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5500000005

第5章 基础设施与相关理论(1)

基础设施是公共产品的一种,具有公共产品的一般特性,基础设施的供给也符合公共产品的供给规律;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中,涉及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基础设施融资与政府融资、信贷融资、债券融资、项目融资等概念和理论。

公共产品

一、公共产品概念与特征

基础设施属于公共产品,且大多属于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关于公共产品的定义,最权威的应该是萨缪尔森的解释:公共产品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导致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公共产品的内涵较广泛,不仅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非物质产品。例如不仅道路、桥梁、水利设施等属于公共产品,各种公共劳务和无形产品如国防、环保、卫生、行政管理等也属于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具有以下特征:

(1)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公共产品是向整个社会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与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共同享有,不能将其分割后归个人或某个社会集团独自享用。

(2)受益的非排他性。是指某个人或集团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并不影响或妨碍其他个人或集团同时消费该公共产品,也不会减少其他个人或集团消费该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3)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某一个人或经济组织对公共产品的享用,不排斥和妨碍其他人或组织同时享用,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长,即增加一个消费者,公共产品增加的边际成本为零。

(4)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公共产品的提供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追求社会效益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公共产品的上述四个特征密切相联,其中核心特征是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与提供目的的非赢利性是其自然延伸。公共产品的上述四个特征决定了市场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是失灵的,至少某些方面是失灵的,它必须由政府财政为主要的提供方式。

二、公共产品的分类

公共产品可以有多种分类:根据公共产品的性质可以分为纯公共产品和混合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纯公共产品的重要特点就是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例如国防、卫生、体育设施等;如果公共产品只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或有限的非排他性,则是混合公共产品(亦称准公共产品),混合公共产品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如教育、文化、医疗、公路等。一般而言,不同性质的公共产品决定了其供给方式的不同。

根据其受益范围可以分为全国性公共产品和地方性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具有共同消费的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于某一项公共产品,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可以对其消费并且从中获益。社会成员从某项公共产品中受益的范围和受益的程度,受到地理和空间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的公共产品都有特定的受益区域。受益范围遍及全国的是全国性公共产品,例如国防;受益范围仅限于特定区域的则是地方性公共产品,地方性公共产品的供给和使用发生在同一地区,例如桥梁。地方性的公共产品一般由地方政府,或者通过地方财政,或者通过引入私人部门进行建设和提供。

三、公共产品的供给

基础设施作为一种公共产品,也涉及一般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公共产品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公共产品供给的方式。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是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外部性。一般来说,具有完全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公共物品是纯公共物品,纯公共产品一般具有规模大、成本高的特点,价格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政府可利用其规模经济优势来提供,即政府财政应全额承担,不能依靠市场机制提供,如国防、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和基础科学等。

但大多数公共产品只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有限的非排他性,属于准公共产品,如公共道路、桥梁、公共游泳池等;具有非排他性但具有竞争性的公共产品也是准公共产品,如公共渔场、牧场等。准公共产品的规模和范围一般较小,涉及的消费者数量有限,其提供可采用多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公共提供,即由政府财政提供资金进行建设,公众免费使用;另一种方式是由市场或私人提供,通过向消费者收取费用,弥补成本;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由私人与政府联合提供,如由私人提供公共产品,政府对私人给予一定的补贴或优惠,或者政府和私人签订合同,由私人负责生产,政府进行采购后再提供给公众。准公共产品的供给究竟采用哪种方式,要根据其外部性的大小和提供产生的成本效益比进行分析。当外部效应很大时,一般视同纯公共产品,采取公共方式,由政府提供;当公共产品外部效应相对较小,要同时考虑成本效益比,宜采取公共和私人混合提供的方式。

