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提示:
“夫志,气之帅也。”大凡成功人士总会有自己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苦不怕,累不怕,美好梦想指引着他们昂然前行。树立目标:给生命一份坚实的承诺。
1.目标堆砌成功
你看见过在水流中打转的落叶吗?它们根据水的运动而翻转,蜗旋,漂流,完全没有目的,也无法选择自己的方向。它们的归宿不由自己,它们的命运全凭偶然。人生就像流水一样,有的人围绕着一个点打转,有的人顺流直下,而有的人却选择了逆流而上。落叶是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然而人却完全不同。只要你选择了正确的方向,你就可以游向任何你想去的地方,乘着水流去寻找自己的机会。
海伦·凯勒曾说:当一个人感到有一种力量推动他去翱翔时,他是不会去爬行的。这种力量就是目标的力量。每每考量一位成功人士,都会发现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走的每一步都有明确的目标。正是一步步的精心策划,才使他们踏着一个个目标实现的阶梯步入了成功的殿堂。而那些茫然度日却不知所为何事的人到头来只能抱憾终生。
退职酒会,是一个令人难受的场合,参加者都希望在不失冒昧的情况下赶快离去。一次,一位退职的老先生多喝了几杯酒后,感到自己应该说几句肺腑之言:“年轻人,你们认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了,奉劝各位,事实并非如此。就我而言,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我曾经拥有的那些伟大的抱负到头来都是一场空,因为我的一生都在随波逐流,到头来才发现我失去了一生宝贵的时间,到头来一无所有。”望着这位老人的惆怅与感伤,每一个人对他的不幸深表同情之时,也许都会以一种难以名状的心情为自己而担忧。的确,如果让世事支配,那么我们中的多数人终将一事无成。如果我们希望寻求成功的道路,就应该首先明确前进的方向,追逐的目标。
在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叫比塞尔的小村庄。它靠在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从那里走出沙漠一般要三昼夜的时间,但在英国皇家学院的院士肯·莱文1926年发现它之前,那里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沙漠,在我们看来,真是有点儿不可思议。据说他们并非不愿意离开这块贫瘠的沙漠,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成功地走出这片沙漠。肯·莱文来到比塞尔以后,用手语同当地人交流,结果发现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里无论向哪个方向出发,最后都还要转回到原地来。肯·莱文听了他们的话当然不相信。为了证明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肯·莱文进行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村一直向北走,结果不到四天时间就走了出来。可比塞尔人为什么就走不出去呢?肯·莱文非常纳闷,最后他决定找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他们准备了半个月的水,牵上两匹骆驼,肯·莱文又收起指南针等设备,只拿着一根木棍跟在后面。十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将近800英里的路程,第11天清晨,一块绿洲出现在他的眼前,他们果真又回到了比塞尔。肯·莱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为他们没有指南针等设备,也根本不认识北极星。
在一望无际的大沙漠里,如果一个人凭着感觉往前走,他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圈,最后,他的足迹多半是一把卷尺的形状。比塞尔村在浩瀚的沙漠中央,方圆千公里,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的。肯·莱文离开比塞尔时,带了一个叫阿古特尔的青年。他告诉阿古特尔:“你只要白天休息,夜里一直朝着北面那颗最亮的星星走,就一定能走出沙漠。”青年照着去做,三天后果然走到了大漠的边缘。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许多人之所以不能到达成功的圣地,缺少的往往不是能力,而是正确的方向和明确的目标。
