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31100000003

第3章 史大郎义释跳涧虎

史进送走了师父,回到庄上,继续练武,打熬①筋骨。他正当壮年,又没老小,每天不到五更就起来演习武艺,射箭走马。

半年之后,史太公身染病症,卧床不起。史进远近请医士看治,不能痊可,呜呼哀哉,太公殁(音mo末)了。史进备棺椁盛殓,请和尚道士设坛做法事,追荐太公,超度升天,整整做了十几坛好事功果道场,这才选了吉日良时,出丧安葬。满村中三四百史家庄户,都来送丧挂孝,埋在村西山上祖坟内。史进家自此无人管业,他又不肯务农,只惦着寻人较量枪棒。

史太公死后,过了三四个月。到了六月中旬,天气正热。那一天,史进无可消遣,提了张竹躺椅,坐在打麦场边柳树下乘凉。见一个人探头探脑,在那里张望。史进喝一声:“谁在那里张②俺庄上?”跳起身来一看,认得是猎户“摽兔”李吉。史进喝问:“李吉,张我庄内做什么?莫不是来相脚头③的?”李吉上前唱了个喏说:“大郎,小人要寻庄上矮子丘乙郎吃④碗酒,见大郎在这里乘凉,不敢过来冲撞。”

①打熬这里是锻炼的意思。后文也有忍耐、坚持的意思。

②张张望。

③相脚头相是观察;脚头有路径、门路的意思。这是宋代江湖上的黑话,指盗贼在作案之前的探路,相当于后来的“踩盘子”。

④吃酒现代汉语标准普通话说“喝酒”。明清以前及现代南方人都说“吃酒”。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古代的酒相当于今天的“醪(音lao劳)糟”,即江米酒,是粥一样的东西,要用筷子拨着吃;二是中国人饮酒大都要就着菜蔬,“吃酒”指的是“吃酒宴”。本书对话中提到喝酒和吃酒宴,根据具体场面和情况,部分场合保留当时的口语习惯,写作“吃酒”。

史进说:“我且问你:往常你也曾担些野味来我庄上卖,我又不曾亏了你,这一向怎么不拿来卖给我?敢是①欺负我没钱?”李吉说:“小人怎敢?这一向没有野味,所以不敢来。”史进说:“胡说!偌大一座少华山,如此广阔,不信没有獐儿兔儿!”李吉说:“原来大郎还不知道:如今山上添了一伙儿强人,扎下山寨,聚集着五六百个小喽啰,有百十匹好马。为头那个大王,叫作‘神机军师’朱武,第二个叫做‘跳涧虎’陈达,第三个叫做‘白花蛇’杨春。亿这三个为头,打家劫舍,华阴县也奈何他不得,正出三千贯②赏钱召人拿他们呢,可是谁敢去惹他们哪?小人不敢上山捕猎,哪儿来的野味拿来卖?”史进说:“我也听得说山上有强人,不想那厮们如此大干。李吉,你今后打到了野味,送些来。”李吉唱个喏,自去了。

史进寻思:“这厮们既然聚集了好几百人,必定要来找村坊的麻烦。既然如此,······”回到厅前,叫庄客拣两头肥水牛来杀了,庄内自有造下的好酒,先烧了一陌顺溜纸③,叫庄客去请这村里三四百史家庄户,都到家中草堂上序齿④坐下,让庄客们把盏劝酒。史进对众人说:“我听得少华山上有三个强人,聚集着五六百小喽啰,打家劫舍。这厮们既然如此大干,早晚必然要来咱村中啰唣。今天我特地请你们众人来商议,各家都要有所准备,倘若那厮们来了,我庄上打起梆子,你们众人各执枪棒前来救应。你们各家有事,也是如此。互相救护,共保村坊。”众人说:“我等村农,全靠大郎作主。梆子一响,谁敢不来?”当晚众人谢了酒,各自分散,回家准备器械。

