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要多采写原创新闻
原创新闻的概念是从文学文艺创作领域延伸进新闻业界的。记者是记录历史的社会工作者,媒体的新闻报道为什么又有了“原创”与“非原创”的概念?这个问题是新世纪以来,电子信息高度发达化带给新闻界的新课题。自从互联网诞生并迅速发展以来,电脑里的世界不仅有百科全书、有电影和电视文库、有音乐歌曲曲库等等,包罗万象海级容量,而且数不胜数比传统媒体数量高几倍的互联网站上的新闻,也是海量级的。于是各类媒体开始从网络上选取新闻,用作本媒体重要的新闻源。有的媒体竟精简记者,以求借助网络新闻降低媒体成本,等等。网站的新奇见闻多而时效快,弊病是它的新闻来源于网民随时随意贴上去的,因此,虚假的新闻、胡编乱造的新闻、恶意炒作的无中生有的假新闻等,遍布各大网站。这样一来,大众媒体赖以选稿的网络新闻源的可信性、可靠性就大打折扣了。大众媒体一年粘来几条假新闻在本媒体传播,其媒体的公信力、吸引力也将打几个折扣,如不及时纠正大众媒体的自残行为,大众媒体最终将自己埋葬自己。由此,新世纪之初,媒体界有识之士大声疾呼,提出媒体原创新闻的概念。2000年初,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地方记者中心领导,明确要求该台100多名驻地方记者要多写原创新闻,多抓独家报道。
那么,什么叫原创新闻?笔者认为,当今中国各级各类新闻媒体所传播的新闻报道稿件,除了粘自互联网之外,出自本媒体采编人员之手的新闻稿也存在原创与非原创之别。所谓原创就是指记者亲临新闻发生地,采集第一手材料,亲自动笔撰写的新闻报道。而那些编撰新闻发布会、座谈会、会议报告、会议材料及各种经济活动新闻通稿等产生的报道稿,都不是原创新闻,记者在这里只起了一个“二传手”作用,因为你是在他人大量劳动基础上,进行了精耕细作,本质上并非记者的原始创作。
原创新闻对于一家大众媒体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经验证明,媒体的原创新闻多,必然就会导致独家新闻的数量增长。受众经常能从某一新闻媒体获取在别的媒体,甚至互联网上也看不到的新报道和新信息,这家媒体的受众市场份额自然会变大。因此,一个记者愿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一线采写原创新闻,不仅关系到个人成长,也关系到媒体的成败。
那么,年轻记者怎样抓原创新闻报道呢?
一、树立独立行动的观念,要有“独行侠”的勇气,深入生活、深入基层、深入艰苦的地方,认真捕捉新闻信息,扎扎实实地采访,撰写出别人撞不到、想不到、看不到的深度新闻报道新闻记者的工作是属于提倡个人独自行动的工作。记者独立工作的能力是在竞争的压力下自己锻炼和培养出来的。你一旦跨进抓原创新闻的境界,强烈地竞争意识会促使你产生下定决心,不怕困难,争取胜利的前进动力,而一旦抓到原创的独家新闻,报道经媒体传播产生的巨大社会反响,会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拉着记者沿着既定方向,前进,再前进。久而久之,将形成强大的独立工作能量,让记者产生深入下层抓原创新闻的惯性前进力。
例如,1978年年初笔者采制的配乐通讯《特别列车——介绍天津铁路分局京山线管区铁路干部工人护送农村病孩的故事》,就是经历“独行侠”般的艰难采访才完成的原创新闻报道。
事情是这样的,1977年12月31日,身为天津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的笔者,从天津铁路分局调度所获悉,日前唐山车站工作人员精心协调利用货物列车把一个患病濒临死亡的农村孩子送到天津的故事。于是1978年元旦刚过,1月2日一早笔者就乘火车赶赴唐山火车站,采访了当事人——唐山站服务员朱秀芳、车站值班员高秉文、王连良等,掌握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但有几个细节还不清楚,一是被送的孩子是男是女,铁路人员匆忙之中未问孩子的父母;二是经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救治后,孩子的身体状况如何也不得而知;三是孩子父母姓名及家庭住址都不甚了了。这几个细节,到天津在医院里有可能查清楚,也可能有的细节查不清楚。笔者打消回天津核实细节的念头,决定去昌黎县农村核实细节并向孩子父母验证笔者采访到的事实是否真实准确。
