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65000000025

第25章 詩卷第一(3)

【纂疏】孔氏曰[51]:「楚在錯薪中尤翹翹。」歐陽氏曰:「後二章極陳其情[52],雖可悅而不可求,則見文王之化被人深矣。」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力俱反。之子于歸,言秣其駒。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興而比也。蔞,蔞蒿也,葉似艾,青白色,長數寸,生水澤中。駒,馬之小者。

【纂疏】陸氏曰:「蔞蒿,正月根芽生,旁莖正白,生食之香而脆美[53],葉又可蒸為茹。」《釋文》曰:「馬二歲曰駒。」

《漢廣》三章,章八句。

遵彼汝墳,伐其條枚叶莫悲切[54]。未見君子,惄乃歷反如調張留反飢。

賦也。遵,循也。汝水出汝州天息山,逕蔡潁州入淮。墳,大防也。枝曰條,榦曰枚。惄,飢意也。調,一作輖,重也。汝旁之國,亦先被文王之化者,故婦人喜其君子行役而歸,因記其未歸之時思望之情如此,而追賦之也。

【附錄】陳君舉《詩》言《汝墳》是已被文王之化者,《江》《漢》是聞文王之化而未被其澤者,却有意思。大雅。

【纂疏】孔氏曰:「墳謂崖岸狀如墳墓,名大防也。」東萊呂氏曰:「《爾雅》曰:『汝為墳。』又曰:『汝有濆[55]。』董氏曰:『謂大水溢出,别為小水,故知墳當作濆。郭璞引「遵彼汝濆」以證《爾雅》,晉世《詩》本猶為濆也[56]。』」嚴氏曰[57]:「汝水,周南之水。」程子曰:「君子從役于外,婦人為樵薪之事。」嚴氏曰:「親伐薪,則庶人之妻。」

遵彼汝墳,伐其條肄以自反。既見君子,不我遐棄。

賦也。斬而復生曰肄。遐,遠也。伐其枚而又伐其肄,則踰年矣。至是乃見其君子之歸,而喜其不遠棄我也。

魴符方反魚赬勅貞反尾,王室如燬音毁。雖則如燬,父母孔邇。

比也。魴,魚名,身廣而薄,少力細鱗。赬,赤也。魚勞則尾赤;魴尾本白,而今赤,則勞甚矣。王室,指紂所都也。燬,焚也。父母,指文王也。孔,甚。邇,近也。是時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而率商之叛國以事紂,故汝墳之人,猶以文王之命供紂之役。其家人見其勤苦而勞之曰:汝之勞既如此,而王室之政方酷烈而未已。雖其酷烈而未已,然文王之德如父母然,望之甚近,亦可以忘其勞矣。此序所謂「婦人能閔其君子,猶勉之以正」者。蓋曰雖其别離之久,思念之深,而其所以相告語者,獨有尊君親上之意,而無情愛狎昵之私,則其德澤之深,風化之美,皆可見矣。一說,父母甚近,不可以懈於王事而貽其憂,亦通。

愚按:此章說者皆就「魴魚赬尾」上說婦人閔其夫行役之勞,「王室如燬」以下說婦人勉其夫以正,恐不但以《小序》說詩,反成以《詩》說《小序》,此先生去《小序》而未盡也。竊謂詩人自說「魴魚赬尾」,以興「王室如燬」一句,若曰魴魚則赬尾矣,王室則如燬矣,「赬」與「燬」二字相應。又曰「雖則如燬」,而文王之為我父母則甚邇也,豈婦人見其夫之歸而相慰勞之辭乎?詩意不過如此,魴魚赬尾何預行役之勞事,而必欲強解以求合《序》,可乎?魴魚尾本赤,不必言勞而後赤。按李氏引《說文》及《字林》皆曰:「魴,赤尾魚。」又引晉安《海物記》曰:「橘鬣魚猶今魴魚,尾赤,鬣似橘。」且曰:「觀此數說,其實言尾本赤也。」

《汝墳》三章,章四句。

麟之趾,振振音真公子叶奬履反[58]。于音吁,下同嗟麟兮!

興也。麟,麕身,牛尾,馬蹄,毛蟲之長也。趾,足也。麟之足,不踐生草,不履生蟲。振振,仁厚貌。于嗟,歎辭。文王后妃德脩於身,而子孫宗族皆化於善。故詩人以麟之趾興公之子,言麟性仁厚,故其趾亦仁厚,文王后妃仁厚,故其子亦仁厚。然言之不足,故又嗟歎之。言是乃麟也,何必麕身、牛尾而馬蹄,然後為王者之瑞哉!

