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1400000010

第10章 李文饶浙西理政 韦处厚谏召前相

且说李德裕出镇浙西,刚到任就接到了一桩刑讼案。原来浙西治所杭州有一座甘露寺,寺院方丈新近任命主持慧空。他接任不久,寺院财物就亏空白银上千两,其他僧人众口一词,以坐赃致罪,告之节度衙门台下。唐代法律本刑、民不分,按照《唐律》理应由节度衙门受理。案成,李德裕依“诸鞫狱者,皆须依所告状鞫之”,提审被告。慧空上堂以无理申辩,甘愿领死罪。李德裕大是奇怪,就训喻说:“《杂律》规定,‘诸坐赃致罪者,一尺笞二十,一匹加一等;十匹徒一年,十匹加一等,罪止徒三年’,汝罪不至死,何以自认死罪?”慧空仍叩头谢罪道:“贫僧无力辩白,故甘愿领死罪。”李德裕又道:“汝坐赃数额巨大,罪不容赦。然汝主事才一月即隐用千金,其金用于何方?”慧空一时无法说出,李德裕心想,此案多有疑窦之处,就命暂将慧空羁押。

李德裕遂提取甘露寺来往账目,见历届主持所移交的账目,移交银两多少,一笔一笔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他便去走访甘露寺僧,寺僧仍众口一词,都说全被慧空挥霍一空。但德裕想,千金并非小数,一月内便能挥霍得尽,必有大款用项,慧空何得不置一辞?他再去询问方丈,方丈只是说:“未见慧空有使钱处,还望节帅明察!”德裕就更加疑惑,便连夜探监再审。慧空这才说:“众僧都愿意为主持,以往主持都买好僧人,得以推举。为主持后便以寺中银向佃农放债,放出去的是银两,入账的却是空放文书,其银两去向,贫僧并不知晓,引起众僧不满,共相攻讦,贫僧实无力辩白。”德裕又问:“方丈既知内情,何得不言?”慧空道:“方丈其实也不知千金之去向,其若明言既拿不出真凭实据,恐人众口一词委他以诬告罪,又怕众怒难犯,一人难以当之,才愿经公,盼明公明察公断。”李德裕点头不语。

他回到私衙苦思,怎样才能查出真相,为慧空辩冤?后来他忽想到,浙西寺院多沿用南朝的旧习,以金银作为贮币,再使用时可拿出兑换成铜钱或绢帛进行流通,不同的主持,将白银熔成银锭时,各有不同的形状,以示区别,往往有马蹄形、银饼式、通宝式等。第二天他便传唤原告众僧中的十数人,问他们道:“尔等可见过千金之银?”众僧纷纷说:“交割时,贫僧亲眼见一一令慧空过目、收贮。”李德裕微微一笑,令衙役从市上雇来十数个兜子(只有座位而没有轿厢的便轿),命每个原告分乘一个兜子,放下兜子的轿帘,令他们互相看不见,且互相间不能说话,并取来和好的黄泥,命众僧分别依次捏出历届主持移交千金白银银锭的形状。十数个僧人或捏不出,或胡乱做成银锭模型,一一置于兜子之前。凡是做出金锭模型的,令他们分别按历届主持交割金锭的形状,将模型排出,他们便或胡乱排列,或排不出。

李德裕巡视一番后大怒,升堂将他们带上,厉声斥道:“尔等根本不曾见过千金银锭之形,还不如实招来,大刑伺候!”众僧慌忙叩头道:“愿招!”原来历届主持在任主持前,就对众僧许下愿:“只要荐我为主持,我必与师兄弟共享乐。”故在更换主持时,大家就共同推荐他。他任主持后,便将甘露寺的田租等收入,先熔成金锭,到用时再切割成碎银分给众僧,任他们入青楼、嫖私娼、观百戏,尽情享乐,但他们见到的只是些碎银块,并未见过真正整个的银锭。因此李德裕命他等用黄泥做出历届主持所铸的银锭形,他们肯定做不出。

主持和众僧们的所作所为,方丈不可能没有所耳闻,他要顾及甘露寺的名声,就想用换主持僧的办法,从控制钱财入手,只要断了众僧的经济来源,他们自会渐次收敛,无法再去挥霍享乐。不曾想,众僧们已是通通作弊,主持更换后,仍继前胡为。直到后来,方丈看慧空并不与众僧同,便直接命慧空任主持。在交接手续时,慧空见到的只是一些文籍,并不见金银实物,众僧们轮流给他做工作,要他依前历任主持之例去做,慧空不答应。众僧便私下商议,要除掉慧空,计议已定,就共同告发慧空坐赃贪污了甘露寺千金,诬他入狱。等到众僧做不出金锭的泥模,李德裕威胁说要对他们动刑时,他们个个害怕,这才说了实情。李德裕大怒,便仍令慧空为甘露寺主持,凡参与诬告慧空的僧人,通统追回度牒,令他们返俗,回乡种地,以此入奏朝廷。但当时正在享乐的唐敬宗以为此乃区区小事,用不着小题大做,便不予理会。

