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3000000023

第23章 穷搜百代以竟厥功(2)

唐代经济文化繁荣昌盛,制糖业也获得了蓬勃发展。季先生在第五章里集中讨论了唐代的糖类应用和制糖问题。检点流传至今的各类典籍,包括正史、医书、佛典、诗文、类书和敦煌遗书等,可知唐代植蔗和用糖均已十分普遍。它们对于糖的来源、性味、食法、药效等都有明确记述。糖的制造,基本方法有二,即曝晒和熬煎。中国虽然早已能够制糖,但是直到唐初水平仍然很低。而印度,据西方学者Noel Deerr称,早在公元4世纪前即已掌握了熬糖的知识。唐太宗知道印度技术先进后,遂“遣使取熬糖法”,并很快将学来的本领用于实践,使中国的制糖水平迅速提高,以至于产品的色味均能远远超过印度。盛唐时代,中外道路畅通,交流频繁,为中国制糖技术通过师范于邻,求得长足进步,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宋朝是甘蔗种植和蔗糖制造都有显著进步的时代。种植甘蔗的地区扩大了,虽然还是仅限于南方。甘蔗的品种也增多了,大概分为赤、白两类。赤色的有昆仑蔗,白色的有竹蔗、荻蔗等。印度和东南亚甘蔗的分类法也是如此。糖的价值不外二途:食用和药用。从大量笔记的记述中可以看出,糖的食用在宋代已经非常普遍。糖品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已经远非唐代所能比。在糖里加入不同的香料,做成各种口味的糖果,吸引儿童,看来已是寻常无奇的事。对于名目繁多的糖品名称,季先生作了谨慎的分析和归并,指出何为异名同物,何为一名多指。与此同时,季先生也就印度梵语糖名汉译进行了辨析。《梵语千字文》等佛经曾将guóa译为“糖”,arkar?觓译为“石蜜”。他认为,准确地说,由于前者的根本义为“圆球”,后者的根本义为“砂砾”,故前者应为糖球,后者应为称颗粒状的糖。相应地,历来所谓石蜜,其含义之一也应该是白砂糖。至于糖的药用,季先生在翻检了六七千页本草和医书后发现,宋代的记载已经不及唐代丰富,内容则同异互见。宋代最值得注意的是第一部炼糖专著——王灼《糖霜谱》的出现。该书在甘蔗的分类和种植、蔗汁的榨取、制糖的程序、品相的鉴别等方面都有详细的叙述。见载于《糖霜谱》和其他类书中的一则传说——邹和尚的故事,也很值得玩味,因为他的身份透露出了制糖术西来的传播途径。由于宋代大食和南海诸国与中国交往频繁,季先生特别举出《宋史》和《文献通考》中的例子,指明它们在砂糖和制糖技术传入中国方面,曾经起过特别重要的作用。

