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8600000015

第15章 三国:当军阀遇到门阀(1)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风起云涌。当东汉政府无法压制各地起义的烽烟时,地方的豪强地主们只好自己武装起来。于是,拥有独立武装力量的地方豪强——军阀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军阀们要统一天下,变成一个新的中央政权,就不可避免地与那些世代跻身于东汉政权的地方豪强——门阀发生关系。是依靠他们,还是压制他们?这就是三国时代的主旋律。

一、先给诸侯分个类

董卓进京之后,东汉帝国就落到了地方豪强的手里,后来大大小小十几个政权,都出自地方豪强。但是,地方豪强并不是整齐划一的,还可以分个三六九等。

第一类,皇族地方豪强。

这些人是皇族,但是他们与皇帝的血缘关系实在太远,因此其政治势力并非来源于皇族血缘关系,而是自己祖辈遗传给他们的财富和社会地位比如,幽州的刘虞、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焉。他们都是典型的皇族地方豪强。

这些人的特点,一是都不反对东汉政权,没有取代东汉政权的企图。比如幽州牧刘虞听说袁绍想要立自己为帝,就坚决不干,而且义正辞严地把袁绍派来的使者张岐等人臭骂一通。二是这些人大多是文臣,比较强调治国安民,这恐怕是东汉对儒家思想极为推崇的结果。东汉皇族内部读书氛围很浓,特别崇信儒家思想。其结果就是,比较得民心,能得到不少士人的支持,但打仗时作风偏软。比如刘璋在面对刘备的进攻时,就拒绝了手下坚壁清野的建议。

第二类,一般地方豪强。

他们没有皇族身份,主要依靠的是自己家族在地方上的势力。比如袁绍、袁术、曹操、马腾、张绣、孔融、孔伷等等。他们之所以能够当官、能够有一定的政治资本,与他们自己家族的势力关系密切。

这些人的特点,一是有名气。袁家四世三公,祖上都是高官,门生故吏遍于天下。曹家也不差,祖上也是大官一大堆。再比如孔融,孔子之后。总之,不是高官之后就是名门之后,绝对没有庶人。因此,对士族门阀的吸引力还是挺强的,容易得到士族大地主的支持。二是往往有野心。他们祖上已经位列三公,当然想要更进一步。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袁术,他还真的就直接称帝了。

第三类,地方豪强支持下的寒门。

这些人,不是名门望族,更不是皇族,但是由于他们能打仗,所以受到一些地方豪强的支持,代表人物是董卓、公孙瓒、孙坚等。他们别的本事没有,打仗那是看家本领,在战乱年代比较吃香。但由于这些人地位比较低,所以野心相对要小些,不怎么想争夺天下。同时,由于他们普遍书读得比较少,所以不怎么招士人喜欢,在一般情况下,想得到士族的支持相对难一点儿。可以说,如果不是黄巾大起义对士族地主的冲击太大,他们很难登上历史舞台。

有人可能要问了,那刘备呢?刘备比较特殊。从他最初出道的情况来看,应该划为第三类,但是他很快就发现自己是第三类当中打仗比较差的。怎么办呢?突然想起自己还姓刘呢,翻出家谱来一查。嘿,俺是中山靖王之后,一排辈分,还是皇叔呢。于是,他迅速脱离了第三世界,跻身于第一类豪强。

皇族地方豪强,打出来一个蜀汉政权;一般地方豪强里出了一个曹魏;最后是孙吴政权代表的寒门杀出了重围。魏、蜀、吴,都是由地方军阀政权演变来的,但是由于是不同种类的军阀,所以他们在如何对待也就是门阀的问题上,做法就大相径庭。下面,我们就分别来看看这些军阀遇到门阀时,他们是怎么干的。

二、上有天子,下有豪族

第一个,讲魏国。

魏国的第一个皇帝是曹丕,但其缔造者是曹操。讲三国不可能不讲曹操。他的武装力量是怎么来的?前面讲了,他是普通地方豪强,是靠自己家族长期积累的财富和资源起家的,史称他“散家财,合义兵”。

仅有家族势力的支持,势力还不够大。正好,遇上黄巾军。一仗打下来,收编了几十万黄巾军,实力大增,但像这种靠运气增强实力的办法不能长远。所以,曹操做了两件事,奠定了魏国崛起的基础。一是屯田,二是把皇帝弄到手。

