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22900000002

第2章 探究人性(1)

有人认为人性是邪恶的、自私的、暴力的和仇恨的,还有人认为人性是善良的、无私的、温和的和友爱的。前者使我们忧心忡忡,后者则让我们如释重负。那到底人性的本来面貌为何呢?只有经过仔细、深邃、彻底的探究之后,我们才能真正看到人的本质、了解人的天性。

人性的精髓是什么按语:

1970年3月,离马斯洛因心脏病去世只有几周时间。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马斯洛越来越感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方面应更加准确。在他看来,关于人性的观点比比皆是,其表达也很顺畅,但它们关于“人性本善”的诸多论述在概念上仍模糊不清,于是马斯洛就人性的善、恶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人本心理学使人类精神的形象焕然一新。作为基本原则,它指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高级的本性,这种高级本性构成了人的本质的基本方面。在实践中这一观点意味着,在良好的条件下,人们渴望表现出诸如爱、利他、友善、慷慨、仁慈和信任等高级品质。

除了上述这些自我实现的特征外,那些发展高度完善的人,还特别在直觉观察、了解真相、认识现实等方面富有效率。这就意味着这些人不仅更加幸福,而且认识能力更强,与现实的联系也更紧密。除此之外,这些人在行为方面也更加富有效率。也就是说,在他们身上很难找到情感压抑、情感障碍、情感麻痹和人类智能削弱的情况。我们可以将以上看法归纳为:那些发展充分的人,由于良好的环境而表现出高级本性的人,从事任何事业都更加容易脱颖而出。从实践的角度看,这也就意味着这些人将是更加优秀的人类成员。

我们可以将“良好的环境条件”理解为:有利于促进自我实现的自然、社会以及生理等诸多方面的条件。这些条件也促进了基本需要的满足,因为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发展高级需要、完善人格和走向自我实现的必由之路。

一个重要的观点是,人类如果过去和现在都生活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那么,人类就可以保持“善”的本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符合伦理的、有道德的、正直的本性。这一观点有力地驳斥了各种关于原罪、人类堕落以及人性邪恶的说法,同时,它也反对任何认为人类不可能是善的、道德的、正直的理论。

但是,这一观点并不排斥人类时善时恶的各种理论。因为这样的理论的确道出了实情。事实上,马斯洛也从未宣称人性本质上是善的,他只是认为人性在某些条件下可以是善的,并且力图说明具体需要哪些条件。

应该注意的是,今天人们所说的Y理论(一种管理理论)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它宣称许多人,即使并非所有的人,在Y理论所谓的条件和前提下都将得到提高。

这一整体理论框架所派生的一个必要的假设就是:人类心理的“善”并不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久的,我们甚至不能够说它在本质上就是善的。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人性才表现为善。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人们更容易表现出心理病态和丑恶行为。

因此,在任何关于人性的讨论中,我们都有必要特别提出,人实际上是有作恶和表现病态的潜在能力的。

其实,很容易就可以确定特定的诱发恶劣行为和心理病态的一些环境条件。因为,它们就是与那些使我们能表现出高级本性、允许我们向善的条件的对立面。

我们必须意识到有许多人基于不同的立场拒绝完全接受这种世界观。可以把这些人看成是绝望文化群体,甚至恶意文化群体。在其中,愤世嫉俗和怀疑一切等心理特征占主要地位。这些人通常相信人性没有达到善的境界,或者根本上就是恶的,他们会把看上去就是善的东西,通过更深层次的诠释来说明人在本质上还是邪恶的、变态的、自私的。

绝望文化的拥护者具有一致的观点,他们均认为人类心理的外在表现是不真实的、误导性的。在他们看来,所谓善良的人、社会进步以及良性社会条件这类事实只是表面现象,这些一贯持反面意见的人试图证明在这类事实的深处隐藏着阴暗的、消极的一面,从而坚持自己的怀疑主义。根据这一怀疑主义的观点,肉眼所看到的事实,并非真实的隐而不露的事物的本质。

