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09100000013

第13章 遘宫变妃嫔罹重辟 跪榻前父子乞私情

却说嘉靖中年,有一位大奸臣,乘时得志,盘踞要津,秉政二十余年,害得明朝元气,剥削殆尽,几乎亡国败家。这奸臣姓甚名谁,就是分宜人严嵩。大忠大奸,俱用特笔。弘治年间,嵩举进士,有术士替他相面,说他后当大贵,但有饿纹入口,恐至枵腹亡身。嵩笑道:“既云大贵,又云饿毙,显见得自相矛盾,不足深信呢。”严嵩以进士成名,独不闻周亚夫故事耶?嗣是浮沉宦乡,没甚出色。他遂变计逢迎,多方运动,竟得了尚书夏言的门路。就职南京,洊任至吏部尚书。会值夏言入阁,遂调嵩入京,就任礼部尚书,所有一切礼仪,无不仰承上旨,深合帝心。又因建坛设醮,屡现庆云,遂仗着历年学问,撰成一篇《庆云赋》,呈入御览。世宗从头至尾的阅读一遍,觉得字字典雅,语语精工,就是夏、顾两大臣的青词,亦似逊他一筹,免不得击节称赏。未几,又献《大礼告成颂》,越觉镂金琢玉,摛藻扬芬,世宗遂大加宠眷,所有青词等类,概令严嵩主笔。夏、顾二人,转因此渐渐失宠。顾鼎臣不该遭祸,竟于嘉靖十九年,得病逝世,追赠太保,居然生荣死哀,完全过去。确是幸免。惟夏言自恃勋高,瞧不起这位严尚书,且因严嵩进阶,都由自己一手提拔,所以待遇严嵩,几与门客相等。严嵩与言同乡,科第比言为早,因须仗言援引,不得不曲意迎承。谁知言竟一味骄倨,意气凌人,嵩遂暗暗怀恨,不过形式上面,尚是格外谦恭。是谓奸臣。一日,置酒邀言,赍柬相请,言竟谢绝。嵩复自至夏第,入门求见,言复不出。这般做作,无怪速死。嵩不得已长跪阶前,手展所具启帖,和声朗诵,委婉动人,言乃回嗔作喜,出来应酬,遂偕嵩赴宴,兴尽乃归。言以为嵩实谦抑,坦然不疑。俗语说得好:“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严嵩是个阴柔险诈的人物,阴柔险诈四字,真是严嵩的评。受了这等暗气,哪有不私图报复?凑巧翊国公郭勋,与言有隙,嵩遂与勋相结,设计害言。先是言加封少师,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并蒙赐银章,镌“学博才优”四字,得密封白事。自世宗至承天谒陵,郭勋、夏言、严嵩等,俱扈驾随行,谒陵已毕,嵩请表贺,言请俟还京再议。世宗竟从嵩请,遽御龙飞殿求贺。嵩遂揣摩意旨,与郭勋暗伺言隙,一再进谗,顿时恼了世宗,责言傲慢不恭,追缴银章手敕,削夺勋阶,勒命致仕。既而怒意渐解,复止言行,把银章手敕,一并赏还。言知有人构陷,上疏谢恩,内有“一志孤立,为众所忌”二语,世宗复下诏切责。言再疏申谢,并乞归休,有旨不许。会昭圣太后病逝,世宗饬群臣酌议服制,言报疏未惬帝意,且间有讹字,复遭严旨驳斥。原来昭圣太后张氏,自世宗称为伯母后,奉待浸薄。后弟昌国公张鹤龄,及建昌侯张延龄,以僭侈逾制,为人所讦,先后下狱。张太后至席藁待罪,请免弟死,世宗不从。鹤龄瘐死狱中,延龄长系待决。张太后愤恚致疾,竟尔告终。世宗意欲减轻服制,偏夏言以礼相绳,仓促间又缮错一二字,遂被世宗指毛索瘢,斥为不敬。言只好推称有疾,以致昏谬贻愆。世宗复勒令归田,言奉命将行,诣西苑斋宫叩辞。世宗又动了怜念,令还私第治疾,徐俟后命。夏言经此播弄,尚复恋栈,岂必除死方休耶?张太后的丧葬,草草完事,就是世宗父子,亦不过持服数日,便算了结。张延龄竟致弃市。第知尊敬父母,未及锡类之仁,安得为孝?插入张氏情事,以明世宗之负心。