正在这时,和浙西邻近的徐泗方镇出现的问题,却使李德裕心惊,他敏感地预料到,这事将是国家祸乱的征兆,必得引起朝廷重视,且要审慎处置。却原来徐泗观察使王智兴,见朝廷对河北三镇割据者无可奈何,就心生效仿割据之念。他素来蛮横,却很有心机。原本唐代佛教兴盛,但国家每年对剃度为僧是有严格控制的。贞观二十二年(648),玄奘劝唐太宗度僧以树功德,唐太宗虽采纳其谏言,但下诏京城及天下州寺只能各度五人,弘福寺允许度五十人。全国共有寺院三千七百一十六所,共度僧尼一万八千五百余人,这些僧尼全由朝廷发给度牒。自唐太宗起,朝廷对每次度僧尼人数有严格控制,是出于两种考虑:一是要保证有充分的社会生产劳动力,可保证国家税源;二是要保证有足够的兵源,以备征战之需。贞观时,全国人口有四千多万,天宝元年(742)约五千一百万,僧尼所占比例都很小。到了晚唐,人口仅为盛时的一半(其中不乏逃匿户口),而僧尼就已发展到七十万。

王智兴为了便于控制,就想于辖内大肆剃度僧尼,再将寺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于是他借口唐敬宗生日将到,上疏请求在泗州大设戒坛,大度僧尼为唐敬宗祈福。昏庸的唐敬宗十分高兴,欣然允准。王智兴见诏允,狞笑一声,在徐州、泗州一带,大肆招度僧尼,兼并土地,名为“祈福田”。老弱百姓失去土地者,流离失所,哭声震天。

身为浙西观察使的李德裕,闻报大批难民渡淮、渡江而来,忙命沿途州县搭起了粥棚,开仓救济饥民。为了看个究竟,他仅带亲随微服私访,亲到码头去看,见渡江者,大多都是扶老携幼者和僧人。他询问百姓,大家都哭诉道:“凡家中有三个儿子,官府强令其中一人要剃度为僧。凡稍有不从者,官府便申斥道:‘为皇上祈福,谁敢不从?’就强行抓入寺院剃度,然后放火烧了我们的房屋,抢走土地,如今我们无以为家,只得扶老携幼出来逃难。”李德裕大怒道:“自元和后,天下就禁度僧尼。王智兴怎敢如此大胆,竟违律胡行?”百姓见这个四十出头的壮年汉子,一身读书人打扮,竟然仗义执言,反来劝道:“公子噤声,听他们说这是奉了皇上的圣旨,让他们知道了,会招来杀身之祸。”李德裕见不便再说什么,就愤愤起身回衙。

他回到节帅府,立即写了一道弹劾王智兴的奏章,派快马送入丞相府,托裴度上奏。裴度看后大是吃惊,不敢怠慢,立即叩宫求见。正在后宫宴乐的唐敬宗,听说裴度入谒,不敢不见,只得出延英殿宣。裴度拜见后,唐敬宗赐坐,裴度谢坐后双手递上一份奏章,在一旁落座。敬宗问:“卿为何事上奏?”裴度施礼答道:“陛下御览自明。”敬宗开启,见上写道:“智兴为坛泗州,募愿度者人输钱二千,则不复勘诘,晋加落。自淮而右,户三丁男,必一男剃发,规影赋,所度无算。臣阅渡江者日数百,苏、常齐民,十固八九,若不加禁遏,则前至诞月,江淮失丁男六十万,不为细变。”其后署名是“浙西观察使启奏”。

唐敬宗看完后张着两眼,结结巴巴地对裴度说:“王智兴只说诞月为朕筑坛祈福,怎会事至如此?”裴度侧身施礼说:“违律剃度敛财尚且不说,这苏、常等州乃国家财赋重地,若人去地空,王智兴借口因陛下有诏,而庶民避之,财赋无供,自此以后国家税赋尽入王智兴之手,陛下怎处?”唐敬宗大惊,站起身来,结巴着说:“这……这……如何是好?”裴度平静地说:“陛下立即下诏徐泗停止一切剃度,令王智兴招抚百姓回乡,归附其田土,致力农耕。”裴度沉吟了一下,又道:“王智兴此举,恐另有考虑。陛下不妨密诏李德裕整顿兵备,以防不测。”唐敬宗忙说:“就依卿奏!”裴度起身辞出。

