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64500000005

第5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主题和理论特征(5)

可以看出,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为我而存在”的否定性关系是最深刻、最复杂的矛盾关系。这种矛盾关系构成了马克思之前众多哲学大师的“滑铁卢”,致使唯物主义对人的主体性“望洋兴叹”,唯物论与辩证法遥遥相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出一筹的地方就在于,通过对人的实践活动及其意义深入而全面的剖析,使唯物主义与人的主体性统一起来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因此也结合起来了。辩证唯物主义因此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之一。

当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把唯物主义与人的主体性、唯物论与辩证法结合起来的同时,也就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这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通常认为,唯物主义历史观是一般唯物主义原理在社会领域中的推广或运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爱尔维修早就“把他的唯物主义运用到社会生活方面”[56],得到的却是唯心主义历史观。社会生活的特殊性犹如横跨在自然与社会之间的“活动翻板”。在马克思之前,即使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当他们的视线由自然转向社会,开始探讨社会历史时,几乎都被这块活动翻板翻向了唯心主义的深渊。从认识论的角度看,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仍在于以往的哲学家不理解实践活动及其意义,不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为了能够生活,必须进行物质实践,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为了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人与人之间必须互换其活动,并必然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不过是他们的物质的和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57],即使社会生产力本质上也是在人们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实践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和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从根本上说,社会就是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形成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

正因为如此,以往的哲学家,包括旧唯物主义者把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从历史中排除出去后,只能走向唯心主义历史观;而马克思从物质实践这一现实基础出发去解释观念以及历史过程,则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从而消除了物质的自然与精神的历史对立的神话,实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自从历史也得到唯物主义的解释以后,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也在这里开辟出来了。”[58]离开了历史唯物主义,就不可能产生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因此构成了马克思哲学的又一基本特征。

由此可见,实践的观点的确是马克思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这两个基本特征都是从实践唯物主义这一本质特征引申出来的,是这一本质特征展开的逻辑要求和理论表现。在哲学史上,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创立实践、辩证、历史的唯物主义。用实践唯物主义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透显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内含的实践维度及其首要性和基本性,因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59];用辩证唯物主义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透显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所内含的辩证法维度及其批判性和革命性,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60];用历史唯物主义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透显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所内含的历史维度及其彻底性和完备性,因为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彻底性和完备性集中体现在历史唯物主义中,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

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便终结了传统哲学,创立了现代唯物主义,并在整体上优于现代西方哲学的其他流派。

[1]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5、104页。

[2]同上书,第42页。

[3]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3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1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2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3、164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59—160页。

[10]同上书,第161—162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1—162页。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68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9页。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页。

[16]同上书,第75页。

[17]同上书,第55页。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52页。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43页。

[21]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187页。

[22]《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84页。

[23][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0页。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页。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8页。

[27][德]海德格尔:《路标》,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37页。

[28]《海德格尔选集》上,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84页。

[29][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89页。

[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59页。

[3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6页。

[3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3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1页。

[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35][法]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38—239页。

[36][法]阿尔都塞:《哲学的改造》,见《视界》第6辑,第168—169页。

[3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3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2页。

[3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3页。

[40]同上书,第44页。

[4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20页。

[4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5、392—393页。

[4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3页。

[4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35—236页。

[45][法]阿尔都塞:《读〈资本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5页。

[4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页。

[4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68页。

[4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4页。

[49]同上书,第167—168页。

[5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页。

[5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页。

[5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2页。

[5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45页。

[5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1页。

[55]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5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5页。

[5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2页。

[58]同上书,第228页。

[5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

[6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

同类推荐
  • 治理秩序论:经义今诂

    治理秩序论:经义今诂

    本书是一部以儒家经典和中国古代社会治理秩序为研究中心的政治哲学类著作。作者认为,中国的治理之道呈现在儒家十三经当中,构建今日中国优良治理秩序,须立足于中国经验,探究中国治理之道,会通中西,温故知新。作者从《论语》、《孟子》、《礼记》、《尚书》、《周易》中择取十章进行疏解,并运用现代人文与社会科学理论,从天下之大义、人心之趋向、君子养成之道、启蒙之道、客观规则之道、仁本宪政之道、健全的财政之道、治国平天下之大道、革命之道、华夏—中国之秩序想象等十方面进行阐述,从儒家的政治理论和经验中探究合理的现代治理秩序。
  • 跟儒家学拿得起 跟佛家学放得下 跟道家学想得开

