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65000000014

第14章 詩序(2)

【纂疏】嚴氏曰:「自后妃及夫人及大夫妻[12],皆文王齊家之化也。」

《采蘋》,大夫妻能循法度也。能循法度,則可以承先祖、共祭祀矣。

《甘棠》,美召伯也。召伯之教,明於南國。

《行露》,召伯聽訟也。衰亂之俗微,貞信之教興,彊暴之男不能侵陵貞女也。

【纂疏】嚴氏曰:「召公聽訟,尚有彊暴侵陵貞女事,紂之舊染猶存,而文王之化猶未純被之日也。」

《羔羊》,《鵲巢》之功致也。召南之國化文王之政,在位皆節儉正直,德如羔羊也。此《序》得之,但「德如羔羊」一句為衍說耳。

《殷其靁》,勸以義也。召南之大夫遠行從政,不遑寧處,其室家能閔其勤勞,勸以義也。按此詩無「勸以義」之意。

【纂疏】李氏曰:「召南之大夫,謂陜西諸國大夫也[13]。」黄氏曰:「文王之時,召公未分陜,曰『召南之國』,曰『召南大夫』,皆後世作《序》者之辭,而非當時作詩者之辭也。」

《摽有梅》,男女及時也。召南之國被文王之化,男女得以及時也。此《序》末句未安。

《小星》,惠及下也。夫人無妒忌之行,惠及賤妾,進御於君,知其命有貴賤,能盡其心矣。

《江有汜》,美媵也。勤而無怨,嫡能悔過也。文王之時,江、沱之間,有嫡不以其媵備數,媵遇勞而無怨,嫡亦自悔也。詩中未見勤勞無怨之意。

【附錄】器之問「勤而無怨」之說,曰:「便是《序》不可信如此。今但言詩,不必信《序》。只看詩中說『不我以』、『不我過』、『不我與』,便自見得不與同去之意,安得『勤而無怨』之意?」木之。

【纂疏】孔氏曰:「嫡謂妻,媵謂妾。古者嫁女必娣姪從[14],謂之媵。《士婚禮》云:『雖無娣,媵先。』言若或無娣,猶先侄媵[15]。是士有娣,娣但不必備耳[16]。」

《野有死麕》,惡無禮也。天下大亂,彊暴相陵,遂成淫風。被文王之化,雖當亂世,猶惡無禮也。此《序》得之,但所謂「無禮」者,言淫亂之非禮耳,不謂無聘幣之禮也。

《何彼襛矣》[17],美王姬也。雖則王姬,亦下嫁於諸侯,車服不繫其夫,下王后一等,猶執婦道以成肅雝之德也。此詩時世不可知,其說已見本篇。但《序》云「雖則王姬,亦下嫁於諸侯」,說者多笑其陋。然此但讀為兩句之失耳,若讀此十字合為一句,而對下文「車服不繫其夫,下王后一等」為義,則《序》者之意亦自明白。蓋曰王姬雖嫁於諸侯,然其車服制度與他國之夫人不同,所以甚言其貴盛之極,而猶不敢挾貴以驕其夫家也。但立文不善,終費詞說耳。鄭氏曰:「下王后一等,謂車乘厭翟,勒面繢總,服則褕翟。」然則公侯夫人翟茀者,其翟車貝面組總有幄也歟?

【纂疏】曹氏曰:「《春官》巾車掌王后之五路,自重翟以至輦車凡五等,重翟之次即厭翟也。內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自褘翟以至褖衣凡六等,褘翟之次即揄翟也。凡婦人車服,各繫其夫之尊卑,惟王姬貴盛,故特不繫其夫而下王后一等,則車用厭翟,服用揄翟矣。」案:侯伯夫人皆厭翟,《碩人》所謂「翟茀以朝」是也。今言「車服不繫其夫,下王后一等」,則所嫁非諸侯,故詩稱「齊侯之子」,明其非諸侯也。