麟之定都佞反,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興也。定,額也。麟之額未聞,或曰:有額而不以抵也。公姓,公孫也,姓之為言生也。

麟之角叶盧谷反,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興也。麟一角,角端有肉。公族,公同高祖,祖廟未毁,有服之親。

【附錄】興是以一箇物事貼一箇物事說,上文興起,下文便接說實事。如《麟之趾》下文便說「振振公子」,一箇對一箇說。蓋公本是一箇好底人,子也好,孫也好;譬如麟,趾也好,定也好,角也好。僴。木之問:「《麟趾》《騶虞》之詩,莫是當時有此二物出來否?」曰:「不是,只是取以為比,即此便是麟趾[59],便是騶虞。」木之。

【纂疏】陸氏曰:「麟,色黄,圓蹄,不群居,不侶行,不經陷阱,不罹網羅,王者至仁乃出。」餘見《集傳》。嚴氏曰:「公子,指周南國君之子。」疊山謝氏曰:「麟之趾、之定、之角,美其仁,頌詠其一身之間皆可貴也[60]。一章曰趾,二章曰定,三章曰角,自下而至於上也。」

《麟之趾》三章,章三句。《序》以為《關雎》之應,得之。

周南之國十一篇,三十四章,百五十九句。

按此篇首五詩,皆言后妃之德。《關雎》,舉其全體而言也。《葛覃》《卷耳》,言其志行之在己。《樛木》《螽斯》,美其德惠之及人。皆指其一事而言也。其詞雖主于后妃,然其實則皆所以著明文王身脩家齊之效也。至於《桃夭》《兔罝》《芣苢》,則家齊而國治之效。《漢廣》《汝墳》,則以南國之詩附焉,而見天下已有可平之漸矣。若《麟之趾》,則又王者之瑞,有非人力所致而自至者,故復以是終焉,而《序》者以為《關雎》之應也。夫其所以至此,后妃之德,固不為無所助矣。然妻道無成,則亦豈得而專之哉?今言《詩》者,或乃專美后妃,而不本于文王,其亦誤矣。

***

[1]「東」,李樗、黄櫄《毛詩集解》卷一引陳說作「宗」。

[2]「雖」,李樗、黄櫄《毛詩集解》卷一作「為」。

[3]「云」原作「之」,據朱熹《詩集傳》卷一改。按,此實為《鄭箋》文,朱熹《詩集傳》已誤。

[4]「康衡」,即「匡衡」,當為朱熹避宋太祖趙匡胤諱改,下同。

[5]「君子好仇」四字原無,據朱熹《詩集傳》卷一補。

[6]「潔」,《朱子語類》卷八十一作「淨」。

[7]「物」上,《朱子語類》卷八十一有「它」字。

[8]「廣」,《朱子語類》卷八十一作「正」。

[9]「雎鳩」原作「關雎」,據《朱子語類》卷八十一改。其下尚有「不知是箇甚物」一句。

[10]「制」原作「則」,據嚴粲《詩緝》卷一及《春秋左傳正義》卷十八改。

[11]「莖」,嚴粲《詩緝》卷一作「荇」。

[12]「有」上,李樗、黄櫄《毛詩集解》所引有「悉」字,「有」下無「之」字。

[13]「履」原作「禮」,據朱熹《詩集傳》卷一改。

[14]「芼」下,嚴粲《詩緝》卷一有「之」字。

[15]「三」原作「五」,嚴粲《詩緝》卷一作「三」,《爾雅·釋樂》邢疏謂「雅瑟二十三弦」,據改。

[16]「鍾」上,呂祖謙《呂氏家塾讀詩記》卷一有「友亦樂也」一句。

[17]「乎」,《朱子語類》卷八十一作「于」。

[18]「記」,《朱子語類》卷八十一作「禮」,其下有「首」字。

[19]「書」下,《朱子語類》卷八十一有「首」字。

[20]「引以」,《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作「列」。

[21]「黄鸝」,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卷下作「鵹黄」。

[22]「關西稱鸝黄」,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卷下作「關西謂之黄鳥,一作鸝黄」。

[23]「妃后」原作「后妃」,據嚴粲《詩緝》卷一改。下句同。

[24]「俗」原作「族」,據嚴粲《詩緝》卷一改。

[25]「捼」原作「挼」,據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五《毛詩音義》上改。

[26]「璫」上,《毛詩正義》卷一之二有「中」字。

[27]「或」上,《毛詩正義》卷一之二有「今」字。「草」,《毛詩正義》無。

[28]「大一石」,《毛詩正義》卷一之二孔氏所引《韩詩說》無此三字。孔氏引《毛詩說》謂「大一硕」,又謂《禮圖》云「大一斛」。按容量名,石通碩,而一石,一碩或一斛,皆為十斗也。

