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5600000017

第17章 国内战争时期的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3)

征粮队武装征集粮食主要是为了各条战线的需要。为此,还在1918年11月30日建立了一个新的权力机构——以列宁为首的工农国防委员会(简称国防委员会,1920年4月改名为劳动和国防委员会,一直存在到1941年)。在这个委员会和列宁的亲自领导下,征粮队的数量迅速扩大,武装征粮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到1918年11月,征粮队的人数就达72000人。在1918年12月30日至1919年1月6日召开的全俄粮食工作会议上,全面肯定了这种动用军队的余粮征集办法。1919年1月11日,列宁签署了由粮食人民委员部提交的、以人民委员会的名义颁布的《关于在产粮省份中征集应归国家支配的粮食和饲料》的法令。这一法令后来被称为余粮征集制法令,它除了重申对粮食和粮食产品的国家垄断外,特别指出要在产量省份的农民中间摊派他们应该交给国家的最低限度的粮食,即农民必须上缴全部余粮。自此,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实行余粮征集制(西伯利亚在1920年6月1日由人民委员会通过专门决议实行,土耳克斯坦在1920年11月,外高加索迟至1921年年初)。

四、难忘的1919年,余粮征集,“红军供应”

1919年是个非常的年份。邓尼金、高尔察克和多国的武装干涉把俄罗斯搅得天昏地暗。饥荒遍地,瘟疫流行,俄罗斯人处于政治、经济和西伯利亚寒流所组成的旋涡之中。

这一年一开始,就在莫斯科、彼得格勒和一系列工业城市实行凭证供应制。居民凭证供应的粮食和工业品达到了33种,面包、肉、牛奶、香烟、鞋、棉布等全部凭证供应。几乎是采购不到任何的粮食,粮食供应短缺,城市面包的供应不得不分为四类:重要工种的工人是第一类,每个月的面包定量是25磅;第二类是不太重要的工种的工人和职员,每月18磅;第三类是工厂主、不动产的所有者,每月12磅;第四类是红军士兵,在前线的一天2磅,在后方的一天一磅。

但是,这样的定量标准也很难维持下去,国家不得不加强在农村的粮食征集工作。1919年1月,国家颁布了余粮征集制法令——《关于在产粮省份中征集应归国家支配的粮食和饲料》的法令。这项法令是针对农村和农民的,规定农民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硬性价格和摊派的数量将全部剩余粮食和饲料交售给国家,征集制按照富农多征、中农少征、贫农不征的原则进行,征集由国家统一进行,严格禁止私人买卖。这是一种以余粮征集为名义的粮食国家垄断政策。列宁在1919年2月写的《俄共(布)纲领草案》中,把国家对粮食的垄断和征集余粮决策定为一种长期的方针。他说:“在粮食政策方面,俄共坚持要巩固和发展国家垄断。”虽然他承认有时不得不利用合作社,私商或商业职员,但他强调:“国家决不会因为这种让步而放弃实行垄断的意向。在一个小农经济的国家中,实行国家垄断是很困难的,需要进行长期的工作和一系列过渡措施的试验,目的是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普遍地组织生产消费公社并正确地发挥它们的作用,把一切余粮交给国家。”

尽管动用了武装部队和大量的人员,征粮工作进展得很不符合决策人的预想。为了首先满足军工厂的粮食需要,列宁再次往各地派出了各种特别委员来检查和推进粮食的征集和供应工作。1919年8月31日,被派往共和国各个弹药工厂和土拉枪支厂的特别军事政治委员基里尔·尼基托维奇·奥尔洛夫在给列宁的报告中,提到了辛比尔斯克弹药厂的粮食问题和解决办法:“为了改善粮食问题,在省粮食委员会的卡冈诺维奇和布柳哈诺夫同志到来后,经过协商,将辛比尔斯克弹药厂归属省粮食委员会负责,已经向那里派出了两名代表。布柳哈诺夫同志应允采取最坚决的措施来解决辛比尔斯克弹药厂的粮食供应。此外,在萨马拉省粮食委员会有相当多的食品,它可以通过自己较有力的组织工作,来及时解决弹药厂的供应问题。”这份报告还提到了该地的消费合作社、日用品的供应和社会情况:“在工厂里有两个合作社,是辛比尔斯克市城市合作社的分社。按其组成和质量它就是一具活僵尸,没有主动性,没有活力,不能应变。例如,合作社老让工人排长队领取面包,这在工人中间引起误解、争斗、暗藏的敌意,甚至酝酿着无法避免的冲突。如果要预先阻止这种冲突和消灭排长队现象,就得将合作社老的人员遣散,向其输入新的有组织能力的优秀的工人力量,并设置一系列零售点,进而消灭排队现象和工人们的不满。一项采购食品的计划已经交办。顺便说一下,我要求通过李可夫同志给工人们提供鞋子和布匹,因为在这方面他们感到严重短缺:大多数妇女光着脚去工作,她们中有很大的比例正是由于割伤和烫伤而无法去工作。需要加快生产鞋子和布匹。”

