安来车湘建基立业,其时定居在车湘院背冲庵门前的观音堂,为求神灵保佑,免受天灾病患,于是在观音堂内立了傩神大帝神位予以供奉。由于天灾战乱不断,无奈人口逐年减少,庙里的香火日渐衰退。

至北宋时期(公元10年),在一雷鸣电闪、风雨交加的晚上,紧靠现在车湘长房坪内的竹权上,出现了一个铜质傩面具(形似现在的小鬼面具),当时人们议论纷纷,最后决定就在现在的庙后盖一茅屋作为傩神庙,把冲内傩神大帝的神位和这一铜面具供奉在内。至黎氏颀公于宋中期定居车湘,人口日增,庙内香火日旺。为了镇邪祛灾,治病救人,练武强身,又不断整修庙宇,雕绣神面具,开展傩舞活动。乾隆年间(约1730年左右)重新建造三栋两间砖瓦结构的庙宇,拆去原来茅屋,现增绣神面具,增创各种傩文艺(舞蹈、武术、赞歌等)。自此朝拜傩神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绵延至今。

民国20年秋,因原庙过于狭小,群众集募捐,再修庙宇,扩建为四栋三间的“昌”字形屋,并增设一个大神面,名曰“大老爷”,作为守家之神。同时,为傩神塑金身,庙宇焕然一新,远近朝拜者更盛。

二、面具、服饰、道具等

车湘傩面具给人一种神秘、威严感觉,至今存有面具70只,其中年代久远的有10只,超过400年历史的1只。

傩轿一顶,蜈蚣旗、万明伞共4面,大刀4把,木剑4把,斧头4把,服饰(含头饰、衣裤)共20套,其他响器1套,法器若干。

三、傩仪、傩俗、傩祭、傩舞等

车湘傩的祭祀、礼仪主要表现在傩神的“出洞”和“封洞”。

车湘傩平时除五大神面具敞放在神龛上层外,其余二十多副面具都封闭在下层的大柜内,并加上封条,谓之封洞,即洞天福地之意。只有年底和春节时才开洞,迎出神面具进行傩舞活动。

1.出洞

童谣有云:“噼呖啪拉碰,小年傩爷要出洞。”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十四(俗称小年)一早,便将大柜的封条撕去,把所有的傩面具都拿出来,供在神案上,供人观看玩耍。

2.出行

同类推荐
  • 古词:词苑文学奇葩

    古词:词苑文学奇葩

    词是一种配合新兴音乐的诗体,又称“曲子词”、“琴趣”、“乐府”、“诗余”等,因为词的句式长短不一,因此又有“长短句”之名。词按调填写而成,调有调名,又称“词牌名”。每种词调一般都分为上下两章,称“上片”、“下片”,或“上阕”、“下阕”,还有分为三片、四片的长调。词的形成经历了由民间到文人创作的长期过程,一般认为,词孕育于南北朝后期,产生于隋唐之际,中唐以后文人创作渐多,晚唐五代日趋繁荣。
  • 朱自清作品集:匆匆

    朱自清作品集:匆匆

    朱自清的一生著作27种,近200万字,除了散文,他的诗歌、文艺批评和学术论著等均有传世名篇。书中精选了他的散文、诗歌、教育杂文、文学批评等各类型的经典篇章,从朱自清风格迥异又至情至性的文字中,体会他的匆匆流年,清浅人生。
  • 为什么可可西里没有琴声

    为什么可可西里没有琴声

    《为什么可可西里没有琴声》集中的19篇作品是作者数十次亲临青藏之后的真实生活记录和对生命的深刻体验。终年抗争在高寒缺氧的雪域高原的人们,特别是那些可爱可敬的解放军官兵,他们无私无畏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也奉献着智慧和才华。雪域独特壮美的自然风光以及高原大地上如藏羚羊等稀有的动物,也在作者笔下有栩栩如生的描绘。
  • 毛泽东与水浒传

    毛泽东与水浒传

    毛泽东与水浒传,围绕毛泽东与水浒精神这个主调,全面收集详尽介绍了毛泽东阅读、欣赏、评论、运用《水浒传》的专题资料,仔细分析了毛泽东那视角独特、个性新奇的读书经验,具体揭示了毛泽东从梁山好汉身上挖掘到的古代革命造反者的精神内涵。毛泽东对梁山好汉的反抗精神、民主精神、平等精神、拼命精神、“打虎”精神……都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精心的吸纳;对梁山好汉的政治和政策、胆略和策略、战略和战术……都给予了别开生面启人心扉的解读,并恰到好处地将其转化为革命实践中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的物质力量。同时,毛泽东也毫不含糊地指出了梁山好汉在精神状态和斗争策略方面的不足和失误,作为革命的借鉴。
  • 诗路花雨:徐志摩品诗(再读徐志摩)

