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31800000171

第171章 根蕴第六中等心纳息第四之三

问此中何者是想。何者是微细。何者是微微。有说。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是想。无所有处是微细。非想非非想处是微微。有说。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是想。非想非非想处是微细。若心心所法为等无间缘。入灭尽定是微微。有说。非想非非想处亦是想。亦是微细。亦是微微。所以者何。非想非非想处。有上中下。上者是想。中者是微细。下者是微微。问若俱一地有何差别。有说名则差别。谓此名为想。此名微细。此名微微。有说。品亦差别。谓上者名想。中者是微细。下者是微微。有说。想微细现在前时能修未来圣道。微微现在前时不修。有说。想微细现在前时四念住随一现在修。未来四。微微现在前时。法念住现在修。未来三。除身念住。有说。想微细有曾得。有未曾得。微微唯未曾得。

问此中因论生论何故入灭定心。通曾得未曾得。出灭定心唯曾得耶。答入定心多加行用功力。极作意起故。通曾得未曾得。出定心与上相违故唯曾得。有说。入定心能策励增益发起于定故。通曾得未曾得。出定心与此相违故唯曾得。有说。入定心唯有漏故。通曾得未曾得。出定心通有漏无漏故唯曾得。问此中因论生论何故入定心唯有漏。出定心通有漏无漏。答入定心随顺心断故唯有漏。由此心不坚不强。无势力久住。不令余心无间而起。如朽败种故于心断极为随顺。出定心与此相违。故通有漏无漏。有说。入定心以定为寂静非无漏道。以有为寂静故唯有漏。有说。以此定是次第定。从非想非非想地心无间而起。圣道极至无所有处故。入定心唯是有漏。

问入灭定心为何所缘。出灭定心为何所缘。答入定心缘定。出心亦尔。问若入定心缘定。出心亦尔者云何不入时则出。出时则入耶。答入定时期心欲入。出定时期心欲出。由期心故无有错乱。又入定心缘未来定。出定心缘过去定。由所缘故亦无错乱。问若入定心缘未来定者。为缘几许未来定耶。有说。但缘初刹那定。有说。通缘应相续起者。评曰应说此入定心。缘未来定。而不可说缘何刹那。不缘何刹那。以未来定有多刹那未有先后。杂乱住故。问若出定心缘过去定。为缘几许过去定耶。答有说。但缘最后刹那定。有说。通缘曾相续起者评曰。应说此出定心缘过去定。而不可说缘何刹那。不缘何刹那。以过去定有多刹那相杂住故。