从此史进带人修整门户墙垣(音yuan原),安排庄院,拴束衣甲,整顿刀马,设立几处梆子,提防贼寇,不在话下。

①敢是“敢莫是”的简略,有难道是、莫非是的意思。

②贯古代铜钱的单位:一千个铜钱为一贯(贯有贯穿的意思,指用小线绳把铜钱穿起来,但往往不足数,后文“足贯”指实足一千个钱),明清以后叫一吊。

③一陌顺溜纸“陌”本音mo莫,阡陌指田间小路。这里音bǎi百,作量词用。一陌纸就是一刀纸,因为一刀纸就是一百张。古人认为祭祀鬼神的时候烧纸,能使人生活顺溜,所以烧化的黄标纸也叫顺溜纸。

④序齿按年龄大小。齿,指年龄。

少华山山寨中的三个头领,为头的神机军师朱武,定远①人,惯使双刀,虽然没有十分本事,却精通阵法,广有谋略;第二个好汉姓陈名达,人称“跳涧虎”,邺城②人,使一条点钢枪;第三个好汉姓杨名春,人称“白花蛇”,蒲州解良县③人氏,使一口大杆刀。那天三人坐着商议,朱武说:“我听说华阴县里出三千贯赏钱,召人捉拿我们。看起来难免一场厮杀。只是眼下山寨上钱粮缺少,咱们得想办法聚积些粮食,防备官军来了,好跟他们对付。”陈达说:“我看不如就去华阴县,先问他借粮,看他如何。”杨春说:“不要去华阴县,只去蒲城县,万无一失。”陈达说:“蒲城县人户稀少,钱粮不多,不如打华阴县,那里人民富足,钱粮也多。”杨春说:“哥哥不知,要是去打华阴县,必须从史家庄过。那个九纹龙史进,可是个大虫④,不可去撩拨他。他怎肯放咱们过去?”陈达说:“兄弟好懦弱!一个村坊都过不去,怎么抵敌官军?”杨春说:“哥哥不可小看了他,那人武功的确了得。”朱武说:“我也听说他十分英勇,都说这人真有本事。兄弟,咱们别去惹他吧。”陈达大叫:“你们两个闭了鸟(音diǎo)嘴!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他只是一个人,我不信他有三头六臂。”喝叫小喽啰:“快备我的马来。今天就先去打史家庄,后取华阴县。”朱武、杨春再三谏劝,陈达哪里肯听?随即披挂上马,点了一百四五十个小喽啰,鸣锣擂鼓下山,往史家村去了。

①定远今安徽定远。

②邺城故城在今河北临漳。

③蒲州解良县蒲州,今山西永济县;解良县应作解(音xie械)梁县,故城在今山西临猗县。

④大虫方言,老虎。

史进听见庄客来报,就敲起梆子来。那庄上三四百庄户听见梆子响,急忙拖枪拽棒,顿时聚起了三四百人,一齐来到史进门前。见史进头戴一字巾,身披朱红甲,上穿青锦袄,下着墨绿靴,腰系皮搭膊,前后铁掩心,一张弓,一壶箭,手里拿一把三尖两刃四窍八环刀。庄客牵过一匹火炭似的赤马,史进上了马,绰①了刀,前面摆着三四十名勇武的庄客,后面列着八九十个强壮的村夫。史家庄各庄户,都跟在后头,一齐呐喊,直涌到村北路口。

陈达引了人马,飞奔到山坡下,将小喽啰摆开。史进一看,见陈达戴着红头巾,披着生铁甲,身穿红衲袄,脚登熟皮靴,腰系纳线搭膊,骑一匹高头白马,手中横着丈八点钢矛。小喽啰两旁呐喊。

