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64600000011

第11章 王南湜(9)

2.包容性视角与实践智慧

辩证法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实质上也就区分出辩证法的两种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也就是理论的状态和“实践”的状态。应该说,如此理解辩证法,本身就是实践哲学的,理论哲学的辩证法的自身理解是不可能考虑到实践智慧的。而如果考虑到辩证法的“实践”状态,就不能不首先考虑到理论的有限性,同时也是理论辩证法的有限性。

我们说,辩证法是从理论的抽象走向实践的具体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动力就是抽象与具体之间的张力,而这一张力的存在则源于理论活动的主体属于生活世界这一事实。所以任何理论抽象都是要走向实践的具体的,当然,这种走向并不是回到理论未发生之前的状态,而是通过辩证的方式对具体的把握。既然理论的抽象是辩证法的起点,那么其在理论上的进程便是它的第一阶段。

辩证法是一个克服抽象走向具体的过程,而要克服抽象就是克服某一视角的单一性,将其他的视角考虑在内,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理论范围内的辩证法可以是一种多视角的理论呢?其实这正是自古以来所有理论哲学的辩证法家努力的目标,但这种努力从一开始就是注定要失败的。我们知道,理论就本性而言就是对对象的透视,而透视则只能有一个单一的视角,多视角与理论本就是一对矛盾的概念。以往的理论哲学家试图把握世界的大全,试图将世界的方方面面都纳入其视野之内,其结果就是制造一个超越世界的视点,但是这个视点又是无法就其自身得到解释的。后面我们将表明,这种视点的本质实质上是内在于世界之中的,这种内在于世界的性质表明,任何超然的透视都是不可能的。但应该怎样看待历代的辩证法体系呢?不言而喻的是,任何理论哲学的辩证法都是理论僭妄的极端表现,柏拉图和黑格尔就是最典型的例证。但如果我们不先将其最终的视角存而不论,便不难发现,其实他们的理论都是在考虑了前人不同的理论后建立起来的。从而,在他们的理论中,以往诸种理论的内容在不同程度上得到考虑,也就是不同的视角的内容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考虑。当然,这决不意味着这样的理论之内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视角,但对于之前的理论而言,它们的视角的确已经被冲破了。这就是理论哲学的辩证法的积极意义所在。但由于其在终极层面仍然坚持某种单一的视角,而并没有意识到这一视角的有限性,所以它不仅是理论范围内的辩证法,而且是理论哲学的辩证法。

理论范围内的辩证法与理论哲学的辩证法是两个概念。应该说前一个概念一般是针对理论范围之外的辩证法而言的,而这种辩证法对于理论哲学的辩证法来说则是不可理喻的,因为理论哲学的视野从未超出理论的范围。如果这两个概念不加区分的话,那么理论哲学的辩证法就直接等同于我们所说的辩证法的第一阶段或第一层含义了。事实上,对实践领域的存在的自觉与否决定着这种辩证法的性质。如果意识到实践领域的存在,那么便等于意识到理论活动的有限性,从而辩证法过程便必然要包含理论本身的消解,这在性质上属于实践哲学的辩证法;而反之则意味着用某一种绝对的理论视角来代替其他的视角,或者说实现某一种视角的绝对统治。这便是实践哲学的理论辩证法与理论哲学的辩证法的区别。

既然辩证法之发生在于试图突破某一理论视角的有限性,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辩证法一开始就应该是在理论之间发生的。只有在不同的理论发生碰撞的时候,单一视角之外的内容才会被意识到。而当这些内容被意识到的时候,原来的单一视角要么被修改,要么被彻底地放弃,无论如何一种更具有包容性的视角便产生了。这一过程类似于解释学所谓的“视界的融合”,不过只要还是在理论的范围内,这种融合的结果就还是一种理论,也就是说,是一种更具包容性的视角。

尽管辩证法在理论范围内终归是不彻底的,或者说,辩证法的过程最终是要超出理论的领域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理论范围内的辩证法是没有意义的。虽然理论和理论的辩证法不能对世界以及世界的具体性作一个全面的把握,但理论把握世界的方式却是必不可少的,甚至可以说是由人类对象性的生存决定而必然要存在的。理论必然要对作为其对象的存在者作系统的把握,而这一范围之内的辩证法则是达到尽可能具体和丰富的把握。尽管我们这里理论范围内的辩证法并不能彻底克服理论活动本身的局限,但与以往的理论哲学的辩证法相比它显然试图引入一种“宽容原则”,而不是坚持理论哲学的“专断原则”。当然,这种“宽容原则”在理论的范围内是不可能彻底实现的,但对理论活动有限性的自觉本身就是这一原则的开始。

