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5500000003

第3章 为人藏锋之道(2)

官文是满洲贵族,又是湖广总督,清政府很器重他。胡林翼任湖北巡抚的时候,事事也让他三分。后来胡林翼想办法拉拢官文,这样就使得湘军在很多事上都办得比较顺。胡林翼死后,官文与湘军关系表面上很和气,但实际上已变得十分疏远。此次,曾国荃接任湖北巡抚,与官文同城,骤然间双方的关系紧张起来。

因为湖北按察司唐际盛与曾国荃的好朋友黄南坡有仇,于是唐际盛便怂恿官文,奏请曾国荃帮忙办理军务,目的是为了使曾国荃离开武昌,免得在此指手画脚(这就叫我的地盘我做主,你曾国荃想进来插一杠子,没门)。由此,曾国荃便与官文结怨,总想找机会报复官文。

曾国荃先发制人奏参唐际盛,接着就弹劾官文。但是曾国荃肚子里没有多少墨水,奏折写得不伦不类,语句也多不中肯。曾国藩的心腹幕僚赵烈文在日记中载道:

“曾国荃所写的奏折,语句很不中肯,用词也不严谨,奏折中所列举参劾官文的罪名也不完全正确。曾国荃依仗哥哥的威名肆意报私仇,打压官员,可见其为人。”

曾国荃怕曾国藩知道后阻挠他弹劾官文,因此故意背着曾国藩。外间知道曾国荃参劾官文后,不仅湖北的士绅反对,就是曾国藩的门生也认为他不地道。曾国藩知道弟弟弹劾官文后很担忧,怕由此得罪了官文,对自己不利。

因此,他写信劝阻曾国荃:“这样的事情,你最好不要干。”原因是:“如果你成功了,会招来众人对你的仇恨,他们会想一切办法来报复你;如果你失败了,你这后半辈子也就完了。”总之,“弟弟你干的这件事,会被人认为是你依仗我的威名在报私仇,你这样做,只会让人耻笑,你要想清楚”。随后,曾国藩又在给曾国荃的书信中说:“你参劾官文的事情,世人都会以为是我们俩商量着干的。其实这件事是你一个人的意思,与我何干?”

又过了十天,曾国藩得知奏参官文的事已经发生了,就反复叮嘱曾国荃主动向官文请罪,以求得官文的原谅。可争强好胜的曾国荃哪里听得进去,非要为自己讨个说法不可。

其实,在这个时候曾国藩完全有实力出来为弟弟撑腰,但是这样做就会得罪官文,为自己树敌。考虑再三,觉得还是不去争这个理为好。

曾国藩在多次劝阻弟弟不成的情况下,迫不得已,只好向朝廷“密折保官(官文),请勿深究”,向皇帝老儿说明了事情的原委。

军机处派出钦差查此案,认为曾国荃指责官文“肃党”,纯属陷害,要治曾国荃诬陷罪。

慈禧老佛爷心里也清楚,这一次曾国荃参劾官文的事,纯属湘系与满洲权贵之间的权力之争。而此时捻军的势力很强大,还需要利用湘淮两军出力镇压。因此,革去了官文的湖广总督的职务,回京后又让他掌管刑部,兼正白旗都统。

但是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就有点出人意料了,一大批湘军官员被开除。曾国藩开始紧张起来,他觉得这有可能是参劾事件导致的。同时他也感到朝廷对自己的冷淡和疏远。9月13日,曾国藩接到上谕:“着调补直隶总督,两江总督着马新贻调补。”曾国藩深知,由两江调往直隶,这并非是对自己重用,而是为了便于监视自己。与其受人监视,还不如不干了。曾国藩扔掉了乌纱帽,辞去了两江总督的职务。

整个事件就这样平息了下来,曾国藩多次劝阻弟弟以及“密折保官(官文)”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他不与人争强斗狠的品行。不与人争胜才得以保全弟弟与整个的湘军。

争与不争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可以相互转化。有些东西,你很积极地去争,并不一定能争取得来;如果你不争,有时反而很容易地就属于你了。对于我们来说,为了一点个人的利益就与人争,是很容易就招人反感、嫉恨的,这对个人的发展也很不利。所以说处处争第一并不是一件好事。