基础设施

一、基础设施的界定

对基础设施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基础设施”这一概念的雏形最早是20世纪40年代末由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对战争动员的研究中引入,自此对“基础设施”的研究广泛出现在西方经济学著作中。一般认为,基础设施的清晰概念是西方发展经济学家在探讨基础设施与社会其他部门和私人投资的相互关系的过程中提出的。其中,美国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进行了原创性工作,首次使用了“SocialOverheadCapital”这一概念,他认为,基础设施是包括诸如电力、运输或通讯在内的所有基础产业,其服务具有间接的生产性,其最重要的产品是在其他产业中被创造出来的投资机会。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认为,广义的基础设施应该包括从法律、秩序以及教育、公共卫生,到运输、通讯、供水,以及农业间接资本如灌溉、排水系统等所有的公共服务;狭义的基础设施则不包括教育、法律、卫生以及行政管理等部门。其他还有许多基础设施的定义。McGraw-Hil 图书公司1982年出版的《经济百科全书》的定义是:“基础设施是指那些对产出水平或生产效率有直接或间接提高作用的经济项目,内容包括交通运输系统、发电设施、通讯设施、金融设施、教育和卫生设施,以及一个有序的政府和政治体制。”美国《现代经济词典》中,将运输、电力、通信、学校、监狱等有形资产和教育水平、社会风尚、生产技术以及管理经验等无形资产都包括在基础设施定义范围之内。

目前较权威的定义是世界银行在《1994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中给出的“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两个不同概念。该报告将经济基础设施定义为“永久性的工程构筑、设备、设施和它们所提供的为居民所用和用于经济生产的服务。这些基础设施包括公用事业(电力、管道煤气、电信、供水、环境卫生设施和排污系统、固体废弃物的收集和处理系统)、公共工程(大坝、灌渠和道路)以及其他交通部门(铁路、城市交通、海港、水运和机场)”,而将经济基础设施之外的其他基础设施定义为“社会基础设施”,包括文教、医疗保健等方面。这一定义目前被经济学者广为接受,成为较权威的定义。

二、基础设施的特征

基础设施具有以下特征:

(1)先行性和基础性。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经济的增长有着正向的相关关系,基础设施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是其他产业生产和服务的基础,只有在基础设施服务的基础上,其他的直接生产经营活动才能够进行生产或提供,直接促进经济的增长。

(2)整体不可分性。基础设施具有整体发挥作用的特点,通常情况下,基础设施只有达到一定规模并成为一个整体时才能有效提供服务,小规模的投资或基础设施的一部分难以单独发挥作用。

(3)准公共产品性。多数基础设施提供的服务具有相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属于准公共产品,如供水、供电、供热等,其供给需要政府介入。同时,某些基础设施的供给具有较为明显的外部效应,如城市污水与垃圾处理设施,这类基础设施作为准公共产品,其供给同样需要政府介入。

(4)自然垄断属性:指产品或服务提供者(企业)“有一直下降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曲线,它表示持续的规模收益递增”。基础设施的自然垄断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项目具有大量的沉淀资本,如供水、供电、通讯等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费用巨大,需要进行一次性大规模投资,这种投资具有不可分性,由此造成市场进入障碍;二是服务的区域性,这类基础设施提供具有就地生产、就地消费的特点,不同地区间难以替代;三是规模经济性,即基础设施随着提供量的增加,其边际成本逐渐递减。

三、基础设施的供给

1.基础设施的性质与供给

基础设施的供给方式与基础设施的性质相关。世界银行在《1994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中对基础设施的性质进行了详细分类,不同的基础设施在市场有效性方面差异很大。随着资源越来越稀缺,基础设施服务的竞争性和排他性越来越明显,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空间会越来越大。

对于生产上具有规模效益、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没有代替品、具有较大外溢性的基础设施,一般需要政府提供全部资金。根据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农村公路的潜在竞争性低,通过收费弥补成本的可能性小,但它在对环境的影响上具有很大的外溢性,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因而一般由政府提供建设资金。

对于经济规模不显著、具有排他性、存在替代品、外溢性不大的基础设施,可以通过市场提供,市场提供的现实可能性要取决于市场的发育程度。根据《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长话服务和增值设施具有很高的市场竞争潜力,能够通过收费弥补成本,并且几乎没有外溢性,因而可以由私人投资。

对于介于以上两种类型之间的基础设施,则可以采用政府和私人投资者共同提供的方式。

2.基础设施的受益范围与供给

基础设施作为公共产品,存在受益范围上的区别,有全国性基础设施和地方性基础设施,有些地方性基础设施具有区域的外溢性。基础设施的供给与其受益范围相适应:全国性的基础设施,应由中央政府提供;地方性的基础设施则由地方政府提供。中央和地方基础设施的支出责任划分的内容请。