时言官交劾郭勋,勋亦引疾乞假。京山侯崔元新得主眷,入直内苑,世宗与语道:“郭勋、夏言,皆朕股肱,为什么彼此相妒呢?”元踌躇未答。世宗又问勋有何疾?元答道:“勋实无疾,但忌夏言,言若归休,勋便销假了。”世宗为之颔首。御史等闻这消息,又联名劾勋,有诏令勋自省,并将原奏发阅,勋辩语悖慢,失人臣礼。给事中高时,乃尽发勋贪纵不法十数事,遂下勋锦衣狱。勋既得罪,言复被召入直。法司审勋案,多由言暗中指授,狱成议斩。世宗尚有意宽贷,饬令复勘,不意复勘一次,加罪一次,复勘两次,加罪两次,一个作威作福的翊国公,不被戮死,也被搒死,盈廷称快。只严嵩失一帮手,未免心中怏怏。

明代冠制,皇帝与皇太子冠式,用乌纱折上巾,即唐朝所称的翼善冠。世宗崇尚道教,不戴翼善冠,独戴香叶冠,嗣命制沉水香冠五顶,分赐夏言、严嵩等。夏言谓非人臣法服,却还所赐。严嵩独遵旨戴着,且用轻纱笼住,借示郑重。世宗遂嫉言亲嵩,适当日食,因诏称:“大臣慢君,以致天象告儆,夏言慢上无礼,着即褫职,所有武英殿大学士遗缺,令严嵩补授!”这诏颁发,嵩遂代言入阁,跃登相位。时嵩年已六十余,不异少壮,朝夕入直西苑椒房,未尝一归洗沐,世宗大悦,赐嵩银章,有“忠勤敏达”四字。寻又陆续赐匾,遍悬嵩第,内堂曰延恩堂,藏书楼曰琼翰流辉,修道阁曰奉玄之阁,大厅上面独擘窠大书忠弼二字,作为特赏。嵩遂窃弄威柄,纳贿营私。长子世蕃,得任尚宝司少卿,性尤贪黠,父子狼狈为奸,朝野侧目。世宗之所谓忠者,得毋由是。嘉靖二十一年十月,宫中竟闯出谋逆的大变来。谋逆的罪首,乃是曹妃宫婢杨金英,一个宫婢,也入国史中,传播百世,可谓值得。原来世宗中年,因求储心切,广置妃嫔,内有曹氏,生得妍丽异常,最承宠爱,册为端妃。每遇政躬有暇,必至端妃宫内,笑狎尽欢,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差不多有这般情形。修道者固如是耶?端妃侍婢杨金英,因侍奉未周,屡触上怒,几欲将她杖死,还是端妃替她缓颊,才把性命保全,金英未知感恩,反且衔恨。可巧雷坛告成,世宗往祷雷神,还入端妃宫中,同饮数杯,酒酣欲睡,眠倒榻上,竟入黑甜。端妃替他覆衾,放下罗帏,恐怕惊动睡梦,因轻闭寝门,趋至偏厢去了。不料杨金英觑着闲隙,悄地里挨入寝门,侧耳细听,鼾声大起,她竟放着胆子,解下腰间丝带,做一套结,揭开御帐,把带结套入帝颈,正在用力牵扯,突闻门外有履舄声,不禁脚忙手乱,掷下带子,抢出门外。看官听着!这门外究系何人?原来是另一宫婢,叫作张金莲。又是一个救星。金莲正从寝门经过,偷视门隙,见金英解带做结,不知有什么勾当,她本欲报知端妃,转思金英是端妃心腹,或由端妃遣入,亦未可知,不如速报皇后,较为妥当。主意已定,遂三脚两步的趋至正宫,禀称祸事。方皇后闻言大惊,忙带着宫女数名,随金莲赶入西宫,也不及报知端妃,竟诣御榻前探视,揭帐一瞧,见世宗颈中,套丝带一条,惊得非同小可,忙用手向口中一试,觉得尚有热气,心下始放宽三分,随即检视带结,幸喜是个活结,不是死结。看官,这杨金英既欲弑帝,何以不用死结,恰用活结呢?小子想来,料系世宗命不该绝,杨金英忙中致误,所以带结不牢,当用力牵扯时,反将带结扯脱一半,又经张金莲觑破,不及再顾,所以世宗尚未毙命。方后将带解去,端妃才闻报进来,这时候的方皇后,瞧着端妃,不由得柳眉倒竖,凤眼圆睁,用着猛力,将丝带掷向端妃面上,并厉声道:“你瞧!你瞧!你敢做这般大逆事么?”平时妒意,赖此发泄。端妃莫名其妙,只吓得浑身乱抖,还算张金莲替她辩明,说是杨金英谋逆,方后即令内侍去捕金英,一面宣召御医,入诊世宗。至御医进诊,金英已是拿到,方后也不及审问金英,先由御医诊视帝脉,说是无妨,立即用药施治。果然世宗苏醒转来,手足展舒,眉目活动;惟项间为带所勒,虽未伤命,究竟咽喉被逼,气息未舒,一时尚不能出言。方后见世宗复生,料知无碍,便出外室严讯金英。金英初尚抵赖,经金莲质证,无从狡辩,只好低首伏罪。偏方后不肯罢手,硬要问她主谋。金英一味支吾,待至用刑胁迫,恰供出一个王宁嫔。方后遂命内监张佐,立将王宁嫔牵至,也不问她是虚是实,即用宫中私刑,打她一个半死。随召端妃入问道:“逆犯金英,是你的爱婢,你敢与她通同谋逆,还有何说?”端妃匍匐地上,诉明冤屈。方后冷笑道:“皇上寝在何处,你还想推作不知么?”便命张佐道:“快将这三大罪犯,拖将出去,照大逆不道例,凌迟处死便了。”拔去眼中钉,快意何如?端妃闻言,魂灵儿已飞入九霄,几至不省人事,及惊定复苏,还想哀求,已被张佐牵出宫外。可怜她玉骨冰肌,徒落得法场寸磔,暴骨含冤。为美人恃宠者鉴。王宁嫔及杨金英,依例极刑,不消细说。世宗病痊,忆着端妃的情爱,遍诘宫人,都为称冤,哀悼不置。嗣是与后有隙,至嘉靖二十六年,大内失火,世宗方居西内,闻着火警,竟向天自语道:“莫谓仙佛无灵,看那厮妒害好人,今日恐难逃天谴呢。”宫人请往救方后,世宗默然不答。及火已扑熄,接到大内禀报,皇后为火所伤,抱病颇重,世宗亦不去省视,后竟病殁。已而世宗又追悼亡后,流涕太息道:“后尝救朕,朕不能救后,未免负后了。”又要追悔,愈见哀怒无常。乃命以元后礼丧葬,亲定谥法,号为孝烈,预名葬地曰永陵,这是后话慢表。