记住“枪打出头鸟”之理

凡是有才能的人总希望表现自己,希望被别人承认他高明,就像孔雀一样,遇见围观的人多了,就开屏展示自己的美丽,其实这很容易招来众怒。“枪打出头鸟”,过于表现自己的人,往往是死得最快的。

梁启超先生曾说曾国藩“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当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梁启超先生不愧是一代国学大师,识人的眼光可谓精湛。但有一点梁先生还是说错了,曾国藩一点都不钝拙。

曾国藩对“拙”有这样的解释,“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意思是说“真诚能战胜虚伪;脚踏实地、不显摆的人最终要比那些利用自己的小聪明投机取巧的人更有成就”。曾国藩强调的是守拙,不显摆,不张扬。

在中国古代官场中,官位越高就越是招人嫉妒,就越是容易被人扳倒,但曾国藩混迹官场,谨慎为怀,从不做出头之鸟。这就是他在变幻莫测的官场中处于不败地位的主要原因。

曾国藩不但要求自己做到谨慎行事,对家人他的要求也是很严格的。

早在道光年间,他就叮嘱家人:与他人发生争执,能忍就忍,哪怕自己吃点亏也不要把事情闹到公堂上去。曾国藩认为到公堂上打官司,一方面有失乡绅的气度,另一方面会被地方长官所鄙薄,甚至会被地方长官怀疑为仗势欺人。

曾国藩深知历史上许多高官没有败在官场上,而败在自己亲人手上的原因。当自己得势了,家里人就依仗自己的威名与人逞强斗狠,最终招致众怒,而落得个灭门的悲惨下场。

所以当他的叔父打着他父亲和他的旗号去干预地方公事后,他立即写信予以制止,并讲了一番此乃败家误国的道理。最初,他的叔父还很不以为然,甚至有些气愤,骂曾国藩胆小怕事。这时还是曾国藩的父亲搬出“祖训”,才使他收敛起来。

曾国藩的四弟曾国潢在地方上也很跋扈,很多人都恨他。对弟弟的行为,曾国藩也略有所知,常写信告诫弟弟,让他收敛些。曾国潢不但不听,反而要哥哥为他出头撑腰。

1857年曾国藩父亲去世,他回家奔丧,听得弟弟曾国潢在乡间杀人太多,招致众怒,想教训一下弟弟,好让他收敛一些。一天,趁弟弟在床上睡午觉,曾国藩找来了一个锥子,对着曾国潢的大腿狠狠地刺了下去,顿时鲜血直流,染红了被褥。曾国潢对哥哥的这一举动,高声直呼:“残暴!残暴!痛死我了!”曾国藩反问:“我只用锥子刺了你一下,你就痛死了,你杀人家,人家痛不痛?”

其实,依仗权势,行凶作恶而导致灭门之灾的事,历来都是受到人们批判的。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的王熙凤就是依仗着家族的势力干涉地方司法事务,致使整个家族灭亡,自己身陷囹圄。曾国藩谨慎行事,不做出头之鸟,才使他的官做得长久,且越做越大。

后来曾国藩做了两江总督,权势也就更大了,但曾国藩也更加谨慎了。他在给曾国荃的一封信中写道:

办理公事,绝不多说一句话,不要搞那些走后门的歪门邪道。大凡人官运极盛的时候,他们的子弟经手去办公务也是格外顺手,一唱百和,一呼百应。但是闲言碎语,一些不好的言论也由此而起,怨恨诽谤也由此而生。所以我们兄弟应在极盛之时预先设想到衰落之时,在盛时百事平顺之际预先考虑到衰时百事拂逆之际。弟弟你以后到长沙、去衡州、回湘乡,切记不要干预地方公务,以免惹人口舌。这是我的一片肺腑之言,望弟千万铭记在心。

