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42600000003

第3章 拿枪的女人最帅,做“牙医”的女人最拽(2)

韩连长大怒,指着记者的鼻子骂:“我们团一千八百号人,两天下来阵亡三分之一,六百条人命!你还跟我说‘两条人命’?我呸!最后说一遍,枪毙枪毙!枪毙后再审判!”

兄弟俩被押赴刑场。所谓的刑场,就在街垒后面一条小巷里。关记者跟来了,摆弄着德国产沃伦达120照相机,要给他们拍照——行刑照。

“二白,哥对不起你啊!”郑一白哭喊,“我不该带你来这儿,找什么破书啊!”

郑二白无语。兄弟俩并非同年同月同日生,却在同年同月同日死,是福?是祸?

兄弟俩被推到墙角,郑一白一直哭着在喊冤,郑二白认命,把眼睛一闭。虽然看不见,耳朵还好使,郑二白听见了“咔咔”声,那是拉枪栓、子弹上膛的声音,间有“咔嚓、咔嚓”的快门声。

老天爷,真的要死了吗?

我郑二白,一没老婆,二没孩子,三没财产,四没……

财产倒是有一些,可还没来得及写遗嘱!

临死前总该留下点什么吧……哪怕嚎一嗓子!

郑二白扯开嗓子,撕心裂肺地爆嚎一声“啊!!”

突如其来的嗥叫把士兵镇住了,扣扳机的动作迟了,说时迟那时快,郑二白的耳朵又捕捉到一种声音,由远而近,难以形容,让人想起谁谁谁的一句诗:

大地在颤抖,仿佛空气在燃烧。

轰!

几乎在同时,郑二白感觉被人狠狠推了一把,摔倒在地,随即一个沉重的身躯压在他身上,差点背过气去。

事后才知,日军发动新一轮进攻。一发75毫米的山炮炮弹越过街垒,落在后面的小巷里。行刑的士兵连同关记者当场被炸死,近在咫尺的郑一白把弟弟推倒在地,顺势一趴,把自己当成了肉盾,郑二白毫发无损。

费了半天劲,郑二白才推开哥哥,爬了出来。揉了揉眼睛,映入眼帘的是几具血肉模糊的尸体;掏了掏耳朵,听见街垒那边响起炒豆般的枪声。

日军出动了两辆“维克斯”M25型装甲车,上面有可转动的圆形机枪塔,两挺7点62毫米机枪喷吐着火舌。每辆装甲车后面躲了十几名步兵,亦步亦趋。

韩连长放下望远镜,招呼士兵:“弟兄们,别以为那乌龟壳子刀枪不入,它装甲才5点5毫米厚,只要角度合适,子弹就能打穿,运气好的话还能贯穿——给我狠狠地打!”

马克辛重机枪的子弹倾泻在装甲车上,发出“叮!嘡!吭!噗!”的怪声。韩连长说的没错,装甲车里挤了一名驾驶员、两个机枪手,空间狭小根本没处躲,子弹只要打进去必血溅。

空气里弥漫着血腥的味道,还有一股令人窒息的热,那是爆炸的气浪。郑二白晕晕乎乎的,还好没有傻掉,脑子里就两个字:快跑!

他背起哥哥,踩过一堵残墙,朝着天通庵路那头踉踉跄跄地跑去……

3

同年五月,国民党南京政府签订了屈辱的《淞沪停战协定》,允许日本在吴淞、闸北、江湾等地区驻军。上海沦为日本侵略中国的又一块跳板。

停战协定一签,不打仗了,上海市民又回到了自己的生活小圈子。没人能预测五年后(一九三七年)爆发了更大规模的第二次淞沪抗战,即“八一三事变”。这是后话。咱们的故事先从“一二八事变”结束后不久说起。

方浜路。

不少人会把“浜”字错念成“兵”而不是“帮”。浜,小河浜是也。若回到明朝,上海只有大片的滩涂,还有密如蛛网的沟渠和河浜。今天的上海地图上,“蕴藻浜”、“肇嘉浜路”、“陆家浜路”这些带“浜”字的地名依旧赫然在目。

方浜路横贯在南市老城厢的心脏地带,一头是老西门,一头是小东门,在它的中段有一个著名的景点:城隍庙。南市即上海的旧县城,明朝时为了防御倭寇,筑起了圆形的城墙。到了清末,城墙外变成了法租界。至民国初年,当时的上海都督下令拆除城墙,租界与华界只用界碑来划分。不过,老西门、老北门、小南门、小东门这些地名沿用至今。

