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12600000002

第2章 绪论(1)

尽管自1951年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到1956年对“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批判,批判运动连年不断,肃杀的板斧已欲抡起,但是大多数中国人民,包括知识分子,由于刚刚摆脱三十多年的战乱和殖民地的屈辱,无比珍视久违了的统一、独立、大规模的建设局面。他们尚未感觉到这些政治运动会殃及自己,也料想不到一个更大规模的整肃运动会接踵而至。他们在自1949年到1956年这一相对安定期里,满怀热情和信心,建设着一个新的中国。“建国文学”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形成。

由何其芳的抒情诗《我们最伟大的节日》,胡风的抒情诗《时间开始了》,赵树理的短篇小说《登记》、长篇小说《三里湾》,老舍的三幕话剧《龙须沟》,王蒙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曹禺的四幕话剧《明朗的天》,徐怀中的长篇小说《我们播种爱情》,玛拉沁夫的长篇小说《茫茫的草原》(上),刘宾雁的报告文学《在桥梁工地上》、《本报内部消息》,王蒙的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等构成的“建国文学”,表现的是统一、独立、建设“三位一体”的思想。歌颂结束几十年内战而实现了的国家统一:我祖国的疆域是多么广大:北京飞着雪,广州还开着鲜花。我愿意走遍全国,不管我的头将要枕着哪一块土地睡下。(何其芳《回答》)表现中国人民摆脱半殖民地的屈辱,获得独立之后,精神上站了起来的现实,奏出了民族主义强音:“美国人为什么要那么慷慨呢?我看强盗不是随便发善心的。…‘文化侵略是他们最恶毒的办法,那是攻心,叫你成为自己的敌人。”(曹禺《明朗的天》)建设是“三位一体”思想的中心。“建国文学”反映了建国初期热火朝天的社会建设局面和强烈的建设思想。《三里湾》呈现的是一幅农村建设的图画。《青春万岁》表现的是准备投入建设事业的热情。而以《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为代表的“干预文学”,则主要是暴露干部中存在的有碍于建设事业发展的不良作风,表现关于人及人与人关系重建的思想。

“建国文学”这种强烈的建设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于阶级斗争理论和长期的阶级斗争现实的告别,而与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阶级斗争学说是一种外来文化,它并非由中国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自然产生。它给中国带来的是动荡、纷争、内战——这决不是社会发展的正常状态,也决不是作家给社会提供的“家园”。

因此,《三里湾》描写的是先进与落后的矛盾而不是阶级斗争。当时有人批评《三里湾》不写地主破坏,忽略了敌我矛盾,赵树理理直气壮地说:就是没有发现嘛!“建国文学”体现出的务实精神、人格理想以及伦理关系,都没有表现为与传统文化的冲突,而是承继。建国初期,毕竟尚未开展大规模的批孔运动,尚未开展全民性的阶级斗争,尚未发动全国性的“内战”,尚未给社会造成结构性的破坏,中国人民是按照自己的文化理想来建设社会主义。因此,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表现为稳健、宽容,与中华传统文化呈交融、互补状态:《三里湾》中的王金生,作为建国初期农村干部的思想品质,与儒家“修平”人格一脉相承;《青春万岁》表现出健全的人格理想;《我们播种爱情》描写浓郁的西藏雪域文化,表现了中华文化的异彩纷呈。

“建国文学”虽然满身的稚气,且又昙花一现,但它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坚实的基点、永久的“精神家园”。日后,“伤痕文学”将它当成精神支柱,“反思文学”将它当成衔接的起点。《班主任》中的张老师,王蒙小说中的布尔什维克主人公,张贤亮笔下的许灵均,《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中的金东水、许秀云……“建国文学”精神支持他们度过了“大灾难”,“大灾难”过后他们便立即着手实施建国初期的建设蓝图。