通过对思想史的重新认识,将其视为暴露、贬抑人类与人性的一般过程,如此我们就可以理解,至少是部分理解这种怀疑主义的心理了。弗洛伊德曾发表过一个著名的论断,即哥白尼、达尔文和他自己三次沉重打击了人类的自恋心理。马斯洛将他的结论推进了一步,即那些拒绝接受事物的表现事实或肉眼看来是显而易见的现象的人,他们坚持认为,一些深入的、更能揭露本质或罪恶的解释才是正确的。许多存在主义者都把笛卡尔看成是罪人,因为他强调精神和肉体是分离的。马斯洛认为这并不准确,他列举了柏拉图的例子作为补充,柏拉图的非物质的概念或者本质的观点表明,我们用肉眼看到的现象不如我们没有看到的一些现象真实。

众多关于原罪、人类堕落,人类邪恶的说法,以及那些认为人类不可能是善的理论,都是不正确的。虽然人实际上具有作恶的潜在能力,但毋庸置疑,人性在某些条件下可以是善的,即具有爱、利他、友善、慷慨、仁慈、信任等各种品质。

人性是自私的吗

按语:

有人认为人性是“自私的”,即邪恶的、软弱的、愚昧的、愚蠢的;还有人认为人性是“无私的”,即慷慨的、友善的、明智的、有理性的、有合作精神的。“人性是自私的吗?”对此,马斯洛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将之作为在布鲁克林开设的人格心理学的课程讲义。

所有关于人性的价值体系都植根于一定的心理学假设。也就是说,他们要么认定人性是“自私的”——邪恶的、软弱的、愚昧的、愚蠢的,要么认定人性是“无私的”——慷慨的、友善的、明智的、有理性的、有合作精神的。当然,还有一些特殊的价值理论是建立在这两种假设的混合体之上的。

关于自私与无私的问题,下面我们将进行详细的探讨。

自私的语义

如果某人对人性问题持极端的观点,我们对他关于人性问题的阐述进行长期追踪考察,就很容易发现他的整个观点都是建立在自私与无私某种隐含的、不自觉的定义之上的。追踪考察发现,那些认为人的天性是自私的,而且认为这种自私是健康的人,他们最终会接受自私的下述定义:所谓自私的行为,就是那些对个体有益或是使个体感到愉快的行为。

但是,对此稍加思考,就会发现这个定义有失偏颇,因为它自动设立,或者说实际上认为,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功利性的,都是为了满足个体对快乐和利益的追求。这样的方式,正是一种试图从一个隐含的、预先设定的定义来解决问题的方式。

要驳倒这个观点有多种方法可以考虑。比如,我们可以指出,无论如何,人类的行为之间总有差异,其中总有某些行为可以称为完全无私的行为。或者,为了便于讨论,我们可以先接受这种定义,然后,在此基础上强调依然有必要从词语上加以区分。这种区分是个人可以通过他自己的行为或者他人的行为条件来体会到的。

例如,如果你在星期一虐待一个孩子,星期二又善待他,这个孩子是能够区分你在不同时间的行为之间的差异的。

又如,为饿得奄奄一息的朋友提供食物,与拒绝为他提供食物这两种不同的行为,我们就应该进行区分。毋庸置疑,没有理由将这两种行为混为一谈,认为它们都是自私的。

同样,需要指出的是,那些人数不多的、认为人类从本质上而言是无私的理论家,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他们通常对无私这个概念采用如下定义:如果一种行为对他人有益,或者能给他人带来愉快,这种行为就是无私的行为。这种陈述依靠某种预设的定义,自然而然地认为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无私的。

语义学专家将会指出问题的另一面:价值评价是和自私与无私这两个词语联系在一起的。在我们的文化中,自私这个词具有贬义的色彩,其词义不受欢迎。与之相反,无私这个词则是美德的象征,其词义悦人心意。语义学家们知道,词义和价值观念紧密相连,麻烦与困惑往往接踵而来。