问入灭尽定时。灭何等心心所法。为过去为未来。为现在。若过去者过去已灭。复何所灭。若未来者未来未至。云何可灭。若现在者现在不住。复云何灭。设非定力亦自灭故。答应作是说。灭于未来。问未来未至云何可灭。答住现在世。遮于未来心心所法。令不相续故说为灭。如断城路闭门。竖幢不令人入出。说名除寇。此亦如是。有说。通灭未来现在。问现必不住。复云何灭。设非定力亦自灭故。答先现在世心心所法。令有缘法续起而灭。今现在世心心所法。不令有缘法续起而灭。此由谁力。所谓定灭。问出灭定时。何等心心所法现在前耶。有作是说。先所遮止住未来世心心所法。今现在前。有余师说。余未来世心心所法今现在前。先所遮止住不生法不可复起。评曰。应说起未来世心心所法。而不可说起何等。不起何等。以未来世有多刹那。未有先后杂乱住故。问灭尽定有得过去修未来耶。有说。此定无得过去及修未来。如天眼耳。若作是说。无得过去修未来者。彼说定初刹那唯成就现在定。余刹那成就过去现在。出此定已唯成就过去。有说。此定有得过去及修未来。如他心智宿住智等。若作是说。有得过去未来修者。彼说定初刹那成就未来现在定。余刹那成就三世。出此定已成就过去未来。如是说者。应如初说。若谓此定有得过去修未来者。退此定已后还起时。应说还得先所得者。而实此定退复起时。名得未曾得定。如不犯重而还家者。后更出家名得未曾得戒。彼亦如是。问此灭定何处起。答在欲色界非无色界。若初起唯欲界。若此起已于此定退命终生色界中。由串习力复能现起。余者不能。云何知然。如契经说。尊者舍利子告苾刍众言。若苾刍戒定慧具足者。能数数入出灭受想定。彼于现法及将死时。若不能辨如来圣旨。命终超段食天处。生在意成身天中。于彼复能数数入出灭想受定。斯有是处应如实知。时具寿邬陀夷。在彼会坐。语尊者舍利子言。彼苾刍生意成身天。能数入出灭想受定无有是处第二第三亦如是说。问何故具寿邬陀夷再三违逆尊者舍利子。答彼之所疑非无处所。彼作是念。得此定者必已离无所有处染。命终应生非想非非想处。于彼必无起此定理。又彼不了舍利子意。是故现前再三违逆。问舍利子有何意趣。彼具寿云何不了。答舍利子说生色界者。邬陀夷说生无色界者。舍利子说退者。邬陀夷说不退者。由此不了故三违之。问尊者何故不开悟彼。而致重违逆耶。答尊者念言。谁能开悟如是愚执自是者耶。有说。尊者念欲开悟。由再三违逆故彼意便止。如箭喻经说。有众多增上慢苾刍。于佛前各自赞美。我生已尽。乃至广说。佛时欲为说断慢法。由诸苾刍自赞不止故彼心便息。世尊具足普缘大悲。尚于慢人说法心息。何况尊者舍利子耶。有说。尊者作如是念。此所论事必闻于佛。佛当以此呵邬陀夷及阿难陀。当使此诫经历千载。令无智者不敢违于智人所说。尊者复念。如是苾刍于大众中再三违我竟。无同梵行者随喜我之所说。今应诣佛决判此事。念已则时往至佛所。顶礼双足退坐一面。告苾刍众若苾刍戒定慧具。乃至广说。时邬陀夷亦在彼会。复作如上违逆之言。尊者尔时作如是念。彼故于大师所违反我说。又无同梵行苾刍称赞于我。我于今者唯应默然。时舍利子便默然住。尔时佛告邬陀夷曰。汝以何等为意成身天。岂不欲说非想非非想处耶。彼答如是。世尊告曰。汝是愚人盲无慧眼。云何与上座苾刍论甚深阿毗达磨。佛于尔时现前呵责邬陀夷已。复责具寿阿难陀言。汝见愚人触恼上座。何缘舍置曾不呵止。世尊尔时呵责是已。便入静室宴寂而住。问邬陀夷有过故。世尊呵之。彼阿难陀何过被责。答邬陀夷是阿难陀共住第子。故佛责以不善教诲。复次邬陀夷是阿难陀摄徒众者。故佛诃其不如法告示。复次尊者阿难陀是佛摄徒众者。故佛责曰。汝何不知如法说者。非法说者。复次诸对法者所说甚深。非多人所知。唯除佛及舍利子。阿难亦以多闻力知故。佛责曰。汝知此义何不称赞上座所说以摄受法朋耶。由此等缘故佛呵责。以是义故知灭尽定欲界初起。退生色界复能现前。余不能起。