方浜路51号,郑氏诊所就在这里。

郑二白跟房东太太重新订了租房协议,承租人从“郑一白”变成了“郑二白”。一字之差,却让人唏嘘不已。因为他哥哥死了。

房东太太姓马,是个寡妇,她男人以前在南市一带也是个有名的大户,开了三家绸布庄。他一死,三个老婆就要分家了。她们都觉得与其闹得鸡飞狗跳让外人看热闹,还要花钱请律师打官司,不如客客气气,用最原始的方法——抓阄来解决。马太太抓到了方浜路上“外滩里”十八号,这是一栋石库门。郑一白租住在二楼一间朝南的厢房,出了弄堂,跨过马路就是诊所,很方便。

马太太并不是方浜路51号的房主,她是二房东。楼下开诊所,楼上还有一间屋,新房客刚搬进来,是一个年轻的小姐。

“郑先生,侬楼上——”马太太指了指天花板,善意地提醒他,“住了一位林小姐,她可是只……”

马太太用上海话说“野鸡”。她以为郑二白跟他哥哥一样能听懂上海话,可郑二白初来乍到,哪儿懂?把“野鸡”听成了“牙祭”。

马太太点点头:“阿拉从来不打闷包的,有话说清楚。”

“牙祭”是什么行业?牙医吧?

郑二白挺高兴,遇到同行了!

马太太前脚走,郑二白就兴冲冲上楼去敲门。半天功夫,一个二十出头的姑娘出来开门,她衣衫不整,估计正在午睡。长得还算俊俏,但妆容掩不住倦容,黑眼圈、枯发,与年龄不相称的眼袋甚至法令纹,无不暗示着她有频繁的夜生活加上烟酒。

林妹妹打了个哈欠,瞅了一眼郑二白:“什么事?人家还没开张呢。”

郑二白呵呵一笑:“林小姐吧?你好,我叫郑二白,是你楼下的邻居。”

没等林妹妹答话,郑二白又道:“我是中医,没想到楼上还有个牙医,太好了。往后咱俩楼上楼下,互帮互助……”

林妹妹一个劲儿地打哈欠。郑二白意识到了:“你在午睡?不好意思,打搅了。那你接着睡,慢慢再聊,来日方长。”说完就下楼去了。林妹妹有点莫名其妙,嘟哝一声“有病……”就把房门关上了。

几日后,郑氏诊所复业,同仁、同学都送了贺礼。在法租界开钟氏诊所的老钟,送了一瓶已经泡了八年的蛇泡酒,内有三条毒蛇,号称“三龙攀柱”。在仁济医院外科主刀的冷医生,他是上海人,讲实惠,送的是礼金。

这边热热闹闹,那边却是悲声一片。

法租界圣母院路上(今瑞金一路)一栋兼有法式与北欧风格的白色花园洋房里,客厅被布置成灵堂,一口棺材摆在中间。灵堂上挂着一幅挽联。上联是:风萧萧壮士一去不复返;下联是:天苍苍吾儿战场铸英魂。横幅是:关贰铭之灵柩。

停灵已过一周,迟迟没有下葬,管家着急了,一次次往二楼的书房里跑。

这家的老爷叫关肆国,是四国银行的董事长。他有三个孩子,逝者是大儿子。

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由儿女出面接待,关肆国一直把自己关在书房里,眼泪早已流干,嗓子火烧火燎的痛,心脏也不大舒服,有几次心动过速,还有早搏。但跟丧子之痛比起来,这些都算不了什么。

关肆国始终盯着一样东西——

书房一角,一只酸枝木花架上,上头摆的不是花盆,而是一个玻璃罩,那东西就在里头。那是一架德国沃伦达公司产的PROMINENT120折叠式相机。它仿佛遭遇了烟熏火烤、高空坠落和泥土掩埋,牛皮的皮腔断裂,镜头也砸毁了,唯一完好的是机身后盖。

尸体被发现的时候,已经残缺不全,找了医生费了一天一夜才拼凑起来的。也就是说,客厅摆那灵柩里,除了脑袋和上半段躯干是关贰铭的,四肢还有一些零零碎碎,很可能是另外两名士兵的。不过照相机确定无疑是关贰铭的。好在德国货皮实,后盖完好无损,胶卷没有曝光。于是找了一家照相馆,请了最好的技师去冲印。