曾国藩一生天不怕,地不怕,他怕的就是他人的嫌疑、闲言和诽谤。

曾国藩认为,成大事者,单有志还不行,还要修炼自己,最重要的是戒躁戒傲、少言实干、不强出头。

曾国藩曾经这样论述“藏锋”:“话说得太多,就容易招来祸害;多行不义,就会辱没自己的声名;轻视别人,就会遭受别人更大的轻视。很小心地说话,谨慎做事,就不会为自己招来灾难,这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有道是“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在他人面前过于表现自己的才华,于交友、处世都不利。自恃很有学问,在人前口若悬河,喋喋不休,人们难免会将你视为狂妄自大之徒,当面对你“洗耳恭听”,好像很崇拜你的样子,说不定转身就说你一句“什么玩意儿”。在工作中要学会“夹起尾巴做人”,时时谦虚,事事谨慎,才能获得人脉与人缘。

“忍”字头上一把刀,成就大事效果好

纵观中国历史,能够名垂史册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善忍。忍是涵养,也是策略。

司马迁忍辱,成就《史记》;西楚霸王项羽不能忍,自刎乌江;曾国藩善忍,立于官场数十年而不倒。可见,欲成大事,必须善忍。

善于忍耐的人总是不计较一时的得与失,而是把宏大的目标放在未来。曾国藩为人处世善忍,他认为,各种各样的对自己不利的流言飞语,哪怕是打击、迫害都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能够在不利因素面前做到镇定自如,忍耐一下,就能找到化不利为有利的方式,就能做到转败为胜。

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生活中有时发生的一些事情甚至可以把人逼入绝境。但这就是人生,我们谁也逃避不了。能够在流言飞语面前学会忍耐,能够在困境面前学会忍耐,开动脑筋,想出另外一条出路,你才能从流言与困境中走出,才能走向人生辉煌的顶点。

曾国藩的一生都是在忍耐中走过来的。

道光十四年的春天,曾国藩来到长沙岳麓书院读书。与他同住一个宿舍的是当地知府的儿子,他性情怪僻,很看不起曾国藩。

曾国藩学习的书桌离窗有几尺远,屋子里的光线又不好,看书很是费劲。为了借光,曾国藩就把书桌往窗口移了移。那个书生发怒道:“把我的光都遮了,我怎么看书呢?”对于同室的蛮横、无理,曾国藩忍住心中的怒火说:“那我搁在哪儿呢?”书生指着床侧恶狠狠地说:“可以搁这里。”曾国藩依言搁在床侧。半夜曾国藩仍读书不辍。那个书生又发怒道:“平日不读书,这个时候读,还让不让人睡觉?”曾国藩便无声默读。

曾国藩忍受着同室的羞辱,发奋读书,为他日后顺利地走入仕途奠定了基础。这是真功夫善忍的一面,曾国藩还有因不忍而碰壁的一面。

曾国藩在江西带兵的时候,虽然是个督师,其实没有多少实权,在地方上很多官员根本不听他的,不买他的账,筹兵筹饷很是困难,对此,曾国藩很是苦恼。后来还是胡林翼给他指明了事情的原委。

主要原因是曾国藩在个人修养方面有很多弱点,为人处世不能多忍耐,固执己见,自命不凡,一味蛮干而得罪人,致使办事多有不顺。

曾国藩耐心地听取了朋友的规劝,并且深深地作了自我反省,修炼了一颗善忍的心。遇事善忍,后来被曾国藩发挥得淋漓尽致。

有一天,湘军中的一些士兵练习打靶,误伤绿营军中一个小官。绿营军据这件事向湘军挑衅,列队进攻湘勇,在城墙上的守兵实弹在膛,两支军队差点打起来了。曾国藩忍气吞声,把误伤绿营军的士兵鞭打了一顿,才算把绿营兵的哗变平息下来。

后来,绿营军内部因赌博发生械斗,冲入曾国藩私宅,杀伤了曾国藩的随从,几乎伤及曾国藩。幸亏有属员挡住,曾国藩才幸免于难。

与曾国藩私宅一墙之隔的巡抚骆秉章,不仅不惩治乱兵,甚至亲自释放肇事者,使曾国藩进一步受辱于众人之前。曾国藩都忍了下来。

曾国藩善忍为他赢得了美名,从而很多人也都愿意与他交往了,这就为他一步步走向成功扫清了障碍。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忍不但可以成就健全的人格,还可以与人建立圆满的人际关系,维护幸福的家庭,成就各自的事业。