既然在理论范围内再丰富的把握终究都是抽象的,那么辩证法的进程势必要突破整个理论的界限。这便是实践的辩证法,我们也可以将其称为实践的智慧或实践知识。实践的辩证法突破了理论单一视角的局限,因此这种辩证法是允许多种视角并存的,并且这些视角有可能被整合为一个整体。当然这种整合与理论范围内的整合是有着本质区别的。理论范围内的整合是取消各个视角的独立性,从而构成一个绝对视角的一部分,这实际上就是以另一个视角代替诸多视角,将其合而为一。而实践智慧的整合则并非将各种视角统归为一,而是将之折衷、权衡,将不同视角的合理因素都包容在自身之内,但由于实践知识的境况性、具体性,并不因此而失去确定性。当然,实践整合所做成的实践知识的确定性是基于具体生活境况的确定性,而非理论知识那种抽象的、脱离任何具体条件的一般的确定性。但不管怎么说,只要具有确定性,那就是有效的知识。因此之故,在理论知识中视为非法而极力排斥的多视角性或多义性,在实践知识中却得以合法地存在。到这里,辩证法的宽容原则被贯彻到底。这样,以往被排除在知识范围之外的很多东西,如中国古代儒家提出的“中庸之道”、“和而不同”便可以得到适当的理解。的确,这些都不可能说是理论知识,但它与我们所谓的实践智慧或实践的辩证法是一致的。

同类推荐
  • 忏悔录

    忏悔录

    托尔斯泰《忏悔录》与奥古斯丁、卢梭《忏悔录》齐名,并称“世界三大《忏悔录》 ”。“我的生命是否具有超越死亡从而永恒的意义?”列夫·托尔斯泰在凌乱的书桌上写上重重一笔。在创作《安娜·卡列尼娜》行将结束时,因不堪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托尔斯泰思想出现巨大困惑。他追溯自己五十年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寻找生命意义,并记录下这段精神活动的过程,取名《忏悔录》。托尔斯泰《忏悔录》深刻探讨生命意义,与人生、命运、信仰有关。生命向我们隐瞒了什么?如何坦然面对死亡?如何让短暂的人生具有永恒价值?这些有关人生命运的深刻问题,都将在阅读本书中得到启发。
  • 哲学的慰藉(译林人文精选)

    哲学的慰藉(译林人文精选)

    《哲学的慰藉》既是一部论述哲学和神学问题的经典名著,也是文学史上的伟大篇章,以散文与诗歌交替的形式描述作者在狱中绝境对人生终极问题的思考。涉及命运与天命、上帝的预知与自由意志、上帝的永恒性与时间等重大问题。
  •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09)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09)

    本书是关于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关系的论文集,书中主要体收录了:《浅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思想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人权与社会主义法治》,《美学视阈下的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新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柔性管理刍议》,《浅析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其解决建议》等文章。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是《庄子》阅读史上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庄子》不仅由汉代的一门子学变成当时最重要的玄学文本之一,而且《庄子》的版本以及对《庄子》的解读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这些变化与《庄子》的阅读热又在当时的文学、知识分子的行为模式、文艺理论以及佛教传播等方面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论文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对《庄子》在魏晋时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文本流传、阅读模式、读者对象以及阅读效果等。
  • 很哲学,很幽默:一天读懂西方哲学史

    很哲学,很幽默:一天读懂西方哲学史

    顶盔掼甲的智慧女神如何从宙斯的脑袋里横空闪现;滑稽好色的牧神潘的猎艳经历到底有多么惨;世界究竟是一团神奇的活火,还是流荡空气和水;我们该崇拜的到底是人类还是自然;苏格拉底有个多么剽悍的老婆,柏拉图谈的是什么精神爱恋;犬儒派的哲学家又是多么懒……本书将西方古代哲学家的奇闻轶事和古朴睿智的思想,以极其幽默通俗的方式铺陈出来,使读者能轻松惬意地全面掌握西方古代哲学,在愉悦中获取常人所无的哲学智慧。本书打破哲学枯燥无味的叙述传统,以哲学玩家幽默的语言,化西方哲学史的艰深于妙趣横生的叙说中,使自我的哲学修炼,变成快乐的阅读消遣。
热门推荐
  • 我的师父很多