却说裴度一入宫,王守澄就得了密报,知道裴度叩宫入谒,并非为寻常细事,就赶紧派人通知了李逢吉。李逢吉不敢怠慢,立即整备入宫,不料在宫门口碰到了出宫的裴度,赶紧笑着上前施礼问道:“端公何来?”裴度一边还礼,一边反问道:“公为何而来?”李逢吉支吾道:“下官进宫问安。”裴度笑说道:“此时进宫问安恐非其时!”说完不等李逢吉回言,就一揖说:“下官失陪了。”说完扬长而去,李逢吉望着裴度的背影,冷笑一声,转身入宫求见。

还在延英殿独自寻思的唐敬宗听小太监报:“端公李逢吉求谒!”唐敬宗忙说:“赶快宣!”李逢吉笑着走进,躬身施礼道:“臣特来请安。”唐敬宗不等说完,就连说:“罢了,罢了!”接着就把李德裕弹劾王智兴、裴度所奏的对策,一股脑地告诉了李逢吉,又问道:“爱卿以为如何?”李逢吉一直躬身表示洗耳恭听,此时眼珠一转,心想:正可一箭双雕。接着缓缓说道:“裴公所言有理,陛下除诏命李德裕防范外,兴元是徐泗通京师的咽喉要道。如徐泗有变,兴元还需一员重臣镇守。臣以为裴公名震朝内外,镇守兴元非裴公莫属。”唐敬宗立即说:“就依卿奏!”

李逢吉满心欢喜地出宫,心想:真是天赐其变!这一来,让李德裕守浙西,在南面防备王智兴,一时休想回朝。再让裴度镇守兴元,在北面防备王智兴,让他离了朝廷,我岂不是耳根清净?接着又转念想道:且慢,何不将裴、李二人所奏,弹劾之事告诉王智兴,逼他不反也得反。苏、浙一带战事一起,裴度、李德裕两人不但回不了朝,迁延日久,恐怕还劳而无功。对!就这么办,不过此计尚不可让王守澄知道,防他坏我大计。

果然,唐敬宗诏令裴度以同平章事、充山南东道节度使、临汉监牧去镇守兴元,裴度出朝后李逢吉更肆无忌惮,他并不将自己一箭双雕之计告诉王守澄,只略略说了李德裕弹劾王智兴,皇上以防不测,令裴度去镇守兴元。王守澄何等狡猾,心知让裴度出朝必是李逢吉所为。不过李逢吉这样做,和自己的心意是一致的,他听后也不说破,只是一笑了之。李逢吉就派心腹暗中到徐州去,把李德裕如何弹劾王智兴的,裴度又是如何谏言对付王智兴的,唐敬宗不日将要下诏禁止王智兴继续剃度,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王智兴。不过李逢吉怕有把柄落在别人手里,并不写只字片言,只是派人传言而已。王智兴心中打什么主意,他当然比谁都清楚,听了来人的传言,正道着自己的心病,自然不会不信,但对于裴度之谋,他又不能不有所顾忌。

听说王智兴将为乱,又得知裴度出朝,可惊坏了韦处厚,他连忙进宫去见唐敬宗奏道:“徐泗若有事,朝内外正要仰仗裴公处置朝政,陛下怎可令其出朝?徐泗一旦有变,朝廷处置稍有不妥,为害不浅。”唐敬宗吃惊地问道:“何至如此?”韦处厚道:“近闻沧景也颇不安宁,徐泗可得裴公阻其北,沧景又靠谁去阻遏?”唐敬宗大惊道:“沧景事为何不听李逢吉提及?”韦处厚道:“李逢吉久欲排挤裴度出朝,其若再提及沧景事,其奸可得施行?”唐敬宗跌脚道:“李逢吉误朕,今当如之奈何?”韦处厚沉吟良久说:“成命已下,岂可又废,不可使陛下失信于文、武。姑且使裴公留于兴元,以观徐泗、沧景之动静。一旦有变,陛下可立召裴公回京,无论如何,裴公都不可在外久留。”唐敬宗闻言,才真正舒了一口气,但他腐化享乐的旧性却没有根本改变。