[29]「燕」,李樗、黄櫄《毛詩集解》卷二作「宴」。

[30]「注」,《朱子語類》卷八十一作「著」。

[31]「一」上,《毛詩正義》卷一之二有「藟」字。「瓜」,阮元《毛詩正義校勘記》以為當作「荒」,陸璣《毛詩草木鳥獸魚蟲疏》卷上作「苽」。

[32]「亦」上,《毛詩正義》卷一之二有「似燕薁」三字。

[33]「葉」下,陸璣《毛詩草木鳥獸魚蟲疏》卷上有「如」字,《毛詩正義》卷一之二有「似」字。

[34]「赤」下,《毛詩正義》卷一之二有「亦可食」三字。

[35]此句《朱子語類》卷八十作「及比,則郤不入題了」。

[36]「則」,《朱子語類》卷八十一作「只」。

[37]「切」,當從《朱子語類》卷八十一作「竊」。按本書「竊」多作「切」,餘不再出校。

[38]「斯」上,《毛詩正義》卷一之二有「云」字。

[39]「未」下,呂祖謙《呂氏家塾讀詩記》卷二所引有「嘗」字。

[40]「論才德」,歐陽修《詩本義》卷一作「論材較德」。

[41]「周南」下,歐陽修《詩本義》卷一有「之人」二字。又「皆賢」下尚有「無復君子小人之別」八字。

[42]「才」,歐陽修《詩本義》卷一作「材德」。

[43]「赳赳」下,歐陽修《詩本義》卷一有「然」字。「勇力」下,歐陽修《詩本義》卷一有「使姦民不得竊發爾。此武夫者」十二字。

[44]「扞」下,歐陽修《詩本義》卷一有「城」字。

[45]「履」原作「禮」,據朱熹《詩集傳》卷一改。

[46]「入」原作「之」,據朱熹《詩集傳》卷一改。

[47]「淩」,《朱子語類》卷八十一作「陵」。

[48]「故」,《朱子語類》卷八十一作「政」。

[49]「簰」,嚴粲《詩緝》卷一作「泭」。

[50]「竹」下,嚴粲《詩緝》卷一有「木」字。

[51]「孔氏曰」,據《毛詩正義》卷一之三實為鄭玄說,原文作「楚,雜薪之中尤翹翹者」。

[52]「其情」,歐陽修《詩本義》卷一作「男女之情」。下句「悅」,《詩本義》作「見」。

[53]「生」字原無,據《毛詩正義》卷一之三引陸氏說補。

[54]「切」原作「反」,據朱熹《詩集傳》卷一改。

[55]「墳」原作「墳」,呂祖謙《呂氏家塾讀詩記》卷二作「濆」。下文郭璞引「遵彼汝濆」原亦作「墳」,呂書亦作「濆」,又《爾雅注疏》卷七亦作「濆」,均據改。

[56]「《詩》本」原作「學《詩》」,據呂祖謙《呂氏家塾讀詩記》卷二改。

[57]「嚴氏曰」云云,據嚴粲《詩緝》卷一實為嚴書所引李樗之說。

[58]「履」原作「里」,據朱熹《詩集傳》卷一改。

[59]「即」上,《朱子語類》卷八十一有「云」字。

[60]「可貴」,謝枋得《詩傳注疏》卷上作「仁」。

召南一之二

召[1],地名,召公奭之采邑也。舊說扶風雍縣南有召亭,即其地。今雍縣析為岐山、天興二縣,未知召亭的在何縣。餘已見《周南》說[2]。

維鵲有巢,維鳩居叶姬御反之。之子于歸,百兩如字,又音亮御五嫁反,叶魚據反之。

興也。鵲、鳩,皆鳥名。鵲善為巢,其巢最為完固。鳩性拙不能為巢,或有居鵲之成巢者。之子,指夫人也。兩,一車也,一車兩輪,故謂之兩。御,迎也。諸侯之子嫁于諸侯,送御皆百兩也。南國諸侯被文王之化,能正心脩身以齊其家,其女子亦被后妃之化,而有專靜純一之德。故嫁于諸侯,而其家人美之曰:維鵲有巢,則鳩來居之,是以之子于歸,而百兩迎之也。此詩之意,猶《周南》之有《關雎》也。

【附錄】時舉問:「《召南》之有《鵲巢》,猶《周南》之有《關雎》。《關雎》言『窈窕淑女』,則是明言后妃之德也。惟《鵲巢》三章,皆不言夫人之德,如何?」曰:「鳩之為物,其性靜專無比,可藉以見夫人之德也。」時舉。

