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46200000006

第6章 老乐天的苦恼

野鸭乡荷花村有个老葛头,他和老伴一辈子苦熬苦奔,把三个儿子养大了。谁知老大老二成家后,两个儿媳妇天天吵,闹得全家鸡犬不宁,没办法只好分了家。分家后,老二有个一岁的孩子要人照看,老伴便随老二搬到离村七八里的养鸡场去住了。老葛头的小儿子三儿正在上着学,老葛头不放心,就留在村里照顾小儿子。

老葛头原是个乐天派,平时不管是见着大人还是小孩,总爱说几句趣话,开个玩笑,高兴起来,还爱唱上几句戏文。可是自打分家后,他突然变了,变得脸上没笑容,动不动就发脾气骂人。还有人见到他常常跟村里的那个李寡妇嘀嘀咕咕,在一块“咬耳朵”,来往特别密切。这事传来传去,传到了老葛头的小儿子三儿耳里。

三儿今年15岁,是个半大小子,对大人的事,有点儿似懂非懂,他便开始注意他爹的行踪来了。

这一天,野鸭乡为庆丰收,特地从县城请来剧团唱戏。天没黑,邻近九乡八村的老乡们都提着油灯、打着手电从四面八方朝锣鼓喧天的舞台涌来。可是最爱看戏的老葛头,却趁人不注意,悄悄离开了戏场。三儿看见他爹跟李寡妇嘀咕了一阵子就一人出村了,于是戏也不看了,紧跟在爹的后面,要看个究竟。

这会儿天昏黑昏黑的,一弯月亮儿挂在天空。三儿心急火燎地在四处寻找他爹,突然见前面出现了一个黑影,再眯眼细看,果然是个女人的影子。三儿忙一闪身躲到一棵树后面,握紧了拳头心里说:好你个李寡妇,这回看我怎么收拾你!他刚想扑过去,但又对自己说:别着急,让我先把她引过来,别让她跑了。于是三儿用手捏着鼻子,学着他爹的声音说:“哎,那边可是李大妹子?”话音未落,那人影没吭声,竟一下子躲到了树后面。三儿又重复着问了一遍。这回那边回音了:“是我呀,你是谁呀?”三儿憋住笑说:“我是谁你还不知道?你让我等得好苦呀。咱说好了的,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来呀,来呀……”三儿边说边往前走,待走到那黑影跟前,刚举起拳头要打下去,猛然间举起的手停住了,原来站在他面前的是他的二嫂子。二嫂子对三儿说:“机灵鬼,你这是发啥神经呢!我听着有点像咱爹的声音,心里纳闷呢,你给我说说,你到底是干啥哩?”三儿先是支支吾吾,见二嫂非要问个明白,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三儿最后说:“咱可得对咱爹负责呀,可不能让那骚女人勾引咱爹!”二嫂说:“咱别说了,快到前边看看去!”

叔嫂二人顺着荷花塘朝前走去,走着走着猛然间隐约发现前面池塘土坡上有个红火一亮一亮的,他俩赶紧猫着腰慢慢往前走了一会儿,终于看清了,果然是一男一女坐在土坡上。那男的果然是他爹,他俩还想再往前看看清楚,但又怕暴露目标,只好趴在地上,瞪大了眼珠子盯着那对黑影。

半个多钟头过去了,那红火还在一闪一闪的,三儿等得不耐烦了,他刚想和二嫂说话,只见那红火不见了,两个身影慢慢地靠到一块儿了!两人的脸越靠越近,好像要接吻。二嫂马上对三儿说:“三儿,快上去!”说时迟,那时快,两人“噔噔噔”几步冲上土坡,嘴里大喊着:“好个不要脸的东西,竟敢勾引我爹,这回可让我们抓住了吧……”

这一喊,把那对人影给惊散了。那女的羞得背转身去,用双手捂着脸;那老葛头被这突然袭击弄晕了头,过了好大一阵子才回过神来,浑身颤抖着大吼了一声:“混账东西,你们睁大眼睛看看这是谁?!”那女人慢慢地转过身来,叔嫂一看:啊!这不是别人,正是老葛头的老伴,三儿他娘。三儿一下子扑到了娘的怀里,二嫂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慢慢地走到婆婆身边嗔怪地说:“娘,咱说好了的,吃了饭去看戏,您怎么跑到这来了?”婆婆难为情地说:“她李大妹子托人给捎了个信叫我在这见见你爹,”说罢像是要为自己遮羞似的一手拉过三儿问,“三儿,想娘不?”“想,我天天都想你,俺爹他净打我!”