同类推荐
  • 若不是荒野,我不会活下去:一个背包客自我疗愈之旅

    若不是荒野,我不会活下去:一个背包客自我疗愈之旅

    知名的旅游作家崔西·罗斯在书中展开了一场寻找与疗愈自我之旅。她以一贯充满视觉张力的笔触,在一篇篇状似自然旅记的行文间,带我们进入她最私密的人生故事,在一步步揭开继父对她造成的不可告人的伤害,及那一路走来斑斑伤痕的往事的同时,令人屏息的荒野美景仿若一副副缓冲剂,让游走毁灭边缘的心灵有了缓解与安慰。这是一本充满自然风情的疗愈系小说,崔西在荒野中找到救赎、止痛、重生的解药,跟随她的脚步前往荒野,或许你也会从中获得大自然的力量与感动,并发现属于自己人生的答案。
  • 憩园

    憩园

    《憩园》创作于1944年,缘于作者在抗战期间两次回到成都老家所得的印象,可看作是《激流三部曲》的续篇,讲述的是大家庭败落以后的事情。这部小说借着一所公馆的线索写出了旧社会中前后两家主人的不幸的故事。不劳而获的金钱成了家庭灾变的原因和子孙堕落的机会。香港文史学家司马长风曾如此评论《憩园》:“论谨严可与鲁迅争衡,论优美则可与沈从文竞耀,论生动不让老舍,论缱绻不下郁达夫,但是论艺术的节制和纯粹,情节与角色,趣旨和技巧的均衡和谐,以及整个作品的晶莹浑圆,从各个角度看者恰到好处,则远超过诸人。”
  • 侏儒与国王

    侏儒与国王

    身处风暴中心的侏儒,洞悉宫廷暗室深藏的秘密。三个国君的非常人生,六幕命悬一线的生死传奇。悲壮而滑稽的戏仿,大胆而淋漓的颠覆。生杀予夺间,谁是操纵命运的那只隐形之手?苍凉瑰丽的蒙太奇画面,直击灵魂深处的犀利拷问,丰富浓稠的叙事容量,炉火纯青的写作技巧,为你呈现一个叫做侏儒的生物,在大时代中的行走笔记。如同看一部李安、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充满光影的变幻,和敲打心灵的思考的低音。
  • 铁道线上的笛音:写活人物新闻感悟二十篇

    铁道线上的笛音:写活人物新闻感悟二十篇

    唐小平的个人专著《铁道线上的笛音:写活人物新闻感悟二十篇》就要出版了,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说起来,我和唐小平的人生经历有些相似之处。我们所学专业相近,我大学读的是中文专业。她学的是文秘专业。大学时代,我爱好文学,曾撰写了不少文章刊登在《湖南日报》等报刊上。这些作品为我毕业找工作进铁路提供了很大帮助。唐小平最初在基层站段工作,她钟情写作,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2001年,我和她同一批经过公开招聘考试分别进入广铁集团办公室和广州铁道报社工作。唐小平到报社后,13年来,她一直在长沙记者站坚持笔耕,现已成为广铁集团管内小有名气的一名深资记者。2013年11月,我调到了广州铁道报社工作。当她把这部书稿放在我面前,我读着这本书,仿佛看到了她成长的脚步。能成为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并为她写序,我感到高兴。在这里,不妨谈谈对她个人及她发表作品的感受。
  • 三余堂散记

    三余堂散记

    推荐一商震本性是诗人,诗人的性情、才气、胆识,诗人的思绪绵延、情思丰沛,甚至诗人的醉意、童心与悲伤,都可在《三余堂散记》读到。推荐二出没典籍,触摸现实,是笔记体随笔最常挥洒的空间。《三余堂散记》亦然,上起《左传》《史记》,下抵诗酒酬唱,一则一则记下,读者可随时随处随意翻阅,偶得一二,乐不可支。诗人以笔记的方式写诗论,因其发散性思维,也因其不时的灵光闪现,历来都兼具了思想性与可读性,颇值一看。商震在《三余堂散记》中,出没于中国古典文论与当下生活现场,全书有仙气、有地气,也有锐气。合而观之,则是以性情胜。有性情则有活色,有活色必能生香;活色生香。
热门推荐
  • 纯血诱惑

    纯血诱惑

    她在一场车祸中意外身亡,不料却借助他人身体重生,重生后的她竟成了高贵的纯血贵族,她的血隐藏着巨大的秘密,新的身份、新的生活让她措手不及……一个是前世帅气的吸血鬼爱人,一个是今生许诺的未婚夫,还一个是霸道残忍的血族反派,都对她情根深种,纠结在这些前世今生的爱人当中,她将要作何选择?她又能否承担的起血族一脉的生死荣辱?又能否躲避的开敌人一次次的追杀?在嫉妒、背叛面前她又将怎样面对? 吸血鬼的纯情绝恋尽在《纯血诱惑》,看妞妞给您讲述一个不一般的吸血鬼世界…… ——————————————————————————————————————— 文文完本了!感谢大家一路以来的支持!谢谢!
  • 谋天下之少女太后