在短期内,余粮征集制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征集到的粮食数量迅猛增加。列宁对此十分高兴。1919年12月2日,他在俄共(布)八大的政治报告中说道:“余粮收集制应当是我们工作的基础。粮食问题是一切问题的基础。”他甚至得出这样的结论:“余粮收集制一定要贯彻到底。只有在我们解决了这一任务,有了社会主义的基础以后,我们才能在这个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富丽堂皇的社会主义大厦来。”这时,在列宁的眼里,持有余粮的人是和投机商人剥削者同一个概念的。他总是说“不让那些握有余粮的人有机可乘”,“我们关于农民经济的法令基本上是正确的,我们没有理由放弃其中任何一个法令或者对任何一个法令感到后悔”。

1919年12月9日,全俄第七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作出决议:“必须把现在应用于采购粮食和肉类的国家粮食征收制扩大到马铃薯,而且根据需要再扩大到所有的农产品。”12月30日,人民委员会关于采购原料指示的决定草案中明确指出:“要更严格更全面地贯彻征收原则。”由此,余粮收集制扩展到整个农业领域,成了苏维埃国家领导人解决粮食和农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成为国内战争时期,不仅是支撑战争,而且是建设社会主义——“战时共产主义”的一种重要原则和方法。

但是,武装征粮首先是为了保证各条战线士兵的需要,而几乎无余力顾及城市及工厂的粮食供应。负责生产枪支弹药的各个工厂纷纷提出必须保证并增加工人们的粮食供应,否则无法保证生产的效率和如期完成生产任务。因此,从1919年春季起,国防委员会就不断颁布法令,将这些工厂工人的粮食供应标准转为红军的供应标准。1919年3月17日,国防委员会作出《关于将101个工厂的工人转为军队食品供应》的决议,其中写道:“将上述所列工厂名单中的工人转为军事经济管理局下的供应。所谓食品供应指的是面包和蔬菜的供应,其他东西这些工厂的工人们仍按一般规定领取。”根据这一决议所定的“工人红军供应标准”是:每人每月最大定额是14公斤面包,1.5公斤大麦米,3.5公斤蔬菜,0.6公斤糖,1.1公斤盐渍青鱼和各种油。其后,转为红军供应的工厂数不断增加,1919年9月1日和24日,国防委员会决议先后将伊热夫斯克枪支和铸钢厂、波多尔斯克弹药工厂,1920年9月,人民委员会决议将摩尔曼斯克的有些企业转为红军供应。关于这种“转供”的情况和问题,1920年1月1日,炮兵工厂总管理局的一份报告中有着详细的说明:土拉第一枪支制造厂——“11月、12月,工厂的工人得到了差不多全部的红军供应。此外,曾经答应工人们,以1.5普特的面粉来替代两周的假期,但是这一份额至今尚未兑现;工人们正为这些允诺兑现而奔走”。伊热夫斯克枪支和铸钢厂——“工厂的工人们从1919年9月转为红军供应,即使按照地方标准粮食方面的困难也是不应该有的”。辛比尔斯克弹药厂——“在粮食方面,较之其他工厂,我厂有着较好的条件,在享受红军供应后,不再提出特殊的请求”。

部分军工厂工人转为红军供应这一事实一方面表明,国家的粮食愈来愈少,供应愈来愈紧张,即使是转为红军供应的工厂也常常得不到及时的供应。在上述总管理局的报告中也提到这方面的情况:土拉弹药厂——“尽管斩钉截铁地答应要按后方红军标准供应工人,但是按期发放的只有面包,而其他东西只得到标准的25%”。另一方面表明,这种“转供”是作为对工厂提高生产率的一种刺激手段来加以利用的。在上述同一份报告中提到,科夫罗夫机枪厂“在11月15日被列为粮食特供单位。给工人们发放的是1普特面粉和60佐洛特尼克蔬菜(俄国的重量单位,约为4.26克——作者注)。根据对我厂进行过调查的特别委员会10月28日签署的决议,只有在工厂全部开工生产时,才能将工人转为红军供应”。最后,还表明,这种不得已而采取的“特供方式”正在急剧地拉大这种特供和居民普通供应之间的差距。

