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64500000009

第9章 马克思哲学与黑格尔哲学 费尔巴哈哲学(4)

在《逻辑学》中,辩证法的承担者乃是逻辑理念,而在《精神现象学》中,辩证法的承担者乃是劳动,因而可以把这种辩证法表达为劳动辩证法。尽管黑格尔关注的是劳动的积极方面,而未充分注意其消极的方面;尽管从根本上说黑格尔承认的劳动仅仅是抽象的精神劳动,然而,《精神现象学》毕竟显示出人是在劳动中生成的。这正是《精神现象学》的伟大之处。马克思后来在谈到黑格尔的辩证法时指出:“在他那里,辩证法是倒立着的。必须把它倒过来,以便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54]这里说的“合理内核”并不是没有任何载体的、空洞的辩证法,而是以劳动为载体的现实的辩证法。当然,在马克思那里,劳动不再是抽象的精神劳动,而是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

可以看出,较之《逻辑学》和《自然哲学》,《法哲学原理》和《精神现象学》对马克思哲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更为重要的影响。在马克思哲学思想转变的过程中,除了他的实践活动和费尔巴哈的影响这两个因素外,还有两个理论因素不容忽视:一是通过对《法哲学原理》的批判性解读,发现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二是通过对《精神现象学》以及政治经济学著作的批判性解读,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新概念,并创立了以现实的人的活动为载体或承担者的新的辩证法。正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马克思不是返回到一般唯物主义,而是直接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新世界观。如果说逻辑学的“倒转”是一般唯物主义的话,那么,精神现象学和法哲学的倒转则是历史(辩证)唯物主义。

六、马克思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的真实关系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对马克思并没有产生重大影响,但费尔巴哈的某些哲学见解又的确为马克思思想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首先,费尔巴哈揭示了宗教和思辨哲学的本质,即宗教是人的本质自我异化的产物,“证明了哲学不过是变成思想的并且经过思考加以阐述的宗教,不过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的另一种形式和存在方式;从而,哲学同样应当受到谴责”[55]。马克思认为,这是费尔巴哈的伟大功绩,即为整个实证的批判奠定了基础。

其次,费尔巴哈揭示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秘密,即“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按照马克思的观点,黑格尔哲学包含着三个因素:一是斯宾诺莎的实体,即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脱离人的自然;二是费希特的自我意识,即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脱离自然的精神;三是前两个因素在黑格尔那里的统一,即绝对精神,而绝对精神的秘密正是由费尔巴哈揭示出来的:“费尔巴哈把形而上学的绝对精神归结为‘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从而完成了对宗教的批判。同时也巧妙地拟定了对黑格尔的思辨以及一切形而上学的批判的基本要点。”[56]马克思认为,正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为整个德国哲学的发展指明了出路。

最后,费尔巴哈提出了感性的原则,明确指出:“新哲学是光明正大的感性哲学。”[57]虽然费尔巴哈的“感性”具有直观的性质,但它启发了马克思,并进一步把感性理解为人的实践活动,从而创立了与旧唯物主义、直观的唯物主义有本质区别的新唯物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

一言以蔽之,马克思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联系的根本点,是马克思以批判的方式继承了费尔巴哈关于异化和人本主义的学说,并把费尔巴哈的停留在感性直观上的抽象的人改变为从事实际活动的、现实的人,从而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前提。

在某种意义上说,上面对马克思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之间关系的考察还是抽象的,因为这种考察仅仅停留在费尔巴哈哲学本身,还有一些超出哲学之外的重要因素需要先行地加以澄明。

第一,探讨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演变不能撇开他的法哲学研究的背景。马克思早期的学术兴趣主要集中在法和法哲学上。马克思在1837年11月给父亲的信中,提到自己正在编撰一个适合于一切法的领域的法哲学体系:“我在前面叙述了若干形而上学的原理作为导言,并且把这部倒霉的作品写到了公法部分,约有三百印张。”[58]通过对法哲学,尤其是黑格尔法哲学的深入研究,马克思的注意力转向市民社会,并得出结论:“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提,它们才是真正的活动者。”[59]正是通过法哲学研究,使马克思站在与费尔巴哈完全不同的哲学起跑线上。费尔巴哈几乎很少谈论人类社会,“而是每次都求救于外部自然界,而且是那个尚未置于人的统治之下的自然界”[60]。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始终是以抽象的自然和抽象的人为基础的。与此不同,马克思是从法哲学的视野中来探索人的问题的,而法哲学的核心问题就是人与物(占有物)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所以,马克思在法哲学研究中得出结论:“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61]也正是通过法哲学研究,使马克思十分重视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因为这部著作“包含着对宗教、国家、市民生活等整个整个领域的批判的要素,但还是通过异化的形式”[62]。

