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56700000006

第6章 修身养性——先让自己修炼成佛(1)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要想立足,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要不断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修炼自己的性情和德行,做到刚柔并济,要学会给自己减负,在激烈的竞争中,仍然可以坦然笑对一切,既不妥协,也不软弱,恰到好处地为人,在人性的丛林中独立。

1.对待习惯的养成要慎重

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好习惯能够造就人,坏习惯可以摧毁人。年轻人要想将来有所作为就必须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戒除不良恶习。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交场合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而坏习惯则是你的敌人,它只会让你难堪、丢丑、添麻烦、损坏健康或者事业失败。

莎士比亚说:“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它便是最坏的主人。”这句话很有意思,如果真的让坏习惯主宰了自己的生活,它可不就是你“最坏的主人”吗?

有的人习惯“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而有的人则习惯早上美美地睡个懒觉;有的人烟酒不沾,有的人则每天都要喝几杯,遇到动脑筋的事喜欢抽支烟提提神;有的人喜欢衣着整洁,有的人则大大咧咧,不修边幅;有的人说话谦恭有礼,有的人则唯我自大;有的人做事有条不紊,有的人则杂乱无章;有的人总是乐观地对待每一件事,有的人一遇到一点儿小事,就唉声叹气、愁眉不展;有的人承诺了别人,就决不食言。有的人刚刚答应得好好的,一转身就忘得一干二净;有的人勤俭节约,有的人铺张浪费……

有些时候,习惯并不只限于行为方面,我们的情绪反应以及感觉也决定于习惯。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奠基者之一马尔登所说:“你可以养成这样的好习惯:把自己想象成为一个有用、积极的公民,每天都有生活目标;也可把自己想成一名失败者,一个没有价值的人,这种思想方式也是一种习惯。”

明人吕坤把坏习惯称为“惯病”。他说,“任意”、“惯病”,都是很难戒除的,如果能真正在戒除它们上下功夫,那就像是扎针治病找准了穴位,挠痒痒找对了地方。

戒除惯病是很难的。古时候有一个当官的,特别容易发怒。他下决心要改掉这毛病,便在案头上放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制怒”。一天属下人来说事,他听着听着又怒了,拿起牌子便扔向了属下。

吕坤说,要戒除惯病,就要下功夫,事实的确如此。不以坚强的意志来强迫自己改正,坏习惯是很难去掉的。

张学良将军年轻时染上了吸鸦片的习惯。他决意戒除,便把自己关在一间屋子里,吩咐家人和手下人无论听到屋里有什么动静,都不许进来。他的烟瘾犯了,十分痛苦,头直撞床,大声叫唤。屋外的人听见了,怕他出意外,但谁也不敢进去。这样折腾了一天,屋里没动静了。家人进去看时,张学良静静地在床上睡着了。经过这样的几次折腾,张学良终于戒除了鸦片瘾。对人身体的残害,莫过于毒品,张学良成功地戒掉了毒品,使其保持健康体魄,直至百岁高龄而寿终。

想要戒除坏习惯并不容易,那就是习惯已成自然,如果要戒除它,有可能很快见效,但一段时间过后它可能又会发作,周而复始,很难戒除。拿戒烟来说,也是这样,很多烟民都多次戒烟,但大多以失败而告终。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幽默地说:“戒烟有何难?我在第一千零一次一定戒了它。”由此可见,坏习惯的戒除,不但要有坚强的毅力,而且还要有足够的耐力。

《韩非子》一书中记载,西门豹因性格急躁,耽误了许多事。他一心要改掉这毛病,就在身上围了一条皮带。皮子轻柔而有韧性,他常借此提醒自己不要急躁。还有一个叫董安于的人,是个慢性子,为了改掉慢性子这毛病,他随身佩带一根弓弦。弓弦又紧又直,能用它来提醒他办事不要拖沓。“韦弦”这个典故就是由此而来的。

美国有一个已故的邓勒普博士用很多年来研究习惯问题,并协助很多人改掉了咬指甲及吮大拇指的坏习惯。马尔登说:“你可以改变你的习惯,当然不像滚动木头那样简单,但是你总可以办得到,只要你努力去做。”他向有志于改掉坏习惯的朋友提出了5条建议:

