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64600000012

第12章 王南湜(10)

我们在这里将实践智慧放在理论辩证法之后,将其理解为对理论视角单一性的克服和超越,其实并不意味着实践智慧必须存在于理论之“后”。事实上,实践智慧往往被认为是“前”理论的,或者说人们往往是在“前”理论状态中发现实践智慧。应该说,这对于实践辩证法的理解具有两方面的意义。首先,实践智慧以多角度的方式与事物打交道,把握具体的生活世界,这与人在世界中的本真生活状态是一致的。在理论的抽象还未发生之前,人就以一种“辩证”的方式存在着,所以实践智慧往往又体现为对人的本真生活状态的发现。因此,实践的辩证法不仅表现为对理论抽象性的超越,同时也表现为向“前”理论状态的回归。不同的是,理论之前的状态实质上是一种不自觉状态,而经过理论发展的过程之后的实践智慧则是自觉的。其次,对“前”理论状态的追溯,实质上是发现人类本真生存,同时也是理解实践辩证法的一个有效方法。其中典型的有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分析。海德格尔的思路其实就是将理论以及人的对象性存在先“悬搁”起来,将其视作一个有待解释的“问题”,从而打开一种“前”理论的视野。海氏认为这一领域是理论发生之“前”的,但就这一运思过程而言,它却是“后”于理论的。在这一意义上说,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方法颇类似于老子所谓“为道日损”的方法。这里的向前追索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超越的过程,因此,向前和向后在这里必须被理解为同一过程。

理论范围内的辩证法与实践智慧结合起来就是实践哲学的辩证法。事实上,两者也是不容分开的,我们在考察理论范围内的辩证法时,实践智慧的因素已经被意识到了;而自觉形态的实践智慧则是理论辩证法发展的一个结果。如此理解辩证法,我们就打开了一个与中国古代哲学对话的现实的领域,也开创了一个中国实践哲学得以复兴的机会。我们称之为中国古代哲学的东西,事实上正是一些非理论的实践智慧。而这种实践智慧的复兴不是简单地回到古代实践哲学,而是必须使之现代化,将之转换成为一种现代实践智慧。这是因为,现代实践所面临的生活世界已与古代人所面临的世界有了根本性的不同,因而需要有与之相应的实践智慧或获取实践知识的方式。而实现这种转换的途径之一,便是基于中国现代的现实生活实践的境况性,一方面,与古代实践哲学展开对话,另一方面,与西方现代实践哲学展开对话,通过对话而扩展自身的理论视角,实现视界的融合。而这本身,便是一种作为实践智慧的辩证法过程。

[1]选自《南开学报》,1990(1)。

[2]可参见汪子嵩、朱德生等人的有关论述。汪子嵩:《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朱德生等:《西方认识论史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5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关于马克思哲学的对象问题,王南湜在《论人的感性活动原则》一文中有较详细的论证,载《哲学研究》,1998(8)。

[5]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54、78、9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同上书,72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3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7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7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9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同上书,76~77页。

[12]选自《教学与研究》,1993(1)。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7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20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27~12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76~7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7]同上书,55页。

[18]同上书,77页。

[19]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61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9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8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2]同上书,85页。

[23]选自王南湜:《后主体性哲学的视域》,153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21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5]卡尔·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68~69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217~21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7]《资本论》第1卷,41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57~15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5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0]同上书,158页。

[31]同上书,163页。

[3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6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3]同上书,165页。

[34]同上书,96页。

[35]同上书,165页。

[36]同上书,166页。

[37]同上书,165页。

[38]同上书,171页。

[39]同上书,174页。

[4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7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1]参见《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26~27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4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9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3]科尔纽:《马克思思想的起源》,79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44]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15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45]同上书,71~72页。

[46]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16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4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5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8]同上书,57页。

[49]阿伦特:《人的条件》,93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50]同上书,1页。

[5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8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2]黑格尔:《逻辑学》下,437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资本论》第1卷,20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53]参见黑格尔:《逻辑学》下,438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张世英:《论黑格尔的精神哲学》,51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54]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2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5]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47页,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56]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48~49页,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57]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83页,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58]关于这两种活动的抽象性的区别,本节第三部分将作深入讨论。

[59]爱弥尔·涂尔干、马塞尔·莫斯:《原始分类》,89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6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4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1]同上书,141页。

[62]同上书,142页。

[63]参见卡西尔:《语言与神话》,78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64]参见叶秀山:《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4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65]《易纬乾凿度》,参见《钱钟书论学文选》第1卷,1页,广州,花城出版社,1990。朱伯崑:《易学哲学史》上,155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6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研究

    本书立足当代辩证法研究的前沿理论,在深入发掘、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献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辩证法,如马克思的“批判本质”的辩证法、恩格斯的“理论思维”的辩证法、列宁的”三者一致”的辩证法。同时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论遗产、实践基础、批判本性、当代课题等重要内容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凸显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论魅力,对于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精髓和实质、深化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是《庄子》阅读史上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庄子》不仅由汉代的一门子学变成当时最重要的玄学文本之一,而且《庄子》的版本以及对《庄子》的解读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这些变化与《庄子》的阅读热又在当时的文学、知识分子的行为模式、文艺理论以及佛教传播等方面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论文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对《庄子》在魏晋时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文本流传、阅读模式、读者对象以及阅读效果等。
  • 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