所谓屯田,就是建立生产建设兵团。当时由于战乱频繁,大量田地荒芜,无人耕种。曹操将这些无主之地全部收归国有,组织手下的士兵进行耕种,或者招募失地农民来耕种。到秋天收获的谷物,曹操和种田的士兵、农民对半分。这简直就是敲骨吸髓式的剥削。要知道,汉代平常的地租是十五分之一。但是,士兵和农民都愿意干。为什么呢?据《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书》的记载,当时“民人相食,州里萧条”,老百姓没活路了。到曹操这儿来种地,虽然租子很重,但收入好歹也有个保障,至少能生存下去。

就靠着屯田,曹操一年下来就“得谷百万斛”,攒足了军粮。不但如此,无业游民都被召募去种地,地方治安问题解决了。打起仗来,兵源也不愁了。所以曹操集团在开始屯田之后,实力越来越强。相反,其他地方军阀都是靠打家劫舍过日子,抢不到东西,那就得饿肚子,不用敌人进攻,自己先就垮掉了。

讲到第二点,把皇帝弄到手上,就要多说几句了。要分析一下有什么利、有什么弊?

把皇帝弄到手上有什么利呢?一般的说法是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具体来说,就是地方政权变成了中央政权;地方军阀变成了中央军,两军对垒,就可以给你扣帽子,打击你的士气。此外,在中央政府当官,面子大,地位高,更有利于网罗人才。这么大的好处,谁不知道,为什么没人去抢呢?是大家都比曹操笨吗?不是,因为把天子弄到手上不但有利,还有弊。

什么弊呢?袁绍手下的谋士说得清楚:“汉室陵迟,为日久矣,今欲兴之,不亦难乎?且英雄并起,各据州郡,连徒聚众,动有万计,所谓秦失其鹿,先得者王。今迎天子,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非计之善者也。”对此,易中天先生的评价是,“典型的山大王意识,一点政治头脑都没有”。其实不然,迎奉天子是有弊端的。第一,政治路线受制于人。一旦迎奉天子,你就不能再有称王称霸、逐鹿中原的想法,而要匡扶汉室。第二,皇帝就这一个,如果抢到手上,就可能成为众矢之的。第三,对待皇帝如果出现失误,那就丧失了政治上的优势,而且还给自己内部带来不稳定因素。

既然有这么多弊端,那曹操为什么还要迎奉皇帝呢?袁绍手下的谋士们在分析问题时忘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即皇帝本人和皇族的状况。

当时皇帝年纪很小,才十六岁,又父母双亡,甚至连得力的亲戚也没有一个,完全没有依靠力量,朝不保夕,颠沛流离,整日生活在惊恐之中。据《后汉书》记载,当时皇帝和百官就住在断壁残垣之间。由于没有粮食,副部级以下的都得出去挖野菜。有的人活活饿死,有的被乱兵所杀。把处于这种状态下的皇帝弄到手中,有风险吗?没有。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①,现在他最缺乏的就是生存和安全,而曹操毫无疑问可以满足他的这个需要。再看当时的皇族。刘氏皇族人很多,但是和汉献帝全都是出了五服的远房亲戚,而且有点实力的全都不在中原。

汉献帝建安元年,即196年,曹操带着吃的、穿的、用的,跑去见皇帝了。这个雪中送炭的举动把皇帝感激坏了,皇帝打心眼儿里觉得曹操是忠臣,是自己的救星,立即授予曹操符节和黄钺,录尚书事。不久,又任命曹操为大将军。大将军是东汉权力最大的官,任命曹操为大将军,就是把大权全部授予曹操。

到这时,袁绍才发现自己错了。怎么办?用战争解决问题。于是就有了著名的官渡之战。曹操集团在这一战中的胜利,最终导致魏国的崛起。

在这里,必须说一点的是,官渡之战决不是什么“寒门”对“士族”之战,更不代表什么“儒家”与“法家”之争。袁绍绝不是整个北方或中原士族门阀的代表。袁曹二人背后都是地方豪强大地主,不同之处仅在于支持袁绍的是冀州大地主,而支持曹操的是颍川、汝南和沛国一带的大地主。

人们为什么会认为曹操就是寒门而得不到士族门阀的支持呢?