笔者孤身在昌黎火车站下车时,已是下午四点多,去往陈各庄的长途汽车早已开走。这下子,笔者心里有点发慌,幸好根本不认识的昌黎车站站长给予了关照,帮忙找了一辆拉煤去陈各庄的大马车。当笔者坐着拉煤的马车抵达目的地时,人已被冻得下不了车,浑身全是煤面子,脸上粘了一层煤粉子,活像个黑人儿。世间之事也巧得很,当笔者来到公社(今称乡)党委打听患病孩子家在什么地方时,发现书记竟是天津铁路分局宣传部干事闫桂芳的长子。于是在熟人儿子的帮助下,事情进展得很快,公社的同志一个大队一个大队地打电话查询,终于查明孩子家在吴各庄大队一小队。此时已是深夜11点多了,笔者坐上公社农机站的东方红拖拉机赶往吴各庄,走进孩子家门时已凌晨两点多,这一路穿着公社书记找来的军大衣,身子还算暖和些。经过深入了解,这个孩子叫黄静,刚满周岁,她母亲叫景守华,护送她去天津急救的男人,是她的姨父赵文中。笔者从吴各庄返回公社已经是凌晨5点了,稍事休整,笔者又坐上东方红奔赴昌黎车站。在火车奔驰的5个多小时里,笔者趴在列车的小茶几上,满怀激情地撰写完配乐通讯《特别列车》。这篇稿子于1978年1月5日在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工人节目》播出,并在天津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广泛的好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篇配乐通讯是地地道道的原创新闻报道,也是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的独家报道。
附例稿(13)
配乐通讯:特别列车
——介绍天津铁路分局京山线管区铁路干部工人护送农村病孩的故事
下面播送本台记者金树华和通讯员闫桂芳采制的配乐通讯
(音乐——压低混播)
1978年新年前夕的一天中午,坐落在燕山脚下的唐山市,北风凛冽,寒气逼人。可是,唐山火车站候车室里却是熙熙攘攘,春意盎然。
(音乐扬起3秒,压低混播)
服务员朱秀芳正在问事处耐心地解答旅客们的询问。突然,候车室的玻璃门被猛力推开,随即走进了神情焦急的一男一女。那位女同志的怀里抱着一个小孩。
只见他俩满头大汗,急急匆匆地奔问事处跑来。
“同志,去天津有车吗?”
“328次刚开走,166次晚点,最近的一趟车是118次,唐山16点15分开车,18点14分到达天津。”
“哎呀,还得等4个钟头,太晚了,这孩子可怎么办啊?”
“同志,有什么急事?”
“你看看……”
那女同志说着随手掀开怀里裹着小孩的被角,朱秀芳看见孩子的小脸憋得通红,正张着小嘴儿,喘息着。
原来,这天早晨,这个刚满周岁的小女孩——黄静抓了个葫芦子塞进嘴,卡在了气管里。她的母亲景守华和她姨父赵文中抱着她从昌黎县农村赶到唐山,打算去天津抢救。
朱秀芳连忙安慰景守华和赵文中说:
“同志,你们不用着急,我马上给你们联系到天津去的火车!”
朱秀芳随即拨通了车站运转室的电话。
“值班员,有昌黎县陈各庄公社吴各庄大队的两位社员,抱来一个病情危急的小孩,急着到天津去抢救,如果等客车那就太晚了,请您给想个办法,我这就领他们去您那儿!”
车站值班员高秉文撂下电话筒,当即和内勤值班员王连良商量。王连良刚刚办理完古冶开往天津的2614次货物列车在本站通过的手续。他们想,尽管2614次要在芦台站上水,在塘沽还有甩挂作业,但是,乘坐这趟车怎么也能比118次直快客车先到天津。于是他俩决定请示分局调度所,请求准许2614次在唐山站临时停车拉运病孩。
(出调度的效果——压低混播)
消息传到天津铁路分局调度所,为组织列车最合理运行而昼夜坚守在这里的调度员们立刻行动起来。他们认真查看列车运行图,筹划办法。图上已画满黑、蓝、红色线条,列车密度很大,改变一趟车的运行时间,就要影响一串儿。但抢救人民生命要紧,要当机立断。经过调度所负责同志的安排,调度员刘占魁迅速发出了命令:
“唐山站,准许2614次列车在你站停车,接运病孩。”
命令传来,唐山站有关人员即刻做好了接车准备。
高大的指示灯显示了进站正线停车信号。14点零5分,2614次列车停靠在唐山站站台上,高秉文和朱秀芳在列车车长作业的守车里安置好了生命垂危的病孩。
(汽笛——启动——运行效果,压低混播)
汽笛长鸣,车轮滚滚。古冶机务段前进型1423号机车牵引着2614次货物特别列车离开了唐山站,奔向天津。
这时候,司机邱宝玉听见了唐山站值班员高秉文在无线电话里发出的呼唤声:
“2614次司机有没有?”
“2614次司机有!”