问何故生色界中。能初起静虑无色而非灭定耶。答静虑由三缘故初起。一由因力。二由业力。三由法尔力。由因力者。谓于余生曾近起灭此静虑故。由业力者。谓彼地顺决定受业。已造作增长将与果故。由法尔力者。谓世界坏时下地有情必生上故。无色由二缘故初起。一由因力。二由业力。由因力者。谓余生中曾近起灭此无色故。由业力者。谓彼地顺决定受业。已造作增长将与果故。不由法尔力。第四静虑以上无世界坏故。灭尽定由一缘故初起。谓由说力唯欲界中有佛说故。能起现前不由因力。以余生中未曾起灭此灭定故。不由业力以此定非业性故。不由法尔力。以无色中无世界坏故。问何故生欲色界能起灭定。非无色界耶。答命根依二法转。一色。二心。此定无心断心起故。生欲色界起此定时。心虽断而命根依色转。生无色界色虽断而命根依心转。若生彼起此定者色心俱无。命根无依故应断。是应名死。非谓入定。是故生彼界不起。问退此定已命终生下三无色不。有说。不生。所以者何。退此定已容生二处。一能起此定处。二受此定异熟处。色界虽非受此定异熟处。而是能起此定处。非想非非想处虽非能起此定处。而是受此定异熟处下三无色二事俱无故。退此定无容生彼。有说。亦生。然生彼者不名身证及俱解脱。若作是说则为善通毗木差罗所说。如说。身证于净四无色定。或成就一。或成就四。云何一。谓生非想非非想处。云何四。谓生欲色界。如身证俱解脱亦尔。下三无色。必不成就灭尽定故不得二名。评曰。应知此中初说为善。

问住灭尽定得经几时。答欲界有情诸根大种由段食住。若久在定则在定时身虽无损后出定时身便散坏。故住此定但应少时。极久不得过七昼夜。段食尽故。云何知然。曾闻于一僧伽蓝中。有一苾刍得灭尽定。食时将至。著衣持钵诣食堂中。是日打揵稚少晚。彼苾刍以精勤故。便作是念。我何为空过。此时不修于善遂不观后际。则立誓愿入于灭定。乃至打揵稚当出时。彼僧伽蓝有难事起。诸苾刍等散往他处。经于三月难事方解。苾刍还集僧伽蓝中。才打揵稚。彼苾刍从定而出则便命终。复有一苾刍得灭尽定。而常乞食。于日初分著衣持钵方欲诣村。遇天大雨恐坏衣色少时停住。则作是念。我何为空过。此时不修于善遂不观后际。则立誓愿入于灭定。乃至雨止当出。有说。尔时雨经半月。有说。一月其雨方止。彼从定出则便命终。由此故知生于欲界。若久在定则在定时身虽无损后出定时身便散坏。故住此定但应少时极久不得过七昼夜。色界有情诸根大种不由段食之所任持故。住此定或经半劫。或经一劫或复过此。问若有苾刍不立誓愿入灭尽定。云何当出。答法尔应出。如有心定。又彼苾刍或欲饮食。或欲便利。以彼在定虽不为损出则致患故。由此因必应出定。问异生能入灭尽定不。尊者世友说。不能入。契经说。为圣者定故。若异生能入者亦应名异生定有说。异生必欣上地离下地染。如尺蠖虫。非想非非想处无上地可欣故。诸异生不能离彼染。若不离彼见所断染。必无有能入灭尽定。故诸异生不能入此定。有说。异生如如入定则如是如是身心安息。由安息故加行慢缓。是以不能入灭尽定。大德说曰。异生不能入灭尽定。以诸异生如如入定则如是如是我见坚牢。怖边际灭起深坑想。是故不能入灭尽定。

问菩萨为入灭尽定不。尊者世友说不能入。契经说。为圣者定故。若菩萨能入者亦应名异生定。有说。菩萨必欣上地离下地染。如尺蠖虫。广说如前。有说。菩萨能入此定。以诸菩萨求一切智。于一切处皆悉寻求。若当不能入此定者何名寻求一切处耶。大德说曰。菩萨不能入灭尽定以诸菩萨虽伏我见不怖边际灭。不起深坑想。而欲广修般罗若故。于灭尽定心不乐入。勿令般若有断有碍故。虽有能而不现入。此说菩萨未入圣位。