且说世宗既遭宫变,并将杨金英族属,逮诛数十人,遂以平定宫变,敕谕内阁道:“朕非赖天地鸿恩,鬼神默佑,早为逆婢所戕,哪有今日?朕自今日始,潜心斋祓,默迓天庥,所有国家政事,概令大学士严嵩主裁,择要上闻。该大学士应曲体朕心,慎率百僚,秉公办事。”等语。严嵩接到此谕,欢喜的了不得,遇事独断,不问同僚,内外百司,有所建白,必先启嵩,然后上闻。嵩益贪婪无忌,恃势横行。大学士翟銮,以兵部尚书入阁办事,资望出严嵩上,有时与嵩会议,未免托大自尊,嵩竟因此挟嫌,阴嗾言官,疏论翟銮,并劾銮二子汝俭、汝孝,与业师崔奇勋,亲戚焦清,同举进士及第,营私舞弊,情迹昭然。世宗震怒,命吏部都察院查勘。翟銮上疏申辩,语多侵及严嵩,世宗益怒道:“銮被劾待勘,尚敢渎陈么?他二子纵有才学,何至与私人并进,显见得是有情弊呢。”遂饬令翟銮父子削籍,并将崔奇勋、焦清,俱斥为民。一场欢喜一场空。又有山东巡按御史叶经,尝举发严嵩受赇事,嵩弥缝得免,怀恨在心,适经在山东监临乡试,试毕呈卷,嵩摘录卷中文字,指为诽谤。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世宗遂逮经入京,加杖八十,创重而死。试官周鑛,提调布政使陈儒,皆坐罪谪官。御史谢瑜、喻时、陈绍,给事中王勰、沈良材、陈垲,及山西巡抚童汉臣,福建巡按何维柏等,皆以劾嵩得罪,嵩自是气焰益横。世宗命吏部尚书许瓒,礼部尚书张璧,入阁办事,各授为大学士,嵩看他们不在眼中,仍然独断独行,不相关白。瓒尝自叹道:“何故夺我吏部,令我仰人鼻息。”遂上疏乞休,并言:“嵩老成练达,可以独相,无烦臣伴食。”云云。明是讥讽语。嵩知瓒意,亦上言“臣子比肩事主,当协力同心,不应生嫌,往岁夏言与郭勋同列,互相猜忌,殊失臣道,臣嵩屡蒙独召,于理未安,恐将来同僚生疑,致蹈前辙,此后应仿祖宗朝蹇夏三杨故事,凡蒙召对,必须阁臣同入”等语。以假应假,煞是好看。两疏皆留中不报。世宗自遭宫变后,移居西内,日求长生,郊庙不亲,朝讲尽废,君臣常不相见,只秉一真人陶仲文,出入自由,与世宗接见时,辄得旁坐,世宗呼为先生而不名。严嵩尝贿托仲文,凡有党同伐异的事件,多仗他代为陈请,一奸一邪,表里相倚,还有何事再应顾忌?不过大明的国脉,被他斫丧不少呢。