听了三儿的话,他娘的脸上滚落下泪珠。过了好大一阵子,二嫂才对爹说开了话:“爹,您咋发那么大脾气呀?有啥心里话您就说吧。”老葛头憋了半天才说道:“分家的时候,你们就给你娘和我留下了做棺材的钱,这钱你们都分了吧。要记住我的一句话,我和你娘死后火葬,骨灰要放在一块儿!”二嫂听了公公这话,她琢磨了半天也没猜出这话里的意思,就问公公:“莫非我们做儿女的有不孝之处,让您老受委屈了?”老葛头没好气地说:“不孝,就是不孝!”这下子二媳妇可受不了,她哭着对娘说:“娘,您说说我对您老人家咋样?”娘说:“孝顺,孝顺!”儿媳妇又问公公:“是不是大嫂对您不好哇?”老葛头急忙说:“你别冤屈人家,大媳妇对我可不错。”二媳妇弄不懂了,又问:“那我们到底是怎么不孝顺呢?您有啥心里话就直说吧。”老葛头给难住了,他哼哼唧唧了半天才开了口:“嗨,我这老脸也不要了,说就说!自打分家后,你们两家小日子过得是热闹红火的,可我们老两口倒活活地给拆散了。别以为人上了岁数吃好穿好就行了,老年人最怕的是孤单哪!”

听到这里,二儿媳才恍然大悟,她突然“格格格”大笑起来,边笑边拉着三儿的手说:“原来咱爹还挺‘那个’,我就盼着你二哥出门去,我才心静呢。”三儿听她这么说,撇撇嘴说:“得了吧嫂子,上回俺二哥到这村里来办事,才住了三天你就找他来了,我还看见你跟俺二哥……”老葛头忙追问:“干啥哩?”三儿眨着大眼看看爹娘,又看看二嫂说:“我看见他俩跟刚才你和妈一样抱着亲嘴哩。”一句话说得三人脸都红了。老葛头举起手吼道:“你小子再胡说,看老子不撕破你的嘴!”三儿嘻嘻笑着又躲到娘的怀里……

(郝荫柏)

同类推荐
  • 藏书室女尸之谜

    藏书室女尸之谜

    戈辛顿是一幢典型的贵族宅邸,主人是当地德高望重的人物,直到……他们家古色古香的藏书室里出现了一具美艳的女尸!谋杀案打破了英国小村的宁静。流言四起,班特里上校这个出了名的老实人一下子陷入最不堪的丑闻。班特里夫人决心捍卫丈夫的名誉,请来了好友马普尔小姐。英国刑警查出了被害人的身份——一家酒店的舞女,即将被富商收养,并得到一大笔财富。此时出现的另一起谋杀案让案情更加扑朔迷离。这一次,熟知人性和谎言的马普尔小姐找出了最关键的一点——作案动机……
  • 婴税

    婴税

    只见夫人刚刚生下的婴儿,雪白的皮肤竟然在顷刻间变得层层剥离、并且还散发着一阵阵腐臭,顿时下人们慌做一团,也顾不得申老板就在身侧,纷纷从产房里夺路而逃。楔子申公馆的灯光大亮着,申老板颇为心急地在一楼的玄关旁走来走去,听着二楼卧房里夫人的惨叫,他额角上顿时渗出了细细的汗水。稳婆已经上去三个时辰了,那声久违的婴孩啼哭似乎并未传来。“快打热水来!”“别乱别乱!老爷还在下面候着呢。
  • 温故一九四二(典藏版)

    温故一九四二(典藏版)