    诗路花雨:徐志摩品诗(再读徐志摩)

    《诗路花雨:徐志摩品诗(再读徐志摩)》收录了坏诗,假诗,形似诗;诗人与诗;欧游途中致刘勉己;未来派的诗;诗刊牟言;《诗刊》放假;《志摩的诗》附注;谈诗论文书信选等内容。
热门推荐
  • 趣味知识竞赛题库

    趣味知识竞赛题库

    读者实现了这个期待已久的愿望。本书的编辑们耗时几年,在浩如烟海的知识宝库中,犹如海滩拾贝,精心筛选了几千道题,编成了此书。它收录的是那些人们应该懂得而又易于掌握的各门各类知识,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知识的大千世界,为渴求知识的人们搭起了一座简便、快捷地获取知识的桥梁。
  • 麻袋,麻袋

    麻袋,麻袋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倾城毒妻:夜王的呆萌宠妃

    倾城毒妻:夜王的呆萌宠妃

    【简而言之:这是一个腹黑的异姓王爷养了一只披着小白兔外衣的呆萌小狐狸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成功拆之入腹的故事!】重生到相府嫡女身上,爹不疼,娘不爱,嫡姐设计,大哥陷害!没事,关门,放···放王爷还是放毒呢?飞羽眨巴着眼睛用力思考。@“小狐狸,我和毒药哪个重要?”某腹黑王爷吃醋生闷气中,他家小王妃为什么就只对药感兴趣呢,而且,还是毒药!众暗卫绝倒,王爷,您老还能无耻点吗?和毒药比重要性?飞羽眨巴着眼睛使劲思考,久久,道了句:“你!”某王爷瞬间圆满了,“反正你不会不许我炼药”这话一落···@“宝贝,我饿”某妖孽王爷卖萌,众暗卫绝倒,王爷,你老英俊神武,冷酷无情的形象啊!飞羽淡定的伸出小爪子,掌心躺着一粒金灿灿的的丹药。
  • 形象决定命运

    形象决定命运

    形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穿农打扮和外表长相的概念,而是一个人全面素质在人际交往中给别人留下的印象。求职、工作、会议、商务谈判中,个人形象的好坏部是影响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冈素。因此,无论你是什么性别,无论你是多大年龄,无论你是学生还是上班族,无论你是领导还是员工,无论你是金领、自领、蓝领还是职场菜鸟或正准备踏入职场的新鲜人,你不可不知——形象可以创造价值,形象可以决定命运!
  • 女主,你狐狸尾巴露了

    女主,你狐狸尾巴露了

    养狐狸之前,裴鸣风每日担忧:皇兄何时害我,皇兄何处害我,皇兄如何害我?养了狐狸之后,裴鸣风每日心烦:狐狸是不是被人欺负了,狐狸是不是受伤了,狐狸是不是要离开自己了。冀国中人人知宫中有个“狐狸精”,皇上甚为宠之,去哪带哪从不离手。后来新帝登基,狐狸精失踪了,新帝裴鸣风带了个蕙质兰心的皇后娘娘回来。
  • 破晓默示录

    破晓默示录

    骑士的荣耀不允许在异魔面前低头,哪怕战死也要拼尽全力。他拥有着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他手中握有主宰世界之剑,身穿皇帝珍藏的战甲。他是破晓者……
  • 暖婚霸爱,首席深情不兽

    暖婚霸爱,首席深情不兽

    第一次见面,他误以为她要嫁给他父亲,当他的后妈,于是他毫不怜惜的夺走她宝贵的第一次;第二次见面,她跟她男朋友正在包厢约会,却被他意外撞见,他气急败坏的向她男朋友宣布她已是他的女人;第三次见面,她恶作剧的送了他一份神秘大礼,害他在媒体记者面前颜面尽失;一年后酒店VIP贵宾房内——“顾清颜,你不是对如何伺候男人很有一套吗?那就让我来看看你的技术到底好到了什么程度!”他步步紧逼直到把她逼到墙角,无路可退!她冷然一笑,“好啊陆总,那我就让你好好尝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佛说弟子死复生经

    佛说弟子死复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楚歌

    楚歌

    她说,她的世界永远都是这个样子。就好像战火峰飞时的一首楚歌,即便战败。她依然有自己想要爱、想要守护的人。
  • 毒之纵横

    毒之纵横

    他,一个被驱逐出修真界的人,却因为修真界来到了另一个世界。他,在师傅离去以后,淡漠了感情,却在这这个新的世界中找了回来。他,本想平淡的生活,可是命运却偏偏注定了不允许。既然无法平静的生活,那么,就要用力量换取自己想要的生活。且看一个少年在异界的争斗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