既而张璧去世,许瓒以乞去落职,严嵩竟思独相,不意内旨传出,复召回夏言入阁,尽复原官。言奉诏即至,一入阁中,复盛气凌嵩,既去何必再来?且盛气如故,不死何待?一切批答,全出己意,毫不与嵩商议。就是嵩所引用的私人,多半驱逐,嵩欲出词袒护,都被言当面指摘,反弄得噤不敢声。御史陈其学,以盐法事劾论崔元,及锦衣都督陆炳,炳时已升都督。世宗发付阁议。言即拟旨,令二人自陈。二人惶惧,径造嵩家乞救。嵩摇手道:“皇上前尚可斡旋,夏少师处不便关说,两位只去求他罢了。”二人没法,先用三千金献纳夏第,言却金逐使,吓得二人束手无策,又去请教严嵩。嵩与附耳数语,二人领教出门,即至夏言处请死,并长跪多时,苦苦哀吁。言乃允为转圜,二人才叩谢而出。夏言已中嵩计。嗣因嵩子世蕃,广通贿路,且代输户转纳钱谷,过手时任情剥蚀,悉入贪囊,事被夏言闻悉,拟即参奏。有人报知世蕃,世蕃着急,忙去求那老子设法。严嵩顿足道:“这遭坏了!老夏处如何挽回!”世蕃闻言,急得涕泪交下,毕竟严嵩舐犊情深,踌躇半晌,方道:“事在燃眉,我也顾不得脸面了。好儿子!快随我来。”真是一个好儿子。世蕃应命,即随嵩出门驾舆,竟趋夏第,请见夏少师。名刺投进,好半日传出话来,少师有病,不能见客。严嵩听着,拈须微笑,曲摹奸态。袖出白银一大锭,递与司阍道:“烦你再为带引,我专为候病而来,并无他事。”阍人见了白镪,眉开眼笑,乐得做个人情,天下无难事,总教现银子。一面却说道:“丞相有命,不敢不遵,但恐敝主人诘责,奈何?”严嵩道:“我去见了少师,自有话说,请你放心,包管与你无涉。”阍人及导他入内,直至夏言书室。言见嵩父子进来,不便呵斥阍人,只好避入榻中,佯作病状,蒙被呻吟。严嵩走至榻前,低声动问道:“少师政体欠安么?”夏言不应。乐得摆架子。连问数声,方见言露首出来,问是何人?严嵩报明姓名,言佯惊道:“是室狭陋,奈何亵慢严相?”说着,欲欠身起来。嵩忙道:“嵩与少师同乡,素蒙汲引,感德不浅,就使嘱嵩执鞭,亦所甘心,少师尚视嵩作外人么?请少师不必劳动,尽管安睡!”言甘心辣。言答道:“老朽多病,正令家人挡驾,可恨家人不谅,无端简慢严相,老朽益难以为情。”嵩复道:“此非尊价违慢,实因嵩闻少师欠安,不遑奉命,急欲入候,少师责我便是,休责尊价。但少师昨尚康强,今乃违和,莫非偶冒寒气么?”言长吁道:“元气已虚,又遇群邪,群邪一日不去,元气一日不复,我正拟下药攻邪哩。”分明是话中有话。严嵩一听,早已觉着,急挈着世蕃,扑的一声,跪将下去。世蕃又连磕响头,惊得夏言起身不及,忙道:“这、这是为着何事,快快请起!”嵩父子长跪如故,接连是流泪四行,差不多似雨点一般,坠将下来。好一个老法儿。小子有诗讥严嵩父子道:

能屈能伸是丈夫,奸人使诈亦相符。

试看父子低头日,谁信将来被厚诬?