    《温故一九四二》是作家刘震云的中篇调查体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饥饿的故事。一九四二年,中国抗日战争处于战略相持阶段,河南大旱,三千万民众离乡背井去陕西逃荒。“我”重温那段历史,采访了“我姥娘”、“我花生二舅”的记忆,记录了这场几乎已被这个民族淡忘的灾难。小说出版后,王朔几次力荐冯小刚拍成电影,然而从小说到电影,立项、驳回、修改、再立项……经历了十九年的艰辛,《一九四二》才得以公映。剧本中,刘震云以地主老范、长工栓柱、佃户瞎鹿与媳妇花枝一家等灾民的逃荒之路为主线,以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等人的四处斡旋、蒋介石国民政府的不堪境况为副线,比小说更立体生动地再现了河南天灾时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态度。
  • 罪全书5

    罪全书5

    善与恶,在较量中我们将付出多大的代价?罪与罚,从来都是人性中不可或缺的话题。绝对震撼的角色安排:四个超级警察,各怀绝技,从全国警察队伍中挑选而出,组成中国特案组,对各地发生的特大罪案进行侦破。首次曝光内幕的特大案件:黄河浮尸、杀人视频、恐怖衣柜、蚊香烧尸、控梦大师、人彘奇案……本书根据真实案例改编而成,涉案地名人名均为化名。“我一直相信,每个罪犯心底都有一个懵懂而质朴的少年影子”。愿正气长存,愿善恶有报。
  • 我是如何失踪的

    我是如何失踪的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热门推荐
  •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

    本卷分别评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代表人物卢卡奇、布洛赫、葛兰西等人根据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阐发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贡献与不足,并就其对经典文本的阐释与误读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对于把握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脉络,反观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成就与缺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由此,本选题不仅揭示了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反思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而且透视了经典的资本主义、组织化的资本主义和全球化的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这不仅对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而且对我国当前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前瞻性的启示。
  • 汤姆·索亚历险记(经典译林)

    汤姆·索亚历险记(经典译林)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幽默文学大师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它是一部充满童趣的小说。汤姆·索亚这个美国小顽童讨厌学习、打架闹事、不守教规,但同时又正直、善良、足智多谋、富有冒险精神。他对自由自在、充满激情的生活的追求,令人深受感染。一天深夜,汤姆与好朋友哈克贝里·芬到墓地玩耍,无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因为害怕被凶手发现他们知道这件事,汤姆、哈克贝里带着另一个小伙伴一起逃到一座荒岛上做起了“海盗”,弄得家里以为他们被淹死了。结果他们却出现在自己的“葬礼”上。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汤姆终于勇敢地站出来,指证了凶手……
  • 天才师妹是只狼

    天才师妹是只狼

    本文1V1,修真升级流,女主成长型,此狼非“色狼”,亲们别被文名误导了!千万年前,她是天界上神,牺牲了挚友和自己振救苍生,却落得神魂俱散,死于非命。千万年后,在现代转世为人的她,再也不是那个心存大爱的天神,什么天下苍生六界安宁对她来说都是狗屁!今生的她只想随心所欲。为了所爱的人,她可以上穷青冥下落黄泉,孤身杀入魔界只为见他一面。为了爱她的人,她愿意修心养性,焚香煮茶,做一只隐藏爪子的夹尾巴狼。一朝风云际会,两世记忆重叠,上神不再是上神,她不再是她,绝顶的天赋,逆天的神通,注定了她在这个世界无法独善其身。强者,没有平凡的路可走!——人物简介——澹台明月——“我辈修仙,当断情绝爱,贪恋痴嗔不过是过眼烟云。”“小离,苍生为重,若牺牲小我便能换得天下太平,又何乐而不为?”方离——“师父的意思是我现在不吃不喝绝情绝爱的修炼,就是为了将来成仙之后可以横行霸道为所欲为?”“我命由我不由天!师父,请恕徒儿不孝,这一次我不能听师父的话了!”墨千华——“碧落以神之命立誓:今生今世,永生永世,与仙神不两立!”“我一心一意普渡众生,竟被一群蝼蚁视若颠狂,如不做尽颠狂事,岂非名难符实?”离火——“能欺负她的,只有老子!”妖夜(妖月)——“既然与你有约在先,我便会保护你直到你元婴圆满!”“小离,跟我一起回北极妖界,如果神魔大战,那里将是唯一净土!”祈颜——“我一生修道,不负苍天,不负众生,却独独负了他。如今,纵使他要我元神俱灭也在所不惜,何况这区区肉身?”
  • 火天伏魔录