元代享祚较短,各类著述相对较少,但农书很多。《农桑辑要》即有关于甘蔗种植和蔗糖煎制方法的详细记载。甘蔗种植区域的北扩,是这一时代的重要特点。其原因不是气候变化,而是人工栽培技术的提高。蒙军西征,远至报达,蒙古帝国巨大的版图使得东西方交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通畅。随着商贸和文化方面的频繁往来,阿拉伯商贾等大批来华,华化甚深,乃至留华入仕的颇不乏人。东来的阿拉伯工匠将他们的制糖技术带到福州等地,使中国的制糖水平大大提高。他们教中国工人在炼糖时加入树灰,从而精炼出纯白的糖。季先生认为元代制糖技术的提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对于糖史研究来说,明代是一个资料丰富的时代。《本草》和医书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超过了前代。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带来了海交的空前发达,地理书和中外游记随之大量出现。此外,伟大的科技著作也相继问世,以总结当时已经极其丰富的生产知识和工艺技术。《本草纲目》《普济方》《瀛涯胜览》《星槎胜览》《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不过是其荦荦大者。其中有关医药农工的,多为集大成的著作,它们在糖的分类、特性、制造技术和实际应用上,都有比以往更加精细,更为准确的描述。本草类著作就甘蔗品种所作的区分与前代无大区别,基本为赤、白两类;而对于糖的药性认识,则相对充分而深入。即以《本草纲目》为例,它将蔗与糖的特性明确地区别开来,指出蔗浆甘寒,能泻火热,而一旦煎炼成糖,就变得甘温而助湿热了。因此蔗浆虽能消渴解酒,而砂糖非但不能,反会助酒为热。李时珍发出告诫,称砂糖性温,不宜多食,人们往往贪图其味,而不知阴受其害。前人说它性寒冷利,其实“皆昧此理”。此外,《本草纲目》对于甘蔗种植、蔗种优劣、食糖类别、品色高下、药性辨析、服用禁忌等,也都有详细的说明。《普济方》广收历代方剂、单方、验方等,为空前绝后的医方巨著。季先生从该书中辑出配伍有糖的医方近150种,足见它的医用到明代已经十分普遍。游记和地理书在明代多有名篇巨制,但是一部较小的著作《闽书南产志》却很值得注意。该书除将甘蔗和糖品作了简要的分类外,还提到了未见于他处的制糖程序,如用蛋清促使渣滓上浮,用覆土法帮助增白等。关于后项技术,书中还讲述了它的发明故事:某黄氏宅墙倒塌,压住糖漏,糖色由是转白,他遂于偶然中得此方法。这些记载的意义,在季先生看来,都是十分重要的。类似的说法亦见于各种笔记,如方以智的《物理小识》(用黄土)、宋诩的《竹屿山房杂部》(用山白土)等。在种蔗制糖方面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是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该书将甘蔗明确分为仅供生食的果蔗和用于制糖的糖蔗两类,至于栽培方法,则对行宽、沟深、土厚、灌肥、锄耨等都作了具体规定。关于制糖设备的建造和使用,书内也有详细叙述。特别应当提到的是,宋应星已将糖色漂白的方法称作“黄泥水淋”法。随着产量的增加和价格的降低,糖在明代已经遍见于民间,成为家家常备,人人必食之物。但有一点必须提到,即在制糖技术的进步上,中国曾经长久接受外来影响——唐代来自印度、波斯,宋代来自大食,元代来自阿拉伯;至于对外影响,则迄于明末出于典籍的记录犹未能见。

由于明代糖的生产有了飞跃性的发展,因而季先生不得不单辟一章,专谈白糖的制作问题。在这里,他广泛征引了古代印度典籍《利论》《妙闻本集》和16世纪医书Bh?觓vaprak?觓a等有关糖品种类的记载,以及后世学者Rai Bahadur有关其等次优劣的研究结果,指出糖的等级,是以纯度高低来划分的,而炼糖的过程,乃是不断除去杂质的过程。印度古代糖类中品色最优者在孟加拉的异称中多有c?觔n?觔字样,而该字的意思又是“中国(的)”,由此经过一系列论证后,季先生提出:中国曾将白砂糖出口到印度孟加拉地区,同时也传去了制糖术,推测时间,当在公元13世纪后半叶。中国制糖技术的明显提高,赖于黄泥水淋脱色法的发明。有关的发明故事已如前述,明清典籍中多见因仍,内容大同小异。在近代化学脱色法出现以前,这一发明在精炼白糖上已属登峰造极。中国明代白糖及其制造技术的输出,正是在此法广泛普及的基础上实现的。

清代有关植蔗制糖的资料,无论在医书、科技或地理著作中,还是在中外笔记、类书中,都有大量内容是蹈袭前代的,正如季先生评论方志时所说,“抄录者多,而亲身调查者少”。其著例如邹和尚传授制糖法的传说、黄泥水淋增白法偶然发明的故事等,数百年来,递相祖述,直到清代,依然如故。然而清代积存的资料无论如何是极其丰富的。资料显示,随着制糖业的扩大和发展,糖品不仅进入了家家户户,其种类亦与现代相似,常见的糖粒、糖瓜、蓼花、芝麻糖、牛皮糖等,皆已出现。开办糖坊已经成为致富捷径。在广东等产糖地区,糖的运输也成了关税征收的重要来源。按照欧美的报道,在19世纪前叶,中国种植的甘蔗已经可供出口,而输往印度的糖不仅数量巨大,且纯净美观,口碑甚好。不过,直到光绪时代,中国还没有用机器制糖记载。至于应用,隋唐以来蔗和糖的药用价值不断下降的趋势,在清代的本草和医书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即使见于配伍,亦居臣佐地位。季先生对于中国糖史的扼要总结是:甘蔗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在中国则最先出现于南方。其名多有同音异字,故必为音译无疑。中国制糖业起步较晚,但后来居上,到明代已能将优质糖品出口南亚。糖在历史发展中的表现,总的说来,是产量越来越增,价格越来越低,药用越来越少,食用越来越多,终于由边缘而中心,得以厕身于柴米油盐日常必需之列。制糖技术的发展,体现了文化交流的作用。文化交流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之一,也由此而分明可见。