问已知菩萨前众同分中未曾起灭定。后众同分中为先起灭定。后证无上正等菩提为先证无上正等菩提。后起灭定。若先起灭定者。云何名为不起意乐。云何非起不同分心。云何名三十四心刹那得一切智。若先证无上正等菩提者。云何菩萨名满学者。云何得尽智时名善办所作。云何尽智起已名俱解脱。答外国诸师作如是说一切菩萨先起灭尽定。后证无上正等菩提。问云何名为不起意乐。答彼说一切菩萨先离无所有处染。起如是决定意乐。我当不起于座依第四静虑入正性离生。得不还果起灭尽定。证于无上正等菩提。如所思惟后皆证得。由此故说不起意乐。问云何非起不同分心。答彼说谁言菩萨不起不同分心。然菩萨有不同分心。设有此言亦不违理。不违所立本意乐故。问云何说三十四心刹那得一切智。答彼说此依无漏心说。不论入出灭尽定心。迦湿弥罗国毗婆沙师说。一切菩萨先证无上正等菩提后起灭尽定。问云何菩萨名满学者。答此依根满果满而说。不说定满。斯有何过。问云何得尽智时名善办所作。答解脱障。有说。以下无智为体。有说。于定不自在为体。有说。诸定不得为体。若说以下无智为体者。世尊得尽智时已断一切无智。已生彼对治智由此故名解脱障断。若说于定不自在为体者。彼说世尊得尽智时于一切静虑解脱等持等至。若入若出皆得自在。由此故名解脱障断。若说诸定不得为体者。彼说世尊得尽智时。已得一切静虑解脱等持等至。由此故名解脱障断。是故得说善办所作。问云何尽智起已名俱解脱。答已得彼定入出心故名俱解脱非得定体则由此理名离染得。后时不由加行起故。是以菩萨三十四心刹那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云何名为三十四心刹那。谓菩萨先离无所有处染。后依第四静虑。入正性离生。于见道中有十五心刹那。道类智时为第十六则此名断有顶加行。离非想非非想处染。复有九无间道九解脱道。是名三十四心刹那。菩萨依此证无上觉。

如契经说。毗舍佉邬波索迦。诣达磨阵那苾刍尼所。问言。圣者诸苾刍等。念何当言入灭尽定。苾刍尼告毗舍佉言。诸苾刍等入灭定时。终不念言我今入灭定或复当入。然由先时调练心故。心转微细随顺趣入。问将欲入灭定时。先敷绳床次洗足已结跏趺坐端身系念。后便入定。于此中间岂不作念我今入灭定或复当入。答远加行中虽有此念。而从欲界善心无间入初静虑。乃至渐次入灭尽定。于此邻近加行位中。必不念言我今入灭定或复当入复问。圣者诸苾刍等。念何当言出灭尽定。苾刍尼告毗舍佉言。诸苾刍等出灭定时。终不念言我今出灭定或复当出。然彼身命六处为缘。及本要期出灭尽定。或由饥渴便利所恼。在定虽不为损出则作患故。彼法尔出于灭定。又问。圣者诸苾刍等入灭定时。先灭何法。身行耶。语行耶。意行耶。苾刍尼言。诸苾刍等入灭定时。先灭语行。次身行。后意行。问入灭定时灭意行可尔。身语行云何。谓从初静虑入第二静虑时语行已灭。从第三静虑入第四静虑时身行已灭。如何方说入灭定时灭身语行。答入灭定时有远有近。远灭身语行。近灭意行。又从入初静虑。乃至入非想非非想处。皆名入灭定时。为入灭定起。此诸地现在前故。是故无过。复问圣者诸苾刍等出灭定时。先起何法。身行耶。语行耶。意行耶。苾刍尼言。诸苾刍等出灭定时。先起意行。次身行。后语行。问出灭定时起意行可尔。身语行云何。谓从第四静虑入第三静虑时身行方起。从第二静虑入初静虑时语行方起。如何可说出灭定时起身语行。答出灭定时有近有远。近起意行。远起身语行。又从灭定起。乃至入初静虑。皆名出灭定时。复问。圣者诸苾刍等出灭定时。其心何所随顺。何所转近。何所垂入。苾刍尼言。诸苾刍等出灭定时。其心随顺离。转近离。垂入离。问此中说何法名离。有说。灭定名离。若作是说灭定名离者。彼说若世俗心出则二缘故。其心随顺离。转近离。垂入离。谓意乐故及所缘故。若无漏心出。苦集智相应者。则一缘故其心随顺离。转近离。垂入离。谓所缘故。非意乐故。若灭道智相应者。则其心非意乐故。非所缘故。随顺离。转近离。垂入离。有说。涅槃名离。若作是说涅槃名离者。彼说若世俗心出则其心非意乐故。非所缘故。随顺离。转近离。垂入离。若无漏心出苦集。道智相应者则一缘故其心随顺离。转近离。垂入离。谓意乐故。非所缘故。若灭智相应者则二缘故。其心随顺离。转近离垂入离。谓意乐故。及所缘故。有说。灭定涅槃名离。若作是说灭定涅槃名离者。彼说若世俗心出及无漏心出。苦集灭智相应者。总而言之则二缘故。其心随顺离。转近离。垂入离。谓意乐故及所缘故。若道智相应者则一缘故。其心随顺离。转近离。垂入离。谓意乐故非所缘故。