陈达在马上看着史进,欠身施礼。史进大喝:“你们杀人放火,打家劫舍,犯了弥天大罪,都是该死的人。你也长着耳朵,好大胆子,竟敢来太岁头上动土②!”陈达在马上答话:“俺山寨里缺少些粮食,想到华阴县去借粮,经由贵庄,请借一条路,并不敢动一根草。请放我们过去,回来自当拜谢。”史进哈哈一笑:“胡说!俺家现当里正③,正要去拿你这伙儿盗贼。今天你从我村中经过,我不拿你,倒放你过去!县太爷知道了,也得连累我。”陈达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相烦借一条路吧。”史进说:“什么话!就算我肯,却有一个不肯,你问问他,只要他肯,你就过去。”陈达问:“好汉,叫我问谁?”史进说:“只要我手上这口刀肯,就放你过去。”陈达大怒:“赶人不要赶绝,不要逞强!”史进也怒了,抡手中刀,催坐下马,来战陈达。陈达也拍马挺枪,来迎史进。两人交马,斗了多时。史进卖个破绽,让陈达把枪望心窝里搠来;史进把腰一闪,陈达收马不住,连枪带人冲了过来;史进轻舒猿臂,揪住了陈达腰间的线搭膊,只一提,把他轻轻地摘离了马鞍,丢在地下,那匹战马拨风也似去了。史进叫庄客将陈达绑了,众小喽啰见主将被擒,一哄都走散了。

①绰抄、抓、提。

②太岁头上动土古人称木星为“太岁”,认为它主凶,如果朝着木星出现的方向或者太岁星值年、值月、值日的时候动土建筑,就要发生灾祸。因此有“太岁头上动土”这样的俗话,比喻敢于顶撞强人,有自找倒楣的意思。

③里正古代的地方基层组织为保甲制:十户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也叫保正,十保为里,设里正。

史进回到庄上,把陈达绑在柱子上,打算等拿住了那两个贼首,一并解官请赏。

朱武、杨春两人正在寨里捉摸不定,只见同陈达一起去的小喽啰牵着空马,奔到山前,直叫:“糟了!陈头领不听二位头领的话,送了性命了!”朱武问是怎么回事儿,小喽啰细说两人怎么交锋,史进怎么英雄。朱武说:“他不听我的言语,果然有此大祸。”杨春说:“咱们点起人马,尽数都去,跟他死拚!”朱武说:“不可。他尚且输了,你如何拚得过他?我有一条苦肉计,如果救他不得,我和你都完。”杨春问:“什么苦肉计?”朱武附耳低声说:“除非这样这样。”杨春说:“也只好这样了。事不宜迟,我和你这就去。”

史进正在庄上和众人饮酒庆贺,庄客进来回禀:“山寨里朱武、杨春亲自来了。”史进说:“这厮合该完蛋,我去把他们两个擒来,一起解官。快牵马过来。”叫人打起梆子,众人立刻到来。史进上了马正要出庄门,只见朱武、杨春两人步行来到庄前,双双跪下,噙着两包眼泪。史进下马来喝问:“你们两个,有什么话说?”朱武哭着说:“小人等三个,都是被官司逼迫,不得已才上山落草的。当初也曾发誓说:‘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虽不及刘、关、张①的义气,心思是一样的。如今陈达小弟不听我好言相劝,冒犯虎威,被英雄擒捉。我等没脸恳求,如今自愿前来就死。望英雄将我们二人一并解官请赏,绝不皱眉。就是在英雄手内请死,也无怨心。”史进听了,寻思:“他们如此义气,我要是拿他们去解官请赏,岂不叫天下好汉耻笑?”就说:“你们两个且跟我进来。”

①刘、关、张指三国时的刘备、关羽、张飞。

朱武、杨春并不惧怕,随着史进直到后厅,再次跪下,还叫史进绑缚。史进三番五次叫起来,他们两个哪里肯起?惺惺惜惺惺,好汉识好汉,史进说:“你们既然如此义气深重,我要是拿你们送官,不是好汉。我放陈达还你们吧!”朱武说:“别连累了英雄,不大稳当,宁可把我们送去解官请赏。”史进说:“这如何使得?你肯吃我的酒食么?”朱武说:“我们死都不怕,难道还怕吃酒么?”史进听了大喜,当即放了陈达,就在后厅上坐了,置酒设席,管待三人。朱武、杨春、陈达拜谢大恩。酒罢,三人谢了史进,回山去了。史进送出庄门,自回庄上。

