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07400000005

第5章 慧眼识商机(2)

(3)时势之变 供需之变,影响的是商品的销售价格和利润;智能之变,影响的是企业营运的成败和盈亏;而时势之变,则影响市场需求和总体企业的起伏变化。

时间有缓急、快慢和久暂等之别。时之变配合着空间所在,才能看得到实际形态,才能比较其中的规模。

势是一种力量、一种动向。从一个时空的形,因为某些力量,使之变化到另一时空的形,就是时势之变。

这种力量,有权力、财力与心力,几乎都是人为的,但却不一定是有形的,才使时势之变更加引人人胜、更加让人向往、更加让人受益。

上世纪80年代之初,有一本书译为《大趋势》,原作者为美国的约翰·奈思比特,他在书中指出,影响美国社会的“十大趋势”,这些预测,10多年之后,不但在美国一兑现,也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甚至台湾地区,逐一印证。

从这里,我们看到一项事实,即使是变动机会,它也有脉络可寻,至于如何运用时势之变,我们将在往后的章节中再作探讨。

未来机会

根据报道,美国在1987年到1992年间,拥有员工人数在500人以上的企业,总雇用人数在这段时间,被削减了230万余人。然而,用人在500人以下的公司,雇用人数反而增加了580万人。

这种变化,起因于传统生意的衰退和新兴生意的增长。这些信息,告诉我们企业生存空间在变,工作机会在变,供需状况在变,也告诉我们变化的趋势。企业由于生存竞争,渐渐趋向“专业化”与“大型化”两个极端。

“天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知道,未来的机会是由现在的变化而存在于未来。

我们进行逻辑地推理,可以预测未来趋势;我们进行逻辑地研究与思考,可以创造未来所需的商品或生意。

然而,未来机会并非遥不可及,只要追踪时势趋势,探讨潜在需求之变,就能掌握其“机”,寻求其“会”。

我们都听说过“风水轮流转”,但转来转去,也多在大多数人所知的行业或生意。受限于知识与见识,人们需求之变也限在一定的范围,前瞻未来,掌握商机,其所重视的是三、五年间可以大展宏图之机,未来机会,就是这种三、五年可触之机。

3.知机、识机与用机

知机、识机,其主要目的在用机。

“机”,有机运、有机缘、有机遇、有机会。

人们最是希望的就是,人逢走运,逐事顺遂,得心应手;又希望,事有巧缘,恰遇贵人,又提升、又铺路、又送财,让自己扶摇直上,在事业之途走得顺畅;还希望,运与命的高峰能得交遇,并使它留住,使自己左右逢源、财源广进而致万事如意。

但是,有一句话是“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因此要使自己得好运、结巧缘、逢优遇或受知遇,没有那平时的“烧香”,何来时至“机”之“会”?

嚼近水楼台先得月

商机有创业的机会与展业的机会,又有显见的机会与潜在的机会,这已如前述。

做生意,掌握现有顾客群,提供商品或服务去满足现有顾客群的需要,正是企业生存之所倚,这种机会,我们可称之谓“在行机会”。

在行做生意,探讨顾客的潜在需求,提供新产品或创新服务以满足该项需求,正是生意扩张的机会。而为既有产品或服务,发掘潜在或新的顾客群,仍然是生意扩张的机会,此所以说,“近水楼台先得月”。新创事业的企业,大多掌握住一些新需求的信息,也就是未被满足的潜在需求信息。凭借这些,创业家投入心力、智力与财力,开发出满足新需求的商品或服务,再展开行销布置,以贩售商品,使“机”得“会”。

企业经营,最怕满足现状,坐享在行机会,而忽略展业机会,未能随时扩大市场、壮大生意,使自己捷足先登的展业机会,变成他人的创业机会。

创业从无中生有,从“先作付出、再求报偿”,甘冒血本无归之风险;从摸索需求、探讨供需,到创造产品、创新服务;从没商品、没顾客,到有商品、有市场,其中的甘苦与艰辛,只有过来人才知道。