又问。圣者诸苾刍等出灭定时。为触几触。苾刍尼告毗舍佉言。触三种触。一不动触。二无所有触。三无相触。问如是三触有何差别。尊者世友作如是说。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是不动触。无所有处。是无所有触。非想非非想处。是无相触。有说。空是不动触。无愿是无所有触。无相是无相触。有说。无漏无所有处。缘涅槃者具名三触。谓无漏故名不动触。无所有处摄故名无所有触。缘涅槃故名无相触。大德说曰。诸苾刍等出灭定时。若起非想非非想处心不起余。不同分心当言触无相触。若起无所有处不同分心。当言触无所有触。若起识无边处不同分心。当言触不动触。由此理趣余五有想定应知亦尔。谓空无边处及四静虑。由此次第入灭定不。则由此出由此次第出灭定不。则由此入。如由此次第而睡不。则由此觉。由此次第而觉不。则由此睡彼亦如是。

如说。由得依住此灭定故不受当来生老死苦。不起彼集。问灭定不能断诸烦恼。云何得有如是说耶。答应观此中所说意趣。谓诸有学出灭定已作是思惟。此灭定中心心所法。暂灭暂息须臾不行。尚有如是寂静微妙。何况涅槃。有为诸行永灭永息究竟不行。由此为先断余烦恼。灭相续蕴入无余依涅槃界。若诸无学出灭定已作是思惟。广说乃至由此为先灭相续蕴入无余依涅槃界依此密意故作是说。非谓灭定能断烦恼。

施设论说。有作愿入灭定。不作愿出。有作愿出灭定。不作愿入。有作愿入灭定亦作愿出。有不作愿入灭定不作愿出。此中作愿入灭定不作愿出者。谓如有一作是愿言。我当入灭定。不作是愿。我当出灭定。四有想定随一现前。彼入灭定从灭定出。四有想定随一现前。作愿出灭定。不作愿入者。谓如有一不作愿言。我当入灭定。而作是愿。我当出灭定。四有想定随一现前。彼入灭定从灭定出。四有想定随一现前。作愿入灭定。亦作愿出者。谓如有一作是愿言。我当入灭定。亦作是愿。我当出灭定。四有想定随一现前。彼入灭定从灭定出。四有想定随一现前。不作愿入灭定。不作愿出者。谓如有一不作愿言。我当入灭定。亦不作愿我当出灭定。四有想定随一现前彼入灭定从灭定出。四有想定随一现前。问作愿入出及唯作愿入者是事可尔。以入定者必当出故。不作愿入出。及唯作愿出者。云何可尔。非不欲入而入定故。答此中一切皆欲入定。皆欲出定。然依入出定心有自在不自在故作是说。谓有于入定心得自在非出定心。彼作愿出定不作愿入。有于出定心得自在非入定心。彼作愿入定不作愿出。有于入出定心俱得自在。彼不作愿入定亦不作愿出。有于入出定心俱不自在。彼作愿入定亦作愿出。问四有想定何者是耶。答四无色定。问何故出灭定时但说起四无色定。答以四无色定于出灭定时。可作逆次出逆超出故。谓若以非想非非想处心出灭定者。彼若则起无所有处心是逆次出。若则起识无边处心是逆超出。若以无所有处心出灭定者彼若则起识无边处心是逆次出。若则起空无边处心是逆超出。是故但说四无色定。