朱武等三人回到寨中坐下,朱武说:“要不是这条苦肉计,怎保得陈达性命?难得史进这样义气。过几天备些礼物送去,谢他救命之恩。”

过了十几天,朱武等三人收拾了三十两金子,差两个小喽啰,趁黑夜送到史家庄去。当夜初更时分,小喽啰敲门,庄客报知史进,史进火急披衣,来到庄前,问小喽啰:“有什么话说?”小喽啰回禀:“三个头领再三拜复:特地差小校进些薄礼,酬谢大郎不杀之恩。不要推却,望乞笑留。”取出金子,递给史进。

史进开初推却,次后寻思:“既然好意送来,不受好像不妥。”

叫庄客置酒管待小校,吃了半夜酒,拿些零碎银两赏了小校,打发他们回山去了。过了半月有余,朱武等三人抢到好大一串珠子,又派小喽啰连夜送来史家庄,史进也受了。

又过了半月,史进寻思:“难得这三个人这样敬重我,我也应当备些礼物回奉他。”第二天,自去县里买了三匹红锦,叫庄客请个裁缝,做成三领锦袄;又煮了三头肥羊,用大盒子盛了,叫两个庄客去送。史进庄有个庄客叫王四,口齿灵便,满庄人都叫他“赛伯当”。史进让他带一个得力庄客,挑了盒担,直送到山下。小喽啰问了备细,引到山寨里,见了朱武等人。三个头领大喜,受了锦袄肥羊酒礼,拿十两银子赏了庄客。每人喝了十几碗酒,下山回到庄内,见了史进,说:“山上头领,多多拜谢。”

史进从此常常和朱武等三人往来,都是王四去山寨里送东西。寨里头领也频频地差人送金银来给史进。

光阴荏苒,又到了八月中秋。史进想和三个头领说说话儿,约定十五夜里来庄上赏月饮酒。先差王四送一封请帖到少华山去请。王四到山寨见了三位头领,呈上请帖。朱武看了大喜,随即写封回书,赏了王四五两银子,喝了十来碗酒。王四下山来,正撞着时常送东西来庄上的小喽啰,一把抱住,哪里肯放?又拖到路边的酒店里,喝了十几碗酒。王四别了小喽啰回庄,被山风一吹,酒涌上来,踉踉跄跄,一步一攧。走不到十里路,见有座林子,奔到里面,望着那绿茸茸的草地上扑地倒了。

正巧摽兔李吉正在那山坡下张①兔儿,认得这人是史家庄上的王四,就跑进林子里来扶他。一眼看见王四的搭膊里好像有银子凸出来,李吉寻思:“这厮喝醉了,哪里弄来这许多银子!何不拿他些?”李吉解下那搭膊,往地下一抖,那封回书和银子都抖出来了。李吉也识得几个字,拿起书信拆开一看,见上面写着朱武、陈达、杨春三人的名字,中间还有些别的话头,却不识得。心想:“我做猎户,几时能够发迹?算命的说我今年有大财,原来在这里。华阴县现出三千贯赏钱,捕捉这三个贼人。史进那厮,前天我去他庄上寻矮子丘乙郎,他还说我去相脚头躧盘②,原来他自己倒和贼人来往!”当即拿上银子和书信,往华阴县里去出首。

王四一觉睡到二更方才醒来,见月光照在身上,急忙跳了起来,却见四边都是松树。往腰里一摸,搭膊和书信都不见了,吃了一惊。四下里寻找,只见空搭膊掉在草地上。王四寻思:“银子丢了倒不打紧,这封回书丢了,可怎么办?”眉头一纵,又想:“回庄上要是说丢了回书,大郎必然焦躁,一定要赶我出去,不如说没有回书,哪里查去?”想定了主意,飞也似的回到庄上,正好五更天气。