但是有人创业,是骑在一个人的身上,爬到他的头上,去拨开云雾,去打开一片天,这是因为那个被骑之人,不懂得研究潜在需求,不努力于开发潜在顾客群,未作推陈出新,将自己近水楼台可得月的展业机会,让它沦为他人的创业机会。是自己的下属、下游企业或相关企业得此机缘,或是随时睁大眼睛搜寻机会的创业家,获得机运,抓到此机会。

谈到“用机”,展业机会有其优先权,其次为利用机缘、求机运,将展业机会化为自己“先得月”的创业机会。

投机致富之道

机会,受时势之影响。得“时”,潜在机会变为显见机会;得“势”,则需求更旺盛,生意更好做。不得“时”,已知机会变做隐形,人们的购买力不振;不得“时”,则事倍功半,吃力不讨好。就创业而言,得“时”,一炮而红;得“势”,更锦上添花,心旷神怡。

不得“时”,则怀才不遇,一步也跨不出去;不得“势”,则有如陷泥沼,脱困不易。

中国人视财为水,因为钱财具有流通性,不是流入自己的口袋,就会流人他人的口袋。而为了使它流入自己的口袋,就必须显一显神通,于是就有了“五鬼搬运术”、“坐地分赃术”、“股票操纵术”、“官商勾结术”等等计谋,以达生财的目的。

这些人为的把戏,使得“财流”转向,流入“我”的口袋,所有者,是人之“权势”和“财势”。但是有“必然”就会有“偶然”,有“人为”就会有“天然?。

因为,老天爷也要玩一手,才能使必然成为天然,使有福者能偶然得利,使穷人能够翻身,使有心人能“投机”致富。

吕不韦,韩国阳翟(今河南禹县)人,世代经商,到父亲吕冲这一代,以“买贱卖贵”,颇有家产。

他在小时候曾听祖父教诲说;“夫物之贵贱,视时用而流于交易,希别贵,余则贱。”又说:“囤积而居奇,加施而著显。”

以上这一段话,明白地告诉我们“投机”之道。

投机的道理,就在:

(1)识机!逢贱买,逢贵卖。

(2)用机!到价贱之地买,运回加工,再运往价贵之地,适时顺势(需求)卖出。

(3)知机!当秋老虎愈长的气候,寒冬的季节也愈长。

(4)物之贵贱,视时用而流于交易。故用有其时,不逢时则无用,而不作交易也无所谓贵贱。

(5)物以稀为贵,过多则贱。故“知希、余”,也就是供需的变化,通过囤积以居奇,使物稀而价贵。

“供需平衡”、“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这三者之间,存在着正逆并存的循环关系如图2—6。

投机要投到机之源,也就是影响供需最大之源头。

所谓有土才有财,因此,投机房地产,选择成屋不如预售屋,选择房屋不如选择土地,因为没有土地何来房屋。同样道理,囤积产品不如囤积原料,囤积下游原料不如囤积上游原料。

欲谋囤积以居奇,必得加施使之着显。故须使企业经营得法,成为获利的公司,其股票之值才能着显,才有人愿意付出高于面值之价来购买。必使产品能够畅销,其上游原料的供需变化才能举足轻重,才能适时作投机。必使自己置身于一业,经常参与其运营,才能观察供需之变,搜集变化之讯,再作察天时、顺时势,以掌握其机。

所以说,“惟在行适足以投机”。

何谓天时、地利、人和

时势影响机会,使供需产生变化,此所以人们得以适时顺势作投机。

投机投在那个“机之变”,也就是供需变化。机之变除了受“时”与“势”的影响外,也受“智”与“能”之影响,我们可以将前面,则更能看出官的意义。

时、势影响需求,智、能则左右供给,使机之会达到圆满,供需双方互利双赢。

《兵经》对“机”字,有如下诠释:“势之维系处、事之转变处、时之凑合处、物之紧切处是为机。”