第二,在考察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演变时,不能停留在单纯的观念分析的层面上,必须考察马克思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事实上,马克思已对此作了提示:“1842—1843年间,我作为《莱茵报》的编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和地产析分的讨论,当时的莱茵省总督冯·沙培尔先生就摩塞尔农民状况同《莱茵报》展开的官方论战,最后,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的辩论,是促使我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63]马克思在《莱茵报》的实践乃是他思想演变中的一个决定性环节。忽视这一环节,必然会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作出错误的解释。

第三,必须注意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写道:“我用不着向熟悉国民经济学的读者保证,我的结论是通过完全经验的以对国民经济学进行认真的批判研究为基础的分析得出的。”[64]费尔巴哈对国民经济学没有什么研究,所以,其哲学批判不可能像马克思那样以国民经济学研究为基础。如果说费尔巴哈仅仅在宗教的范围内讨论异化问题,那么,马克思则通过经济学研究的契入,把注意力集中到异化劳动的问题上,从而把自己的哲学研究引向对整个资本主义的批判。

可以看出,仅仅停留在纯粹哲学的范围内,并不能正确地说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演变。换言之,不能简单地说费尔巴哈哲学是黑格尔哲学与马克思哲学之间的中间环节,必须注意到马克思的法哲学研究的背景、对现实的物质利益问题的关注、对国民经济学的研究这些重要的环节。撇开这些重要的环节,就会夸大费尔巴哈哲学在黑格尔哲学与马克思哲学之间的中介作用,从而掩蔽马克思哲学思想演变的真实轨迹。

马克思曾对黑格尔从逻辑学向自然哲学过渡的观点进行过深刻的批判。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这种从抽象向具体的过渡不仅是牵强附会的,而且从逻辑学中引申出来的自然界必然是抽象的自然界。“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不言而喻,这位决心进入直观的抽象思维者是抽象地直观自然界的。”[65]这就是说,不仅唯心主义者从逻辑学出发推演不出现实的自然界,即使唯物主义者把逻辑学颠倒过来,从世界统一于物质的一般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去探讨的自然界仍然是抽象的自然界,而不是现实的自然界。道理很简单,因为这个自然界是与人的活动相分离的。所以,在马克思看来,唯有“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66]。在费尔巴哈那里,自然界是直观的对象,因而仍然是抽象的自然界。这表明,费尔巴哈虽然从一般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但他并没有真正超越黑格尔哲学。马克思在摆脱黑格尔影响的过程中受到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启迪,但不能由此断言,马克思是通过返回到一般唯物主义的立场而摆脱黑格尔影响,并创立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的。

在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演变过程中,并不存在一个以一般唯物主义立场为特征的所谓费尔巴哈阶段。马克思从来没有返回到费尔巴哈的以抽象的自然为前提的唯物主义立场上去。凭借法哲学研究的背景,马克思关注的重点落在市民社会上。这就是说,费尔巴哈之所以引起马克思的兴趣,不是因为他的抽象的唯物主义立场,不是因为他高谈自然界在存在上的优先性,而是他关于异化和人本主义的思想。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和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相结合,才使马克思有可能提出一种新的哲学世界观。

马克思没有也不可能对黑格尔唯心主义作一般唯物主义的倒转,即把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倒转为抽象物质。事实上,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作出倒转的是费尔巴哈。虽然费尔巴哈哲学是以抽象的自然和抽象的人作为出发点的,但其中所蕴含的人本主义倾向却使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哲学作出了富有创新意义的倒转,这尤其表现在他把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解读为“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的见解上。恰恰是这一点启发了马克思。但是,这种启发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

如前所述,费尔巴哈哲学在某些方面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演变产生过重要影响,但这并不表明,在马克思哲学的形成过程中有一个费尔巴哈阶段。在费尔巴哈那里,唯物主义是以抽象的、与现实的人及其活动相分离的自然为出发点的;在马克思这里,由于其研究活动有一个法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背景,唯物主义的重心落在市民社会上,从未退回到费尔巴哈式的、抽象的自然的基础上。即使在马克思未完全摆脱费尔巴哈影响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已经阐明了这样的见解,即“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67],更不用说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费尔巴哈的抽象的自然和抽象的人的批判了。一言以蔽之,在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的确存在,而且比较重要,但马克思的确没有返回到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去,更不存在一个所谓的费尔巴哈阶段。