《騶虞》,《鵲巢》之應也。《鵲巢》之化行,人倫既正,朝廷既治,天下純被文王之化,則庶類蕃殖,蒐田以時,仁如騶虞,則王道成也。此《序》得詩之大指,然語意亦不分明。楊氏曰:「二《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蓋一體也。王者諸侯之風,相須以為治,諸侯所以代其終也。故《召南》之終,至於仁如騶虞,然後王道成焉。夫王道成,非諸侯之事也。然非諸侯有騶虞之德,亦何以見王道之成哉?」歐陽公曰:「賈誼《新書》曰:『騶者,文王之囿名。虞者,囿之司獸也。』」陳氏曰:「《禮記·射義》云:『天子以《騶虞》為節,樂官備也。』則其為虞官明矣。獵以虞為主,其實歎文王之仁而不斥言也。」此與舊說不同,今存於此。

【附錄】《騶虞》詩,仁在「一發」之前,使庶類蕃殖者,仁也。「一發五豝」者,義也。人傑。

《柏舟》,言仁而不遇也。衛頃公之時,仁人不遇,小人在側。詩之文意事類可以思而得,其時世名氏則不可以强而推。故凡《小序》唯詩文明白直指其事,如《甘棠》《定中》《南山》《株林》之屬,若證驗的切見於書史,如《載馳》《碩人》《清人》《黄鳥》之類,決為可無疑者。其次則詞旨大概可知必為某事,而不可知其的為某時某人者,尚多有之。若為《小序》者,姑以其意推尋探索,依約而言,則雖有所不知,亦不害其為不自欺;雖有未當,人亦當恕其所不及。今乃不然,不知其時者,必强以為某王某公之時;不知其人者,必强以為某甲某乙之事。於是傅會書史,依託名謚,鑿空妄語,以誑後人。其所以然者,特以恥其有所不知,而惟恐人之不見信而已。且如《柏舟》,不知其出於婦人,而以為男子;不知其不得於夫,而以為不遇於君,此則失矣。然有所不及而不自欺,則亦未至於大害理也。今乃斷然以為「衛頃公之時」,則其故為欺罔以誤後人之罪,不可揜矣。蓋其偶見此詩冠於三衛變風之首,是以求之《春秋》之前。而《史記》所書,莊、桓以上,衛之諸君,事皆無可考者,謚亦無甚惡者,獨頃公有賂王請命之事,其謚又為「甄心動懼」之名,如漢諸侯王,必其嘗以罪謫,然後加以此謚。以是意其必有棄賢用佞之失,而遂以此詩予之。若將以衒其多知,而必於取信,不知將有明者從旁觀之,則適所以暴其真不知,而啓其深不信也。凡《小序》之失,以此推之,什得八九矣。又其為說,必使《詩》無一篇不為美刺時君國政而作,固已不切於情性之自然,而又拘於時世之先後。其或書傳所載當此之時偶無賢君美謚,則雖有辭之美者,亦例以為陳古而刺今。是使讀者疑於當時之人絶無善則稱君、過則稱己之意。而一不得志,則扼腕切齒,嘻笑冷語以懟其上者,所在而成羣。是其輕躁險薄,尤有害於温柔敦厚之教,故予不可以不辨。

【附錄】《謚法》中如「墮廢社稷曰頃」,便得《柏舟》一詩,硬差排為衛頃公,便云「仁人不遇,小人在側」,更無分疏處。器。

【纂疏】孔氏曰:「頃公,貞伯子,夷王時。」

《綠衣》,衛莊姜傷己也。妾上僭,夫人失位而作是詩也。此詩下至《終風》四篇,《序》皆以為莊姜之詩,今姑從之,然唯《燕燕》一篇詩文略可據耳。

【纂疏】鄭氏曰:「莊姜,莊公夫人,齊女,姓姜氏。妾上僭者,謂公子州吁之母,母嬖而州吁驕。」曹氏曰:「莊公揚,武公子,頃侯曾孫。」

《燕燕》,衛莊姜送歸妾也。「遠送于南」一句可為送戴媯之驗。

《日月》,衛莊姜傷己也。遭州吁之難,傷己不見答於先君,以至困窮之詩也。此詩《序》以為莊姜之作,今未有以見其不然。但謂遭州吁之難而作,則未然耳。蓋詩言「寧不我顧」猶有望之之意,又云「德音無良」亦非所宜施於前人者,明是莊公在時所作。其篇次亦當在《燕燕》之前也。

