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提示:
有一种境界叫“变通”。它主要是指“因应环境的变动,持经达权,以求因人、因地、因时、因事而制宜,最后解决问题”。生活中的事物不会总是一成不变的,当执著到山穷水尽时,就需要变通。
1.山穷水尽的时候就要变通
生活中的事物不会总是一成不变的,当执著到山穷水尽时,就需要变通。
生活中的事物不会总是一成不变的,当执著到山穷水尽时,就需要变通。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几只蜜蜂和苍蝇放进一只平放的玻璃瓶,使瓶底对着光亮处,瓶口对着暗处。结果,有目标地朝着光亮拼命折腾的蜜蜂最终气力衰竭而死,而无目的乱窜的苍蝇竟都溜出细口瓶颈逃生。
也许你会说真是无头苍蝇乱撞。那么蜜蜂为什么就气力衰竭而死呢?从科学上讲是它对既定方向的执著,是它对趋光习性这一规则的遵循。这仅仅是一个小实验,但是它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有时我们需要的不是朝着既定方向的执著努力,而是要学会变通,要学会在逆境中寻找求生的路;不是对规则的遵循,而是对规则的突破。
小凡在一家历史研究所工作,所里的大部分人都是研究生。他不甘心,立志要读历史方面的研究生,这方面的几大权威资料几乎被他翻烂了,可是连考数年都未考中。然而,在这期间不断有朋友拿一些古钱向他请教,起初他还能细心解释,不厌其烦。后来,问的人实在太多了,他想不如自己在这方面编本书得了,一是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二是为了给朋友提供方便。年底时,他的书是写成了,但是他仍然没有考上研究生,出人意料的是他的那本关于中国历代钱币的书却被一家出版社看中,第一次印了1万册,当年就销售一空。如今的小凡,早就是古币鉴定方面的专家了。
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喜欢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努力奋斗,但却不是每个人的愿望和理想都能实现。有些人为了自己的目标奋斗一辈子都不能成功,不能说他们一辈子就无才无能,可能是因为他生命中真正精华的部分未被自视而不见的机遇得以发现,或者不被看好的那一部分未能充分展示。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就能成功。
湖南师范大学年轻的教授陈诚刚结婚不久,妻子就因为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常年卧床不起。生下儿子后,妻子的病情又加重了。面对常年卧床的妻子和刚刚降生的儿子以及刚刚开始的事业,陈诚心急如焚。
一天,他正在忙着做家务,儿子咿咿呀呀时断时续的叫声使他备感初为人父的欣喜。他头脑一转,突然想到能不能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定在儿童语言的研究上呢?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妻子,妻子对于他这个想法十分赞同。
从此,陈诚辞掉自己的工作,专心在家里研究儿子的语言。妻子这回也成了他最佳的合作伙伴,刚出生的儿子则成了最好的研究对象。家里处处都是小纸片和铅笔头,儿子一发音,他们立刻记下第一手资料,同时每周一次用录音机录下文字难以描摹的声音。就这样坚持了六年,到儿子上学时,他和妻子开创了一项世界纪录:掌握了人从出生到六岁半之间儿童语言发展的原始资料,而国外此项纪录最长的只到3岁。后来,陈诚《0到6岁儿童的日常语言信息》专著的出版,在国内外语言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爱因斯坦曾经说:“把一个旧的问题从新的角度来看需要创意和想象力,这成就了科学上真正的进步。”当然,作为普通人,在追求财富和梦想的过程中,就需要变通,换一个角度想问题所取得的成效,不亚于科学家们的新发现。所以,如果执著到山穷水尽的时候,那么就换个角度想问题吧,也许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主动创新,灵活变通往往会给你带来无限商机与财富。
2.直路不通走弯路
直路虽短,但未必好走。前路不通时,绕道而行,可能会更省时省力。
在路途中,遇到大石头挡道,我们一般都会想办法绕过去。其实,这种走弯路的方法也可以应用在我们的做事过程中。有时候,有些话不能直言,我们便可以兜着圈子去讲;有些人不容易接近,我们就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如果搞不清对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就要投石问路……在很多情况下,为了使对方放松警惕,减轻办事难度,我们都需要使用迂回战术。
(1)用感情做铺垫
在朱镕基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的前一天,中央电视台的有关领导对节目主持人敬一丹说:“明天,总理来视察的时候,你要想办法得到朱总理的题词。”敬一丹听了既感到欣喜,又多少感到有些为难,心想:“我怎么向总理提出这个请求呢?”第二天,朱总理在中宣部部长丁关根的陪同下,来到中央电视台。当他走进焦点访谈节目组演播室时,在场的所有人都起立鼓掌,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朱总理跟大家相互问好之后,坐到主持人常坐的位置上,大家簇拥在他的周围,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与总理交谈。一位编导说:“在有魅力的人身上,总有一个场,以前我听别人这样说过。我看您身上就有这样一个场。”朱总理不置可否地笑了。演播室里的气氛更加活跃、和谐起来。敬一丹感觉这是一个好时机,一个很短暂的、稍纵即逝的时机。于是她走到朱总理面前说:“总理,今天演播室里聚集在您身边的这二十几个人只是节目组的十分之一。”总理听了这话,说:“你们这么多人啊!”敬一丹接着说:“是的,他们大多数都在外地为采访而奔波,非常辛苦。他们也非常想到这里来,想跟您有一个直接的交流。但他们以工作为重,今天没能到这里来。您能不能给他们留句话?”敬一丹说得非常诚恳,而且非常委婉,说完她便把纸和笔恭恭敬敬地递到朱总理面前。总理看了敬一丹一下,笑了,他接过纸和笔,欣然写下“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16个字。
敬一丹的感情铺垫可以说做得恰到好处。她在请求题词前,先把在外“四处奔波”、“非常辛苦”的记者抬出来,在感情、道义上做了一番渲染,让人不宜也不忍拒绝。另外加上她语气诚恳,表述又贴切委婉,于是打动了朱镕基总理的心,如愿以偿地得到了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