同类推荐
  • 杨柳枝词

    杨柳枝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篋中集

    篋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十诵羯磨比丘要用

    十诵羯磨比丘要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奉和圣制庆玄元皇帝

    奉和圣制庆玄元皇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咏史

    咏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与恶魔交换

    与恶魔交换

    那一年,他选择了当一个恶魔。那一年,是十六岁,他无法相信家里从此少了一个人,却多了两个人。爸爸的那一句话是那么刻骨铭心,看着她那副长得楚楚可怜的脸孔,心里头的恨油然而生。她是那个女人带来的。也就是那个女人破坏了他原本美好的家庭。从此,妈妈不再回来,已经被赶离到加拿大。就这样,少了妈妈,却多了个继母和那女人的女儿。要与这个女人的女儿兄妹相称?不可能,办得到的就是圣人了。他偏偏不是圣人,也不想当圣人。因此,他决定当一个恶魔。有她没我,这是他挂在嘴边多年的原则。多年后,是二十一岁那一年。她楚楚可怜的模样问道,“多年了,究竟要怎样,彼此才能好好相处下来?”她也实在受够了他这恶魔的脾气,彼此同一屋檐下,只希望可以好好相处。他看着她,结果给她说了一个办不到的条件,“除非你是我的女人了!”啊..他的女人!爱恨之间,只不过一线之差。爱的时候,犹如淡淡的蓝色天空那样柔和;恨的时候,犹如暴雨前夕的乌云那么不能平静;虐的时候,犹如风雨交加的雨夜那么可怕
  • 医后倾天

    医后倾天

    (原名《爆萌狐宝:神医娘亲要逆天》)她是华夏古武世家传人,刚穿越就身中暗算,随意强惹了个男人,却不料珠胎暗结。怀胎十月生下的是只小狐狸?这小狐狸还扯着她的衣服喊娘亲?好在小狐宝乖巧软萌,贴心护母,在这龙蛇混杂的大陆,母子联手大杀四方,让那些狗眼看人低的极品亲戚悔之不失。可某日,狐宝他爹找上门来,不但要抢她的孩子,连她也打算一起抢了?哪有这么好的事情?要当狐宝他爹,问过狐宝他意见了没有?某狐宝双手叉腰:“想当我爹,先交银子再去后面排队,娘亲,我觉得隔壁王叔叔挺有钱的,你给王叔叔当媳妇吧。”
  • 太上金柜玉镜延生洞玄烛幽忏

    太上金柜玉镜延生洞玄烛幽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刘勰与《文心雕龙》

    刘勰与《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是一部讲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专门著作。它总结了齐梁以来各种文体的写作经验,使之上升到文学理论层面,而且还运用这些理论对各个时代和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刻的批评,是一部世界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文艺创作理论集大成之作。它的作者刘勰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
  • 凌睿,是你赠我美丽泡沫