《終風》,衛莊姜傷己也。遭州吁之暴,見侮慢而不能正也。詳味此詩,有夫婦之情,無母子之意。若果莊姜之詩,則亦當在莊公之世,而列於《燕燕》之前。《序》說誤矣。

《擊鼓》,怨州吁也。衛州吁用兵暴亂,使公孫文仲將而平陳與宋,國人怨其勇而無禮也。《春秋》隱公四年,宋、衛、陳、蔡伐鄭,正州吁自立之時也。《序》蓋據詩文「平陳與宋」而引此為說,恐或然也。然《傳》記魯衆仲之言曰:「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無衆,安忍無親,衆叛親離,難以濟矣。夫兵,猶火也,弗戢,將自焚也。夫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於是乎不務令德,而欲以亂成,必不免矣。」按:州吁,篡弑之賊,此《序》但譏其勇而無禮,固為淺陋,而衆仲之言亦止於此,蓋君臣之義不明於天下久矣,《春秋》其得不作乎?

《凱風》,美孝子也。衛之淫風流行,雖有七子之母,猶不能安其室。故美七子能盡其孝道,以慰其母心,而成其志爾。以孟子之說證之,《序》說亦是。但此乃七子自責之辭,非美七子之作也。

《雄雉》,刺衛宣公也。淫亂不恤國事,軍旅數起,大夫久役,男女怨曠,國人怨之而作是詩。《序》所謂「大夫久役,男女怨曠」者得之。但未有以見其為宣公之時與「淫亂不恤國事」之意耳。兼此詩亦婦人作,非國人之所為也。

【纂疏】孔氏曰:「宣公晉,桓公子[18],上烝夷姜,下納宣姜。」

《匏有苦葉》,刺衛宣公也。公與夫人並為淫亂。未有以見其為刺宣公夫人之詩。

【纂疏】鄭氏曰:「夫人,夷姜。」孔氏曰:「知非宣姜者,以宣姜本適伋,為公所要。《詩》云『雉鳴求其牡』,明是夷姜。」

《谷風》,刺夫婦失道也。衛人化其上,淫於新昏而棄其舊室,夫婦離絶,國俗傷敗焉。亦未有以見「化其上」之意。

【纂疏】東萊引先生《初解》:「皆述逐婦之辭。宣姜有寵而夷姜縊,是以其民化之。」

《式微》,黎侯寓于衛,其臣勸以歸也。詩中無黎侯字,未詳是否。下篇同。

《旄丘》,責衛伯也。狄人迫逐黎侯,黎侯寓于衛。衛不能脩方伯連率之職,黎之臣子以責於衛也。《序》見詩有「伯兮」二字而以為責衛伯之詞,誤矣。陳氏曰:「說者以此為宣公之詩。然宣公之後百餘年,衛穆公之時,晉滅赤狄潞氏,數之以其奪黎氏地。然則此其穆公之詩乎?不可得而知也。」

【纂疏】鄭氏曰:「衛爵稱侯,今云伯者,時為州伯也。周之制,使伯佐牧。《春秋傳》云:『五侯九伯』,侯為牧也。」孔氏曰:「《王制》云:『五國以為屬,屬有長;十國以為連,連有帥;三十國以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國以為州,州有伯。』伯,殷之州長曰伯,虞夏及周曰牧。周謂之牧,而云方伯者,以一州之中為長,故云方伯。若牧下二伯,不得云方伯也。《王制》雖殷法,周諸侯之數與殷同,亦十國為連。此宣公為二伯,非方伯又非連率,而責之者,以連率屬方伯[19],若諸侯有被侵伐者,使其連屬救之。宣公為州伯,佐方伯,不使連屬救之也。知宣公非州牧而為牧下二伯者,以周之州長曰牧,若是牧當言責衛牧也。」愚按:朱子辨《序》之非,今纂箋、疏,姑見方伯連帥之義爾。