未知夏言如何对付,请看官续阅下回。

本回以严嵩为主,夏言及世宗为宾,内而方后、曹端妃等,外而翟銮、叶经、许瓒等,皆宾中宾也。世宗与夏言,皆以好刚失之,世宗惟好刚故,几罹弑逆之变,夏言惟好刚故,屡遭构陷之冤,独严嵩阴柔险诈,象恭滔天,世宗不能烛其恶,夏言反欲凌以威,此皆为柔术所牢笼,堕其术中而不之悟,无惑乎为所播弄也。宫变一节,虽与严嵩无关,而世宗因此潜居,使严嵩得以专柄,是不啻为嵩添翼。端妃屈死,而严氏横行,天何薄待红颜,而厚待奸相乎?吾故谓本回所叙,处处注意严嵩,余事皆随笔销纳,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观此文而益信神妙矣。

同类推荐
  • 柳林风声

    柳林风声

    柳林风声通过水鼠和鼹鼠的观察,呈现了英国乡村田园诗般的生活场景和人情风貌通过蛤蟆落难、出逃的故事,表现了世人眼中的英雄人物有怎样可笑又可爱的弱点通过三个朋友义助蛤蟆夺回家园的故事和蛤蟆终于成长了的完满结局,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友谊和完美人性的期待。故事的节奏不紧不慢,可以从容读来,没有非得读到最后,一睹结局的张力,却有让人消除杂念,心平气和的吸引;每天一个章节,读给孩子或读给自己,都是很舒服的阅读体验。
  • 黎曼猜想

    黎曼猜想

    阎副官捏着土布的军帽檐左右拉扯了一下,松动松动额头,笑嘻嘻地说道,“你们家对党的贡献就是给队伍上送来了三个白花花的大姑娘。”尹大小姐轻轻拍了一下八仙桌,瞪着杏眼正色道,“我们这是投奔革命,不是慰问军阀。”阎副官但笑不语。
  • 404之见龙在天

    404之见龙在天

    凌晨时分。我抽完烟,回到键盘前,信心十足地敲击出一行文字:“老子的墓志铭就是——我还会回来的。”经典台词,霸气十足。怎样,怕了吧,你们?!读者群里一众90后、00后顿时笑晕,表情包在二十七寸的显示器上乱飞。“大叔,你太落伍了吧?”有人好心安慰我,“《终结者5》的票房很差啊,阿诺肯定回不来了!”“靠,老子就要在墓碑上刻这句话,到时候你们来查!”我咬牙切齿。
  • 万家白事(中国好小说)

    万家白事(中国好小说)

    哥哥福生因煤矿事故死亡,“我”和父亲忙着给他料理后事,因谣言传说矿上赔了一百万,各路亲朋“热心”帮忙,离奇的是,在下葬的那天,哥哥回来了。原来那天他没下工,死去的是另一个工友。亲朋的态度突然来了个大反转,父亲也在处理烂摊子中因受刺激而去世了,“我”和哥哥陷入了生活的种种无奈与挣扎之中……
  • 塔髅戏

    塔髅戏

    西江自古横亘数省,水系贯通两广,北岸有座老城区名“禹门坊”,数百年来临江而立,因地势倨高,每年春夏潮涨时,如浮于天水之间的孤岛般,从未被洪灾吞没。街坊老尊长们说,多亏了在禹门坊外石顶岗上立的那座“崇天塔”:传说五十年前,西江连年水祸,有位青乌术士一路“寻龙”而至,他找到当时的地方官吏建言说,此脉江水气势恢弘,可惜江底盘桓孽龙,不时兴风作浪,只有加固堤围并建塔镇守,才能杜绝水患。
热门推荐
  • 毛泽东妙评古诗书鉴赏