    谋天下之少女太后

    她,是元西的太后,却被自己的父亲当作权势棋子,被那个男人当作耍弄的对象。为了复仇,深宫之中,朝堂之上,步步为营,步步惊心。原本这一切都是一场交易,可那男人竟然私自打破游戏规则,竟然要“以心易心”?他凭什么?他,是元西的摄政王,却被一个女人算计而与皇位失之交臂。起初怀着搅浑水的态度观望,可慢慢的竟然为她所折服,外柔内刚,内柔外刚被她操控的得心应手。“以心易心”?我势在必得!
  •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虽然中国的教育经费每年都在增加,但是由于受教育的人口多,人均教育经费并不多,在长期内难以满足需求。而与此同时,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却越来越迫切,最明显的表现莫过于众所皆知的“择校”现象。有关调查表明,尽管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基本持否定态度,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也采取了限制人数、钱数和分数的政策,但由于没有相关具体配套的政策法规来调节、规范择校行为,择校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越来越盛行。家长热衷于择校,而名校也乐于招收择校生,以至有的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人数甚至达到学生总数的1/3以上。鉴于此,我们把中外中小学名校加以整理,以为家长和社会提供一个全面的参考。
  • 大道至繁

    大道至繁

    鸿蒙苍穹,万千宇宙,究竟何为大道?道究竟浩瀚还是渺茫,极简还是至繁?且看我宿小羽万法一身,将这三界力挽狂澜!
  • 梁漱溟评传(国学大师丛书)

    梁漱溟评传(国学大师丛书)

    本书以梁漱溟多姿多彩的人生经历为基本线索,着重叙述了其学术思想的演变和发展,揭示了作为国学大师的梁氏对20世纪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的创造性发挥和独特的贡献。
  • 误会重重,总裁的新娘

    误会重重,总裁的新娘

    他们的爱注定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当他挡去她身边所有的追求者,却在她怀孕之时和他人结婚。当冰冷的手术刀穿过她身体的时,她笑道:“柯穆阳,你会得到报应的。”自此,她也神秘的消失在了他的世界中,杳无音讯。——————再重逢,她从他身边经过,惊鸿一瞥,留下她身上神秘的气息。他费经心思接近她,而她却只是笑道,“先生,我们认识吗?”报复一个人,有很多办法:第一最好不要“贱”
  •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

    《外科风云》里“庄医生”靳东在看的神书!畅销33国的黑色喜剧杰作,令无数读者笑到落泪,英国炙手可热的畅销书作家柳薇卡成名作。84岁的老父亲要与36岁的“波提切利的出水维纳斯”——乌克兰尤物瓦伦蒂娜结婚了。为了拯救老爸可预知的人生大难,两个女儿薇拉和娜杰日达决定搁置长期的感情不和,联手把移民工程师父亲从体态丰满、风骚妖艳的淘金者瓦伦蒂娜手中解救出来。而这位火辣的新娘也不是省油的灯!不料,这场两姐妹驱逐瓦伦蒂娜的战争却逐步掀开的家族的秘密以及一连串悲喜交加的不堪往事……
  • 快穿女配之你已被boss锁定

    快穿女配之你已被boss锁定

    阮绵绵只想安安分分地做个女配。她不想逆袭,也不想抢戏,她甘愿做一片绿叶,衬托男女主之间的纯纯爱情!可是为什么,总有个男人来搅局?!阮绵绵瑟瑟发抖:求求你,别再缠着我了,我只想做个普通的女配。男人步步逼近:你在别人的世界里是女配,可在我的世界里,却是唯一的女主角。……(轻松可爱的小甜文,1v1,男主都是同一个人)
  • 沸腾的玉米地

    沸腾的玉米地

    惊蛰刚过,村头的玉米地就露出了尖尖的绿。清晨的空气清新得很,笨笨嗅着嗅着,就有些醉了。笨笨应该是整个村子起的最早的人,两只水桶在扁担两头骄傲地晃动。水井在村东。笨笨急急地放下水桶,水桶在井里发出“咣”的一声。笨笨笑了,觉得整个清晨都在打晃。吃满水的木桶一声不吭,而扁担在笨笨的肩头“吱咯”着叫。笨笨走得轻快,桶口的表面聚集起一层波动的水。水波动着向前,又在笨笨把握的节奏里向后。波动的水晃着笨笨的脸,笨笨的心里静得就像一颗活泼的水珠。路过一家高高的院墙,里面的狗又开始叫。那是黑皮家的狗。
  • 规箴

    规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