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恨”是一个词,指因利害冲突而产生的强烈憎恨。仇先恨后,先有仇而后有恨。仇是客观的,而恨是主观的。仇是因,而恨是果。
仇有多种类型,比如杀父之仇,灭子之仇,夺妻之仇,夺江山夺“板凳”之仇,掘祖坟之仇,扔孩子下井之仇,破国之仇,灭族之仇,等等等等。以“仇”字打头组成的词很多,有“仇敌”“仇恨”“仇家”“仇人”“仇杀”“仇视”“仇外”“仇隙”“仇冤”“仇怨”等等。一个“仇”字,包含多少人类心灵的创伤与苦难,也给人类社会造成了无尽的动荡与灾难。
“恨”这个字(或曰词)有好几种含义,一是仇视、怨恨、痛恨,恨入骨髓;二是“恨不得”之“恨”“恨铁不成钢”之“恨”,带有强烈的希望与期冀的感性色彩;三是“引为恨事”之“恨”“离愁别恨”之“恨”,是遗憾之意。
一般地,人们所理解的“仇恨”,是由仇而引致的怨恨、愤恨、痛恨以至入骨之恨。进入不惑之年之前,我也接受这一思维定势。但几十年的人生阅历,逐步地或者说猛然地改变了我的观念,我以为,仇最好与遗憾联系在一起来认识才对,才对人类的群体和个体有利。
结仇是一种遗憾。人不论是主动与人结仇,还是被动与人结仇,应当说都是一种不幸,是一种遗憾。因为一经结仇,便将自己放在了十分危险与困难的境地,便有可能随时被仇家所算计,所报复,所戕害。仇恨是双刃剑,他所伤害的不是一方,而是双方。有许多的人,最终败在甚或死在仇家的手里。他们的初衷是收拾对手。但世界上的事,往往事与愿违,适得其反。结这样的仇,肯定是非常遗憾的。
结仇使人们的心理扭曲。不论是埋下仇恨种子、播下仇恨之火的,还是寻求复仇的,心一旦被仇恨之液所浸润,被仇恨之火所烧烤,被仇恨之气所笼罩,其人性就会扭曲,心理就会某种程度上变态。看问题就会偏激,就会走极端。就会把事情弄得乱七八糟,把自己和他人的生活搅得一塌糊涂。
结仇使双方的人生受到莫大的影响。人一旦为仇恨所包裹,所困扰,就会严重地影响自己正常的人生。人们正常的事业、理想和追求就会受到严重的干扰。因为仇恨,人们不得不与恋人(仇家子女)分手;不得不远走他乡,以躲避杀身之祸;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得不在实有和虚拟的危险环境中提心吊胆地生活,不得不虚掷自己宝贵的一生。有时候,因为仇恨而搭进去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一生,可能还有子女的一生,甚或好几代子孙的人生。
结仇不是一件好事情,结了仇对任何人都没有什么好处。仇是一种人生的遗憾。摊上仇的人遗憾,制造仇的人遗憾,为某种仇所牵扯牵累的人遗憾。对于人生来说,最好不要轻易与人结仇,结了仇也要理智地予以化解。不要让仇这种遗憾影响和惩罚自己。
仇是一种遗憾,不是一种时髦,不是人生的亮点,要淡化它,扑灭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