(1)首先相信自己能够改变自身的不良习惯。对你自我控制的能力要有信心,如此才能为你带来积极的改变。

(2)彻底了解这些坏习惯对自己造成的不良影响。例如:体重过重会使你的重要器官不堪负荷;酒精会破坏你的身体组织;过度工作可能会使你的死期提早来临等等。

(3)找出能让自己感兴趣的事,暂时安慰自己。因为你在戒除一项长期的习惯之后,必会经历一段痛苦的时期,这时就要找些事情来安慰你,像摄影、园艺或弹钢琴等,可能会协助你不抽太多香烟。

(4)发掘将你逼到这种情况的基本问题:你的挫折究竟是什么?你是否低估了自己的价值?为何对自己如此敌视?认真处理这些问题,调整你的思想,接受你的失败,重新发掘你的胜利。

(5)引导你自己迈向积极的习惯,这将使你的生活获益。为你自己制定新的目标。在积极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感觉,这将发挥你的能力与热诚。

假如你有坏习惯,还是想办法改掉你的坏习惯。当你在改变的过程中发生了动摇,不妨参照一下马尔登的建议。因为这对你的健康、事业、生活乃至一生都受益无穷。

2.少批评人,多赞美人

与人交往做到和谐相处,就得承认对方的价值,允许个性的存在。如果喜欢对别人说三道四、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这样的人难有好人缘。当你强求别人的时候,反过来应该想想别人对自己会怎么看。

托马斯·卡莱尔说过:“伟人是从对待小人物的行为中显示其伟大的。”

赞扬是对人的鼓励与肯定:可以使人信心百倍,精神焕发。赞扬可以使人在一种受到充分尊重的氛围下把赞扬者的要求变为他的自觉行为。

歌德与席勒曾是好朋友,有一次他们一起到剧院观看预演。二人的性格不同,对待人的方式也不同:歌德喜欢发脾气,动不动就大发雷霆,说话语气全用命令式;而席勒则作风完全相反。此次演出的剧本是席勒的作品,因而两人都满心欢喜。不料一看预演,发现主角仍没把台词背熟,此时已经到了正式上演的前一天。歌德不禁勃然大怒:“你们到底干什么去了,这样怎么能上演!”在歌德的斥责下,主角赶紧拼命背台词,但到了第二天上演,仍然不够流利。第一幕结束后,席勒来到后台,握住对方的手,充满信任地说:“演得不错,相当成功,说话语气也很恰当……”听了这些话,那位演员精神倍增,信心完全恢复。在以后的几幕中,台词都流利地背诵了出来,演技也发挥得淋漓尽致,台下掌声雷动。

称赞是正面引导别人朝着所希望的方向去做。很多情况下,如果能把领导者的要求转化为对方自身的需要,那么事情就好办多了。然而一味称赞也会带来不良的负面效果。一个总是生活在掌声、恭维与鲜花中的人,也会变得不可理喻,他会自负、高傲、目空一切。

有些人很喜欢指责他人,一旦出现问题,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将责任推卸给他人。有些人似乎养成了一种不以为然的恶习,他们动不动就批评他人。还有些人,他们本来在某方面做得并不好,却非要拼命去批评别人。这种批评怎会以理服人呢?其结果要么伤害他人,要么被人反驳。其实,尽量去了解别人,尽量设身处地去思考问题,这比批评要有益得多,这样不但不会害人害己,而且让人心生同情和仁慈。“了解就是宽恕。”何不运用温柔之术呢?所以,当我们批评他人时,先想想自己:“我做得怎样?是否应该完全怪罪他人?”这样你也许会完全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并与他人保持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

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托马斯·哈代曾因受到苛刻的批评而放弃写作,另一位英国诗人托马斯·查特敦年轻的时候并不圆滑,但后来变得富有外交手腕,善于与人应对,因而成了美国驻法大使。他坦言他的成功秘诀是:“我不说别人的坏话,只说人家的好话。”

只有不够聪明的人才批评、指责和抱怨别人,的确,很多愚蠢的人都这么做。善解人意和宽恕他人,需要有修养自制的功夫。其实很多时候,求全责备会适得其反,而宽容却能达到目的。