《簡兮》,刺不用賢也。衛之賢者仕於伶官,皆可以承事王者也。此《序》略得詩意,而詞不足以達之。

【纂疏】鄭氏曰:「伶官,樂官也。伶氏世掌樂官而善焉,故號樂官為伶官。」

《泉水》,衛女思歸也。嫁於諸侯,父母終,思歸寧而不得,故作是詩以自見也。

【纂疏】鄭氏曰:「國君夫人,父母在則歸寧,沒則使大夫寧於兄弟。」

《北門》,刺仕不得志也。言衛之忠臣不得其志爾。

《北風》,刺虐也。衛國並為威虐,百姓不親,莫不相攜持而去焉。衛以淫亂亡國,未聞其有威虐之政如《序》所云者,此恐非是。

《靜女》,刺時也。衛君無道,夫人無德。此《序》全然不似詩意。

【纂疏】鄭曰:「衛君,宣公。」孔曰:「夫人,夷姜。」

《新臺》,刺衛宣公也。納伋之妻,作新臺於河上而要之。國人惡之而作是詩也。

【纂疏】李氏曰:「宣公上烝夷姜,生伋,為娶於齊。宣公聞其美欲納之,恐其不從,故於河上作新臺而要之。」

《二子乘舟》,思伋、壽也。衛宣公之二子爭相為死,國人傷而思之,作是詩也。二詩說已各見本篇。

《柏舟》,共姜自誓也。衛世子共伯蚤死,其妻守義,父母欲奪而嫁之,誓而弗許,故作是詩以絶之。此事無所見於他書,《序》者或有所傳,今姑從之。

【纂疏】東萊呂氏曰:「共姜,共伯之妻,婦人從夫謚。姜,姓。《釋文》[20]。共伯,僖侯世子,名餘,共謚,伯字。孔。《史記》載釐侯已葬,武公襲攻共伯,共伯入釐侯羡音延,又以戰反,墓道也自殺[21]。按:武公在位五十五年。《國語》又稱武公年九十有五,猶箴警于國,計其初即位,其齒蓋已四十餘矣。使果弑共伯而篡立,則共伯見弑之時,其齒又加長於武公,安得謂之蚤死乎?是共伯未嘗有見弑之事,武公未嘗有篡弑之惡也。」東萊[22]。

《牆有茨》,衛人刺其上也。公子頑通乎君母,國人疾之而不可道也。

【纂疏】鄭氏曰:「宣公卒,惠公幼,其庶子頑烝於惠公之母,生子五人:齊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許穆夫人。頑,昭伯,宣公庶子,惠公庶兄。」

《君子偕老》,刺衛夫人也。夫人淫亂,失事君子之道,故陳人君之德、服飾之盛,宜與君子偕老也。公子頑事見《春秋傳》,但此詩所以作,亦未可考。《鶉之奔奔》放此。

同类推荐
  •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诗歌总集:<诗经>》生动介绍了《诗经》的产生、收集与流传、周民族史诗和怨刺诗、《诗经》中的爱情诗、《诗经》的情感和思想、《诗经》的特色和地位影响等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汉书(中华国学经典)

    汉书(中华国学经典)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历班彪、班固、班昭、马续而成书,洋洋洒洒,文采风流,记事准确,不偏不向,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历来为史家所推崇。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接续性就体现在有一部贯穿的二十四史,而列朝正史都仿《汉书》体例,可见《汉书》之重。好多的典故出于其中,学术文章层出不穷……不读《汉书》,不知《汉书》的魅力。
  • 黄庭外景经:道家内修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寿世长生之妙典”(国学网原版点注,傅刚审定)

    黄庭外景经:道家内修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寿世长生之妙典”(国学网原版点注,傅刚审定)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太上黄庭外景玉经」。参校版本:一、《云笈七签》所收务成子注本。二、《修真十书》梁丘子注本。三、《道藏辑要》尾集二蒋国祚注本(简称蒋本)。
  • 论语·中庸·大学

