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05100000004

第4章 全景河南(1)

河南天地

河南因大部分地域都在黄河的南部而得名。其中部和东部为平原,北、西、南为太行、秦岭山脉所围,形成独特的山地平原相抱的景观。豫西北处于太行山脉的东段,与山西高原相连。站在华北平原西眺,巍峨壮观、万仞壁立的太行山犹如一道天然屏障,矗立在河南的西北部。神奇的造山运动与流水的切割作用,使太行山系形成很多的峡谷、急流、瀑布、深潭、涌泉、洞穴等奇特的自然风景,如王相岩、云台山、桃花洞等景区。

这块土地既有山清水秀之美,也有雄伟壮观之威,是探险、攀岩、滑翔等户外活动的理想之地。

豫西部是秦岭山脉的东延部分,分列有小秦岭、崤山、熊耳山、嵩山、外方山和伏牛山。各山海拔多在1500~2400米,且地质构造复杂、山势高峻,形成大片天然次生林和奇特的山地景观。这里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嵩山自然保护区和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两个国家级自然风景名胜区(云台山和王屋山),四个省级自然风景区。

豫南属大别山系,山势海拔较低,一般在600~800米左右。雨量较多,以湖泊、水库和自然保护区为主要景观,如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连康山自然保护区。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的鸡公山经过上百年的开发与利用,成为避暑度假、疗养的胜地。

河南由于地跨亚热带和暖温带,所以四季气候分明,结合平原、山地的地势特点,四季都有可游览的自然景观,而且各具特色。

春季出游,天气干燥少雨、冷暖多变,要备好御寒衣物,及时增减。夏季出行,炎热多雨,雨具、风衣是必备的行装。秋季是最好的出游季节,晴朗、温暖、少雨,可轻装远行。

冬季出行,天气寒冷干燥,需带备防雪防滑的鞋或鞋套以及保暧衣裤。

河南故事

在这古老的中州大地上,古迹胜地俯首可见,从原始社会的踪迹到封建社会的遗存,无一不是中国文化辉煌历程的缩影。

河南古称豫州。古代,全国分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豫州、梁州、雍州、荆州共九州。豫州居九州之中,故又名“中州”、“中原”。在这古老的中州大地上,古迹胜地俯首可见,从原始社会的踪迹到封建社会的遗存,无一不是中国文化辉煌历程的缩影和反映。

裴李岗遗址、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向人们展示了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各个发展阶段。华夏人的始祖黄帝诞生在现今的新郑市,他统一华夏部落,开山治水,耕种养织,从此有了华夏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有了华夏民族的根。此后,随着中原大地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在洛阳建都,奠定了洛阳古都的地位。封建社会官府文化最完整的遗存是内乡县衙,它不仅是一个时代建筑的代表,还反映了社会体制的结构与沿革。古代反腐倡廉官员的俸禄中有养廉银一项,该进项有时比原薪俸还高,这与现今的高薪养廉有异曲同工之效。

古今同道,颇有意思。

河南自然风景的背后还蕴藏着深厚的文化风景。藏身于西山、邙岭之中的龙门石窟、巩义石窟寺是宗教、石窟艺术发展的典范,是难得的艺术瑰宝。置身在邙岭、嵩山密林间的自马寺、少林寺等是佛教在中华大地落迹、发源之处;太初宫、中岳庙等是儒家、道教的发祥之地。这些都是藏在秀美的山水风景间的明珠。

河南人文

力言河南人热情、健谈,总是滔滔不绝,知之能详,言无不尽,但又有别于北京人的侃。河南方言与普通话比较接近,豫中和豫东的方言较易懂。豫西,豫北及山区的方言就与普通话相差很大,不过,当地中年以下的人大都会说普通话,与他们交流,语言上没什么问题,可和四五十岁以上的人交流,就得费点神了。