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我们不应该对问题有偏见。我们不应该假定自私与无私究竟谁好谁坏,除非我们已经确信事实的确如此。

总之,我们必须明白,如果想把自私和人性问题用科学公正的态度加以研究,我们就必须找到合适的词语,并给出更加精确和有意义的定义。其次,为了避免价值判断对定义和词语的影响,我们必须使用更加客观的、不涉及价值判断的术语。

来自动物研究的证据

同类推荐
  • 孟子与滕文公、告子

    孟子与滕文公、告子

    本书分为两部分:《孟子与滕文公》、《孟子与告子》。在这本书里,南先生对于中国历史上对人性善恶的辩论做了令人信服的裁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人应有的立身、处世精神,结合历史上正反两面的实例,进行阐发。读来意味深长,令人警醒怵惕。
  • 听朱光潜讲美学

    听朱光潜讲美学

    对于如何处理中西关学关系的问题,长期以来众多美学家从各自的学术观点和立场出发,做了积极的探讨和研究。
  • 孔子是个好老师

    孔子是个好老师

    本书共十三章,全面呈现了一个多面的孔子,以及孔门生动有趣的学习状况。同时,作者让2000多年前的学习和今天的学习型组织之间实现了“穿越”,更让人们看到了孔门的关注问题、注重研讨、激发潜能和发展个性的教育。
  • 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

    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

    适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学问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与陈独秀、鲁迅等并称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其思想和学说在中国现代思想界、文化界都产生过非常大的影响。长期以来,在中国大陆,公众对胡适的思想观点及其在中国现代史上的意义缺乏了解。随着改革开放,思想界、学术界对胡适思想的介绍和研究日益深入,对他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有了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 佛陀的下午茶:佛经中的人生絮语

    佛陀的下午茶:佛经中的人生絮语

    前世菩提树,今生因缘果。命运岑寂流离,佛颜嫣然常悦。作为红尘俗世中的人,且让我们问佛观心,于纷繁的生活中得到一些安宁与淡定。
热门推荐
  • 酒过剑留痕

    酒过剑留痕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名震天下的浪客,放荡不羁的强者,却始终怀揣一个武侠情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他的故事且听我娓娓道来。传说中的书友交流群来了:106148306有兴趣的读者欢迎入群。
  • 奇门遁甲统宗

    奇门遁甲统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相爱无事

    相爱无事

    警队里滚过来的人都知道林熙的名号,一个铁骨铮铮的女汉子,敢和局长叫板,半夜凌晨将人拖出来查案子空手夺白刃也是小事,于是新走马上任的支队长赵清辉莫名被她当天打的鼻青脸肿。但实际上打完人后,林熙独自面对他时却哭的撕心裂肺。其实,二人早在十年前就是情侣了,只不过不知为何,赵队长在实习过了第二天就销声匿迹,留下林熙一个人饮恨苍天,十年后,今日再见就是冤家碰头,一个步步紧逼正面迎敌,企图绕出对方不翼而飞的踪迹过往,一个嘻嘻哈哈装傻充楞,就是咬紧牙关拒不坦白。当所有事情都摆在眼前,她的手铐套住赵清辉时,两人的感情该何去何从,再见面又要以什么身份面对彼此
  • 江湖黑杀令

    江湖黑杀令

    年青武客身负亲仇下山,第一战便挑战武林盟主,第一杀便挚出惊恐武林四十年的黑杀令,第一招便将仇人开膛破肚,血腥当场,从而江湖掀起了一波波复仇大浪,暴龙烈火复出江湖,鬼斧黑令神首无尾,三僧六俗蠕蠕欲动,天籁鸿泽鬼魔出洞,菩提莲下佛死寂空,谁可拯救乾坤,初稚小生,芸芸花魁?一章章武侠传说传奇,一场场法魔玄幻演绎,一道道天机地符的轮回,一回回灵魂练狱的生死,我自论剑笑骂,无魂时流人妖狂,悲哀草溅弱骨梁,于无声处唤惊雷,慧智不开魔为猖。
  • 爱无助