    跟儒家学拿得起 跟佛家学放得下 跟道家学想得开

    人生的事看起来好像很复杂,其实很简单,就三件: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拿得起是儒家的最高境界,放得下是道家的最高境界,想得开是佛家的最高境界。本书从这三个方面剖析了中国文化三大支柱的儒释道,引领我们在中国哲学中解决方方面面的精神需求。
  • 原本大学微言(下)

    原本大学微言(下)

    南先生认为《大学》原文本来就是儒家追求“内圣外王”之道的集中表述,逻辑严密,文气通顺,粲然可观,不必加以篡改。为了向大众揭示原本《大学》短短千余字中所包含的微言大义,先生特依据西汉小戴所传曾子《大学》原经,对其本旨重新加以阐释,内容包括《大学》的价值,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的修养工夫,“格物”至“正心”的内圣(明)之学,“修身”至“治国”的外王(用)之学,内外兼修之道,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教训,王朝更替与儒学的演化,中外文化的反思与前景,等等,旁征博引,融会古今,取精用宏,妙语连珠。《大学》原文仅千余字,而此“微言”约有四十万字,讲解之详尽、涵盖有关学养之广阔不言而喻。
  • 老子著经大传

    老子著经大传

    《老子著经大传(上下册)》中国第一位哲学家是老子,被称为“哲学之父”;他著的《道德经》,被尊为“万经之王”,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建立了相当完整的哲学体系,处于主干地位。当年的老子是怎样著这部博大精深的《道德经》呢?尽管《道德经》的注释本不下几百种,但没有一本能解开老子是怎样著经之谜的。这部书的出版,正好填补了这个历史空白,对研究道家学说是有益处的。
  • 道德经批判

    道德经批判

    本书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通过对道学经典《道德经》的批判,告诉人们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态度: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全盘肯定,尤其不能借之来厚古薄今和以古非今;在肯定古人智慧的同时,更要看到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自己的伟大,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今天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创造明天。
热门推荐
  • 十住断结经

    十住断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锦绣妃途

    锦绣妃途

    一朝穿越,屁股还没坐热,就被逼婚嫁给病秧子少爷。她就此陷入危机重重之中,她不得不与双面夫君联手制敌,开始了勾心斗角的上位过程,关健时刻,却遭遇意想不到的背叛。万念俱灰之时,冷情王爷救她出水火,改头换面后,她锋芒毕露,却因为与他意外的重遇得知当初的隐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九死一生

    九死一生

    这位老人,这位老兵,叫徐钦林,是1949年10月参加过金门战役的老战士。现住在故乡山东省广饶县大码头镇央上村。金门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我军唯一打败了的一场战役。我军出动9086人(内有船工、民夫350人),其中牺牲5000多人,被俘3000多人。国民党军阵亡(一说伤亡)9000多人。徐钦林是这场战斗之后唯一逃回大陆的战士。他的右小腿受伤后,靠身上穿的国民党军装才幸免被俘被杀害,并“混入”了国军。1950年2月,他随国民党部队去了舟山群岛。5月份在敌军撤退时,他乘机跑到了山里,后找到了攻岛的我军部队,才返回了大陆,返回了部队。先介绍一下金门战役。
  • 大明影侯

    大明影侯

    知天命,逆天难。平逆贼,荡天下。帝国荣耀,自今日起。951328264,作者粉丝交流群,欢迎。
  • 最强寰宇主神

    最强寰宇主神

    (推荐新书:《大虫子的万界吞噬系统》)最强系统择主,至此从地球开始,一步步登临巅峰,碾压全宇宙!弹指挥臂间,银河支离破碎!举手投足间,寰宇雷霆万钧!我是一个崛起于微末的人,也是一尊亦正亦邪的神。___欢迎加入粉丝群,企鹅群号:827183920
  • 皇明异典述

    皇明异典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微型小说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微型小说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对文学作品的最高肯定,是世界各国文化的精髓。《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共收录了1905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片小说精品4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可供学习、欣赏、借鉴的世界短篇小说经典之作。该书1995年12月初版,现经修订整理后再版。《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由毛信德和李遵进担任编著。
  • 长门怨

    长门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内家拳口诀释义

    内家拳口诀释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妒记

    妒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