中州人说话很简练,“好”、“对”、“可以”、“没问题”、“同意”、“很好”之类的意思表达都归用一个“中”字。从农村到城市,不管言语、口音有多大的变化,这个字的用法是不变的。与当地人交流,若问“行不行”、“好不好”、“是否同意”都可说“中不中”,回答也很干脆:“中”与“不中”。甚至问美丽与否都可用“中”与“不中”表达,高度概括、省事、有趣。

姓氏河南也是中华民族姓氏的起源地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古今共有8155个姓氏,其中起源于河南的就有1400多个,沿用至今的仍有1200多个,在100个汉族大姓中,就有73个源自河南。闲暇之余,不妨也到河南来寻寻根,问问祖,说不定坐在你身边的某个陌生人,就是五百年前与你同姓同祖的自家人。

戏曲

豫剧是河南主要的地方剧种之一。豫剧起源于清代,早期名称很多。因其唱腔多高调,而被称为河南高调、河南梆子;在西部山区,因靠山平土为台演出,而被称为“靠山吼”;“河南讴”又是该剧的另一名称,是因演员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而得名。一个剧种有如此多名称也属少见,解放后才统一称“豫剧”。

豫剧的唱词十分口语化,多为七字句或十字句,通俗易懂,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旋律丰富,极易为观众接受。豫剧流派中,要属常香玉的“常腔”最受欢迎,它突破原有的表演界限,融会吸收豫东豫西唱腔风格,使豫剧长足发展、不断更新。

宛梆是生长并流行在河南省南阳地区的少有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明末,完臻于清代,可考证的历史已将近有400年。据说宛梆的出现,源于明末清初李自成起义军从陕西转战河南时,把秦腔带到陕西商洛、河南南阳一带,后与当地民歌小调、民间说唱相结合而成。

很早人们称它为“西调、南阳调、老梆子、南阳梆子”;又由于其音乐唱腔的独特,也有人称之为“唧唧梆”。新中国成立后,因南阳简称为宛,故更名为“宛梆”。宛梆曲调丰富,唱腔激昂,其声腔高亢豪放,男声用大本嗓,给人以粗犷、豪迈、奔放、明朗的感觉。

特别是女声唱腔的高八度呕音花腔,很像西洋的高音花腔唱法,清亮委婉,配之主弦发出的“唧唧”声,犹如鸟鸣,非常动听。如此声腔特色,堪称一绝。

内乡宛梆剧团成立于1051年,1992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是目前国内仅存的一个宛梆剧种专业表演剧团。该剧团常年在南阳地区的各县各乡活动,如有幸碰上这个古老剧团的演出,千万别错过。若该剧团没有外出,大清早你一定能在内乡的河边看到演员们练功、吊嗓子的身影。

皮影剧皮影戏艺术发祥于我国陕西、山西、河南交汇的黄河流域,始于西汉,盛于唐。发祥地之一的豫西仍有许多皮影剧团,逢年过节定有演出。尽管在网上也能看到皮影剧,可还是现场观看的感觉要好得多,不但能听到梆子腔等丰富优美的唱腔,还能欣赏到民间艺人精心雕刻的彩绘皮偶人,高兴的话,还能趁场间休息时间溜到后台,跟师傅学上两招,舞弄皮偶过过瘾。

河南物语

同类推荐
  • 美国这头公牛:李杭育旅美日记

    美国这头公牛:李杭育旅美日记

    本书是著名作家李杭育先生在美国探亲并旅游期间,将其独特的体验以日记形式记录下来。其个性化的写作和真实故事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美国的直接认知和感想,《李杭育旅美日记:美国这头公牛》记录了普通中国移民及美国年轻人如何应对工作和生活压力、如何处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如何面对一个未知的世界。同时截取美国城市及旅途生活中一个个有趣的场景,呈现了一个作家眼中奇特又通俗的美国故事。
  • 在最美的风景里流放