    论语·中庸·大学

    《论语·中庸·大学(全新典藏本)》为中国古代官方指定教科书,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于一身,为全世界最为盛行的国学启蒙经典。《论语》,为人处世的根本;《大学》,为人处世的总纲;《中庸》,为人处世的精髓。圣贤语录,四书精华,济世修身,必读典藏。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依内容分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等等,共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全书共一千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特性。
热门推荐
  • 太平天国战记

    太平天国战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在镖局抢劫的日子

    在镖局抢劫的日子

    一个跌入人生低谷的江湖菜鸟,在门派学艺被大佬排挤,去京城求职四处碰壁,到酒楼打工沦落为杂役,幸好否极泰来,在女鬼的调教下,修炼绝世功法,走上了土匪头子的混世之路。抢一人为罪,抢一城为匪,抢遍天下,我看谁还敢治我的罪。
  • 开启中学生智慧的100个哲理故事

    开启中学生智慧的100个哲理故事

    罗斯·斯图特说:“一则故事能改善与他人之关系,移人情性,使人恍然大悟,认识到‘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一则故事可使我们沉思生存之意义;一则故事或使我们依然接受原有的真理,或给我们以新的视野和方式去体察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本书精选了100个活泼生动、浅显易懂却饱含人生智慧的哲理故事,每则故事后都配以“精彩哲思”、“慧语箴言”,对故事的内涵进行挖掘和阐述,揭示生活的哲理、人生的智慧、成功的钥节,让中学生朋友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领悟做事做人的准则,学到处理日常事务的方法,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走上快乐成功的人生旅程。
  • 乱世歌,情字丹书

    乱世歌,情字丹书

    偏逢乱世,情谱难书。奈何情起,将归何处。她初次见他时,他眼含悲悯告诉她活着才是最大的资本。她双眼腥红尽是仇恨,却将此话铭记于心。而后,无论身处什么境地,她也会努力的活下去。他再次见她,她薄情,狡黠,媚色,凌厉,冷硬,嘴里说出十句话也难得一句是真的,真真假假每一张面孔却也都是真的她。再后来,不知是谁先撩拨了谁的心,彼此情动却难以磨合。他记得她一双星眸冷硬决绝道:君临,于你而言,天下重要,可于我而言,我最重要,我不怪你,你……也别怪我。她薄情,却深情于自己!他深情,却深情于天下!乱世红尘情,谋夹缝而生!
  • 哀歌心上刑
  • 请别偷走我的心

    请别偷走我的心

    他因为一段情变的冷漠,高傲、她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等来的他的告白,幸福总是来的快去的也快,琉璃梦的破碎,她发现这只是幻觉梦一场,原来她一直只是一个替身……
  • 小祖宗要上天

    小祖宗要上天

    逃得了迟来的成人死劫,斩杀了命中注定的宿敌,以非法偷渡来到了仙灵界。全新的世界,全新的挑战!云月瑶却发现,她又被坑了。云月瑶:师父,你给我的这是一堆什么破铜烂铁?天绝道人无辜的眨眨眼,再眨眨眼,道:怎么会是破铜烂铁,数万年前,你师父我可是靠着这些个保命的宝贝,一路劈荆斩棘才爬上了大乘期的修为,成就了一代传奇神话.......云月瑶不耐烦的瞥了他一眼,打断道:停!也就是说,你这些过了时的破铜烂铁,根本就护不住我?天绝道人胡子气得一抖一抖,颤着手指,指着云月瑶道:你这个臭丫头,怎么说话呢?老子那些可是古宝,古宝你懂不懂?飞升上界,又有怎样的奇遇等着瑶瑶呢?预知后事如何,且看正文分解~!
  • 米香

    米香

    董立勃在自己熟悉的这片下野地,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凄美的西部传奇故事:在新疆下野地的一个农场,爱水的江南女子米香,平凡的上海知青宋兰,因不同的爱情观而人生命运迥异。米香从执著追求真爱的纯情少女,到怀着身孕被自己的情人许明为追求政治前途而狠心抛弃,开始了另一种自我放纵、令人心痛的生活状态。
  • 洞玄金玉集

    洞玄金玉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史载之方

    史载之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