“建国文学”在1957年即遭摧折。

1957年的“反右”斗争,使中国的思想界、文艺界遭到肃杀,中国当代文学进入了“严冬”。1958年提出的“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两结合的创作方法,给文学创作加上了“指令”,违背了文学创作规律。随后,以阶级斗争极端化为实质的教条主义长时间地统治着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造成中国当代文学的“冰河期”。加上十年“文革”,实际上五十年中国当代文学经历了二十年的“劫难”。

在此期间,文学创作的自由权利被剥夺,文学自身也没有自觉地确立自己的责任,长期处于盲从状态,独立性丧失殆尽,使浩然的《艳阳天》(1964~1966)这样的“左”倾路线的政治图解成为“十七年”反映体制思想的“压卷”之作,饮誉于该书出版的当时和十年“文革”,这可谓中国当代文学的“悲惨”。

“劫难”期间,赵树理的《锻炼锻炼》、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柳青的《创业史》等,在按照“两结合”的方法创造的先进人物身旁,还设有更为复杂的“中间人物”。“中间人物”是“两结合”框架中的现实主义内核。它体现着中国作家对农民的关怀,是文学精神所在,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成为经年而不腐烂的现实主义“内核”。

赵树理以他长期对农民的关怀,对“写真实”现实主义原则的坚守,自1958年底忧患意识开始加强。不论是1959年的“万言书”,还是1960年的《套不住的手》、1961年的《实干家潘永福》,以及最后一部因“文化大革命”发起而未完成的作品《焦裕禄》,都表现出了敢于针砭时弊、顶风而上的真理精神和在大难临头面前作家的良心。

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在“大灾难”中以不同方式坚持履行文学责任的作家,体现着中国当代文学“悲惨”中的“光荣”。

“大灾难”过后产生的“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可以说都是对于被毁坏了的“家园”的修补、重建。面对废墟,作家思考历史、社会、人生,思考民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伤痕文学”是从民族的“浩劫”、也是从文学的“浩劫”中走出来的文学。“伤痕文学”集中暴露“文化大革命”的黑暗现实,揭示“四人帮”实行的***专制给国家、人民造成的创伤。“伤痕文学”突破了“两结合”创作方法的束缚,描写社会主义社会里发生的悲剧,真正实现了“写真实”的现实主义原则,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第一次自觉。与其他民族类似的文学思潮相比,中国的“伤痕文学”没有那种颓丧、迷惘和极端倾向。它在暴露“文化大革命”黑暗现实的同时就描写了正义力量在其中的斗争。“文化大革命”是“内战”而非“外战”,中国人民不是在一个“至高无上”的口号蒙蔽下参与对外的不义战争,对外制造“创伤”。中国的“伤痕文学”表现的是中国人民的理性,中国人民的浩然正气。

同类推荐
  • 姥爷

    姥爷

    本书是蒋雯丽的首部自传体随笔作品集,记录了她内心深处的童年故事。全书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上个世纪70年代,作者与自己的姥爷相依为命的童年生活,从出生、成长到成熟,生命在亲情中传承,在温情中延续。文中弥漫着浓厚的怀旧情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其中对于亲情的描写极具感染力,动人心扉。
  • 鲁彦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彦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她在丁老荐头行的门口,已经坐了十四天了。这十四天来,从早到晚,很少离开那里。起先五六天,她还走开几次,例如早上须到斜对面的小菜场买菜,中午和晚间到灶披间去煮饭。但五六天以后,她不再自己煮饭吃了。她起了恐慌。她借来的钱已经不多了,而工作还没有到手。她只得每餐买几个烧饼,就坐在那里咬着。因为除了省钱以外,她还不愿意离开那里。她要在那里等待她的工作。
  •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千古五言之祖:<古诗十九首>》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谦卑的人有福

    谦卑的人有福

    人生在世,为人处世是一生的必修课。做人是一种学问,处世是一门艺术。做何种人,如何做人?本书精选了季羡林、王蒙、蒋子龙、铁凝等名家的经典作品,带您重新认识谦虚、善良、减实、克制、礼貌等道德品质,让您学会打造良知这张行走世间的通行证。
  • 活出那份娓娓道来