五、“赤卫队进攻”,一长制,统一分配,“战时共产主义”

与此同时,工业领域里的“赤卫队进攻”同样热火朝天。国有化的进程席卷了所有的中型企业,在1920年年初,中型企业实现了国有化。到了1920年的秋天,迅猛的国有化进程涉及了一部分小企业——有一名雇工的企业约3500个,有两名雇工的约3500个,有3—5名雇工的约4900个,有6—10名雇工的约3700个。1920年11月29日,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颁布了将小型企业收归国有的法令,将全部企业由国家包下来,为国家的任务进行生产。

这时,工业的国有化进程是和工业的军事化进程密切联系在一起的。1/3以上的国有化大企业直属国家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领导和管理,主要从事于军火和军事物资的生产。国有化企业的生产实际上是一种军事动员生产,根据国家计划进行生产的企业在1918年为1500个,而在1920年就增加到2500个。除了专门的军工企业外,大批的金属和机器制造工业、煤矿、纺织、制服等企业都成了事实上的军工生产工厂。为此,在原材料和产品的供应和销售方面实行严格的计划控制。所有的军工企业全部集中由国家直接管理和监控。工业企业集中全部力量生产军火和军事物资时,就开始形成一种初步的军事工业生产系统。到国内战争的结束阶段,军事工业已经成为一个特别的生产部门,直接隶属于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军事工业总管理局,其中有火炮工厂中央管理局,联合航空工厂总管理局等。到1921年1月1日,军事工业总管理局下属就有62家企业,约13万名工人。这些企业成了未来苏联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重工业的基础和骨干。

国内战争是无情的,列宁对军工生产的要求也是无情的。他早就要求大企业无条件地服从统一的意志,强调在遵守劳动的铁的纪律的同时,要无条件服从拥有独裁权力的苏维埃领导者个人的意志。1920年3月31日,他在俄共(布)第九次代表大会上更是强化了这种服从。他说:“苏维埃社会主义民主制同个人管理和独裁毫不抵触,阶级的意志有时是由独裁者来实现的,他一个人有时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而且一个人行事往往是更为必要的。”他说:“独裁权力和个人管理同社会主义民主制并不矛盾”,他还说:“共产党和苏维埃政权的全部注意力现在都集中在和平经济建设问题上,独裁问题上和个人管理问题上。”所以,列宁对反对个人管理,反对总管理局和一长制的任何提议,说这些已被中央执行委员会加以肯定的做法和制度遭到怀疑是“令人痛心的事实”。所以,这次代表大会作出了在全国推行完全的、绝对的一长制的决议。到1920年年底,全国80%以上的企业都实行了一长制。

“彻底完成工业和交换的国有化”是列宁的基本想法。这种交换国有化是要通过消费合作社的国有化来进行的。而列宁所主张的消费合作社的国有化实际上是一种“消费国有化”,即将所有公民的所有消费都由国家包下来。在余粮征集制的执行和军工生产迅猛扩大的进程中,消费的国有化也在跳着假面舞会。这种国有化体现为,一是有组织地分配产品,就是不通过任何中间渠道,不通过任何商业机构,由国家来向居民直接分配农产品和工业必需品。1919年3月,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纲里明确规定:“苏维埃政权现时的任务是坚定不移地继续在全国范围内用有计划有组织的产品分配来代替贸易,目的是把全体居民组织到统一的消费公社网中,这种公社能把整个分配机构严格地集中起来,最迅速,最有计划,最节省,用最少的劳动来分配一切必需品。”

同类推荐
  • 大唐信仰

    大唐信仰

    晴天一声雷响,白无忌闪亮登场……这么俗气的穿越,看来老子穿越的打开方式不对啊……没有绝世武功?没有无敌系统?靠,那还怎么玩,劳资要从来,我不要学李白。
  • 从废墟到罗马帝国