关肆国等待的东西终于来了——

登登登,跑楼梯的声音,脚步声由远而近,到了书房门口,连门也没敲,就推门而入。

进来一个女孩子,瓜子脸,丹凤眼;穿一件浅驼色花呢旗袍,外面罩一件男式的羊毛开衫当外套,脚上一双酒杯跟的“蓝棠”高跟鞋;披下的长发用一根挺阔的绯红色缎带扎起来挽到了头顶上,走起路来头上的缎结一耸一颠,象顶只大蝴蝶似的,多了几分俏皮。

她是关肆国的独生女儿关壹红,毕业于圣玛丽亚女中,曾留学英伦,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回国后,她担任四国银行的“形象大使”,主持一些与银行相关的慈善活动。

关壹红生于民国三年,芳龄十九。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关家子女的辈份。关肆国早年在宁波开钱庄,有三个孩子:长子关贰铭、次子关叁青、长女关壹红。据说(仅仅是据说)女儿出生之前,宁波连旱月余,甫一落生,便天降大雨,滂沱倾盆,遥远的天际亮起一道红色的闪电……

算命先生看到这个女婴,连声惊呼:哎呀呀!此女不仅有旺宅旺地之势,日后更有旺业旺夫之运啊!就差学广告里直接喊“旺旺”了。

按照算命先生的意思,女儿取名“壹红”,长子“壹铭”易为“贰铭”。算命先生的话果然灵验的很,之后关肆国的生意一帆风顺,等到次子关叁青呱呱坠地,他的钱庄就搬到了上海,拿到了新的执业牌照,四国银行开业大吉。论规模,当然比不上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农民银行这些有官僚资本撑腰的大银行,但在私有银行里也算是佼佼者,与盐业、中南、金城、大陆这号称“北四行”的四家银行不分仲伯。

“怎么样?”关肆国劈头就问。

关壹红从一个牛皮信封里抽出一叠黑白照片。那时候一个胶卷可以拍十二张,前九张都是战场上的画面:街垒、武器、士兵和军官。后三张拍的是同一对渣男,一个微胖,一个瘦高个,背景是一条巷子的墙砖。瘦高的咧着嘴,好像在哭喊;微胖的闭着眼睛,表情痛苦。

“他们是谁?”关肆国问。

关壹红说:“我们找到十九路军的一名士兵,当时他就在天通庵路的阵地上。他说这两个家伙是日本人的奸细,在阵地上散发传单,被当场抓住,要枪毙。枪还没响,日本人打来一发炮弹,把我哥还有行刑的士兵给炸死了。这两个家伙,这个死了,那个跑了。”

“他们是日本人?”关肆国追问。

“不,都是中国人。”

关肆国果断地挥手:“上海滩的报纸,不管大报还是小报,统统给我登!悬赏五千大洋,把这家伙给我找出来,给我儿——”

“报仇!”关肆国咬牙切齿地说出来。

4

诊所分为里外两间。外间是挂号兼候诊,里间诊疗。装有电话机一部,墙上挂了药圣李时珍、医圣孙思邈的画像各一幅,还有哥哥的遗像一幅。每天开诊前,郑二白都要净手、焚香,恭敬地拜一拜祖师爷和兄长。

诊所的挂号先生叫方升,郑二白续聘了,方升就住在外滩里后面的石皮弄。复业伊始,病家较少,郑二白就抓紧工夫跟他学上海话。

对北方人来说,上海话忒难学。比如“上海人”叫“上海宁”、东北人叫“东北宁”、“报纸”叫“包子”、“爷爷”叫“啊呀”,还有“牙医”叫“牙祭”……

方升纠正:“牙祭”是“野鸡”,跟牙医浑身不搭界的。

郑二白愣住了,抬头看了看天花板。说真的,开业这几天来,他一直纳闷:怎么上海滩的“牙医”跟别处的不一样?给病人补牙,听不到补牙机的马达声,只有人的叫唤声;明明上楼的是个男病人,可叫唤声却是一个女的……莫非上海滩的牙医体恤病人,你叫我也叫,声音还要盖过你。

这不?“林医生”又领着一个男的回来了。这也是“上海滩牙医”与众不同的地方,病家不是自己上门,要医生亲自领回家。莫非医生还要上街去拉病人?