有这样一个寓言:三只青蛙掉进鲜奶桶中。第一只青蛙说:“这是命。”于是它盘起后腿,一动不动等待着死亡的降临。第二只青蛙说:“这桶看来太深了,凭我的跳跃能力,是不可能跳出去了。今天死定了。”于是,它沉入桶底淹死了。第三只青蛙打量着四周说:“真是不幸!但我的后腿还有劲,我要找到垫脚的东西,跳出这可怕的桶!”于是,第三只青蛙一边划一边跳。它要求每一次的跳跃都比自己上次跳的高一些。慢慢地,这只青蛙越跳越高,终于跳出了奶桶。明确自己每一步的目标,并逐步完成,第三只青蛙终于做到了自救,完成了那个被认为是天命是不可能的事情。
拿破仑·希尔认为,如果有什么使我们总得不到我们想要的东西的话,这个原因就是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所以,在你决定自己想要什么之前,想一想,你的每一步该怎么走,你要去往何方。成功其实很简单,就是用一个一个细而小的目标逐个实现,来铺平走向成功的那条康庄大道,然后一直走下去。
如果一个将军不知道自己要完成什么任务就带着士兵冲往战场;如果一艘轮船不知道要驶往何方就满载货物随波逐浪;如果我们在没有北极星的暗夜里踽踽独行迷茫彷徨——那又哪里能看见胜利旗帜猎猎作响的容光,哪里能听见归航时汽笛的悠扬,哪里能感受征途跋涉后归属的安详。
2.用现实的目标代替虚幻的梦想
人们都有梦想,一些人能把它变成现实,而另一些人却永远只能把它留在虚幻的梦想阶段。造成不同结果的原因其实就在于一些人把理想的实现划分成一个个现实的目标,而去逐步实现;另一些人,却只是远远地望着高高在上的梦想……
在人生的征途中,你会有许多目标。那个你为之奋斗的理想就是你的终极目标。你要把它放在心里。在漫漫长路中你需要为自己设定一些现实可及的目标。这些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以实现的。如果计划不具体,就无法衡量是否实现了,那样就会降低人的积极性。因为向目标迈进是我们奋斗动力的源泉,如果无法知道自己向目标前进了多少,就会使人泄气,容易产生挫败的情绪,要想成功也就很难了。就像一棵苹果树,上面有许多苹果,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是你最想要的。但是现在,你要先跳起来摘那个你能摘到的苹果。直到你越跳越高,那个最红的苹果终将属于你。
这里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可以说明一个人若看不到自己的进步,就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1952年7月4日的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笼罩在一片浓雾之中。在海岸西面21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个34岁的女人涉水到太平洋中,并开始向加州海对岸游过去。如果成功了,她就会成为第一个游过这个海峡的妇女,她叫费罗伦丝·查德威克。
那天早晨,海水很冷,冻得她身体发麻,雾很大,她几乎连护送她的船都看不到。时间一点点过去,成千上万的人在电视上看着她。15个小时以后,她非常累,又冻得发麻。她觉得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教练在另一条船上告诉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但是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看不到。
又过了几十分钟,人们把她拉上了船。上岸后她开始感到失败的打击,她不假思索地对采访的记者说:“说实在的,我不是在为自己找借口,如果当时我能看见陆地,也许我会坚持下去。”
从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到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后来她说,让她半途而废的并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在浓雾中她看不到目标。两个月之后,她在一个晴朗的天气里成功地游过了同一个海峡,因为事先人们在她游的路径中设定了一个个浮标,她可以时时清楚地看见具体的目标,所以她就有了进行下去的勇气,终于获得了成功。
查德威克虽是游泳高手,但仍需要看见目标,才能鼓足干劲地去完成她有能力完成的任务。当你规划自己的成功之路时,千万别低估了制订可测目标的重要性。
明确的目标让我们有所心安、有所适从,为我们带来每一步行动的指南。没有具体现实的目标,我们就会像无头苍蝇一般,没有条理、没有方向、没有动力。当有那么一个你可以通过努力就能实现的目标在那里引导着你,你就有理由使自己不断进步,不断成长,开拓创新,发挥潜力。
音乐大师史达温斯基在接受一家媒体访问时,主持人问史达温斯基,为什么他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他有天赋异禀的音乐才华,还是他总有源源不绝的灵感?史达温斯基都一一否认,最后,他说:“我在这里已经好几个钟头了,这期间,我为我新曲中的一个音符绞尽脑汁,到底是DO——Mi比较好,还是应用DO——SO?我最后发现DO——La的La音,正是我众里寻他千百度的那一个音符。因为我从一个个音符的斟酌开始,完成每一个现实的目标!”