    凌睿,是你赠我美丽泡沫

    美丽温柔的少女柳含曦,从小在修道院长大。在执行一次工作任务中,一把尖刀对准了含曦。千钧一发之际,年轻帅气的凌睿救下了她,让她与死神擦肩而过。含曦对凌睿有莫名好感,却发现他是当红影星柳如烟的男朋友。她如遭雷击,柳如烟正是当年抛下她的亲生母亲。他们再次相遇,冰释前嫌。
  • 神医丑妃狠彪悍

    神医丑妃狠彪悍

    什么?她前身的死竟是因为看到自己心爱的男人对别的女人百般呵护,还被人侮辱嘲笑她小心翼翼保存了十年的定情玉佩是个桃核?为此而去跳湖寻死?岂有此理!向来只有她江陌舞欺负别人!什么时候轮到她被欺负了?凭什么庶出的妹妹就可以风光大嫁挂着伪善的嘴脸恶毒到底?而她这个嫡出的女儿就要被谩骂殴打百般羞辱?大好姻缘被山寨掉包!掉包就掉包吧!还让她连夜坐马车出嫁?马车就马车吧!凭什么还不让她看一眼自己的嫁妆?不让看嫁妆她也忍了!反正这个病秧子南屏王活不了几天了,一旦他挂了,这家里所有的东西就都是她的了!可这个男人婚后不但没有任何重病的症状,还天天活蹦乱跳的出现在她的房间、后院、床上,包括内室里面,各种姿态地对她时刻放电。之前媒婆明明说他只有三个月的命她才嫁过来的,她现在怎么觉得这厮是越战越勇呢?占着她的嫁妆,霸着她的房间,还想夺走她的心?做他的春秋大梦去吧!她江陌舞在现代是出了名的神医回魂手,一向是医术高超,目中无人惯了。更是出了名的游戏人间纨绔不羁,一个没几天活头的病秧子妄想栓住她?小心她拆了他的屏王府!她不会偷心,只会偷药材,偷金银珠宝贝,偶尔逗弄下武林盟主、镇远将军…
  • 我曾许你一生的远方

    我曾许你一生的远方

    于音爱了纪言两年,性格暴躁叛逆的她在这段感情里委曲求全,只为能与他有以后,却没想到他从未爱过她,然而噩梦还没有结束,最好的朋友跳楼自杀,家人车祸而亡,想不开的于音曾想过自杀,却在最低沉的时期遇到了那个笑起来能温暖全世界的少年他说“于音,我养你。”他说“于音,我特别喜欢你,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他说“于音,我喜欢你这么久,你什么时候才肯嫁给我”
  • 国学全知道

    国学全知道

    “国学”是个宽泛的名词,但是不论你如何分类,都会把儒家与道家列为重点。我们的国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不输于任何一个民族。今天,随着国势的上升,我们自然要大力弘扬国学,向世界推介国学。成为文化大国才是真正的强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能不了解国学。一个人如果对本民族的文化都知之甚少,语焉不详,那岂不汗颜?《国学全知道》这部书,内容极其广泛,伦理道德,礼仪民俗、经史子集,琴棋书画,无所不包,是一部提升国学修养、丰富知识储备的理想读本!
  • 一定要教给孩子的60个安全自救细节

    一定要教给孩子的60个安全自救细节

    本书介绍了父母应该交给孩子的60个安全自救细节,内容包括:教孩子防拐防骗的安全细节;教孩子应对地震等灾难的安全细节;教孩子远离“马路杀手”的安全细节等。
  • 黄金泪(一)

    黄金泪(一)

    事情来得突然。那个黑魆魆的庞然大物出现在路虎的视野里时,车里的人微微一愣。就在这时,对方占据了内侧车道,咆哮着迎面冲过来,远光灯和车顶上的一排大灯瞬间齐亮,形成一片炫目的光晕。双方车头即将接触的瞬间,路虎下意识地向右打轮一闪。一串刺耳的摩擦声之后,失控的车一头向幽深的山谷冲去。前几天上京暴雨,这段路出现滑坡,路边的护栏大多被毁。山谷里传来断断续续的闷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