瞅准了,郑二白和方升一前一后上楼去,敲门。

“林小姐……”郑二白听里面没反应,改叫“林医生”:“林医生……”

“谁呀?”屋里不耐烦的声音。

郑二白说:“我是你楼下的邻居,郑二白。你忙着治病人吗?能不能把门开开,我想参观一下,跟你切……”

“磋”字还没出口,房门就猛地开了。

二十分钟后,郑二白气急败坏地出现在房东马太太的房门口。马太太也住在十八号的二楼。两人的开场白,还是针对“牙祭”到底是“牙医”还是“野鸡”。

马太太莫名其妙:“我什么时候说她是牙医?我看你大概是牙疼,疼得耳朵都不好使了。”

见郑二白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马太太嘲笑:“来上海滩混,连句上海话都听不懂,还混个屁,趁早回你们东北那嘎达去!”

回到诊所,郑二白拍桌子骂:“‘上海宁’个个蔫儿坏!明明是娼妓,骗我是牙医。”

他捂着腮帮子,感觉最里头那颗大牙的牙神经在一跳一跳。真倒霉,被马太太咒着了,真的牙疼了。

方升经过一番调查,告诉郑二白,这位林小姐的花名叫“林妹妹”,专门在八仙桥那一带揽客,然后把客人带到这里。正规的妓院,像福州路的群玉坊、会乐里那些堂子,不光要缴人头费,社会局、警察局、卫生局都要抽税。做野鸡省的就是这个钱,全部揣自个儿兜里。

老郑听不下去了,我没让你做上海滩的野鸡生存调查报告……“郑先生你别急嘛,”方升安慰道,“咱们诊所,早上八点开业,下午五点关门。野鸡做生意一般都是吃过晚饭,两个时间是错开的。问题不大。”

郑二白说:“她下午也做。就昨儿个,我还以为是病人牙疼在叫唤……”

方升说:“我们可以跟她商量商量,尽量把下午的生意挪到晚上做。”

郑二白问:“那她非要在下午做呢?”

方升说:“我们可以动员她去旅馆开房间。”

郑二白说:“开房间要钱的,那她的成本不是提高了?”

方升挠了挠头说:“我们可以适当给她一点补贴……”

郑二白气炸了:“我们给她补贴?那我们成什么了?不成她的生意伙伴啦?”

同类推荐
  • 大串联

    大串联

    假如没有那次大串联,我现在可能也跟很多人一样,娶妻生子,买房置地,赶上黄金周什么的还去什么地方旅旅游。老了,就打打太极拳,跳跳交际舞,或开车到水库钓钓鱼。恰恰是我十七岁的那次出行,叫我知道了人的内心深处蕴含着那么多深不可测的黑暗层面,几乎想都想不到……这一发现,居然影响了我的一生。
  • 飞贼燕子尾

    飞贼燕子尾

    长眉白须的钓鳌和尚,在绝壁高峻、可望而不可登的避俗山顶已等候两个时辰。子时已过。“风鹤镖局”总镖头,被侠道上称赞为有胆有识,武功卓绝的风鹤刀向魁仍然没有来。向魁已经按照约定的日期到了避俗山麓。等待他的,不仅是山上的钓鳌和尚。仇家已布下阴谋。神俊豪壮的向魁,江湖上人称魁侠,正顶着从山谷中卷过来的漫天风雪匆忙赶路。他身旁并行着的,只有他的爱徒白眉,一个俊逸、聪颖的年轻人。“师伯该不会下山来迎接我们吧?假若走岔了道……”
  • 忠诚无名

    忠诚无名

    为了利益,人类将陪伴自己千百年的动物伙伴——犬族——推上了残酷的角斗场。各阶层的犬族,包括四大王者血系——犬王,犬霸,犬灵与犬降——都将悉数登场。为了扑灭这种以动物生命为代价的地下赌博,警方也在部署着自己的围剿计划。随着斗狗赛事的逐层升级,更多的人物将会浮出水面。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故事离奇曲折。在紧张的情节推进中,犬族们将迎来终极一战。之前的对手是会继续拼死一搏,还是摒弃前嫌,并肩作战?人类与犬族的命运会被引向何处?一切精彩敬请关注长篇热血共生类小说《忠诚无名》第一部:较量。
  • 剪纸传说