    爱无助

    是—本从男人的视角来透视生活中女性的书,故而所写的人物皆为“男人的另一半”!
  • 闯关东前传

    闯关东前传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中国大地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灾荒,史称“丁戊奇荒”,山东两千多万灾民汇入闯关东的滚滚洪流……天灾不断,人祸频频,百姓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义和团运动、日俄战争等灾祸中艰难度日。山东掖县老管家藏着一面神秘的黑旗,它决定着成百上千人的身家性命。管家老大管粮、老二管水失手杀人,遭到官府通缉,无奈踏上闯关东之路。管粮流落矿山,肩负民族兴亡的重任,为国捐躯;管水加入义和团,在哈尔滨火烧与洋人相关的商铺,妹妹管缨开的酒坊也在劫难逃。三兄妹时而同仇敌忾,时而兄弟阋墙,时而携手并肩,在大义和亲情面前,他们轰轰烈烈、几死几生地开创了闯关东的民族大业。
  • 柔软的心要坚强

    柔软的心要坚强

    主人公莹莹误会爱人林枫出轨,坚持离婚后从全职太太转身职业女性,得知前夫林枫患癌后辞职照料陪伴最后时光,遇上失去联系的从小玩伴林强,就是林枫的主治医生,莹莹创办幸福农庄,后患乳腺癌康复,却救人身亡。
  • 何以梦

    何以梦

    每个女子都会遇见一个人,一个让她相信这个世界的美好,美好的世界有繁花似锦,心怀希望。清瞿俊逸、满腹才华、品质高贵,他是文字所凝炼,是诗词的化身,是梦的造就,是这世间所有美好的幻化。在平凡的世界里,一个不平凡的人。遇见他,是命中注定,无问结局……
  • 神偷拽妃,王爷滚远点

    神偷拽妃,王爷滚远点

    绝世神偷,葬身爱人之手,黝黑的枪口,绝了她前世的爱。左相府嫡出的大小姐,天生愚钝、目不识丁、懦弱无能,是左相府的耻辱,南月国的笑话。一场意外,灵魂互换!亲父嫌她?偷!庶母欺她?偷!偷!渣妹害她?偷!偷!偷!恶男负她?偷得他内内都不剩!五年的隐忍,五年的付出,五年的努力,只为了那一刻的惊世风华。当南月国的废材云大小姐褪去伪装,光芒万丈的那一瞬间,又耀了谁眼,悔了谁的肠?当昔日那些嫌她、欺她、害她、负她之人厚颜无耻地来求她相救的时候,她冷冷地勾唇,眼带轻蔑:“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他是南月国的皇室宠儿,有着翩然风姿,妖孽之容,却因天生命硬,连续克死了五个赐婚对象而无人敢嫁。他残暴嗜血,权势滔天,贪官对他闻风丧胆,百姓对他避之若浼,女子对他又爱又畏,而他却唯独对她上了心。红楼之中,她救了身受重伤的他,却将他丢在了舞台上拍卖。宫宴之上,她受众女嘲讽,却搂着他的脖子笑言:说我懦弱?我敢嫁给他,你们敢吗?一句戏言,让皇帝眼前一亮,当即下了圣旨将她赐婚于他……★★★★★大婚当日,一对红装璧人在玄王府中互拜天地,可本该是新娘的她却在月城最大的酒楼包厢里海吃胡喝。酒过三巡,她招呼小二继续上酒,上来的却是一个绝色美男,顿时愣住了:“你……你怎么来了?”美男星眸含情,笑得绝魅:“今日是你我大婚的日子,为夫怎能让娘子独守空房呢?来,先喝个交杯酒吧。”“滚,谁跟你喝交杯酒!”她呲牙。……
  • 雄狮去流浪

    雄狮去流浪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