“2614次机车组请注意,为了保证病孩生命安全,分局调度所要求你们加速运行。如果水够用的话,芦台就不停车了。听清了没有,请回答。”
“听清了,我们在古冶已经上满了水,芦台可以通过!”
(出列车快跑音乐,列车运行音响做衬……压低混播)
繁忙的京山线各站,为2614次特别列车显示了“绿灯”。水满气足的火车头,拉着长长的列车顶风前进。
时间一秒一分地飞逝而过,列车不停地向天津奔驰。守车里,人们的精神越来越紧张,孩子的眼睛已明显浮肿,小嘴忽张忽闭,在母亲怀里不住地发出呼呼的喘息声……
时间就是生命!必须抢时间赶到天津,进行抢救!
运转车长王学增探头看看车速,又掏出怀表看看时间,他扶梯眺望,芦台站就在眼前。进站信号已显示绿灯,列车就要在这里通过。他本想在芦台停车加水时告诉司机加速运行,现在怎么办?他急中生智,回到坐席上,抽出车长手册,撕了张纸,迅速写了“病儿危急,望机车再快些”几个字,叠成方块,在和芦台站值班员对信号时扔了下去。
(出列车行进音响:汽笛——运行声——压低混播)
列车从芦台站通过。
几乎在这同一时间里,车长王学增的汇报立即通过电话线传到了天津。
(效果隐去,贴出调度的效果——压低混播)
这个时候,分局调度所值班调度主任吴庆堃正守候在调度台前。当他听到芦台站转告2614次车长的汇报以后,意识到:要及时抢救病孩,列车还得继续抢点运行。吴庆堃的目光从线路表示盘上移到列车运行图上。(效果隐去)可是,图上标记着2614次列车将在塘沽站停车作业,甩7个,挂9个,起码要在塘沽停上四五十分钟。不行!时间就是生命,一秒一分都要争取!吴庆堃请示了分局运输科长,又同塘沽站商量,决定再次改变运行计划,取消塘沽站的作业。于是,吴庆堃果断地命令调度员蒋志高:
“马上通知2614次列车司机,塘沽通过,快跑!要在16点35分以前赶到天津!”
然后,吴庆堃又亲自通知天津车站做好接车的一切准备。
(出列车运行声、汽笛——压低混播)
2614次特别列车全速开进茶淀站区。茶淀车站值班员在站台上举起大字通告木牌,上面写着6个大字:
“塘沽通过,快跑!”
车长王学增看到通告,高兴地连忙把这个喜讯告诉病孩的家长。
景守华和赵文中激动得热泪盈眶,不住地重复着:
“孩子有救了,谢谢,谢谢你们啊!”
“这是我们铁路工人应该做的,要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
(出颂扬的音乐3秒——压低混播)
景守华,这个贫农的女儿,心情万分激动,一串串热泪扑簌簌地滴在女儿小黄静的脸上。
(音乐转忆往事,叙述音乐……)
她不禁想起了在那万恶的旧社会,自己的3个姐姐都是因为得病无钱医治而死,父亲扛长活打短工不得闲地干,全家人还是吃不饱穿不暖,在死亡线上挣扎。(忆苦乐发展2秒混入颂扬音乐,压低混播)是共产党和毛主席救自己全家出苦海,过上了幸福生活……
解放以后,不但穷苦大众过上好日子,全国人民都吃得饱穿得暖,而且使助人为乐的共产主义的新思想、新道德、新风尚大大发扬起来。是啊,应该感谢共产党,感谢毛主席!
(音乐发展(颂扬)混入效果,汽笛运行声,压低混播)
在分局调度所的指挥下,芦台至天津百里铁路全线开放绿灯,司机邱宝玉和副司机司炉密切配合,驾驶着机车飞快地奔驰着。列车像离弦的飞箭一样,高速前进!(效果隐去,紧张的音乐突出,压低混播)
北塘站通过了,赶点一分钟。
塘沽站通过了,赶点两分钟。
军粮城站通过了,赶点两分钟。
张贵庄车站通过了,赶点三分钟。
16点15分,2614次特别列车到达天津站运转场。比预定时间足足提前一个半小时。
转瞬即逝的一个半小时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流星闪光,然而,这全都是铁路工人用心血和汗水一秒一分地争取来的,这一分一秒饱含着多么深厚的阶级情谊啊!
列车刚刚停稳,几个陌生人就登上守车,这个问孩子的病情,那个问去哪个医院。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这是天津站的工人同志们想得周到,专门开来汽车接送病孩去医院的。
十几分钟以后,小黄静被送进了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医护人员立即全力抢救。
两天以后,小黄静脱离了危险期,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仅仅三四天就恢复了健康。
(出舒畅、颂扬的音乐——压低混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