理由主要有两条。第一,曹操出身不好,“曹操不是士族,他出身于士族最憎恶和蔑视的宦官家庭”,因此,最爱以出身看人的士族门阀,肯定不能认可曹操。第二,曹操推行的“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损害士族门阀的利益。

这样两条理由立得住脚吗?立不住。

我们先看第一条,曹操“赘阉遗丑”的身份是否妨碍门阀们支持他。

首先,宦官和士族门阀包括党人有仇是真,但并不是所有宦官都和士族门阀有仇。清代学者赵翼说得好:“后汉宦官之贪恶肆横,固已十人而九,然其中亦有清慎自守者,不可一概抹煞也。”而曹操的爷爷曹腾就是这“清慎自守”中的一个。据《后汉书·曹腾传》记载,曹腾还曾进用“海内名人陈留、虞放、边韶”等人。可见曹家和门阀的关系还是不错的。

其次,曹操本人得到了当时名士的高度评价。汝南月旦评的主持者许劭早就称赞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而著名党人领袖李膺的儿子李瓒也认为“天下英雄,无过曹操”,因此要他的儿子舍张邈、袁绍而“归曹氏”。可见这些士族门阀对曹操是认可的。

再次,曹操本人以及曹氏家族中很多人都是东汉的大官。比如曹仁的爷爷曹褒为颍川太守,父亲曹炽为侍中、长水校尉。曹家本身也挺符合门阀世代为官的定义,应该也算是门阀之一。

我们再看第二条,曹操推行的“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是否妨碍他得到士族的支持。“唯才是举”看上去的确打破了士族门阀对政治权力的垄断。

但是,首先请注意在战乱年代士族门阀最核心的利益是政治权力吗?不是。面对农民起义,整个地主阶级的利益是一致的,就是保护他们的土地所有权和人身财产安全。

第二,曹操的那个唯才是举,举出来的都是寒门吗?也不是。比如陈群、荀攸、司马懿、钟繇等人,哪个不是世家大族出身?这其中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唯才是举”是推荐制,而非考试录用。负责推荐的人主要是荀彧等人,他们本来就是士族门阀。二是颍川、汝南一带的士族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特别重视教育。因此,其中一些人在是士族门阀的同时也往往是很出色的知识分子和谋士。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曹操受到士族门阀支持这件事上,并不存在障碍。事实上,曹操手下的文臣中,有来自颍川荀氏的荀彧、荀攸、荀悦,陈氏的陈群、钟氏的钟繇(荀、孙、钟三氏都是世代为官的豪门),还有郭嘉、杜袭、辛毗等人都是颍川士人。而曹丕则公开表示:“颍川先帝所由起兵征伐也。官渡之役,四方瓦解,远近顾望,而此郡守义,丁壮荷戈,老弱负粮……天以此郡,翼成大魏。”可见颍川豪强对曹魏政权的支持有多么重要。

那么,这些豪族门阀为什么如此支持曹操呢?

第一个原因是曹操对颍川、汝南一带的大地主们有恩。早在184年,黄巾起义暴发之时,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受命与卢植等人合军进攻颍川黄巾军,结果大破黄巾军,斩首数万级。曹操还因此升迁为济南相。

第二个原因是曹操的个人魅力。前面已经提到了颍川、汝南一带的士族门阀中很多人都是当世名儒、著名知识分子,他们比一般的士族门阀有政治眼光。他们将曹操和袁绍进行对比之后,得出结论:得跟着曹操混。比如颍川士族的领袖人物荀彧,在天下大乱之前,他举族迁往冀州躲避战火,袁绍得冀州之后“待彧以上宾之礼”。但是,荀彧发现袁绍是个成不了大气的绣花枕头,反倒是一眼相中了当时势力并不大的曹操。史书记载他:“度绍终不能成大事,时太祖为奋武将军,在东郡,初平二年,彧去绍从太祖。”

总之,以荀彧等人为代表的颍川、汝南一带的知识分子兼士族门阀成为支持曹魏政权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称之为汝颍集团。与这个集团相对应的是谯沛集团,其代表人物是夏侯惇、曹仁、张辽等人。汝颍集团是知识分子兼士族门阀;而谯沛集团则是曹氏、夏侯氏加军事将领集团。正是这两大集团,支起了曹操的政权。换句话说,曹操集团的权力架构是皇帝在上,曹操在中处核心,汝颍集团在左下,谯沛集团在右下的三岔形结构。

汉献帝为曹操提供政治支持,汝颖集团为曹操提供智力支持,谯沛集团为曹操提供武力支持,再加上曹操本人出众的才能,曹魏就凭借着一场场战争的胜利而兴起了。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赤壁之战。

赤壁一战,曹魏遇到了另一个正在兴起的政权东吴,而曹魏的失败则成就了第三个政权蜀汉的兴起。

三、江东族群大联盟

曹魏集团一路高歌猛进,所向无敌,眼看着就要一统天下了。北方基本平定之后,曹操旌旗一挥,大军便向南方的荆州扑来。其实拿荆州也简单,刘备的部队一触即溃,而刘琮更是打都不打就降了。然而,曹操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想要一鼓作气平定江东。结果在赤壁碰了个大钉子,十几万人马碰没了,到手的荆州碰丢了。