“忍”,是良药,虽然苦口,但有利于为人处世。能忍的人,走到哪儿,都是海阔天空,朋友遍天下;不能忍的人,去到哪儿,都会处处树敌,最后受伤的一定是自己。

做人就必须忍,这是上帝对人的一种考验。“忍”这种品质,重要性不亚于“恕”。轻浮暴躁沉不住气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大气者大志,大志者大器”,说的就是这个理。

强权的社会,险恶的人心,不公的世道,一切的一切,单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改变的,但是要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下去,你就得改变自己,学会忍。忍什么呢?忍苦、忍欺、忍世。

忍苦,就是要吃苦耐劳,忍常人不能承受之苦,甚至感情上的痛苦;忍欺,就是要像韩信忍胯下之辱,司马迁忍宫刑之辱一样,在屈辱中磨炼自己的意志;忍世,就是要忍受社会的不公。学会了这“三忍”,成功离你也就不远了。

藏起锋芒,藏而不露为智举

在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事事都想显露一下,以表明自己的才能和实力,盼望尽快得到他人的认可或刮目相看,因而表现得锋芒毕露、急于求成。但是,如果锋芒太露,就会丧失掉很多的机会和朋友,甚至会把自己卷入是非之中,这并不利于自己事业的发展。藏起锋芒,谨慎行事才是聪明的做法。

曾国藩在刚出道的时候锋芒毕露,很招摇。依势找皇帝要权要官,从而遭人嫉妒,受人暗算。处世处处碰壁,搞得连咸丰皇帝也不信任他。曾国藩也很苦恼。后来好朋友吴树敏写信狠狠地批评了他,才使曾国藩意识到自己在修养方面有很多弱点,在为人处世方面固执己见,自命不凡,一味蛮干。

后来,他收起了锋芒,改变了待人处事的态度。一次,他在给弟弟的信中这样写道:

我以往争强好胜,锋芒毕露,给自己惹了很多的是非,致使做事处处碰壁,多有不顺。后来,我逐渐注重个人的修养,藏住锋芒,事情就好办多了。弟弟在地方上做官,一要收敛一些,不可事事逞强,给自己惹是非,谨慎行事,你的官才做得长久。

同类推荐
  • 大公司跟对人,小公司做对事

    大公司跟对人,小公司做对事

    把事做对是一种技巧,一种能力;做对事是一种选择,一种方向。从前,有个年轻人请教一位德高望重的智者:“我怎样才能成功呢?”智者告诉他:“有三个秘诀:第一个是帮成功者做事;第二个与成功者共事;第三个是请成功者为你做事。”很显然,这三个秘诀里,最现实也最容易实现的还是第一个一一帮成功者做事,即跟对人,这是成功的第一步。在大公司这一点尤为重要。跟对人,就等于搭上了成功的顺风车,可以少走很多弯路,甚至绕开致命的失败。也就是说,只有跟对人.才能做对事;跟错了人,整个世界也就跟着错了。
  • 细节决定成败大全集(超值金版)

    细节决定成败大全集(超值金版)

    对于个人来说,能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能把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对于天下的企业来说,只有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才能打造企业品牌,铸就企业辉煌!这是一个精细化的时代,最终极的竞争就是细节的竞争。抓住了细节,也就抓住了成功的手。凡禹等编著的《细节决定成败大全集》全方位地为您介绍职场、管理、处世、说话、应酬以及生活中不可忽视的方方面面的细节。相信《细节决定成败大全集》一定能为您的成功之路加油助推!
  • 聪明女人成事的12张王牌

    聪明女人成事的12张王牌

    本书是成就女人生活与事业的秘典,涉及内容丰富,知识面广且可读性强,观念新颖并有极强的操作性,很多说话、办事的技巧,读者可以直接应用到生活当中,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更多成事王牌尽在书中,赶快拿来一用吧。
  • 学会和客户说话

    学会和客户说话

    无论你是初入销售这一行,还是已有几年销售经验,你都能从本书中找到解决销售困惑、提高业绩的诀窍,进而轻松应对并掌握和客户说话中的主动权,以心攻心、见招拆招,快速、顺利地拿下订单!
  • 想通了就快乐