①张这里是张着罗网捕猎的意思。

②躧盘躧音xǐ喜,躧盘是当时的江湖黑话,就是后来的“踩盘子”。

史进见王四回来,问他:“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王四说:“托主人福荫,寨中三个头领,都不肯放,留住小人吃了半夜酒,所以回来迟了。”史进又问:“有回书么?”王四说:“三个头领本来要写回书,小人说:‘三位头领既然准来赴席,何必回书?小人又有了几杯酒,路上恐有些失支脱节,不是玩儿的。’”史进听了说:“不枉了大家叫你‘赛伯当’!既然如此,你快去县里买些果品、按酒①,早做准备。”

不久中秋节到了,那天天气晴明,史进吩咐庄客宰了一腔大羊,杀了百十只鸡鹅,准备下酒食筵宴。少华山上朱武、陈达、杨春三个头领,吩咐小喽啰看守寨栅,只带三五个人做伴,提了朴刀②,各挎口腰刀,步行下山,来到史家庄上。史进接着,请入后园,叫庄客把前后庄门都闩了。庄内已经安排下筵宴,史进请三位头领上坐,自己对席相陪。

史进正和三个头领在后园饮酒,忽听得墙外一片喊声,火把乱晃。史进大惊,跳起身来吩咐:“三位且坐着,我去看看。”又喝叫庄客:“不要开门!”自己登梯上墙一看,见是华阴县县尉③骑在马上,引着两个都头④,带着三四百土兵,围住庄院。史进和三个头领口中叫苦,外面火把光中,照见钢叉、朴刀、五股叉、留客住⑤,摆得麻林一般。两个都头口里叫喊:“不要走了强盗!”

史进急得直跺脚:“这可怎么办?”朱武等三个头领跪下说:“哥哥,你是干净的人,不要为我们连累了你。大郎不如拿绳索来绑了我们三个,送出去请赏。”史进说:“这如何使得!我要是这样做,岂不是我赚你们来,捉你们请赏?要是死,我也和你们同死;要活就一起活。你们起来,放心,咱们另想办法。”

①按酒泛指各种下酒的鱼肉、菜蔬、果品。

②朴(音pō泼)刀宋代流行的兵器名,样子像大刀,但是刀身狭长,刀柄中等(比单刀长,比大刀短),双手使用。

③县尉中国的地方官,从秦汉时代开始,直到明代,万户以上的大县,每县设县令一人,下设县丞、县尉各一人。县丞主管文案,县尉主管治安。元代又增加典史,主管刑狱。明代废县尉,留典史,兼管治安、刑狱。

④都头宋代的都头有两种:一种是县尉的下属,专管缉捕的吏役头目;一种是禁军头目,职位次于指挥使。这里指前者。

⑤留客住兵器名,一种长柄挠钩。

史进上了梯子问:“两位都头,为什么半夜三更的来劫我庄上?”那两个都头回答:“大郎,你还想赖哩!现有原告人李吉在这里。”史进怒喝一声:“李吉,你怎么诬告好人?”李吉应声说:“我本来不知道,林子里捡到王四丢的一封书信,拿到县前看,所以案子发了。”史进要叫王四来问,三个头领用手指着外面:“你先答话。”史进会意,在梯子上大声说:“两位都头请退一步,我自己把人绑了送出来,一起解官请赏。”那两个都头都怕史进,只得答应说:“我们都是没事的,只等你把人绑出来,一同去请赏。”

史进下了梯子,来到厅前,先把王四一刀杀了。喝令庄客把庄里的细软①收拾打叠起,点起三四十个火把。史进和三个头领全身披挂,各人挎了把腰刀,拿了朴刀,把庄后的草屋点着。庄客们也各自打拴了包裹。外面见里面火起,都奔到后面去看。

史进又在中堂放起火来,大开了庄门,史进当头,朱武、杨春在中间,陈达在后,带着小喽啰和庄客们,呐喊着,在火光中杀开一条路,冲了出来。史进像个大虫,土兵们哪里挡得住!迎面正撞着两个都头和李吉,两个都头见势头不好,转身就走。李吉正要回身,史进赶到,手起一刀,把李吉斩做两段。两个都头正想逃走,陈达、杨春赶上,一人一朴刀,都结果了性命。县尉惊得拍马逃走了。众土兵哪里敢向前,各自四散逃命,不知去向。

