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还就以上两个问题探讨猜测时,又有新的疑问出现了:人们发现该湖生长的罗非鱼竟然变成了软骨头。这又是为什么呢?而当人们将它们移植到别的水域养殖时,过不了多久它们又恢复了正常状态,真是让人们倍感疑惑。难道湖水中有什么特殊的物质,可以让罗非鱼发生如此重大改变?对于这一问题,人们至今无法给出合理的答案。
其实,这些只是神秘的玛珥湖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秘密等待着我们去探索与发现。
奇特的中国地温异常带
在全球气候变幻多端的今天,人们总是希望无论气候如何变化,自己都可以拥有一处冬暖夏凉的住处。当然,通过当前的科技手段我们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但是,在大千世界中人们也同样发现了这样的地方,而且不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持,是纯天然的地理现象。那么,这样一个让人向往的神奇地方到底在哪呢?又是什么原因造就的这种自然现象呢?
中国辽宁省东部的桓仁县有这样一个冬暖夏凉的地方,人们称之为“地温异常带”。据相关测量数据显示,该地带面积总共约有10多万平方米。每当炎炎夏日来临时,别的地方可以说是酷暑难耐,而此地地下1米处的温度竟然可以达到摄氏零下12度,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阵阵寒气,甚至还会被冻得瑟瑟发抖,真是让人惊奇。而等到寒风凛冽的冬日到来时,此地又会变成暖意洋洋的温暖地带。而且,当地不需要盖蔬菜大棚,只需要简单处理即可以正常培育蔬菜以供人们食用,这令很多其他地方的百姓羡慕不已。
无独有偶,在河南省林县的石板岩乡地区,有个叫做“冰冰背”的地方。这里在阳春三月的时候,却开始渐渐结冰,并且冰期可以达到5个月之久。等到隆冬腊月时,又开始热气袭人,鲜花绿草生机勃勃。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两个地方出现有悖于常理的现象呢?
专家们对此也是颇有争论。有的专家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当地地下有寒热两种气流,遇寒则出热气,遇热则出冷气。还有的专家推测,这两个地方的地下可能有特殊的保温层,在特殊的地质构造中产生的大气对流导致这一奇特现象的发生。除此之外,还有人认为,这两个地方的地下有着一种类似阀门的物质,当冬季来临时它就倾向于热气的排放,而当转到夏季时,则释放寒气。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奇特现象的发生,还有待于相关专家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我们拭目以待。
黄土高原成因之谜
黄土高原东到河北、山西交界的太行山,西到甘肃的乌鞘岭,南到秦岭山脉,北到长城一线,面积达40余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沉积区。那里沟壑纵横的景象曾迷倒一批又一批的地质学家和探险工作者。
20世纪30年代,曾有一位对中国非常友好的外国记者来到中国一睹黄土高原的风采。在他后来出版的《西行漫记》中,他对黄土高原作了以下一段精彩描述:“令人惊叹的黄土地带,这在景色上造成了变化无穷的奇特、森严的形象——有的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成队的猛犸,有的像滚圆的大馒头,有的像被巨手撕裂的冈峦,上面还留有粗暴的指痕……那些奇形怪状、不可思议、有时甚至吓人的形象,好像是个风神捏就的世界——有时却又是个超现实主义的奇美的世界。”黄土高原奇特的景象还吸引了各国的探险者,在八九十年前,当一些到中国探险的外国科学家走进黄河中上游的陕西、山西、甘肃等地的时候,立刻被黄土高原的壮观景色惊呆了。那是一个地球上绝无仅有的一片黄土世界。他们惊叹,无论是德国的莱茵河畔,还是中欧的多瑙河沿岸以及北美密西西比河等地分布的黄土,与中国的黄土高原相比,不论在面积上还是在厚度上,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根本不能相提并论。黄土高原上黄土的堆积厚度更是大得惊人:一般情况下有五六十米厚,在陕西、甘肃的一些地方,甚至可以找到一二百米厚的黄土层。这样厚的黄土层在国外是很难找到的。那么,这么大范围分布的深厚黄土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直到今天,学者们对这个问题依然是争论不休。
一种观点认为,黄土高原的形成是由当地岩石风化的结果。他们认为,黄土高原的地质年代久远,这里的岩石经过天长地久、长年累月的风化之后逐渐化成粉末,形成厚厚的黄土堆积。但是这种说法一经提出就受到不少学者的反对,他们认为,如果按照上述意见,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应该遍地皆是,但事实上黄土高原上超过3000米以上的山峰并没有黄土堆积,这些山峰像一座座岩岛,屹立在茫茫的黄土海洋之中。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黄土高原的成因是由于大量流水所挟带的泥沙堆积而导致的。但是这种观点遭到一些学者的反驳,这些持反对意见的学者们根据调查认为,在黄土高原上,那些几十米厚的黄土层中,几乎看不到明显的流水层次。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黄土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黄色的土”。黄土高原上黄土的土质又细腻、又均匀,黄土颗粒的大小只有一毫米的几十分之一,厚厚的黄土层中上上下下看不出明显变化。
