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提示:
有了目标和信念之后,志向是人生的第三个关键词。志向基本上决定了你的人生。志向越高远,一个人的才华才能发展得更快,生活也才能更有质量。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1.山登绝顶我为峰
山登绝顶我为峰。志向基本上决定了你的人生。志向越高远,一个人的才华才能发展得更快,生活也才能更有质量。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山登绝顶我为峰。志向基本上决定了你的人生。志向越高远,一个人的才华才能发展得更快,生活也才能更有质量。没有理想之辈注定会一生碌碌无为。爱因斯坦曾说:“我从来都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立志也要高于众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才能出人头地。
人生当立志。无志则人难做,事难成。山登绝顶我为峰。
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感觉压力大,如同一块巨石压身,喘不过气来,整天叹息:“唉,我的出路何在呀?我都熬到这样的年龄了,怎么还是没有希望?”我想问这些人,你们是否有志向呢?你立志了吗?
人生之所以迷茫,归根结底主要是没有远大的志向和为之奋斗的明确目标。没有远大的志向,只会变得慵懒,只能听天由命,叹息茫然,想不让机会溜走都难。只有靠志向和理想冲出迷茫的旋涡,崭新的人生之页才将会为你从这里翻开。
古人对“志”的解释,是认为“心之所指曰志”,也就是指人的思想发展趋向。当代汉语对“志向”一词是这样解释的:“未来的理想以及实现这一理想的决心。”解释了志向,我们就不难理解“立志”了,即人生当早立志。
世界上大多数人是安于平庸舒适的生活的。他们将“爬得高,摔得狠”奉为至理,对理想远大的人排斥、嘲弄甚至打击。有志一飞冲天者,大可不必理会庸人的微词,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在特定的年代,一个人想站得高看得远,还必须具有勇气。为了坚持自己的原则,追求理想,布鲁诺被活活烧死在火刑柱上,刘和珍被打死在集会的人群中……但是,他们仍然高喊着自己的理想。在政通人和的时代,高瞻远瞩不必付出如此大的代价,还会带来超值的回报。因为知识经济成为万人瞩目的运作手段,在衡量人的时候,这是非常客观同时也是非常理性的。一个人有没有未来意识,直接决定了对他事业的估量。事实已经千百遍地证明了这个朴素的道理。
如果你有了高瞻远瞩的目光,胜利至少可能提前十年来临。生活中每个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你决定要跑5000米的时候,自然就进行着长跑准备。哪怕你跑到4000米的时候坚持不住了,也不必妄自菲薄。因为你已经把别人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因为他们只确立1000米的目标,如今还在900米那里徘徊呢!所以,立什么志就有什么样的目标。但是,前者实现的时间要大大少于后者,这就令一部分“聪明”人执著选择。最初,他们确实立竿见影,那时候,“傻子”们还在刻苦努力,可是,几年之后,一切都不同了。“聪明”人还是“聪明”人,“傻子”却逐渐开始领导“聪明”人了。这是不折不扣的黑色幽默。当然,你们可能不服他们,这也难怪,你们最初的差别确实不大,每个人手中都拿着个望远镜,只是你们站在了地平线上,而人家已经登上了最适宜眺望远方的山顶。
为自己立一个鸿鹄之志吧!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2.把梦想提升为具体的人生目标
“我要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我要拥有亿万身价,做商界举足轻重的骄子!”对于这些激荡人心的梦想也许每个人都会怀着热忱的希冀,但并非每粒种子都会变成参天大树。只有把希望的种子变成具体的目标,梦想之树才会拔地而起。
梦想是那个深藏在人内心深处的最深切的渴望,是一种强烈的需求。它能够激发你潜意识中的潜能。当想起它时,你就会兴奋不已。人类所创造的一切奇迹、所有触手可及的伟大成就都是梦想成真的结果。成功者一定是梦想者。梦想是成功的动力源泉,没有梦想,就像一部车没有发动机,这部车就不可能快速奔驰。有了动力,你就有了渡过艰苦的奋斗路程支点,终将达到目标。
人都会生病,生病时我们就“梦想”早日恢复健康。为了治愈疾病,我们就要吃药,吃药尝到苦涩的时候,想到自己健康的“梦想”,这个“梦想”像变成了解苦的糖水,让你坚持完成了服药的过程,终于达到恢复健康的目标。
“哀大莫过于心死”,人人都需要建筑一个伟大的梦想,来支撑一生的奋斗。从现在开始,就好好思考一下,那个你一生最大的梦想究竟是什么,用一周的时间把它仔细地写下来,坚持你的梦想,把它变成你的目标。梦想停留在想的阶段就只是空想,把它变成目标而为之奋斗,就总有实现的一天。
史蒂芬·斯皮尔伯格36岁时就已经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制片人和导演。电影史十大最卖座影片中,他个人就囊括四部。年纪轻轻的他是如何取得了此等骄人的成就呢?源头就是儿时的一个梦。
斯皮尔伯格在十二三岁时就梦想自己能成为一名电影导演。在17岁那年的一天,他参观了环球制片厂。那不是一次普通的参观活动,在他得窥电影制作的概况之后,当场他就决定了自己要怎么做。之后,他偷偷地观看了一场实际电影的摄制,然后又与剪辑部的经理长谈了一个小时,才结束了参观。对于许多人而言,故事可能就到此为止了,但斯皮尔伯格却不一样,他有梦想,他知道他要什么。从那次参观后,他知道他的目标是什么了。第二天,他穿了一套西装,提起他爸爸的公文包,再次来到那个摄影现场,装作那里的工作人员。他避开了大门守卫,找到一辆废弃的手拖车,用一些塑胶字母,在车子上拼成“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导演”等字。之后他利用整个夏天去结识各位导演、编剧、剪辑,流连于他梦寐以求的世界。通过与别人的交谈和自己的学习、观察,他产生出越来越多关于电影制作的灵感和经验。终于,在20岁那年,他成为了一名正式的电影工作者。环球制片厂放映了一部他拍的反响良好的片子,并因此签订了一份7年的合同。从此,斯皮尔伯格走上了他的导演之路,他的梦终于成为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