    火天伏魔录

    你懂治世吗?你不懂,就像你不懂乱世一样。你懂人道吗?你不懂,就像你不懂魔道一样。所谓火天,取自《周易》第十四卦,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天道地道侠义道,奈何难尽悲与欢;神道人道仙魔道,血性男儿闯千关!在唐朝灭亡后的五十三年里,神州大地陷入到五代十国的割据与更迭中,而武林中的腥风血雨更是由此拉开序幕。帝王将相,任你如何风云变幻,也无法逃过生死轮回的苦痛。英雄侠客,纵使万般斗智斗法,也难以改变沧海桑田的命运。且看少年英雄秦熙如何于乱世中踏上崛起之路、终成一代宗师。
  • 曼哈顿情缘

    曼哈顿情缘

    本书一共十二篇,一年之中每月一篇,记录了以曼哈顿为背景的十二个小故事。本书与马修斯的《曼哈顿花絮》是姊妹篇,是又一本记录时节的纽约城市月历。本书与《曼哈顿花絮》是姊妹篇,都是以曼哈顿为背景的12个月里的12个小故事,故遵循上本书命名原则《曼哈顿**》,不按原名翻译。再者,本书言情较多,故名“情缘”。
  • 剑凌九重天下

    剑凌九重天下

    “为了你,我愿独战天下!”一个被断定为天生抗元素体的废材少爷,为了心爱之人毅然挡在她身前,面对天下诸强!“总有一天,我会凌驾于九天之上,成就新的神话!”一个弃灵修剑的少年,发下誓言,欲与天斗!为了这目标不断奋斗,在血与汗中成长!太古、上古、荒古、远古——如今。从古至今,有多少强者终究逃不过天劫化为一杯黄土,又有多少隐秘被永远地埋藏在历史长河之中。在这强者林立的乱世之中如何才能存活下去?又要如何才能守护住心爱之人?天地间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惊天之秘?
  • 醋王来啦

    醋王来啦

    亲爹不疼,亲娘不爱?姐忍!姐姐装无辜妹妹扮可怜?姐玩死你!想谋姐的钱,哼哼,只怕你没命花!别问姐为何这么吊,姐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等等,先出来个人说说,姐为毛会摊上一个傻皇子,整天缠着跟姐生猴子?“娘子,我还要!”九皇子傻笑着宣布,并无视某人的狂怒彪悍地将之扑到,偷香窃玉上下其手……末了傻王舔着嘴唇意犹未尽:“娘子好软好好吃!”
  • 无敌从满级属性开始

    无敌从满级属性开始

    穿越成修真世界的一个废柴,那还修你妹的真?一道七彩霞光之后,杨真直接吊炸天了!他看过的功法,直接满品满级,学都学不完!他炼制的丹药,不但起死回生,还能青春永驻!他锻造的武器,上打神王大帝,下捅黄泉幽狱,每一件都让天地颤栗,让神魔退避!“我杨真从不装逼,因为我真牛的一批!”…………一群:542062672(已满)二群:818906415(未满)
  • 独宠坏心小妻子

    独宠坏心小妻子

    狡猾的神偷居然重生到了一个豪门少奶奶身上,而且,还是一个十六岁的未成年……她,凌氏集团总裁的独宠小妻子老婆,纵然拥有着凌氏总裁的万千宠爱,心中一直爱的却并非她的丈夫。意外的死亡,心脏暂停之后的复苏,再一次睁开眼时,她,已并非她。白小果,一个享誉黑道的神偷,一个诡计多端的小女人,然而,却在一次偷得绝世至宝之后,被自己的同门师兄冷枪杀死。死之前,她曾发誓,若有来生,此辱命之仇,定以碎心报之。是否上天开玩笑,在她睁开眼时,眼前的却并非天堂。这是上天的注定还是机缘的巧合?狡猾的神偷重生到了豪门少奶奶身上。而她,最终会选择重操旧业,续享神偷美誉。还是选择金盆洗手,以报辱命之仇?浴火涅槃,且看重获新生的凤凰怎样翱翔九天。
  • 一花一世界:我的教育情缘

    一花一世界:我的教育情缘

    本书记录着作者对自己教育行为的反思以及和学生高山流水般的情谊。在她的心中,教育无小事,她把每一个孩子都看作是一个世界,细心的雕琢,耐心的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