由此,我们可以说:“机随势而变,故见机于所系;事因行为方式而异,故见其变而知其机;时会有更替,故抓机于凑合处;物有其特性,了解物之性,也就是其紧切处而用其机。”

更进一步说,影响事、物的力量,其所及之处就是机会之所在。比如政治与法令的变化,开放或管制一行一业。就消灭或产生另一行一业的机会。又比如文化、习俗的变化,或趋势、流行的变化,其势之所至或所系,皆是商机。而政治、文化、潮流,正是势之所系。

时是个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必须落实于实物,才能见到它的存在,譬如日起日落、月圆月缺或手表上秒针的走动等。谈时之变,见其于凑合处,则必须言明时段、所在和对象,换一个方式讲,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凑合处。

同类推荐
  • 黄光裕的战争:家族企业从野蛮生长到制度文明发展的启示

    黄光裕的战争:家族企业从野蛮生长到制度文明发展的启示

    从一无所有的农家穷小子,到富豪榜上的首富;从一家小商贩的小地摊,到中国最大的家电连锁帝国;从风光无限的中国首富,到因涉嫌经济犯罪而黯然失色……股权之争让黄光裕再次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黄光裕成为了时下最受关注的问题企业家。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小说式的生动描述,刀锋一样犀利的点评,解密了国美的成长轨迹,记录了黄光裕极富争议色彩的商业生涯。本书是对黄光裕沉浮伏人生最完整的记述,而且从一个公正中立的角度,对其家族式企业野蛮生长过程中的制度文明和企业文化进行了深入剖析,希望能带给人们警示与思考。
  • 德鲁克的经管秘诀

    德鲁克的经管秘诀

    详细介绍“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先生的经营理念,教您认识自己的客户群,找到自己店铺的优势,对店铺进行有效管理,达到带领团队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中生存、成长和壮大,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的最终目的。本书将德鲁克的管理智慧应用在实际的管理之中,无论您是店主、店长、经理还是渴望开店的普通人,本书都值得您一读。
  • 智商决定经商

    智商决定经商

    要想达到经商的高层境界,你就必须得阅读本书。该书以故事说道理,为你讲解了许多优秀的生意经。每则生意经后又延伸出境界更高一层的经商智慧。《智商决定经商》是作家王福振写的关系经商的书。全书语言通俗,内容丰富,道理深刻,值得广大读者阅读。
  • 每天学点领导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每天学点领导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伟人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好的书籍是智慧的结晶,如同良师益友,它既教你做人,也教你做事。周一波编著的《每天学点领导学大全集(超值金版)》是您学习领导学的良师益友。领导者应该具备的素质,领导者的领兵技术,领导者运筹帷幄的能力,以及领导者刚柔相济的艺术,等等,都是《每天学点领导学大全集(超值金版)》探讨的重点,它深入浅出地讲述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即使您现在是一个初学者,一个渴望掌握领导能力的普通人,你也能从中挖掘金子,助你成为一个领导者。
  • 李嘉诚谈商录

    李嘉诚谈商录

    李嘉诚,1928年7月29日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香港。1943年,其父李云经病逝。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他被迫放弃学业到一家茶楼工作。1950年,白手起家创办长江塑胶厂。1957年,创立长江工业有限公司。1972年,长江实业在香港成功上市。1979年,长江实业收购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李嘉诚成为第一个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1980年,成立李嘉诚基金会。从此积极投身公益事业。1981年,创办汕头大学。1985年,出任汇丰银行董事局非执行副董事长。
热门推荐
  • 百分百蜜恋0a

    百分百蜜恋0a

    『百分百宠文』 一个神秘的本子,让叶紫纤得罪了恶魔校草凌曦陌. 报道那天,她毁坏了他最重要的本子,从此被他缠上…… 一天,他咬住了她粉嫩的小嘴.“唔...你干嘛...”叶紫纤挣脱开来.“你说呢?”凌曦陌勾唇.叶紫纤捂住羞红的脸,转过身“大坏蛋,理我远点!”“小笨蛋,想看看更坏的嘛?”他欺身而下,压住了她...
  • 暗黑女王心里藏