史进引着一行人,且杀且走,众官兵不敢赶来,各自散了。史进和朱武、陈达、杨春和庄客人等,都到少华山山寨内坐下。朱武等忙叫小喽啰杀牛宰羊,设宴欢饮。

过了几天,史进寻思:“为了要救三个朋友,放火烧了自己的庄院,虽然有些细软带出来,房屋家什,全都没了。”心里踌躇,想想在这里住着不是了局,就对朱武等人说:“我的师父王教头,在关西经略府勾当。我早先就要去找他,只因父亲死了,不曾去得。如今家私庄院全都没了,我正好去找他。”朱武等三人说:“哥哥别去,且在我们山寨再住几天,另作商议。要是哥哥不愿落草,等事情平静了,小弟们给哥哥重整庄院,再作良民。”史进说:“虽然是你们的好情份,只是我一心只想去找师父。要是找到了师父,也要在那里讨个出身,求半世快乐。”朱武说:“哥哥就在这里做个寨主,却不快活?只怕寨子小,不堪歇马。”史进说:“我是个清白好汉,怎么肯把父母的名声来玷(音dian电)污了?劝我落草的话,你们再也别提。”

史进一定要走,朱武等苦留不住。又住了几天,史进只收拾了些散碎银两,打一个包裹,余下的尽数留在山寨;带去的庄客,也都留在山寨。

史进头戴范阳毡,上撒一撮红缨,裹一顶软头巾,穿一领白战袍,腰系一条五指宽的梅红线搭膊,青白间条纹绑腿,脚踏多耳麻鞋,挎一口雁翎刀,背上包裹,提了朴刀,辞别朱武等三人。一众小喽啰都送下山来,朱武等洒泪而别,自回山寨去了。

①细软指金银珠宝之类值钱的东西。

【简评3】史进是《水浒传》中最早出现的一百单八将之一。首先介绍他的故事,并不因为他最英雄,而是因为他是个“误上贼船”的典型。史进是个小庄园主,衣食不愁,却因为喜欢练武,崇尚“江湖义气”,同情盗匪,以致毁了自己的家园。朱武等三人,不论因为什么原因上山落草,总是强盗,总要杀人放火、掳掠钱财,被害的,还是老百姓。在这里咱们不能运用阶级斗争观点笼统地把凡是上山落草的人都看成是“被压迫阶级”;因此史进同情盗匪,就是同情被压迫者,就是支持“农民起义”。判断一件事情的是非好坏,主要看他的效果。要懂得“强盗·造反·起义·革命”这个公式。后文还有许多上山落草的“好汉”,如王英之类,都是见财起意的杀人犯。盗匪在任何一种社会制度中都是恶人。佛家提倡“杀恶人即是善念”;因此,“宽容盗匪,就是罪恶”。史进的一生,本来可以当一个土财主平平安安度过,并没有人来迫害他;他后来的家破人亡、沦落为盗匪,完全是咎由自取。少年读者看到这里,千万注意不要同情和仿效。

同类推荐
  • 陪伴是与时光等长的事

    陪伴是与时光等长的事

    畅销书作家贾九峰全新中短篇故事集。书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刻意的修饰,作者沿用一贯真诚朴实的笔调,向读者细细诉说生命中的人和事,他的文字如同午后的一盏茶,真实、恬淡,而又余味绵长。全书围绕“陪伴”这一永恒的主题,如同一部电影,为你定格生命中的人和事,那些温暖与美好、柔软与坚强,都凝聚在一个眼神里、一句话里、一首歌里,无一不提醒着人们,趁着时光正好,去珍惜、去付出、去爱人。
  • 两个土豪