这一年是208年,而使曹操梦碎赤壁的正是孙刘联军。

我们先来讲讲孙氏建立的东吴政权的情况。

正如诸葛亮所言“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一般人认为东吴政权最早由孙坚建立,后来经过孙策发展壮大,最后传到孙权手里经赤壁一战形成吴国。这其实是不对的,至少不完全对。

同类推荐
  •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气质是邓小平重要的品质之一。邓小平是运用批判性思维的典范。他之所以能取得非凡的成就,正在于他用批判性思维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批判性思维在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与发展是在批判性思维中实现的,可以说没有批判性思维,就不可能有邓小平理论。因此,对邓小平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 人才

    人才

    怎样为官?怎样才能做好官? 本书从《资治通鉴》《史记》《左传》《论语》《孟子》等中华传统典籍中精选了420余则历史故事,旨在为官员提供向历史学习的资料,向历史要观念、要经验、要成果。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说它照出了兴衰更迭。其实兴衰不仅是朝代,也包括个人命运。读历史,联系自己,可以达到正衣冠的效果。 本书从价值、德才、君子小人、态度、条件、知人、识别、举用、掌控等9个方面介绍了古代人才理念及实践。人是一切因素中最可宝贵的,治政之术的实施,关键在人才,所谓“治本在得人”。
  • 台湾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论文汇编.2012卷

    台湾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论文汇编.2012卷

    本书系全国台湾研究会2012年度台湾研究优秀论文获奖论文集,共收录叶世明《两岸民调体系建构---兼谈审慎思辨民调理论方法的运用》、王建民《南台湾经济社会结构对岛内政治与两岸关系影响初探》、廖中武《政治社会化:台湾民众国家认同的建构路径》、孙云《新形势下海峡两岸在国际社会的合作析论》、童立群《表象与实质:探析台湾蓝绿矛盾的深层原因》、严泉《中间选民与台湾选举政治发展的新趋势》等优秀论文18篇,从多个角度对台湾历史与现状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当年度台湾研究成果之集大成者。
  • 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纵览现代世界大国之兴衰,一个大国要振兴,非有自己的兴邦之道不可。英、法、美走的是自由市场经济之路,德、日走的是民族利益至上的国家资本主义之路,苏联走的是社会主义的政府全面管理经济之路。这些国家都沿着自己的发展道路,实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崛起,成为世界强国。中国的崛起,必然也要探索形成符合本国实际的发展道路。
  • 中国后妃政治

    中国后妃政治

    《中国后妃政治》认为后妃位于最高权力中枢,她们的政治活动在高度中央集权的体制下会产生重大影响。以此为立足点,《中国后妃政治》全面扫描了从春秋到清王朝的后妃政治活动,系统研究了后妃政治所涉及的重大关系领域,综合分析了历史上具有代表意义的后妃政治朝代,典型剖析了参政后妃的具体政治作为及其影响。
热门推荐
  • 家有贤妻:下堂庶女不从夫

    家有贤妻:下堂庶女不从夫

    为了母亲,她这个庶女嫁给传说中皇上的私生子。他绝对“忠心”绝对“仁义”,她绝对“贤惠”绝对“本分”新婚三日,新郎避而不见,她回门不过夜,原轿去原轿回。成亲不到一月,夫君说他所爱另有其人,她立刻亲自上门去提亲。这世上还有比她更贤惠的妻子吗?可偏偏有人意不平,冷笑挑起她的下巴:“到底要怎么样,才能挑动你的情绪?”她掩面而泣:“夫君对我如何都可以,但万不能不要我!”大雨中,她接过他的休书,一夜失踪。-再相见,她于国宴之日长跪朝堂,低眉顺眼:“妾愿远嫁西凉国,保两国和平,世世代代!”五年后,她率百万铁骑,踏破他的家园,令他成为阶下之囚。她身后,站着面容与他相似的男孩,而她的身边所站立的,早已换做他人。
  • 英雄劫

    英雄劫

    有心栽花,无心插柳,擎天英雄亦难免,随波逐流!
  • 绝对选项

    绝对选项

    当绝对选项出现时,若是不做出选择,时间将一直静止。若是做出选择却无法完成选项中的任务,时间将会倒流,绝对选项重新开始。【选项一:实力单杀魔界大魔王】【选项二:用三句话俘虏千年老处女的芳心】石小白选择选项一,被花式虐杀千万次;选择选项二,被花样发卡千万回。绝对选项(已选3210次):“选择吧,少年!”石小白:“我选择死亡!”石小白愤然自杀,以为解脱。绝对选项(已选3211次):“选择吧,少年!”石小白:“……”(VIP全订阅群:590323997(进群需全订截图),普通书友群:420179413,欢迎大家加入!)
  • 翻案