第二编国际编

季先生写作糖史,意在探讨体现在植蔗制糖上的文化交流,已如前述。“国内编”虽然重在描述中国国内两千多年以来自身发展的脉络,但是中外之间的交互影响难免也会涉及。为能承上启下,“国际编”先用第一章简要回顾了前编与此有关的内容。这里特别提到:最早的石蜜得自西方;“甘蔗”之名实为音译;唐代遣使往印度取熬糖法;“西僧”邹和尚传授制糖法的传说意味深远;唐宋时代天竺、波斯、大食都是重要的产糖国;元代在制糖术上影响中国的主要是埃及和阿拉伯;黄泥水淋脱色法的发明是中国对于世界制糖业的重要贡献。

谈糖的历史,不可避免也要谈制糖的主要原料——甘蔗的历史,而首先涉及的,便是它的原生地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几乎每一个专门家都有自己的理论,根据植物学的或者源自古代典籍的,结果自然是歧说纷纭。季先生详细介绍了外国——西方和印度——的所有说法。在各种假定中,南太平洋、印度等都在其列。有些语言学上的证据颇为耐人寻味,如孟加拉古称Gauóa,而派生出该字的guóa意义为“糖”;印度远古有甘蔗族,其名Ikùv?觓ku源自ikùu(甘蔗)。此外,印度种植甘蔗的历史很长,其孟加拉地区也有着适合于各种植物生长的地理条件。凡此种种,都使“印度为甘蔗故乡”的观点获得了较多的应和。中国学者亦有主张中国为原产地的,季先生对此并未认同。他坚持“甘蔗”一词为外来语的对音,并认为唐慧琳《一切经音义》所谓甘蔗名称很多,“此既西国语,随作无定体也”一语,非常值得注意。总之,季先生坚信甘蔗的原生地不会是多元的,而目前距原生地问题的最终解决,还很遥远。

另一个涉及产地的是石蜜问题。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石蜜几乎和西极石蜜等义,意味着是进口货。最早提到石蜜的正史是《后汉书》,表明至迟到东汉它已传入,不过,季先生同时认为,其时间早于西汉高祖时代亦无可能。至于“西极”或“西国”,从历代典籍和诗文中的证据看,应指天竺、南天竺、波斯、罽宾,实即古代印度、波斯(伊朗);以后还可加入大食(阿拉伯)。唐太宗遣使往摩揭陀取熬糖法所要熬制的,应该就是石蜜。

同类推荐
  • 移风易俗(中华美德)

    移风易俗(中华美德)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的风俗和节日,大家知道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是指什么吗?在这些节日中需要准备什么?有什么样的禁忌吗?大家想了解少数民族的婚礼是怎么的一种场面吗?他们的服饰丰富多彩,有着怎么的来历吗?一年分为四季,有二十四个节气,这些节气是怎么形成的呢,他们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妈祖祭典、成吉思汗祭典、黄帝陵祭典是人们对先祖们表示尊敬的仪式,想了解他们有着怎样的传奇的经历吗?打开本书吧,它将为你揭开这些谜团!
  • 人类神秘现象未解之谜

    人类神秘现象未解之谜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神秘的世界,各种神秘现象层出不穷,尤其是作为人类本身的神秘现象更是不可枚举。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到现在,历经沧桑巨变,从原始文明到现代文明,无论哪个时代都有人类驻足过的痕迹;从自然科学到社会历史,从人类自身到超自然现象,都留下了人类的神秘现象。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类在经历了几十万年的历史,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都留下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千古谜团。
  • 晋商镖局镖行义行天下 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

    晋商镖局镖行义行天下 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

    保镖是对社会富有者、权势者的一种保护行为。晋商发达必然要产生镖局镖行。岁时节日庆祝与人生礼仪襄赞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形成的一种非制度化的经验,是一定人群约定俗成的地域文化体现。
  • 藏戏(E眼藏地行 卷四)

    藏戏(E眼藏地行 卷四)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16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大国智慧

    大国智慧

    千百年来,日本、美国、中国、印度、德国、俄罗斯、法国这七个思想大国,在历史兴衰和发展方面具有典型的意义。本书将阐述其思想的历史,探寻其智慧的精髓,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埃及卢克索神庙法老像的底座镌有一句话:“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到过那里的人,没有不被这句话所震撼的。我们无法确定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智慧预测明天,自信地去表达、去实现我们的强国之梦。
热门推荐
  • 试飞英雄(一)