3.不要轻易发怒

作为年轻人,总免不了年轻气盛,有时候可能因为一点小事就发火,这不是一个聪明人的举动。要想在众人心中站稳脚跟,一定要学会克制自己的脾气,不要动辄就发怒,不然久而久之,别人都会对你敬而远之,最后变得孤立无援。

愤怒情绪是人生的一大误区,是一种心理病毒;它同其他病一样,可以使你重病缠身,一蹶不振。也许你会说:“是的,我也明知自己不该发怒,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但是,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时刻注意学会制怒,不能让愤怒左右自己的情绪。

同其他所有情感一样,发怒是大脑思维后产生的一种结果。它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当你遇到不合意愿的事情时,就告诉自己:事情不应该这样或那样,于是你感到沮丧、灰心;然后,你便会作出自己所熟悉的愤怒的反应,因为你认为这样会解决问题。只要你认为愤怒是人的本性之一,就总有理由接受愤怒情绪而不去改正。

只要你不去改正,你的愤怒情绪将会阻止你做好事情。成功人士是不会被愤怒情绪所左右的。历史上有好多这样的例子,他们中能压下怒火的就成功,而凭着一时之气行事的则大多失败了。

公元前283年,刘邦与项羽在战场上进行激烈的战争,就在此时,韩信攻占齐地后派人给刘邦送来了信,要求封他为假齐王。刘邦见信后勃然大怒说:我被困在这里天天盼他来帮助,他却想自立为王。正在这一时刻,张良用手拉了拉刘邦的袖子,悄声对他说:“现在战场形势于我不利,怎么能阻止韩信称王呢?不如答应他的要求,立他为王以稳住其心,否则他会倒戈叛乱的。”刘邦这才恍然大悟,忙改口对使者说:“大丈夫平定诸侯,就当个真王,哪能当假王呢?”这一步棋稳住了韩信,使韩信尽心竭力地为刘邦效命,为汉朝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国时期,关云长失守荆州,败走麦城被杀,此事激怒刘备,遂起兵攻打东吴,众臣苦谏皆无济于事,实在是因小失大。正如赵云所说:“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宜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汉,当图中原……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上交,不得卒解也。”诸葛亮也上表谏曰:“臣亮等切以吴贼逞奸诡之计,致荆州有覆亡之祸;陨将皇于斗牛,折天柱于楚地,此情哀痛,诚不可忘。但念迁汉鼎者,罪由曹操;移刘祚者,过非孙权。窃谓魏贼若除,则吴自宾服。陛下纳秦宓金石之言,以养士卒之力,别作良图。则社稷幸甚!天下幸甚!”可是刘备看完后,把表掷于地上,说:“朕意已决,无得再议。”执意起大军东征,最终导致兵败,自己也因此丢了性命。

由此可见,在关键时刻是不可以让怒火左右情感的,不然有可能会为此付出代价。

如何消除不良的情绪,控制易怒的脾气呢?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找到愤怒的误区

如果你仍然决定保留心中的愤怒,你可以以不造成重大损害的方式来发泄愤怒。然而,你不妨想想,你是否可以在沮丧时以新的思维支配自己,且以一种更为健康的情感来取代使你产生惰性的愤怒,虽然世界绝不会像你所期望的那样,你很可能会继续厌烦、生气或失望,但无论如何,你完全可以消除那种不利于精神健康的有害情感——愤怒。

每当你以愤怒来应对他人的行为时,你会在心里说:“你为什么不跟我一样呢?这样我就不会动怒,甚至会喜欢你。”然而,别人不会永远像你希望的那样说话、办事,实际上,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按照你的意愿行事。当下现实永远不会改变,所以,每当你为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动怒时,你其实是不敢正视现实而让自己经受情感的折磨,从而使自己陷入一种情性。为根本不可能改变的事物自寻烦恼真是太愚蠢了。其实,你大可不必动摇,只要你想想,别人有权以不同于你所希望的方式说话、行事,你就会对世事采取更为宽容的态度。对于别人的言行,你或许不喜欢,但决不应动怒。动怒只会使别人继续气你,并会导致生理上心理上的病症。真的,你完全可以做出选择——要么动怒,要么以新的态度对待世事,从而最终消除愤怒。