    我的师父很多

    江湖纷争,大争之世。大秦人的老大拎着陌刀,抽得天下鼻青脸肿,江湖里的老不死蹲在山上,一回头把整个天下抛到了身下。有力士徒步丈量大地,有江湖豪侠一剑开天,可转眼便醉倒在美人的怀里。道士负剑,书生醉酒。穿着破败的叫花子,拎起一根烂树枝,便敢冲上道门祖庭。柳堤长亭,枯坐了三十年的男子,转身而出,手持桃花,抬手便抽碎了十里红烛。大秦年号更为大源。背负木剑的少年踏出了山村。(单女主)群298403039
  • 不做宠妾

    不做宠妾

    他,是身份高贵,冷酷风流的王爷。而她,他与她,云泥之别可他却宠她爱她,视她为宝。她说,她不做宠妾,她要自由。他愤怒,他说他不许,偷了心便离开,天下哪有这般便宜的事?
  • 专宠呆萌小甜心

    专宠呆萌小甜心

    那晚,韩筱筱一不小心被人灌醉进错了房间上错了床,没想到却招惹到了一只沉睡的恶魔,还被夺走了初吻。被迫与恶魔绑定了契约关系,由“契约女仆”变成了“契约未婚妻”,从此两人的关系牵扯不清。“冷墨希我受够你了,我要解除契约。”韩筱筱终于忍无可忍的爆发了。“我们契约开始与结束,只有我说的算,是你先招惹我的。”冷墨希嘴角露出邪魅的笑容,游戏才刚刚开始而已。(甜甜甜,宠宠宠)
  • 不一样的童年:中国农民工子女调查报告

    不一样的童年:中国农民工子女调查报告

    书中通过案例全面分析了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在家庭、学校、社区、同辈群体中的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的获损情况,提出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多方治理的建议,从实质上推动了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问题的解决。
  • 剑逆乾坤

    剑逆乾坤

    苍天无情,大地无爱,天地弃我又何妨,且看我一人一剑,逆转乾坤。
  • 娇妻如火:首席慢慢抱

    娇妻如火:首席慢慢抱

    上一辈子,简单一直的都在忍让,听从养父母的话,不认有钱的亲生父母,毁掉了自己的未来。甚至是在结婚之后,把自己的老公和儿子都让给了自己口中所谓的妹妹!最后落了惨死在精神病医院。重活一世!她决定发誓,拿回属于自己的一切!并且发誓绝对不让那些欺负自己的人好过。
  • 我若为莲,只愿为你娉开

    我若为莲,只愿为你娉开

    谭海子和孙丽惠,用眼神碰撞出爱的火花,开始了他们甜蜜的初恋。然而,在他们所生活的落后封闭的小山村里,他们不愿意接受的包办婚姻不期而至,谭海子和孙丽惠进行了反抗,谭海子出走……为了改变命运,谭海子自学,考上大学;孙丽惠进城学手艺,开小吃。优秀的海子和孙丽惠,都不乏狂热的追求者,然而,他们排除干扰,有情人终成眷属。故事发生在改革开放前期,农村的青年渐渐觉醒,婚姻想自主,并不断地走出大山,到外面去闯荡世界。有志的海子和孙丽惠,不愿向命运低头,用实际行动改变现状,并带动了农村观念的改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注大乘入楞伽经并序

    注大乘入楞伽经并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战国野心家

    战国野心家

    穿越到战国初年,身份卑微到连姓都没有,却敢有野心。为了支撑野心,拜墨子为师,混入墨家隐忍数年以篡巨子之位。墨子述而不作,他编纂墨经将墨经改的面目全非。诸侯争霸、大争之世,他却偏偏相信宁有种乎。总之,这是个野心家的故事。
  • 末日圣墟

    末日圣墟

    异界大陆降临地球,神奇的异果,令万灵进化。整个世界都在角逐毁灭之力,上古之谜,黑暗种族,危机不断的出现。是统一还是各自为战?诸天大世界内,地球就像风雨中的浮萍,风吹雨打后不知最后的归处。本是平凡的楚天,因为意外而吃下了异果,在那既温暖又血腥杀戮的世界,楚天所做的,只有不断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