    翻案

    主编说,要珍惜,詹周氏快90岁了,我可能会是最后一个见到她的媒体人。这算激励还是抚慰?没任何意义。我估计连主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采访她,无非是在哪里翻档案,看到了民国三大奇案,发现这三个案子,百十来号人,好像就詹周氏还活着。盯着民国时期的影印照她突发奇想,如果这周末把我派过去,拍一张她90岁的样子,彩色数码的,贴在她30岁的黑白照片旁边,一定很有趣。可是这对我很无趣,上海到大丰农场来回600公里,主编只批我500块经费,况且两地不通火车,早上一班从人民广场出发的大巴,晃悠到下午才到,晚上就要从那边再折回来。
  • 京城三怪

    京城三怪

    《京城三怪》讲述了火烧圆明园前夜的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三位身怀绝技的怪侠被官府关入死牢,在京城危在旦夕之时,朝廷命他们守卫圆明园。他们各施本领,与洋人争斗,终因官员贪生怕死,投靠洋人,三怪侠负气而走,投奔义和团。《血影招魂刀》、《月下伏魔》、《沧海寻仇》、《铁胆少年》分别讲述了几段历史夹缝中的故事。故事中的侠义中人惩恶扬善,勇斗倭寇,打出了中国人的骨气,体现了武林中人的义胆。五个故事跌宕起伏,丝丝入扣,让人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武学的精妙。开卷必有益,望读者诸君细细品评。
  • 鬼眼医妃

    鬼眼医妃

    人说农历的七月十五是鬼节,这一日千万不要做亏心事,不然会遭到报应。不管你信不信,于静潇是信了!穿越前,她被婴灵按在洗脸盆中淹死,她以为自己的霉算倒到头了。穿越后,她重生为一个丑陋的低贱官奴,被卖给一个傻子当老婆!好不容易摆脱了恶婆婆,混到宫里,当起了三姑六婆中的产婆。不想却遭人陷害,被丢入冷宫去刷马桶。最倒霉的是,怕鬼的她竟能看到那些吓死人的婴灵!尼玛!人倒霉到这种境界是否也是一种才能呢?好吧!人要脸,树要皮,电线杆子要水泥!她于静潇还非要摆脱这倒大霉的背运,立誓踏上幸福的康庄大道!对了,千万不要做亏心事哦!不信?摸摸你的脖子,是不是有一双冰凉的小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少年必读著名作家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青少年必读著名作家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穿梭在无尽世界里

    穿梭在无尽世界里

    这是一个穿梭万界,在里面君临天下的故事,一却从笑傲开始
  • 唐宫美人夺天下:武媚娘传

    唐宫美人夺天下:武媚娘传

    为救初恋李牧,14岁的少女武如意入宫,在净初池畔畔遭遇当朝天子李世民,武如意的一句话竟改变了李家王朝的江山,从此她成了霍乱宫闱的妖女。死亡、酷刑笼罩着她,疏离、谎言包裹着她。她被赐名武媚娘,一步步在宫中行走,韦妃的残酷、杨妃的伪善、徐慧的背叛、长孙无忌的忌惮、李世民的选择……这一切差点将她逼上绝路。和当朝天子分分合合的虐恋让她明白爱情不能保护自己,要活下去,唯有权力,从此,她走上了不归路。但她忘了,身边还有一个守护她多年的李治。再次遭遇爱情,如今,要在江山和真爱中做出选择的是她自己,武媚娘该何去何从!
  • 天生帝尊

    天生帝尊

    王尊在出生的那一刻,便无敌了。然而…“尊弟,你是我青瑶大帝的因果,我当护你一生!”重生归来的顾馨遥淡淡道。“尊哥哥,这辈子,天上地下,没人伤得了你。记住,这话,羽凰魔君说的!”转世而来的林小雨轻声道。“尊哥哥,这一次,我不会再让你退我的婚了!”六岁的陆飘雪巧笑嫣然的看着王尊。“王尊,我一定要把你踩在脚下,让你仰望我,爱上我!”……王尊:“???喂喂,我是无敌的好嘛!”PS:纯至尊天才流,无重生,无背景,无奇遇,无金手指…主角就出生就无敌,天生不凡,吊打一切!PS:上本书太监中,人品不能保证,慎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