可见,在基础设施的供给中,地方政府需要承担主要责任。3.经济发展阶段与基础设施的供给经济发展阶段与基础设施的供给方式也存在相关联系。根据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高比重,公共部门要为经济发展提供各类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初期,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制约着整个经济的发展,而交通、通信、水利设施等经济基础设施具有较大的外部经济效应,并且投资数量大、周期长、收益相对较小,私人部门的资本积累有限,不愿或无力投资基础设施,因此政府成为主要的投资主体。随着经济进入更高水平的发展阶段,基础设施更多地具有竞争性,私人投资和资本市场也逐渐发育起来,这时对于一些投资数量小、收益较高的基础设施项目,可以引进私人资本,实行市场化供给。

总之,基础设施的供给方式主要取决于基础设施的性质、受益范围和经济发展阶段。从各国的实践来看,在公共产品和自然垄断理论的指导下,基础设施的供给长期依赖政府,政府作为主要的投资主体,由财政提供投资资金,运营管理也由政府主管的公共部门承担。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随着城市基础设施供给的严重短缺,以及人们对基础设施认识在理论上的深化,世界各国开始在基础设施领域进行改革。目前,大多数国家基础设施的供给都朝着市场化方向演进,逐步出现了由政府、私人部门或者两者相互合作进行基础设施产品供给的多元化体系。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也逐步进行基础设施供给多元化和市场化改革。但由于我国经济处于转轨时期,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因此现阶段我国的基础设施投资仍以各级政府,尤其地方政府为主体,基础设施供给的本身还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完成和实现的。

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

一、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对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基础设施建设是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人们建造了铁路、公路、桥梁,不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方便了出行,也便利了货物运输、商品周转;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了通讯联络,完善了社会活动的场所、设施等,促进了经济生活的联系和各项社会活动的开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对基础设施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其次,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具有“乘数效应”。所谓“乘数效应”,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成倍的变化。建设基础设施的投资能够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的增长,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和经济总量快速扩张,起到撬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杠杆作用。

同类推荐
  • 经济法理论与实训教程

    经济法理论与实训教程

    经济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独立的部门法。经济法是国家对社会的经济活动实行宏观调控与管理的重要工具,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种社会经济组织以及公民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行为准则。
  • 郎咸平说: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

    郎咸平说: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

    郎咸平说,中国经济开始陷入全面衰退;中国经济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摆脱不掉通胀这个瘟神;我们无法实现产业升级,只能产业转移;我们距离香港式的楼市崩盘只差半步;国企根本不赚钱,国企拒绝改革;我们的金融系统催生了高利贷;所谓保本的理财产品,其背后是风险极高的房地产;国有四大银行有可能重蹈日本覆辙;所谓国际板,是国资委的另外一个孩子“红筹股”回来圈钱了。
  • 企业家的“基因”(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4)

    企业家的“基因”(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4)

    “吴晓波细说商业史”系列图书为全数字系列产品,是对《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的补充。该系列整理了吴晓波近年来所写作的文章,了解中国百年商业的风雨历程,再现那些可歌可泣的历史商人,探寻中国商业百年变迁,深入中国商人企业家精神内核。《企业家的“基因”(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4)》:从杜月笙到王石,聚焦中国企业家百年史。
  • 中国大趋势: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突围

    中国大趋势: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突围

    本书将从金融危机之下全球经济的现状、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和影响、能源和粮食危机带给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中国拯救世界的博弈谬论、寻找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佳机遇、人民币国际化的途径和战术以及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展望等层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分析。相信它是你了解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一本重要参考文献,也必将给关心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你带来更多的启迪和思考。
  • 从零开始读懂经济学

    从零开始读懂经济学

    本书是一本通俗的大众经济学读物。它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将经济理论和经济现象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对经济学做了细致全面的解析。引导每一位读者入门,从此让你面对经济学不再望而生畏。本书包含经济学基础原理、经济学常用术语、市场经济学、市场结构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生产要素经济学、厂商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经济学、金融经济、经济形势11篇内容,包罗万象,是经济学爱好者的首选读本。
热门推荐
  • 小妖联萌

    小妖联萌

    人之假造为妖,物之性灵为精。贾小帅的动物园,不仅有动物,还有一群萌萌的小妖精。哇呜,粑粑叫我去巡山喽——
  • 大黑天神法

    大黑天神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病毒来袭:天才少年少女

    病毒来袭:天才少年少女

    当智商195的她遇上智商200的他,当黑客天才遇上网络天才,当美国跆拳道空手道柔道黑道高手遇上全能高手,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冷酷如他,却莫名的对非常嚣张的她柔情似水。强势如她,却喜欢如小鸟般依偎在他的怀抱。齐心协力,揭露五大家族身后的秘密,共同抵抗病毒,对抗残酷BOSS。一路相陪,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天生幸运儿