    试飞英雄(一)

    中国空军试飞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英雄的群体,他们承担着中国最新式、最尖端的军用航空器的试飞任务。蓝天试剑,勇者无畏。一代代试飞员以超乎寻常的勇气创造了一个个堪称经典的蓝天传奇,为一代代中国新型战鹰赋予了灵魂和生命。他们忠于使命、勇于担当,把梦想和激情大写在祖国的蓝天上……
  • 现代爱情游戏

    现代爱情游戏

    龙乐儿嫁给韦祎时,身份证上的年纪写的是十八岁。她长得甜美可爱,一张桃心脸,留齐刘海儿,眼睛又大又圆,穿着婚纱也不像话,有些像是过家家。韦家是全港首富,绵延百年的大家族。韦祎身为长子,结婚的时候却被远远地送到了南法,来参加婚礼的也只有他的弟弟——因为他是个傻子。婚礼上,龙乐儿牵着韦祎的手,站在那里甜甜地笑。韦祎个子比她高一头,穿着定制的三件套礼服,胸口插着一枝玫瑰,不笑时,眼神专注动人。他们身后有棵桃花树,不远万里从中国空运而来,只为取个好兆头。
  • 眷属

    眷属

    木槿本以为一巴掌拍到的是个流氓,谁知道这个流氓居然准确的叫出了她的名字……诶,导演,这个剧情好像不太对!只听说小人与女子难养,没想到薄清寒这个大男人也须眉不让巾帼。看着要身材有身材,要脸蛋有脸蛋的男人,木槿觉得自己如果不扑一扑的话,真是暴!殄!天!物!啊!
  • 长路漫漫只为你

    长路漫漫只为你

    踏入陷阱后他却竖起一根手指,张口就是一千万!天地良心,她真的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多年后,他看着她,和她提起那些往事,顾城只说了一句,我这一路,长路漫漫,只是为了你,最后只要是你那就没关系。
  • 鬼谷子的谋略之道

    鬼谷子的谋略之道

    《鬼谷子》虽然是奇葩精品,但它毕竟年代久远,文字和内容深奥,现代人阅读相当困难。为了让这部古代精品童放异彩,为弘扬中华文化尽一点绵薄之力,我们竭尽努力,把《白话鬼谷子》奉献给广大读者,希望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 做个禅女人:女人善待心灵的100个阳光禅

    做个禅女人:女人善待心灵的100个阳光禅

    女人,很多时候都会感到累、感到无助、感到孤单、感到迷茫……”其实在没有月光也没有星光的时候,你也不要绝望和哭泣,禅的智慧会带你走出黑暗和迷雾,走向幸福和光明,让你学会自已送自己一枝鲜花,自己给自己撑一柄避雨的伞,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
  • 秋去春归

    秋去春归

    四季花,谢又开,秋又春,燕去归。而你,归否?
  • 我的宇宙超级战舰

    我的宇宙超级战舰

    【新书:全球极限进化,给你一个真实的末世体验。】浩瀚宇宙,文明林立,当灾难即将降临,平凡少年意外在自家果园内发现一艘宇宙战舰,从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先进科技、超级战士、强大的外星文明!
  • 金牌悍妃

    金牌悍妃

    世人皆知护国公府育有一女,灵力为零,属性为无,是个不折不扣的特大废柴,却偏偏狂傲自大,骄纵蛮横,不自量力追求第一美人榜之首的北冥王,各种阴险纠缠卑鄙招数用尽,终于在皇族比武场上,如愿以偿劫走了北冥王!“你过来,坐到我身边来。”床上美得祸害苍生的男人媚眼如丝,衣襟半敞,脂玉般莹润白皙的肌肤宛若滴出水来一般,而此刻站在床旁的某女却是一脸的无措……人是她劫的没错,之前死缠烂打追求美人的是她也没错,明明她才是那个调|戏良家妇男的恶霸,怎么现在有种被人反调|戏的赶脚?来来,美人,咱俩好好谈谈。
  • 青春年华不一样

    青春年华不一样

    这是一部关于青春的仙魔N次元小说,讲述了一些人,从斗之国到炫之国,一起历险的一段故事。这里,围绕着夏樱和他伙伴和父母一起在各个城市里穿梭,然而,在当中,孩子们的爱情故事,也在这当中,发生了很多奇妙的事。在风景当中走过,也停留过,他们的历险、爱情、挑战、奇遇都在发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