同类推荐
  • 论语通解(二)

    论语通解(二)

    本书是已经出版的《论语通解(一)》一书的姊妹篇,续集,内容包括作者第十四讲至二十四将的内容。本书作者以亲和力的语言和轻松的讲座方式呈现给读者。作者通过自己对《论语》经典著作的深刻地理解和切身地体悟,结合当前读者工作生活中的困惑,进行了通俗地讲解和阐释。
  • 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形态研究

    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形态研究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从中国传统哲学的“两个世界”出发,提出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的“三重形态”,并分别论述了这三重本体论的内涵、特点和意义,又考察了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形态中的具体表达、象征言说和终极关怀,并对此作出了创新性阐释。
  • 道德情操论(经典超译本)

    道德情操论(经典超译本)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出版的第一本主要着作,他一生中共修订过六次。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秘密。《道德情操论》对于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圣经”,堪称西方世界的《论语》。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与思考,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该译本可从任何一页翻开阅读,精致的排版与精巧的开本适合随时、随地、随意、随性翻阅,特别适合非专业、非学术人群。
  • 管子

    管子

    《管子》是我国古老的先秦时代的一部重要典籍,是管仲学派的一部作品总集。该书内容庞杂,年代久远,流传中多遭窜乱,自西汉刘向“定著为八十六篇”之后,李唐以前已缺失十篇之多。《管子》内容博大精深,主要以法家和道家思想为主,兼有儒家、兵家、纵横家、农家、阴阳家的思想,更涉及天文、伦理、地理、教育等问题,在先秦诸子中,“襄为巨轶远非他书所及”。可以说,它是先秦时独成一家之言的最大的一部杂家著作,是研究先秦尤其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非常重要的原始资料。
  • 孔子是个好老师

    孔子是个好老师

    本书共十三章,全面呈现了一个多面的孔子,以及孔门生动有趣的学习状况。同时,作者让2000多年前的学习和今天的学习型组织之间实现了“穿越”,更让人们看到了孔门的关注问题、注重研讨、激发潜能和发展个性的教育。
热门推荐
  • 全民自黑的英国

    全民自黑的英国

    其实是一本全面的英国文化观察笔记!畅销科普巨著《万物简史》作者比尔·布莱森成名作。真正的英国,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享誉世界的文化观察大师比尔·布莱森用幽默、犀利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全面真实的英国。本书获得了英国本土读者的高度认可——2003年世界读书日,在一场BBC发起的全民调查中,本书被评为“尤其能代表英国的图书”。翻开本书,从英国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读懂一个真实的英国。
  • 甘为法学献春秋:许崇德传

    甘为法学献春秋:许崇德传

    许崇德是资深法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教授。少年时值日军侵华,为避沦陷区奴化教育,他辗转艰苦求学,抗战胜利后考入复旦大学法律系。建国初分配到中国人民大学做研究生,适逢新中国制宪盛事,他跨进中南海在田家英的具体领导下参与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起草工作。在他献身法学的一生中,最让他感到自豪的是作为《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曾经为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祖国做过积极贡献。为配合普及法制教育,他还为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及部队军官讲过宪法课。
  • 老农民

    老农民

    2014年年底中央电视台联手四家卫视频道同时开播,跨年度大戏!影帝陈宝国、冯远征等倾情演出,好戏连台,精彩纷呈!同名电视小说由作家出版社隆重推出!中国北方农村的一场土地革命引发了一个跌宕起伏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故事生动再现中国农村六十年历史进程,献给八亿父老乡亲两个农民纠缠了六十年的恩怨情仇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
  • 荣谋天下

    荣谋天下

    七岁之前记忆散失,他第一个闯入她的境地,留下深深的印记。小心试探到后来的全心全意,司夜陌像是在带着凰奺领略世间所有,他也几乎付出了所有。他说过,全天下,只有他一个人能够永远陪着她,无论生死……他说过,即便手中沾满了鲜血,背负罪孽。他也必定维持那个诺言。就算堕魔也心甘情愿。…………即便错过了无数次,我也依然找寻到了你。即便记忆全失,我也依然记得要爱你。婆娑世界,变化万千。唯有你亘古不变。
  • 契约毒后