    从废墟到罗马帝国

    经过黑死病洗礼的欧洲大陆并没有像历史中的那样开始逐渐成为世界的中心,反而在活尸的威胁下苟延残喘。血脉凋零,王冠落地,帝国倒塌。而在这遍地废墟当中,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悄无声息的降临在这个崩溃之后的世界。
  • 汉牧天下

    汉牧天下

    缉毒警察李戬,在一场枪战中身亡,穿越到晋末五胡乱华时期,附身于一名小小县尉,身上还担负着近万百姓的生死存亡。且看他如何率领百姓,逃出生天,在这乱世之中越走越远。老书《冒牌县令之天下争锋》,欢迎加书友群:694896069
  • 大秦始皇

    大秦始皇

    大秦王朝丰功伟绩,扫六合灭诸侯统江山。开始始皇之路。千古君王,统领万代江山,虎视何雄哉,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 红楼之公子无双

    红楼之公子无双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一个现代人魂穿红楼庶子贾琮,踏上科举之路,豪门大家庭的家长里短,官场的波谲云诡,现代观念与古代观念的冲突融合。上有荒唐的贾赦,吝啬的邢夫人,下有败家的贾琏,狠毒的王熙凤,贾琮是做谦谦君子,还是阴险小人?迎春被中山狼叼走?元春死因不明?探春远嫁?惜春出家?黛玉、宝钗、湘云悲剧?这能否被贾琮改变?大幕徐徐拉开……PS1:贾琮,琮,读音cong,第二声,阳平,不读zong。PS2:书友群137187907,来撩。
热门推荐
  • 吃国家粮的人

    吃国家粮的人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语文老师张大丫领读。一句四个节拍,她总共敲了八下讲台。胸脯很有节奏地起伏了八次。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豹子和大家一起跟读。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张大丫的声音越来越大。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豹子和大家的声音响彻小学校园。豹子的小学在一家旧祠堂。豹子跟着张大丫读了半个小时后,把下巴抵在课桌上。豹子的屁股只坐小方凳的一个小角,因为阿品和阿丁的屁股就几乎占了小方凳的全部。上课前,张大丫说,人多凳少,你们三人共坐一张。豹子实在无法坐稳,便站了起来。班级一下子安静下来。
  • 再见如初见

    再见如初见

    那一年的一个暖心微笑。那一年的一个温暖举动。那一年的一个无措决定。那一年的一个悲伤故事。那一年的一个重逢喜悦。那一年的一个春夏秋冬。
  • 你最应该知道的古典诗词

    你最应该知道的古典诗词

    打开历史的卷轴,扑面而来的是散发着淡淡清香的古典诗词。它热情但不矫情,委婉但不忸怩,奔放但不夸张,它能让我们迷醉,能让我们流连忘返。这些诗词从中华文明的源头一路走来,娓娓诉说着古老的历史。那么就让我们追随这些文化的足迹,做一次愉快之旅,让我们真正感受“诗情画意”之美。
  • 大宋第一极品小少爷

    大宋第一极品小少爷

    谨以此作,怀念周星驰电影!力求星爷风格,机智、诙谐、调皮,带点无厘头。*小健哥出世啦,这个世界从此不再安宁。看我顽皮小少爷七十二变,极尽搞怪之能事。且看极品小少爷如何一步步成长,走向辉煌,创造历史,书写传奇~
  • 造就精英管理者的11条杰克·韦尔奇经验

    造就精英管理者的11条杰克·韦尔奇经验

    杰克·韦尔奇在任期间,通朋电气的收益从25亿美元增加到1005亿美元,净利润从15亿美远上升为93亿美元,该公司的股价也从最初的大约94美分上升到40美元。凭此惊人的业绩和他创立的崭新的经营理念与不凡的人格魅力,他被誉为“全美头号经理”、“全球第一CEO”。每位年轻人都有着无尽的潜力,如果你希望有朝一日如书尔奇一样杰出傲人,那么从现在开始仔细阅读本书中杰克·韦尔奇给你的11条准则,并学以致用。这样,每天进步。一点点,你就会慢慢地接近他,直至超越。
  • 萌宝来袭:免费爹地限时领取

    萌宝来袭:免费爹地限时领取

    她被姐姐陷害丢失清白,作为回礼,她一把火烧了姐姐和渣男的婚礼,怀了孩子一走了之,四年后回国,好死不死遇见当年那人,这位兄弟帮她虐渣踩婊,她却想着一走了之。“先生,世界上花花草草甚多,不要吊死一棵树上!”“我就喜欢你这棵朽木!”
  • 狼女玩转天下