除了以上观点外,现在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比较流行的说法是“风成说”。这种说法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来自甘肃、宁夏和蒙古高原以至中亚等广大干旱沙漠区。这些地区的岩石,白天受热膨胀,夜晚冷却收缩,逐渐被风化成大小不等的石块、沙子和黏土。同时,这些地区每逢西北风盛行的冬春季节,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尘土蔽日。粗大的石块残留在原地成为“戈壁”,较细的沙粒落在附近地区聚成片片沙漠,细小的粉沙和黏土纷纷向东南飞扬,当风力减弱或遇到秦岭山地的阻拦便停积下来,经过几十万年的堆积就形成了浩瀚的黄土高原。也就是说,黄土高原的黄土是大风吹送、堆积而成的。
但是,说一百多米厚的黄土层是风吹来的,怎么能让人相信呢?为了证明这种观点的正确性,地质工作者们做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首先,把黄土高原的细沙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时候发现,这些沙粒表面并没有流水侵蚀的痕迹,倒像是经过风搬运的结果。而且还发现,在黄土高原西北沙漠取样的沙粒比在黄土高原东南方向取样的沙粒要粗糙,这也可以证明黄土是从西北沙漠地区被吹来的。而且有的学者还利用近代气象学知识,对当时的亚洲大气环流状况进行了模拟,结果发现当时的风向正好有利于黄土的搬运。而且这种搬运在三四百万年前就开始了,在最近二三万年前达到最高峰。到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黄土的形成过程仍然没有结束。我国古代许多历史书籍中多次记载的“雨土”现象,就是黄土搬运堆积的实证。其次,考古学家们还在黄土高原的黄土里找出了古代植物遗留下来的孢子和花粉,对其进行鉴定之后证明,当年黄土沉积时的气候环境确实是干燥而又寒冷的。
如此看来,黄土高原到底是经过什么样的“变脸过程”才有了今天的奇特景象,还有待于专家学者的进一步确认。
台湾岛成因之谜
台湾是我国领土神圣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是我国的第一大岛,岛上资源丰富、气候宜人。那么,美丽的台湾岛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它的成因在地质学界一直是众说纷纭。目前,对其成因的解释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种看法认为,台湾地层与大陆属于同一结构,在距今100万年前它本是大陆的一部分,同大陆连接在一起,最多是一个半岛。第四纪后因地层变动,局部陆地下沉,出现了台湾海峡,因此使台湾成了海岛。持这种看法的人还指出,即使出现了海峡,澎湖列岛南部同福建陆地之间直到5400年前,也还有一块经过台湾礁的陆地联系着,而澎湖列岛与台湾的陆地联系则一直维系到6200年前。
有人还通过研究台湾的史前文化,来证明上述见解的正确性。人们在台东长滨乡八仙洞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那里出土的石制品有6000多件,它们与祖国大陆出土的旧石器时代的石制品相比,无论是在制作技术上还是在基本类型上都没有多大的差别。此外,人们在淡水河流域还发现,那里出土的赤褐色的粗砂陶器与福建金门县出土的黑色和红色的陶器在刻纹等方面很相近,可能属于同一类型。还有人通过台湾古代动物化石来寻找佐证,他们在台湾西部发现了许多大型哺乳类动物——象、犀牛、野牛、野鹿、剑虎等的化石,说明早在100万年前,有大批动物从大陆的其他地方迁移到台湾。也有人考察野生植物后指出,台湾的野生植物和大陆上的野生植物大同小异。
另一种观点认为,台湾是东亚岛弧中的一个环节,它的形成与东亚岛弧的形成、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东亚岛弧即东亚大陆架与太平洋西部海沟之间的岛弧,包括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台湾及其附近小岛、菲律宾群岛等。东亚岛弧的形成,是以东亚褶皱山系的出现为标志的。而东亚褶皱山系的出现则是由以下因素造成的:在地壳运动中,东亚大陆架一方面受到来自大陆方向的强大挤压力,另一方面又受到巨大而坚硬的太平洋地块的阻抗,于是在它前沿形成了一系列按东北-西南方向排列的山脉——东亚褶皱山系。当它露出海面时,便构成了东亚岛弧。那么,台湾岛形成的具体过程是什么样的呢?
据说,大概在2亿年前,在东亚大陆架与太平洋西部海沟之间发生了一系列地质运动,此后在很长时间里,台湾岛及其附近地区都被海水淹没了。大约在4000万年前,地球上又发生了一次造山运动,经过多次的地壳运动与变化,台湾及其附近小岛多因挤压褶皱而上升。但是随后这里重又被海水淹没,只有高耸的中央山脉凸露出海面,后来山脉的两侧聚集起大量的沉积物。到了距今200~300万年的时候,造山运动又再次在这里剧烈进行,中央山脉再度被挤压上升,其两侧也褶皱成山露出海面,这就是中央山脉以东、台东山脉以西的玉山山脉和阿里山山脉。因为越是靠近太平洋,受到太平洋板块的阻抗越大,褶皱山脉的山势越高耸,所以台湾的地势比起福建等都来得高峻。就台湾岛本身来说,也是东边比西边陡峭。
台湾岛是如何形成的,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恐怕还有待于科学家们更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