    毛泽东妙评古诗书鉴赏

    毛泽东是老一辈革命家中历史知识非常渊博的一位。他曾反复阅读“二十四史”、《资治通鉴》、《论语》、《中庸》等历史经典著作及古代诗、词、散文、文学等各个领域。伟大周恩来曾说:“读古使他的知识更广更博,更增加了他的伟大。”毛泽东的真识卓见与洞察力,毛泽东的多才博识,为同时代的国内外政治家和文学界泰斗所佩服。他对一些古诗书的评价独具慧眼,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美学价值至今影响着广大读者。
  • 异人幻世

    异人幻世

    序:天地间万物皆有定数,财源,福禄,寿命一切都遵循自然的规律,如同花开花落,春去秋来都是自然的法则,身为蝼蚁的我们除了顺从还能做些什么,还想做些什么?当一个可以改变你人参轨迹的契机出现时你会狠狠的抓住它还是会如同之前的几十年一样让它从手间滑落?我不知道该怎么做,只知道我想要不一样的生活。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创造进化论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创造进化论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一套丛书,为我们竖起了一座20世纪的文学丰碑。
  • 重生之神级学霸

    重生之神级学霸

    生物系研究僧出身的猥琐胖子杨锐,毕业后失业,阴差阳错熬成了补习学校的全能金牌讲师,一个跟头栽到了1982年,成了一名高大英俊的高考复读生,顺带装了满脑子书籍资料80年代的高考录取率很低?同学们,跟我学……毕业分配很教条?来我屋里我告诉你咋办……国有恙,放学弟!人有疾,放学妹!这是一名不纯洁的技术员的故事。
  • 绝色冷妃之地球超级女学生

    绝色冷妃之地球超级女学生

    【乙女】【爽文】【男主还是有的!看你们怎么想~】 她!一届初二女学生,再一次偶遇中成为了一名修士女娲石,整个宇宙虎视眈眈“力量这种东西,有了它,就能征服整个宇宙。”某女狂傲的说道。 “小姐,您的心脏,也发育成熟了吧,应该采摘了,”他说到。 “我对小姐很爱,但是我更需要力量,抱歉了,小姐,感谢你多年的陪伴~”他漠然说到。 反正他从世界一诞生就活着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他都可以做到冷漠看淡。 只有女娲石,才能杀死他自己。 “为什么,你想死?”她问。 “小姐,天劫每一次都会让我想死,可是我死不掉,我跳过楼,被车撞过,吃过毒药,拿过原子弹,都死不了,”他说。 “不过我爱你。”他说。 “我也爱你。”他们说。 【乙女~~~】
  • 麻辣春秋

    麻辣春秋

    本书以春秋时期,吴国、楚国、越国之间自由竞争,人人都有机会创造财富,职场激烈角逐的时代作为背景,叙述了地处偏远的越国公司的草根老板勾践以及范蠡、文种怎样发挥民营企业的低成本优势,占领低端市场,与吴国公司总经理夫差和营销大师孙武,打造销售团队,进行竞争并最终成为业界王者的传奇故事。
  • 威胁

    威胁

    三百年前,一股可怕的力量崛起,将人类逼向灭绝的边缘。在那场大屠杀中生还的一小部分人被迫逃离到接近云端的高山之上。三百年后,山顶的资源越来越匮乏,十七岁的少女艾瑟琳不得不从高山上下来,勇敢面对那些几百年前破坏人类文明,毁灭人类的怪物。在对抗怪物的过程中艾瑟琳认识到事实并不像表面那样,几百年前的灾难原来隐藏着重大的秘密。与此同时,山下潜藏的危险逼迫她不得不奋力反抗挣扎,以求能够在这个根本不适合人类生存的世界上活下去……
  • 用故事引导孩子得体待人接物

    用故事引导孩子得体待人接物

    待人接物是发展孩子社会性的一条重要途径。孩子只有在与同伴、成人的交往互动中,才能学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协调好各种关系,才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形成积极的情感,为将来正常地进入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基础。年幼的孩子因不具判断力,而模仿又是最原始的学习,父母白身的言行就更重要,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父母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毕竟,孩子的教养,是父母责无旁贷的天职。
  • 复雅歌词

    复雅歌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奇案集

    奇案集

    一个现代的宅男白领穿越回古代探案,一桩桩离奇案子,纷争不断的朝堂,命中的神秘人,他又该如何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