    狼女玩转天下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她身手牛叉,一朝穿越成为被牺牲的皇后,却因为拥有一张倾覆天下的藏宝图而被迫卷入争夺天下的政治漩涡,阴谋、利用、背叛,统统来吧,老娘不怕!可是却惟独栽在一个比她更冷酷邪恶的杀手组织的首领炎修手中。慕容瑶将藏宝图扔到炎修的面前:“我用藏宝图买自己的命,不许在接别人的生意追杀我,这桩生意,到死方休!”
  • 胜鬘宝窟

    胜鬘宝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

    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

    姜平然是一个活了很多年的老姑娘,拥有平凡人更多的时间和长久的美貌。在这漫长的时光里,她无波无澜,直到她意外救下一位少年,并和那少年有过一月同在屋檐下的时光。九年后,祁景彦再见到日思夜想的“恩人”,觉得无以为报,只能以身相许。面对祁景彦的甜言蜜语,死缠烂打,不依不饶,死性不改。姜平然咆哮:喂!我这年纪都够当你太太太奶奶了!你怎么下得了口!祁景彦笑:你就算逃到天涯海角我也会追着你!
  • 残王的盛世毒妃

    残王的盛世毒妃

    叶涵云因一场车祸意外穿越为楚国相府的三小姐,嫡母算计,姐妹欺压,她可不再是那个懦弱无能的原主,不就是她没有生母庇佑,没有后台,没有银子,任她们怎么欺负都不敢反抗吗,哼,想她堂堂二十一世纪中医世家的传人,银子还怕赚不到吗.不过,在古代,这个赐婚圣旨她该怎么反抗?定北王轩辕澈在五年前的一次战场失利后,重伤难愈导致现在的不良于行。他一直以为是敌军的毒害,哪知最终的真相却令他不寒而栗;他养精蓄锐,重回战场,拼杀出一番天下,怎知他为之倾尽一切的结局竟如此凄凉!片段一某女正在喜滋滋的数着差点亮瞎她眼睛的银子时,丫鬟风风火火的来报:“小姐,不好了,您被赐婚啦。”“哪个混蛋敢打老娘的主意?”“咳,小姐,是皇上将您赐给定北王做王妃了,而那定北王是个不良于行的残废啊。”“残废怎么了,残废也是人,残疾人也有理想,也有抱负,而且只要他们努力,甚至能够做得比正常人都好……”某女滔滔不绝,义正词严的将丫鬟教育了一番,然后将那个残废将是她的夫君的事情给忘了。某男得知后,冰山般的面容瞬间坍塌,一抹温柔袭上眉梢,两个影卫顿觉眼花,不自主的揉了一下眼睛,然后告诉自己刚刚定是在做梦,只是不久后,他们真的常常处在梦中了。片段二见到刚刚还满身杀气的刺客,在某女挥了挥衣袖后瞬间气绝,一众暗卫松了口气的同时当下心惊胆寒,决定以后宁可得罪皇上也不可得罪某人。“嫂子,你不是大夫吗?这毒使也很娴熟啊。”某男弱弱的道,深深的反思自己之前是否有得罪过某人,都说这世上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回想过往种种,他瞬间石化,死定了,呜他死定了。“医毒不分家,这你也不懂?”某女淡淡的语气中透着丝丝阴寒,在古代没有了诸多因数的制约,她研究起毒来甚是过瘾,至于试毒之人嘛,反正这些刺客时不时的出现,以后都会孝敬与他们的,还有眼前这两个毫无所觉的男人。某男云淡风轻的撇了眼稍稍后退两步的某人后,轻轻的握住佳人的柔夷,深邃的眼中染上一抹温柔,是大夫如何,是毒女又如何,她就是他的王妃,谁敢说她什么!片段三某丫鬟面对神色冰冷,一身肃杀的王爷,喏喏的不敢开口,在做了无数次心里暗示后才向王爷转达。“启禀王爷,王妃说王府门前的石狮不够气派。”“管家,去换个让王妃满意的石狮。”某王爷从埋首的奏折中抬头对管家吩咐到。“王妃说花园的假山不够大。”“管家,命人重新弄个更大的假山。”“王妃说王府的厨子做的菜她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