    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

    本书第一编是“现实主义原则的特点”。在“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章中,著者认为,作为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是从许多非常相近的文艺创作经验中抽取出来的对于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基本实践原则,这就是客观真实地再现现实。
  • 沉思录I

    沉思录I

    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一本温家宝总理天天都在读的书。本著作以冷静而达观的姿态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以正当之心观察世间万物。
  •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人如其名,颇具传奇与神秘色彩。相传他受命于天、得书于仙。被称为“智慧之禁果,旷世之奇书”的《鬼谷子》,专门探讨古代政治斗争权谋,全面总结了战国纵横家的理论精华,是此派流传下来的唯一一部子书。在当代,它称得上是一部军事、外交、商业和公关领域的智慧宝典、中国说服修辞术。《鬼谷子》立论高深玄远、行文奇古精妙,与中国一贯遵循的儒家传统相比,颇具异类色彩,历代褒贬悬殊,争议不断。它提出了不同于儒家、道家和法家的政治哲学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
热门推荐
  • 怀香公主上集完

    怀香公主上集完

    晋国公主怀香梦中于一个陌生男子相好,并有了身孕,和公主一母所生的太子哥哥为了自己能顺利登上宝座,要对未婚妹妹下毒手,怀香公主和贴身丫鬟磬儿设法私逃出宫,怀香公主要千里寻夫------。
  • 这个小厮初养成

    这个小厮初养成

    (冒险修仙文、有男主、女扮男装)谁说做小厮的就不能作威作福?听说过奴大欺主吗?为了护她,风无律的亲娘不仅要她女扮男装,还将她送进了叶家做小厮。 奈何这个小厮看似乖巧实则任性,叶双舟只觉得他这个少爷当得格外不对劲!不称职!不体面!这是一部女扮男装假小厮的冒险修仙记。 (更新挺慢,完结前入坑请攒文。比心?)
  • 杨柳清风

    杨柳清风

    《杨柳清风》是一部以拟人化的动物形象描写英格兰田园牧歌式生活的散文作品,文笔细腻典雅,对大自然的描写丰富流畅,而且故事曲折有趣,富含哲理,被誉为英国散文作品的典范。小说塑造了一群生动的动物形象:行事鲁莽但天性善良的蟾蜍、踏实而又不乏诗趣的河鼠、忠诚而又天真的鼹鼠、性情执拗而又富有慈父般爱心的老獾,等等。这些鲜活的形象各自保留着动物特有的习性,但动物的性格、思想、行为已经人格化、社会化了,作者关注的重心已经超越了动物生活和动物心灵而投向了人类的生活和心灵世界。因而,读者从中可以获得关于人类生活经验和价值的体认。
  • 复活(经典译林)

    复活(经典译林)

    《复活》是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晚年呕心沥血十余载的长篇巨著,也是他一生思想和艺术的结晶。小说通过玛丝洛娃以及监狱中的“囚犯”蒙受的不白之冤,对沙皇的法律、法庭、监狱、官吏以及整个国家机构的反人民的本质作了广泛而深刻的揭露,是一面反映俄国农民在革命中矛盾状况的镜子。
  • 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从福特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创立福特汽车公司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再现了亨利·福特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世界级的工程师和企业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从中汲取他那种对自己的理想执著不懈的追求精神,以及坚韧不拔、勇闯难关的坚定信念。
  • 嫡女谋后:邪王太腹黑

    嫡女谋后:邪王太腹黑

    传言世家嫡女林蘅芜出生时有不祥之兆,从此背负鬼胎之名,深受家族嫌恶。本以为一世无期无盼,却因为一道懿旨,她嫁入了王爷府,成了三王爷的王妃。恩爱相加,令人羡妒,万千方式加害于她,邪王力护她周全。十年倾心相付,她以为邪王对她是深情,却不料这深情的背后竟是惊天的阴谋……
  • 我不是哈士奇

    我不是哈士奇

    我,为了救一只狗狗,一不小心就给死了!我的灵魂被大风无情的吹走,它无视我的拼命挣扎,竟然直接将我吹晕了!当我醒来时,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我惊呆了!随后,我哭了!最后!我又笑了!悲催的人生已经断片儿,崭新的狗生已然现世!作为一只帅气的哈士奇,我没有理由不活出这一世的精彩!
  • 论语点睛补注

    论语点睛补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清先正事略选

    清先正事略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丫头别跑:腹黑少爷宠入怀

    丫头别跑:腹黑少爷宠入怀

    【重生丫头&腹黑酷少】冷离笙从来没有想过,她还会认识擎止箫。遇见他以后,她开始重生之旅,思绪一阵错乱之后,擎止箫就出现在面前,对她霸道地说着:“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邻居了,我就住在你家对面。”冷离笙被吓得眼镜都掉了,却依然故作沉静地叉腰控诉道:“你……你不要吓唬我!我可不是吓大的!”而擎止箫紧接着说的,还真是让人瞠目结舌,“我见过你的学生证了,你就是厦大的!”冷离笙冷着一张脸转眼间煞白,住在酷少对面会有什么样的结果?重生丫头也不是那么好惹的!两个人还真是应了一句话,狭路相逢是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