    活出那份娓娓道来

    有这样25个人,要么他们的名字让你如雷贯耳,要么他们的作品让你如雷贯耳。李健、刘若英、孟非、林青霞、汪涵、陈道明、吴秀波、史铁生、麦家碧张充和、韩再芬、老树、阿城……其实你还不够了解他们,真正打动你的是他们的植物系属性,拒绝嘈杂和喧哗,静水深流在自己的河道。他们呈现了生命最自然的状态:不喧嚣、不攀比、不攻击、不急功近利,像一株植物自然生长。这是一个找自己的过程,他们找到自己,并与自己和解。于是任生活匆忙、人心浮躁,他们内心有自顾自的坚持,在这个浮躁快速的社会中专注地、慢慢地、简单地过自己最想过的生活。
热门推荐
  • 新威伦与希雅伦

    新威伦与希雅伦

    新威伦与希雅伦的中学爱情故事,伟大文明之路。
  • ANNA KARENINA

    ANNA KARENIN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Some Short Christmas Stories

    Some Short Christmas Stor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懂心理的女人会和世界好好相处

    懂心理的女人会和世界好好相处

    《懂心理的女人会和世界好好相处》一书告诉我们:女人掌握了一些心理学知识,女人能更明白人情世故,懂得男人心理,能更好地获更多的人喜欢,更好地握住幸福。使女人发光的并非珠宝,而是心灵深处的智慧,而掌握好心理学就是智慧最好的体现。这本《懂心理的女人会和世界好好相处》一书意在教女人如何处理情绪、工作、人情世故、两性问题等的技巧,引导女人走向成熟,让女人学会利用女性的优势和独特心思,优雅而从容地应对一切。
  • John Stuart Mill

    John Stuart Mil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姑苏恋歌

    姑苏恋歌

    许云飞在美丽的苏州园林邂逅了一位漂亮女孩,由此展开了一段浪漫的求爱之旅。
  • 错恋:第一最好不相见

    错恋:第一最好不相见

    大婚之日,他对她说,我们之间,只是一场各取所需的联姻。而她,却是因为爱才嫁给她。三年的婚姻里,他们之间相敬如冰,他对她的努力始终视若无睹。三年后他的前女友回国,堂而皇之的住进了原本属于她的卧室。而她,亦失去了腹中的孩子。于是,她终究不堪的留下一纸离婚协议书,狼狈退出。
  • 吃香桃

    吃香桃

    我和郗香桃头一次说话,是在学校食堂卖馒头的窗前。此前,我们已经眉来眼去的好多次了。我很喜欢她说话的声音里粘连着的那种油润的奶味。班上长得好看点的女生说话大都跟校园里的铃声一样清脆,清脆得让我生出一种永远也不会和她们有什么瓜葛的感觉。同郗香桃分到一个班里前我就被她的声音迷上了。每每出了教室,便不由自主敏感了耳朵搜寻她粘连着奶味的声音。她的声音太珍贵了,好几天才搜寻到一次。也不是搜寻到,是无意中碰上的,来得匆忙,转瞬即逝。印象中听得最真切的一次,是在体育器材室的墙角那里。
  • 修道大掌教

    修道大掌教

    李帆,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携带着可修炼道术的修道系统来到了这个世界。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化?
  • 20几岁女人好好爱自己的心理策略

    20几岁女人好好爱自己的心理策略

    好好爱自己,这是每个女人都会说却并非每个女人都会做的事,但是又的确是每个女人都应该做到、做好的事。尤其是年轻女人,面对学业、事业、爱情、家庭时,更应该懂得首先爱自己。因为懂得爱自己的女人,才会懂得如何爱别人。上官文姝编著的《20几岁女人好好爱自己的心理策略》分析了许多年轻女性在工作、生活、感情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出各种建议,帮助各位年轻的女性朋友认识自己、洞察自己,让每一位读完《20几岁女人好好爱自己的心理策略》的女性朋友都能成为爱自己、被人爱的好命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