    想通了就快乐

    酸咸苦辣尝过,才可能更充分地拥有和珍惜生命的甘甜。即使这个世界永远都不能为我们提供一个绝对完美的结局,我们也应该学会在与它的相处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我们将这些闪耀着智慧和哲理的火花一一收集,希冀给你的生活带来些许的感动和启迪,为你的生命创造出人世间最美丽的奇迹。想通了,也就懂得了得到与失去的意义想通了,也就明白了选择与放弃的道理想通了,也就理解了获得幸福的真谛想通了,也就掌握了享受快乐的秘密。
热门推荐
  • 神秘之旅

    神秘之旅

    带着属性异能,穿越一个个世界。领略一个个异域风情的神秘世界。新书万千之心,有兴趣的可前往阅读。
  • 重生之都市仙尊

    重生之都市仙尊

    修仙大能重生都市,会炼丹,能炼器,懂阵法。且看陈远如何在都市吊打一切,一步步登临绝巅。
  • 将门凤华

    将门凤华

    新书《衣手遮天》已发布……重生一世,她只想一斤牛肉三碗酒,老娘瞪狗狗都抖。【已经有三本完结古言,请放心入坑。
  • 坐看云卷云疏

    坐看云卷云疏

    我愿意为你与世界为敌,只要你还在我身边。
  •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纵观女王与12位首相的相处之道,不难发现,她颇得英国政治传统的精髓。自君主立宪制确立以来,英王一直秉承游离于政治的原则,同时通过很隐晦的方式保持影响力。这与英国曾长期在外交上实行的光荣孤立政策有着本质上的相似之处:远离纷争,但能把握住微妙的平衡,在若即若离中,保证自身的话语权。”张炜说。
  • 中华美德1

    中华美德1

    在故事中汲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
  • 尊贵庶女

    尊贵庶女

    蓝霏琳,定远侯府庶女,空有一副好面容,胸无点墨,依附着嫡母和嫡姐生活。心里爱慕着三皇子,因此遭到了嫡妹的不满。最后却因嫡妹的谎言,跳下池塘,溺水身亡。再睁眼,不堪的高门庶女却迎来了一个全新的灵魂。蓝菲琳蓝氏集团的总裁,生性谨慎,手段狠辣,操控着蓝氏集团上下的命脉。不管对于谁都绝对不会有一丝的恻隐之心,唯独万分宠爱自己亲妹。可是没想到,最后,却是死在亲妹的手下。原本以为命落黄泉,一睁眼,却成为愚钝的高门庶女——蓝霏琳。既来之,则安之,且看她如何让在这个充满算计的后院之中保全自己,并为自己谋得一生的幸福。嫡母狠毒,那就绝对不要手下留情,废了她。嫡姐想要陷害她,那就让她自食恶果。姨娘懦弱,那就好好调教,绝对让她脱胎换骨。且看一代庶女如何在这风波诡异的后院之中混的风生水起,又是如何觅得如意郎君,一步步成为全天下女子羡慕的对象。
  • 南海远方的家

    南海远方的家

    本书稿是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伊始和另外两名作家合著的一部报告文学。作者们用两年时间进行了深入的采访,体验生活。作家姚中才在美济礁守礁两个半月,阅读了大量材料才定稿。本书以南渔政巡航,护渔,守岛守礁为主线,辅以海洋知识,渔业生产,地理,历史和现状作了详细的描写。并且对南海渔民在南中国海的生活,风俗进行了真实记载。
  • 支动

    支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散文(2016年第5期)

    散文(2016年第5期)

    《散文》创刊于1980年1月,是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创刊之初,便确立了思想上追求高格调,艺术上追求高水准的办刊宗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得《散文》成为一份高雅纯净,独具品位的刊物,推出了包括贾平凹、赵丽宏、詹克明、李汉荣等在内的大批优秀散文作家及作品,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社会的认可。从创刊至今,《散文》一直以它独特的魅力力证着自己的存在,坚持呈现当代中国巅峰笔意,鼓励作者表达发现,呈现了一种罕见的沉思的品质和悲悯情怀,是当代文学界尤其是散文界极具分量的文学读本,在读者、作者、文学评论者心中地位崇高,影响遍及海内外华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