    天生幸运儿

    云泥大概是世界上最可怜的孩子了,五岁知道自己其实是孤儿,六岁魔法测试中感应不到魔法,七岁魔宠召唤中连一根草都不愿意当自己的魔宠,呜呜,哥哥姐姐们又一个比一个厉害,但是,为什么大家都这么喜欢她呢。姐姐哥哥无微不至的关心,妈妈时时刻刻的爱护,走到哪儿都是贵人,魔兽也是难得地改吃素了。什么叫天生幸运儿,无敌可爱云泥是也!能让神度折服的魔力!
  • 社交金口财

    社交金口财

    《社交金口财》以社交口才为基点,旨在传授如何让你运用口才在社会交往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每个人来说,只要你有良好的口才,在社交时就会讨人喜欢、人见人爱,你只要肯下功夫,学习他人的方法,吸收他人的经验,并在实践中运用这些方法和经验,那么,你就能成为演说家、口才大师、社交高手。
  • 笑面人(化境文库)

    笑面人(化境文库)

    故事讲述了十七、十八世纪之交的英国,因王室内部的权利之争,出身于贵族的关伯兰在孩提时代落入儿童贩子之手并被毁容,成为“笑面人”。被遗弃在海边的关伯兰在雪地上救起过一个女婴,他和他救下的女婴黛娅被流浪汉“吾是熊”收留。关伯兰和黛娅长大后渐渐产生了爱情,与吾是熊及其驯养的狼“何莫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但宫廷耳目巴基尔费德罗对关伯兰身世的意外发现,将关伯兰从底层带回贵族圈,笑面人从此面对的将是更为残酷的世界……
  • 新编经济法教程

    新编经济法教程

    本教材结合了最新的国内有关立法动态,吸取了经济法学界诸多观点,由长期从事经济法研究和教学工作的教师编写。本教材包括了经济法基础理论、企业组织法、市场管理法、宏观调控法、纷争处理法等法律制度。与同类图书相比,本书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特点,力图避免枯燥烦琐的理论演绎,在内容和体例上有较大的突破和创新,反映了最新的理论研究和立法实践的成果。
  • 全元曲戏文

    全元曲戏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兄弟,爱情

    兄弟,爱情

    郭云天一直以成为极品富婆而目标而努力奋斗,却在二十八岁时遭遇“三十而立的困惑”。为了解除自己的困惑,郭云天想为自己买套住房,手里却实在没钱。听说同事孙笃所住的区域半年后就拆迁,便和孙笃假结婚,半年后再离婚,想以此套得一套住房。没想到孙笃本人虽然不错,其母却非常难搞,竟在他们“婚后”不久,就提出让孙笃的大哥前来暂住的要求。郭云天不得已答应了这个无理要求,却意外地发现孙笃的哥哥孙畅是一位帅气的公务员。郭云天对他一见钟情,准备“拼房”的同时再“拼个老公”,没想到她的梦中情人异常抢手,自己的闺蜜和他的一位酷似苍井空的同事同时看中了他,或明抢,或缓图,令郭云天压力极大。
  • 刺猬的宿命

    刺猬的宿命

    (本书取材于现代,它主要讲述一个女孩的一生,校园,家庭,社会上一系列她所经历的事情,有对爱情的懵懂,源于内心的叛逆,种种矛盾致使她变成一个她自己都不认识的人,就像刺猬一样扎得人心疼,可是痛的不是别人,而是她自己,刺猬的宿命为你演绎一场属于90后的执着与90的后悲伤)一场家变改变她是小公主的命运,夹杂着她眼里爸爸妈妈那算得不是很幸福的婚姻,从此她过得很是辛苦。她始终相信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所以一切她都只是顺其自然而然。越长大越孤单,校园与生活交织,使她越来越渴望一份真正的爱情。如果一朝隐忍只是为了他日更好的报复,那么她的乖巧也只是为了有一天更好的逃离。曲终人未散,她不懂当年是她太过于用心,还是执着于某些不争的事实,才将自己弄得遍体鳞伤。终于,在感情的重重打击之下,她的心累了,只想为它找一个可以栖息的港湾。只是天下之大,何处才是其容身之所?新文《时光不曾淡忘我的爱》http://m.wkkk.net/a/525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