    剪纸传说

    你想和我交易?但我只要你的影子!我和影子在深渊等你。我是一个剪纸人。我攥住你的影子,让你无处可以遁形。
  • 不洗内裤的保姆

    不洗内裤的保姆

    冬梅因不给主妇洗内裤跟主妇吵了起来,于是一甩手走人了,炒了主妇的鱿鱼。冬梅是保姆。这家的主妇叫赵娜,是某家医院的护士长。冬梅是她二姨花卉介绍给赵娜做保姆的。花卉和赵娜是老同学,冬梅来城里打工也是花卉的主意。冬梅和赵娜见面那天,花卉就和赵娜说好了,按冬梅老家的习俗,冬梅不能给主妇洗内裤,若洗就会一辈子不生孩子,不吉利。
热门推荐
  • 净土资粮全集

    净土资粮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攻略鬼男友

    攻略鬼男友

    "星历2233年,为庆祝联盟建立一千八百年,联盟举办一场大型相亲活动。所有单身人士都通过营养舱进入虚拟世界寻找自己的伴侣。在进入虚拟世界之后,每个人都将会暂时忘记自己的过往。以主脑为天地意识,而进入每个虚拟世界的人都将成为这个虚拟世界的主角,主脑将为主角们设计一个故事。而此时身为虚拟世界衍生的病毒,顾霖熙看上了一个男人。将所有在虚拟世界的人当成人质,进行一场赌局。和她进行这场赌局的人是江嘉逸,只要江嘉逸能够赢了她,那么顾霖熙就会释放所有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随手可变的110个小魔术

    随手可变的110个小魔术

    无论是魔幻般的大卫·科波菲尔,还是有着“魔术师中的魔术师”之称的布莱特·丹尼尔斯,或者是那个无人不知的刘谦,一位又一位的魔术大师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惊险刺激的逃脱,在魔法下消失的“自由女神”,超人般的空中飞行,鸡蛋中出现的戒指,都让我们为之惊叹。掌握这本书里简单易学的小魔术,即使你不能像职业魔术师那样令世人瞩目,至少也可以在朋友的聚会上逗大家一乐。随手可变的小魔术,让你的生活像魔术一样充满惊喜。
  • 高窗听雪

    高窗听雪

    《高窗听雪》是1998年7月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文集,作者是刘兆林。
  • 第一杀手暗妃

    第一杀手暗妃

    世界上头号杀手灵猫,拥有暗系异能,灵魂穿越到西冥大陆。欧阳家三小姐,天生废材,无法修炼玄气,被世人嘲笑。当她成为了她,将会绽放怎样的光芒?而这个腹黑、厚脸皮的绝代美男,为啥总是在她最苦难、最无助、最需要人的时候出现在她的身边呢?既然如此,就一起携手任逍遥吧!
  • 天录之七神传说

    天录之七神传说

    生存还是生活,从来不是一个命题。而是命运!活下去,活得更好。这是夜的认知。打破囚笼,打破命运,这是种族的认知。光明,黑暗,这是世界的认知。
  •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迷死人的故事

    迷死人的故事

    细腻体察人物心灵,在历史的侧面,看到古今名人的真性情。作者阅读古书,除了体味历史的孤寂,也经常能得到有用的知识。读书而有感想,就在书上写批语,感想太多或有所辩驳,就需要写札记,由此而衍发成文章。作者写读书札记,可谓“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因不想只做一个书房里的读书人,不怎么信任士大夫阶级的学术霸权观点,书里的文章,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哪怕是研究一个小问题,作者还是结合了自己的经历,以狮子搏兔的精神,全力以赴,从黄帝大战蚩尤说到陈寅恪有个间谍弟弟,话题汗漫无际,故事都十分迷人,在这些历史的侧面,也能稍稍窥出古今人物的真性情。
  • 徐小姐请指教

    徐小姐请指教

    什么叫做冤家路窄?这就是!!徐盷要崩溃了。上上次差点撞了这人,别这人骂了一顿,自己怼了回去。上次她喝醉酒了强吻了他。。这次参加了大神云集的作者见面交流会——品书交流会,他竟然是是是名震文学界的………写手瑾韵舒!!!!!!“这位作者,咱们好像见过。。”舒瑾的嘴边勾起一丝坏笑。“你好,又见面了。”
  • 拯救孩子拯救心:一位青少年心理专家的忠告

    拯救孩子拯救心:一位青少年心理专家的忠告

    本书是一本指导家长和老师如何让孩子摆脱面临的各种压力的指导书,作者在书中指出当今的孩子面临着学习、身体、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但最严重的压力还是来自心理方面。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因此要培养孩子健全身心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孩子拥有一个强大的内心,有了强大的内心才能轻松的面对一切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