人生的旅途上,每个人都在谱写着自己的音符,梦想着最美丽的乐章。但在完成一部惊世之作,实现你的梦想之前,每个音符的推敲斟酌都是一个个现实的目标。依次完成这些目标,不但可以让你与遥不可及的梦想更近一步,而且可以收获更多的慰藉与勇气。
看不见具体的目标就永难完成心中的梦想,那么梦想就只能停留在虚幻想象中。因为你不知道到底离成功还有多远,因为没有音符就无所谓乐章。
让我们先摘下那个我们能摘下的苹果,在品尝甘甜的同时不再望梅止渴满心惆怅!让我们朝着那个看到的目标奋力前行,告别迷茫不再彷徨,最终迎来成功的曙光!让我们把握好人生的每一个音符,谱写出一生最充实而又美好的乐章!
3.选择你最可能实现的目标
最佳的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更不是最辉煌或自己最喜欢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
在选择人生目标以及做事的时候,重要的是面对现实,扬长避短。谁把握了最可能实现的目标,谁就掌握了命运,抓住了成功。
贝尔纳是法国著名的作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剧本,在法国影剧史上有着特别的地位。有一次,法国一家报纸进行了一次有奖智力竞赛,其中有这样一个题目:
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救哪一幅?
结果在该报收到的成千上万回答中,贝尔纳以最佳答案获得该题的奖金。他的回答是:“我抢救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
卢浮宫是有很多价值连城的珍稀名画,抢救出其中最值钱或者最具艺术欣赏的画是最理想的。但是我们反过来想想,最好的画是否也会有最好的保护措施?在大火蔓延的情况下,你贸然地冲到博物馆里面,结果可能会是连画的外层保护都来不及打开,你和博物馆就一同化为灰烬,到头只能落个人画两空!贝尔纳却不同,他选择的是最有可能实现的办法!在离出口最近的地方既可以顺利地抢救到画,又可以保存自己的生命,尽管这幅画可能不是卢浮宫最好的,但是和人画两空相比较,当然贝尔纳的方法是最佳的选择!
生活当中,选择理想与现实相结合,是走向成功的最佳答案。方法比想法更重要,或者说没有方法对应的想法,是没有价值的。
在英国的西敏寺,有一位主教的墓志铭吸引了所有前来凭吊怀古的人:
我年少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当时曾梦想要改变世界,但当我年事渐长,阅历增多,我发觉自己无力改变世界,于是我缩小了范围,决定先改变我的国家。但这个目标还是太大了。接着我步入了中年,无奈之余,我将试图改变的对象锁定在最亲密的家人身上。但天不从人愿,他们个个还是维持原样。当我垂垂老矣,我终于顿悟了一些事:我应该先改变自己,用以身作则的方式影响家人。若我能先当家人的榜样,也许下一步就能改善我的国家,再后来我甚至可能改造整个世界,谁知道呢?但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从力所能及的目标开始。
成功者大都知道自己能力和智力的边界,知道有一些角色是自己永远扮演不了的,因此才不会冲动地、人云亦云地追求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在生活中我们总倾向于往我们的不胜任阶层攀爬,向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迈进,仿佛追求愈高、愈多就代表愈好。可是环顾四周,我们看到的却是这种盲目追求下的牺牲者。我们看到一批批人,而且是人类中的大多数人,争先恐后、汲汲争取,到头来终将是一场空。
著名作家柳青说过:人的一生虽然漫长,但紧要关头处往往只有几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几步”充分体现了人生的选择。例如,考生对高考志愿的填报;人们对职业或工作岗位的挑选;有志者对成功目标的确定;青年人对情感或生活伴侣的选择;父母对儿女成才的各种培养等等。选择,是人们良好的主观意愿的展现,而“高不成,低不就”,最终失败,往往是常见的结果。选择答案的反差如此之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选择的理想不切实际。因此,要善于把长远目标与阶段实施结合起来,把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善于用“实际的理想”代替“不可能的梦想”。对大多数人来说,最佳的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更不是最辉煌或自己最喜欢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