    在最美的风景里流放

    生活中永远有那么一批人,好像时间未能让他们衰老,永远活得热血沸腾。他们勇敢,能放弃他人所追逐的“好生活”;他们坚强,笑对路上的任何窘境;他们幸运,一年所见的美丽比他人一生都要多。所以他们能跟你讲冰岛的羊汤是放奶油的,梦想中神奇的西藏是你永远无法抵达的,在缅甸遇见的10个故事里有8个能让你流泪,湄公河上的餐船藏着一家人的秘密……还有那电车国度里的痴汉们、菲律宾巴拉望的绑匪、狭长国度越南的瘦美食、香港独立书店里的故事。因为旅行,而遇见另一个自己。在陌生的国度一无所有的自己可以如此勇敢,那些故事那些人让自己知道该怎样生活。
  • 咖啡苦不苦

    咖啡苦不苦

    旅行中用来遮风避雨排解孤独的咖啡馆,其实也是人生中散发着清洌苦味的教室。一杯甜若爱情、苦若生命、黑若死亡的热咖啡里,其实盛着人生。
  • 眷然归与情:法国人家

    眷然归与情:法国人家

    本书是旅游类图书,属于别处系列之一。系作者在法国采访数个家庭后的感悟和体会。
  • 突然就走到了西藏

    突然就走到了西藏

    本书是演艺界实力及偶像派代表人物陈坤的处女作,公益活动“行走的力量”西藏行走的文化随笔作品。通过对其童年时期、大学时代、演艺阶段、行走西藏等不同经历的真实回顾,以“行走”为线索,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在人生的行走中,读者可以看到陈坤的内心从脆弱到强大的转变过程。最后是参与“西藏行走”的学生日记,以大学生的视角来呈现一个真实的陈坤。
热门推荐
  • 男人要有胸怀,女人要有情怀

    男人要有胸怀,女人要有情怀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凡夫俗子,红尘中我们早已在是是非非中学会了争辩和计较,在柴米油盐中学会了小气和狭隘。对于大多数男人来说,心胸修炼最迫在眉睫。如果说上天赐给了男人一样最重要的东西,那么这种东西就是博大的胸怀和宽阔的胸襟。对于男人这种天生好强和自尊的动物,人生也许可以不繁华,但是不能没有尊严和面子。而博大的胸怀和宽阔的胸襟是男人获得成功和他人赞赏的最重要的一点。俯瞰大千世界,具有博大胸怀的男人与具有情怀的女人虽不同,却又相同。他们都是快乐地微笑,独自行走在红尘中,享受着良辰美景,享受着内心的美好与宁静。
  • 后宫尔珍公主

    后宫尔珍公主

    她,21世纪都市女性常紫苏穿越到清朝。复活于一个公主的身上。从此她便是爱新觉罗·尔珍,有一个不受宠的额娘秋沁柔。宫廷里的那些女人们永远都是斗争不断,常紫苏冷眼看这宫斗不停。由于秋沁柔遭人所害,得了不治之症,为了报答秋沁柔的救命之恩她溜出宫求医。他,说:“紫苏花为你开,清风为你来,雪影为你倾倒。你是我这辈子都值得爱的女人,此生永不负你。”他,说:“有朝一日,我要让天下美食都是出自我的手。让我给你做一辈子的山珍海味。”他,说:“医者本仁心,而我不是仁心的医者,但为了你我愿下山救治你的额娘。”他,说:“我原是佛门中人,因为犯了戒律被逐出师门。既然已不是佛门人,那么我也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他,说:“我愿意等你一生一世,你可愿等我凯旋之时来娶你?”她,在清宫中原本是想清静的过日子,却没想到树欲止而风不停。聪颖的她是如何巧妙的应对这群后宫里的女人,又是如何溜出宫,流浪于江湖苦寻救命之药。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剑胆琴心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剑胆琴心