    暗黑女王心里藏

    几段唯美的校园爱恋几大家族之间的竞争几大地下势力之间残酷的战争几股异于常人的神秘能力一段不为人知的身世一个传说中的另一个世界闺蜜于姐妹之间一点点仇恨的积累很多人一次次的背叛人前她是求保护的小白兔人后她是杀伐果断的暗黑女王他和她几经波折痛苦也好死亡也罢,哪怕是彼此的敌人也是彼此内心的挚爱缘来他们是彼此之间千百年的轮回
  • 猫咪总监很凶残

    猫咪总监很凶残

    安炎焰,人如其名,是个性子火爆到有些凶残的姑娘,毕业后就职于立浅集团B市分部,从小小设计师一路斩杀到设计主管之位,然后总部一张白纸黑字调职书,将她揪回老家T市,任职设计总监,目前正寄居在青梅竹马的公寓之中,故事正式进入正轨,看官们且等着…
  • 政论

    政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生命之催化乐章:石油化学家闵恩泽

    生命之催化乐章:石油化学家闵恩泽

    奠基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以知识报效国家,一生成果难数,开发生物柴油推动绿色化工,凭贡献乐享人生。
  • 浮华三世,歌尽留离

    浮华三世,歌尽留离

    (正文已完结)她是谁?是草包孱弱的四小姐,还是昏睡寒冰玉床五年的现代人?同一张面孔,一个倾城佳人,一个陋颜遗世,真真假假,错乱了谁的眸?对情嗤之以鼻的她,为何偏偏对他情有独钟,陷得不可自拔?一朝梦醒,素手轻挑,朱唇轻启,一首《魅魂》魅惑天下。衣袂翩翩,缭乱天下的眼……他,白衣飘然,如玉无双,一笑宛如白莲却独独为她绽放。为何却失了‘护你一生一世’的千金之诺……支持新作《温暖如初》
  • 神级工业主

    神级工业主

    新书《医药巨头》已经上传,大家都去瞧一瞧。............重生了,回到20多年前的唐飞重新开始,抓住共和国制造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从小到大,从无到有,涉及轨道交通,新能源,重工业装备,甚至芯片。一家庞大的制造集团渐渐的出现在了国际舞台上,让国人无比自豪的是,它掌握着制造业的很多核心科技。
  • 杰克·韦尔奇给大学生的11条忠告

    杰克·韦尔奇给大学生的11条忠告

    杰克·韦尔奇,一个拥有自己独特个性魅力的商界精英,一个在事业中创造了管理神话的商界领袖,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经历的商界奇才。本书是韦尔奇给大学生的11条忠告,相信阅读本书过后,会受益匪浅。
  • 两夜

    两夜

    那丛冬青被园丁修剪成形如一把张开的绿色折扇,造型别致。老杨便藏身在它的后面,屁股底下垫着一只塑料袋,蜷缩着,强睁开耷拉的眼皮,目光散漫地往外望。远处,是在寒风中穿梭往来的溜旱冰的孩子。一个穿着黄色羽绒袄的小女孩很是惹眼,让他不时地分神看向她。她跌跌撞撞,很显然溜冰的动作还不熟练。她的身后跟着一位妇女,应该是她的母亲吧,也在跌跌撞撞,亦步亦趋,像是张开翅膀护小鸡的母鸡。近处,在离老杨不到二十米远的地方,是一溜儿烧烤摊。
  • 权财女掌门

    权财女掌门

    一个手掌权财,心存高觉,如霜面容冷对变幻风云。一个月下毓影,聪慧过人,历经磨难只为易命登升。本是奇缘姐妹,偏偏积怨成瑕,前路上终是走散,分别再无牵挂。繁华一场,争斗一世,哀叹一生,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不过是几簇泪珠儿落下,不过是凡人那些家常里话,终究虚假。只是苦了那痴心汉子,无奈何走过冬秋春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