    契约毒后

    她本是大魏郡主,被钦定的太子妃,有倾国倾城之貌,是五国第一才女,还是让江湖人闻名色变的“毒医仙子”,却被一朝灭满门!一朝魂移,风华绝代的毒医郡主变成了缠绵病榻的亡国帝姬。面对化身修罗的冷酷帝王,她不畏不惧,以落败之城换来安身之所。一纸契约走上尊荣后位,且看她如何在复仇之路上祸乱他的后宫与天下!他是东楚天子,天生的帝王霸气注定他必定是傲视苍生的尊主。遇上她之前,冷酷无情是他,睿智决断是他;遇上她之后,温柔霸道是他,踌躇痴妄是他。弱水三千,他只取她一瓢饮。强弩来袭,她竟为了众国盟约离他而去,是背叛?还是君若安好,妾便无悔的守护?帝后相携,共主江山,风云乱象间生死不离,是为那一纸契约?还是骨血渐融的痴缠?片段一:“阿若既是皇后,是否应该为我东楚的皇室香火尽心尽力才是?!”女子嫣然一笑,“来人,去将各宫的妹妹们请来,皇上今夜要雨露均沾。”男子嘴角一抽,“顺便告诉爱妃们,皇后正在练新药‘断肠散’,请她们前来一观,当然——若有不便可以告假。”那晚,东楚后宫乱的很彻底,十之有三的妃子身患恶疾,十之有四的贵人进寺庙为东楚皇后祈福,剩下的全因自省名德败坏自请出宫!一时间只听某人哀叹,“又要无聊了——”片段二:大红罗帐之内,女子香肩半露,呼吸局促,满面潮红,口中喃喃有声。男子浑身戾气,执剑而立,满身血色快要融进罗帐里。女子眼露迷离之色,一颦一笑间媚骨天成,“你来了——”他受了蛊惑般走近,却被她缠身而上,气息瞬间紊乱,“阿若——你可知道我是谁?”女子嗤嗤一笑,“管你是谁。”男子周身气息瞬时凌厉无比。“啧啧,还是这么冷。”某男一滞,被某女扑到——毒宠女强,先婚后爱,日久生情的乱世倾歌——《契约毒后》敬请期待!
  • 武志红心灵成长系列(全4册)

    武志红心灵成长系列(全4册)

    极具人气的资深心理学家、百万册心理学畅销书作家武志红的经典作品合集。《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自我成长和真爱,总是互为镜像。当你越是成为自己,爱就越容易出现;爱累积越多,你越容易成为自己。武志红说,这本书可以当做我的 本书来读,其中的《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讲的是最基本的理论。《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爱是我们深层的渴望,但为何越爱越孤独?对这个永恒的人的困境,作者深具洞察力,洞悉孤独感背后的深层心理机制,帮助我们对自我、对情感模式有更多的觉察,打破自恋的幻觉,看到关系的真相。《为何家会伤人》:读者称本书为“极具思想性的家庭关系指导书”“内心成长的一本好书,和谐家庭的圣经”。
  • 救世修仙从游戏开始

    救世修仙从游戏开始

    天地灵气重新回归天地,灭世之灾即将来临,毫无修为的人们该如何应对?同一个世界的修仙者们啊!让我们携手战斗吧!为这世界再次献上自己的热血!游戏、科技、修仙三种规则的交汇能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尾戒

    尾戒

    原本不过一场各取所需的婚姻,却在盛婉深陷爱情,端木云另娶他人中结束。爱过,伤过,痛过,她终于看开。她蓦然转身,他却发现,那个不该爱的人早已深入骨髓。
  • 聆乐夜思(刘易斯·托马斯作品集)

    聆乐夜思(刘易斯·托马斯作品集)

    刘易斯·托马斯编著的《聆乐夜思》一书名字,来自书中最后一篇的题目。那篇文章,是谈论对于热核战争的忧思的。看起来,热核战争的危险,是作者当时关注的热点。《聆乐夜思》有好几篇是谈论这个话题的。除了这个和其他几个重大课题,这本书还比较集中地谈到了一些奇异的、也就是科学所不知道、无从索解的事物。
  • 哈佛时间管理课

    哈佛时间管理课

    哈佛是美国人的骄傲。独立战争中,几乎所有著名的革命者都是哈佛的毕业生。在美国政府看来,哈佛就是政府的思想库。在这里,先后走出了八位美国总统、四十多位的诺贝尔奖得主和三十位普利策奖得主。可以说,哈佛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对美国的经济走向和社会发展动向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打开这本徐宪江编著的《哈佛时间管理课(畅销3版)》吧,它会让你在享受工作、生活乐趣的同时,拥有获得成功荣耀的基本能力!谨以《哈佛时间管理课(畅销3版)》献给那些渴望成功并不断为了梦想而持续付出努力的人,愿你们未来都有实现梦想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