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电影电视片,好的有,但不多。大部分的,在能看与不能看之间,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看了让人反胃骂娘的。
公正地说,中国编导们的出发点是全世界最高的,他们要影视“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每时每刻通过影视接受政治熏陶与思想教育,接受伦理洗礼与道德规劝,因此他们是所有编导中用心最良苦、身心最辛苦的一群“最可爱的人”。但他们的作品又确实让人消受不起,让人民无法买账。
中国影视片的毛病在哪里?窃以为,在于虚假虚妄、矫情造作,在于内容的贫乏、思想的肤浅,在于空洞的说教、生硬的演绎,在于违背了文艺的娱乐宗旨,扭曲了艺术的洒脱灵魂,使影视片成了政策的注解、政治的动画。
造成中国影视倒人胃口的原因很多,图解政治是最根本的原因。其他原因呢,还可以数出十条八条,但大都是围绕这一主因衍生的,不提也罢。
有一种说法,言影视质量提不高,其因在于编导者违背了生活。此言差矣。依我看,恰好相反,正因为编导者太“忠实”于生活,囿于现实生活而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至于每每想“补天”,却总是“砸锅”。
中国人活得最难心的,当数思想与意识方面的困扰与纠葛。有一句古话,叫“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这还是好的,怀“万岁忧”的,也大有人在。秦王嬴政并吞六国,形成大一统,自号“始皇”,意在江山永固,代代相传,以一世而至万世。现代史上一位伟人打下江山后推断“一万年以后也有阶级斗争”,号召人们斗下去,以“反修防修”,保证政权永不变色。可事实上,别说一万年之后,就是百年、十年之后社会怎么变化,谁又能说得清,把握得住!但中国历代的政治家却偏在“为后人着想”上下最大的功夫,可谓殚精竭虑,死而后已。领袖们如此神圣执著,百姓的神经也只好永远绷得紧紧的。
政治家们“远虑”惊人,中小官员及普通百姓呢,也“远虑”得可以。封建社会的达官贵人中小财主们,个个想搜尽天下财物,传之子孙。当今某些有权势者聚敛财富不亚于当年。普通百姓没有“外快”,只好从牙缝中抠。子女刚出生甚或未出生,就开始为其攒钱以备娶媳妇、办嫁妆,古板如老牛我,也想存俩钱为儿子将来买一纸护照,让小子去开开眼界。
中国人老在板着面孔戴着面具生活。某些时候窝里斗十分激烈,为了不致触电落马下陷阱,只好将自己包裹密封起来,同事同行间的对话,大多是经典上的、文件上的、报刊上的。久而久之,便消融了自我。个人生活上呢,除了上班,便是回家大眼瞪小眼。能摔摔扑克、搓搓麻将,也是洒脱之举。
编导也是普通人,面对如此贫乏、机械、禁锢的生活,你教他如何编得出生动引人、使人愉悦轻松共鸣、为之击节叫好的影视剧!“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要活得轻松”等等的道理编导们不比我辈清楚?可清楚了,又有什么办法。怪不得编导,只能怨我们自己。
199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