    两个土豪

    屁大的黑瞎子沟出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孙子多,一个是菜包子。孙子多三辈单传,父母为了孙氏家族人丁兴旺,把希望就寄托在他的身上,给他起个名叫子多。父母也是糊涂,子多倒无可挑剔,关键是和孙氏联系在一块儿,就有点不伦不类了。可孙子多不这么看,他觉得名字就是称呼,相当于商品上的标签,要想创出品牌,除自身的产品过硬,牌子必须标新立异。父母能给他起这个名,这里包含着父母的殷切希望。孙子多当然不负父母的厚望,媳妇也争气,一下子给他生了个龙凤胎。菜包子当然不是餐桌上的主食,是一个人的外号。之所以叫他菜包子,是因他姓蔡。
  • 红杏出墙记12:回归

    红杏出墙记12:回归

    讲的是一个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江南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语言流畅自如,灵动传神,体现了作家高超的技巧和天赋。
  • 成熟季

    成熟季

    沙玉蓉,女,1963年生于安徽省宿州,安徽省淮北市农业委员会公务员。2006年开始在《当代小说》、《安徽文学》、《西南军事文学》、《广州文艺》、《边疆文学》、《西湖》等省级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多部,其中中篇小说《井口那片天》被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小说选刊》选载,并获2007-2008年度安徽文学奖(二等奖)。出版有小说集《河东河西》、《红芋谣》。安徽省文学院第三届签约作家。妻妹张菊来了。宁羽一边把她往屋里让,一边不自觉地绷紧了脸。
  • 世界上最美的小说

    世界上最美的小说

    本书经过反复筛选,从世界最美小说里精选了最具有代表性的小说。以飨读者。那么,就让我们在风和日丽,或者斜风细雨的午后,捧一杯香茗,品味自然,品味生活,和心灵交流,与经典同行,感受最原始的欣喜与悸动吧!
热门推荐
  • 医妃养成记

    医妃养成记

    新文《农门俏商女》已发!这是一个穿越医学女博士悬壶济世、吸引一票美男、发家致富、家长里短的种田故事;也是一个腹黑现代女联手傲娇冷酷王爷,一起斗极品、虐渣渣,夫妻和乐、共享田园盛世的爱情故事;更是一个宠老婆、宠溺家庭故事!
  • 有凤来仪:最强王妃

    有凤来仪:最强王妃

    神庙门楣上的灵草,救活了难产的小女婴,从此又一妖孽出世!老天爷:这个世界太小,经不得你折腾,我送你别处玩玩?苏小思:我不去!老天爷:走你!苏小思单指向天,看我不搅你个天翻地覆!但…这是什马状况?将军,宰相公子,小郡王强势来袭…
  • 铜鼓书堂词话

    铜鼓书堂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黑眼睛

    黑眼睛

    1艾晚八岁,是家里最受忽视的孩子,姐姐艾早活泼伶俐,哥哥艾好聪慧异常,使得相貌和资质甚至性格都平平的艾晚在家中似乎成了可有可无的“多余”孩子。妈妈把家庭未来的希望都寄托到“全能”艾早和“天才”艾好的身上。只有爸爸一视同仁地疼爱艾晚,还特意从遥远的南方带回水仙球给她……
  •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符图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符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龙策(中)

    天龙策(中)

    公元1601年,努尔哈赤励精图治,欲问鼎中原,为了控制情报系统,命精通汉文的孙女赫梅蓝下嫁都护府总管大明叛将李永芳。孰料赫梅蓝嫁入李府后决死不圆房,却与武长春产生恋情。武长春是李永芳的女婿,明朝锦衣卫安插在后金的高级卧底间谍。李永芳觉察出两人的暧昧关系,想方设法离间二人灭掉武长春。大明国土辽阔人才济济,努尔哈赤和四贝勒皇太极精心制定“天龙策”,旨在离间大明君臣,绝杀大明高级将帅精英人才。武长春冒死盗取“天龙策”,送交大明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但大明高层忙于内斗一盘散沙,阉党魏忠贤与东林党的酸儒们竟然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将极为重要的战略情报“天龙策”抛在一边……
  • 超神学院之光能无限

    超神学院之光能无限

    恶魔与天使同时降临了这个星球,沉翦开启超级基因后,开始了与雄兵连一起拯救世界。不是爽文,主角性格比较矛盾,内容可能过于真实,引起不适,不喜勿喷。新书《超神学院之无尽黑暗》已发,虽然主角名字还是沉翦,但故事内容和设定均有不同,大家可以当成两个故事来看。书友讨论群:616395003
  • 霸宠帘后