也许你认为自己属于这样一类人,即对某人某事有许多愤愤不平之处,但从不敢有所表示。你积怨在胸,敢怒不敢言,成天忧心忡忡,最后积怨成疾。但是,这并不是那些咆哮大怒的人的反面。在你心里,同样的有这样的话:“要是你跟我一样就好了。”你想,别人要是和你一样,你就不会动怒了,这是一个错误的推理,只有消除这一推理,你才能消除心中的怨愤。以新的思维方式看待世事,根本不动怒,这才是最可取的。你可以这样安慰自己:“他要是想捣乱,就随他去。我可不会为此烦恼。对他这种愚蠢行为负责的,是他不是我。”你也可以这样想:“我尽管真不喜欢这件事,却不会因此陷入愤怒的误区。”

同类推荐
  • 人生哲理枕边书3

    人生哲理枕边书3

    书中充满了智慧、温暖人心和震撼心灵的故事和哲理。能够激发我们的灵感,涤荡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经验,升华我们的人生。 谨以本书献给各行各业、不同年龄、愿意通过学习和自己的努力迅速改善人生境遇的人。 要想让人生充实一点,让生活质量高一点,让职场生活丰富一点,为人处世潇洒一点,就要时刻把本书放在枕边,不断从中吸取经验、智慧和力量。
  • 最让你受益一生的感恩故事(智慧背囊16本)

    最让你受益一生的感恩故事(智慧背囊16本)

    感恩父母,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感恩朋友,因为他们给了我们友情;感恩帮助我们的人,因为是他们让我们体会到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爱心;感恩关怀鼓励我们的人,因为是他们给了我们温暖和力量……人在社会中生存,要学会感恩,凡事感恩,才能拥有一颗爱心,爱自己,爱他人,爱这个世界……本书汇集了几百个感恩故事,以感恩寄语来进行点拨,使广大读者在故事中得到启发、领悟、受益,更加以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开创生活。
  • 李嘉诚的哲学

    李嘉诚的哲学

    《李嘉诚的哲学》通过从李嘉诚做人、做事和做生意三个方面来阐述李嘉诚的人生哲学,带领读者一探究竟。看李嘉诚如何获得第一桶金;如何从小老板变身“塑胶花大王”;如何依靠房地产财富暴涨;如何连续多年稳居首富宝座。字字句句,全是恳切之言;一页一篇,全是血汗经验,无一不闪烁着李嘉诚关于做人、做事、做生意的大谋略、大智慧。成功不能复制,但经验可以借鉴!让我们以李嘉诚的财富人生为参照,吸收和借鉴李嘉诚的成功经验,学习李嘉诚做人的哲学、做事的哲学、做生意的哲学。
  • 礼仪全书2

    礼仪全书2

    在现代社会,礼仪可以有效地展现施礼者和受礼者的教养、风度与魅力,它体现着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尊重程度,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的外在表现。
  • 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

    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科学工作者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某项观察、实验时的偶然发现,称之为机遇;把某人得到贵人的提携,或者在困境中遇到转折点,从此走上成功之路的现象,称之为机遇;把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活动中出现的,起带动促进作用的新情况、新目标,称之为机遇;把能促进事业获得成功的偶然的,或一闪即逝的现象、先兆或时机,称之为机遇。
热门推荐
  • 问君怀抱向谁开

    问君怀抱向谁开

    沧笙歌:你在乎过我吗?千恒:过来!听话!好吗?独孤毅:我还是被被抛弃的那一个是吗?无忧子:好好听我的话不好吗?为什么非要跟我作对,你玩儿不过我的!———————————————以上内容应该会出现在文中-_-
  • 我本反派

    我本反派

    结怨神道大帝李世易、暗算盟友先辈长老易剑心、强上侍神女帝慕千紫...累累罪行径,苏刑一夜醒来,发现自己一手的烂牌,看似花团锦簇,却即将成为神乾帝国开国初最无脑的反派。无奈,为了不成为别人的垫脚石,苏刑不得不逆天改命,将反派做到底。反命、反人...,直至最后,反到了拨弄这一切的源头——看似无常无序的天与地!
  • 趣味红楼管理学:王熙凤是最好的CEO