    《剑胆琴心》再现了侠义英雄的传奇故事,复活了《史记》里记载的“游侠列传”。这些“世外群龙”,诸如朱怀亮、张道人、于婆婆,在太平天国革命之后,隐身江湖,游走于草莽之间,行侠仗义、打抱不平。《剑胆琴心》没有怪力乱神,没有奇幻仙侠,有的只是技艺。正是这种朴实自然的写法,达到了“平淡而近自然”的境界,与金庸博大精深的武侠叙事交相辉映。
  • 古代送别诗词三百首

    古代送别诗词三百首

    本书是以古代送别为创作主题的一类诗歌作品,其特点在于借助历史抒写送别情怀或发表议论。从送行者一方讲是“送”,从离别者一方讲是“别”。 从古至今,“送别”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共选录历代怀古诗词300首,其中包括汉魏晋、南北朝、唐、宋、金、元、明、清等各朝代的名家名作。从时间上说上起西周,下迄明清;从空间上说,送别所涉及的地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本书除送别诗之外,还选录了一些送别词。送别词是对送别诗的发展,将送别诗、词并录,可有助于读者更清晰地了解送别文学的全貌。
  • 中华喜事大观

    中华喜事大观

    喜——是百姓生活的福气标志;有喜——就有了生活中的居家之祥气;民间有喜——就有了极力向上的如日中升之瑞气。喜,是民间生活幸福的一个重要标志。喜,是一种好日子、好心情、好时光、好前景。喜,是一种民间传承明光的文化。喜,总是异彩纷呈:大年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五节、清明节等,诸多时节,百姓都会张灯结彩、披红挂绿、歌舞蹁跹。喜,是艺术作品:喜字、喜花、喜联、喜礼仪、喜乐、喜歌、伴嫁情歌、祝颂寿诞、喜寿星座、剪纸泥塑、匾额壁挂、绣品礼花等等。喜,无处不在,是一种吉祥文化。
  • 神秘的谜团(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

    神秘的谜团(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

    宇宙,是这个世界上谜团最多的地方,也是最吸引孩子好奇心的地方。宇宙包含着最神秘的未知和疑问,人类正在以高超的科学手段和不懈的努力不断深入探索宇宙的深处,希望了解人类自身的过去与未来。而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在漫长的岁月中,人类一直在这个星球上繁衍生息。虽然它只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它在许多方面却又是独一无二的: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的行星,也是目前所知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向孩子们展示这个既熟悉又神奇的世界。
  • 从亡国女到乱世妃:琉璃璨

    从亡国女到乱世妃:琉璃璨

    一个亡国公主,被抓到后宫,只不过是被当做殷实后宫的宠物罢了。因她那张倾国容颜,国才破家才亡。而她,终究被困。她是个亡国公主,也是万千穿越大军中的一员。可不同的是,刚受完训、出任务的她完全不知道何谓穿越。她,只是为了遵照同伴临死前的遗愿。努力活着,找寻回现代的路,却发现,那场背叛的阴谋。
  • 潇洒小道士

    潇洒小道士

    妹子快放开我,我是个小道士~红尘里我依然逍遥。
  • 私窥江湖

    私窥江湖

    江湖文化在中国社会有深远的影响。中国人几乎人人都认为自己“身在江湖”,必须遵循一些江湖规矩,却又普遍将江湖想象为一种遥远的武侠社会,对它的神秘和快意恩仇欣羡不已。本书作者认为江湖是一个游离于皇权统治的主流社会之外的体系,有自己的江湖规矩、江湖习气和江湖仁义。它隐身在传统社会的灰暗角落,依靠自己固有的逻辑,潜行在黑白之间,影响着主流社会的走向。
  • 甲壳狂潮

    甲壳狂潮

    一夕之间虫灾天降,身为没有无敌异能、没有超凡的功法的普通人,面对鲜血和死亡,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又该何去何从?(新书《喋血深空之我是空降兵》已上传,求收藏推荐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