    霸宠帘后

    21世纪言情女作家慕雪晴个性开朗灵秀,聪颖美丽!一串紫水晶牵引她来到莫明时空东旭王朝,成了丞相家丢弃后院的丑女七小姐。仗义相救,她成了才华横溢的上官飞宏的千金丫环绝顶寻参,山崖意外断了她对他的念想。皇上选妃,丑女回收她被李代桃僵送入宫中充数!亲娘传信要报仇,好!她宫中转悠期待撞上美男皇帝来一场浪漫的偶然邂逅!当个宠妃灭掉权势冲天的那一家!大殿临选,咫尺天涯,悔之晚矣!贵妃持宠发难!好,皇上灭了她!英俊二皇子,最有机会当储君,好!郎情妾意,勾住他,下一任皇后之位先占住!一帘相隔,隔不断情意绵绵!一碗春药,朦媚侍君,爱憎眷恋情思心动如风烟过!一道圣旨,心碎神伤,梦醒何处是归路?他----俊美无双恶魔傻瓜六皇子,爱恨情仇纠缠不清,傻否,恨否?他---野心勃勃温文尔雅二皇子,情深几许,权否,爱否?他---才华横溢,高居相位,相知相惜!有未来否?他---武功盖世,冷漠孤僻,护否,放否?他---深沉君主,百花之中爱上她,江山美人,可同拥否?他。。。。。。真情,假意!假意,真情!暧昧,暧昧!谁真谁假?阴谋,阳谋!阳谋,阴谋!谋到最后谁谋了谁?爱恨情仇,恩怨权谋,危机四伏,后宫,朝堂难混难混!江山美人孰轻孰重?爱江山是否更爱美人?宫闱朝堂阴谋权力之争,情有多深?帘后春秋谁与共?蓦然回首,那人不知是否还在灯火阑珊处?花絮:“你,是我的女人!不要你了,你仍旧是属于我的!对安平王?你最好给我死心,否则我立刻杀了他。”“跟我走,我们归隐山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才华横溢俊逸儒雅的他眸中深情绝决。“只可惜,我们缘份太浅已经错过了,无法回头!”“我们走吧,我会爱你一生一世,不离不弃!”英俊潇洒,温文尔雅的他眸中柔情万千。“即使,我身上带了颗恶魔种子!你,也会依然爱我如初吗?”“同我回去,我带你游山玩水,浪迹天涯,我们比翼双飞!”俊美绝伦的他唇角勾起魅惑众生的微笑,眸中闪着勾人魂魄的魅光。“不好意思,我不喜欢流浪!所以,你,靠边儿站!找你的同类去飞吧你!”“做我的爱妃,我会给你想要的一切!”狂妄霸气的他眼神灼灼。“若是,我要你的江山!你,会给我吗?”不一样的精彩故事,不一样的浪漫爱情!推荐银月皎皎完结文:王之宠妃商女天下非常好看!赶紧去看看!
  •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追回一把价值连城的十七世纪意大利纳格希尼小提琴,女刑警吕月月奉命保护已来到内地的香港黑社会头子潘大伟的弟弟潘小伟。他是追回这把小提琴的唯一线索。香港天龙帮寻踪而至,潘小伟几次险些丧命。在频繁的接触中,潘小伟对吕月月渐生爱慕之情。在吕月月的再三说服下,他答应交回这把小提琴,但要吕月月跟他逃往香港。吕月月沉醉于潘小伟的爱,又不能背叛组织,放弃她的职责,她终于拨通了刑警队的电话,这个童话般的爱情故事,就此烟灭灰飞。
  •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元曲三百首》介绍了元曲的整体风貌,并同唐诗宋词进行了横向比较,使读者对中国诗歌的多元成就有所会心,且获得文学知识与情操素养的全面享受。《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元曲三百首》内容丰富,每首元曲后都有注释、语译、赏析三方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