    趣味红楼管理学:王熙凤是最好的CEO

    红楼梦中隐藏着许多管理智慧,尤其在王熙凤的身上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企业管理之道。本书作者通过幽默的构思和语言从《红楼梦》中提炼出了适用于当今社会并与当代管理学相结合的管理心经,角度新颖,内容幽默,构思奇妙,颇具实用性。
  • 重生1973

    重生1973

    古小月认为自己就是一个蠢女人,分不清谁对自己真心实意,谁对自己逢场作戏,上辈子的凄惨下场怨不得别人。上天给了她重新来过的机会,她一定要远离渣男,给上辈子亏欠的傻瓜一个幸福生活……
  • 侠盗鲁平:鬼手

    侠盗鲁平:鬼手

    为侠盗鲁平全集之一本,选取了《鬼手》、《紫色游泳衣》、《木偶的戏剧》、《三十三号屋》、《真假之间》五篇故事,讲述了孙了红创作的鲁平劫富济贫、锄强扶弱的探案故事,主角鲁平类似莫理斯·卢布朗笔下的亚森·罗宾,侠盗一个。故事的描写强调强调悬念性,往往有神秘恐怖的气氛。比如说半夜摸人颈项,冰冷而僵硬的带着锋利指甲的鬼手(《鬼手》)……读来形象逼真,引人入胜。
  • 魂坼天地

    魂坼天地

    乾为天,坤为地,少年武乾,颠坼乾坤,魂坼天地。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小男孩,却是穿梭到异界中来,而且在这一世,他拥有着常人所没有的修炼天赋,被一位貌美如花并且实力高超的女子发现,作为他的指导老师,带着他修炼,从此,他开始在这个新世界逐渐释放出自己的光彩...
  • 有座小饭店

    有座小饭店

    强行安插的时代,重获有限的生命,人应该做些什么?已知结局的故事多半索然无味,明晓死期的人生可否花样百出?谨小慎微,蹉跎一生;或是张牙舞爪,践踏历史?不如,做做美食,过过日常,如何不是一辈子呢!无人上高楼,有座小饭店。竭诚欢迎您的到来!
  • 空港手记

    空港手记

    除了在柜台给旅客换登机牌,我无所事事地在航站楼里游荡。我观察世界各地旅客的穿着、打扮和谈吐,听稀奇古怪的口音和语调。我看见恋人挥泪告别,奔丧者嚎啕大哭,漂泊的孩子嘴衔登机牌疲沓地拖着箱子,孤独的老人在登机口徘徊如同迷途的羔羊。有人因为错过航班而崩溃,有人为一张机票大打出手。我看见艳光四射的人和穷愁潦倒的人,看见众星捧月般的要客名流和大批涌向海外的打工族,看见留学生义无反顾的背影和荣归故里的灿笑。我看见航班大面积延误时航站楼里的混乱和疯狂,员工拼搏在战线上不眠不休。
  • 你我一生是朋友(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

    你我一生是朋友(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

    亲情如一首永远唱不倦的老歌,古老的曲调中饱含浓浓的真爱;亲情似一杯淡淡的绿茶,虽不浓郁但却散发着淡雅的醇香;亲情似大海里的一叶小舟,于惊涛骇浪中承载着风雨同舟、不离不弃的誓言。拥有亲情,便拥有了世间一切的美好,让这浓浓的爱、悠悠的情化作一缕春风,吹来桃红柳绿,吹开心底似锦的繁花……在最无助的人生路上,亲情是最持久的动力,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和依靠;在最寂寞的情感路上,亲情是最真诚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安慰;在最无奈的十字路口,亲情是最清晰的路标,指引我们成功到达目标。
  • 池塘

    池塘

    最先被扔进池塘的家畜是代爽家的那头母猪。半个月后的一个下午时分,失踪的母猪赤条条地从村子西头的池塘浮出来,它通体鬃毛脱落,像开水褪过一样干净,在村里人眼前亮光光的。不过母猪很廋,虽然被浸泡了很多天也还是原来那副模样,细心人说母猪身上的鬃毛不是开水褪过的,而是被拔光的,有些地方的皮都被揪掉了。好残忍的手段,得费多大工夫啊。村里人一下子感到一种不祥之兆,七嘴八舌分析是谁对母猪下了这样的毒手,要不是和代爽家有仇,谁会费那么大的劲,直接扔进去得了,为什么要下功夫把母猪的鬃毛拔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