【纂疏】孔氏曰:「《月令》:『十二月,鵲始巢。』」鄭氏曰:「冬至架之,春乃成。」嚴氏曰:「開户向太一背太歲[3]。」孔氏曰:「鳩,鳲鳩,秸鞠,布穀也。」歐陽氏曰:「今所謂布穀、戴勝者,與鳩絶異,惟今人直謂之鳩者,拙鳥也,不能作巢,多在屋瓦間,或於樹上架構樹枝,初不成巢,便以生子,往往墜雛。鵲作巢甚堅,既生雛散飛則棄去,容有鳩來處彼空巢。」張氏曰:「鵲巢鳩居,未必有此理,止取二物為喻。」呂氏曰:「但取鳩不自巢,居鵲之成巢,非取鵲之強而不淫,亦非取鳩有均養之德。」張氏曰:「惟其能靜專而端然享之,是乃夫人之德。有所作為,則非婦道矣。」

維鵲有巢,維鳩方之。之子于歸,百兩將之。

興也。方,有之也。將,送也。

【纂疏】黄氏曰:「將,只是『將其厚意』之將。」

維鵲有巢,維鳩盈之。之子于歸,百兩成之。

興也。盈,滿也。謂衆媵姪娣之多。成,成其禮也

同类推荐
  • 唐伯虎集

    唐伯虎集

    本书精选唐伯虎诗、词 。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又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出身于商人家庭。他不仅长于绘画,文学上亦富有成就。画与沈石田、文徵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诗词曲赋与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中四才子)。唐伯虎的一生,可分为四个阶段。
  •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黄庭外景经:道家内修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寿世长生之妙典”(国学网原版点注,傅刚审定)

    黄庭外景经:道家内修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寿世长生之妙典”(国学网原版点注,傅刚审定)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太上黄庭外景玉经」。参校版本:一、《云笈七签》所收务成子注本。二、《修真十书》梁丘子注本。三、《道藏辑要》尾集二蒋国祚注本(简称蒋本)。
  • 三言二拍精编(第四册)

    三言二拍精编(第四册)

    《三言二拍精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话本、拟话本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背的,而且其中的许多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 一本书通晓国学

    一本书通晓国学

    《一本书通晓国学》是一本辅助广大年轻国学爱好者初入国学之门的书籍,将浩瀚无穷的国学知识融入到一个又一个颇有趣味的小故事中,既涉及品性修为方面的启发,也有处世方圆技巧的渗透,还包含有为学重孝理念的传达,覆盖面广,可读性强,旨在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国学、认识国学并在领略国学精华魅力的同时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所启发。国学是古老文化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和中华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递的瑰宝。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本书中学有所得,感受到国学精华的滋养。本书由苏陌编著。
热门推荐
  • 胡适:如今我们回来了

    胡适:如今我们回来了

    这是胡适一九一七年三月八日写在日记上的一段话。注明是《伊利亚特》第十八章第125行。他不是直接从该书中摘录的。日记中说,英国十九世纪的宗教改良运动未起时,其未来的领袖纽曼(Newman)、傅鲁得(Froude)、客白儿(Keble)诸人久以改良宗教相期许。三人将其所作的宗教诗歌合为一集,纽曼取荷马诗中这句话题其上。其意若曰:“如今我们回来,你们请看分晓罢。”日记中又说,此亦可作吾辈留学生之先锋旗也。多年后,胡适又一次重译这句话时,作了稍许的改动。
  • 娘子是朵黑莲花

    娘子是朵黑莲花

    有人告诉罗佳筝,她生活在一本书中,本来是书中的女主角,可嫡女女配被人穿越,将要取代她,成为天选之女,而她会失去一切!罗佳筝只当那人疯了,胡言乱语。
  • 神级融合外挂

    神级融合外挂

    我路人王,就算被小怪砍死,一级不升,也绝对不使用外挂!哎呀卧槽,外挂真好用,再来一发融合……奇葩的玩家遇到了奇葩的外挂,整个游戏的画风都不正常了。---------------------书友群:707141101
  • 带着工厂到大明

    带着工厂到大明

    带着工业园穿越明末1640,反了,清初?不存在的!从连年灾荒饥民遍地到富民强兵,建立自己的工业帝国,开启大航海,用绝对的工业领先和军事优势雄霸全球。PS:本书架空类小说,可以视作平行世界的故事,请不要当做正史!
  •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中讲述的马球,古称击鞠,即骑马打球,是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在我国唐朝时期,马球运动非常流行,从宫廷到民间 都有广泛的开展。唐以后,马球运动不断发展演变,走向衰落,却同时向周边地区不断传播,甚至传向海外,成为今天的马球运动。
  • 娘亲来自现代

    娘亲来自现代

    她来自现代,却多了一个莫名身份的儿子……在这古代之中,她的姓氏与皇家重叠,弄得她必须得‘隐姓’……算了,不就是不说自己的姓氏吗?到时候就说自己叫什么名儿不就行了嘛~可是,连名字都跟皇家犯了冲!这,她还得‘埋名’呀……----“娘亲,我叫啥名字?”某个一脸单纯实际腹黑的小鬼问道。“你啊,好像是叫……”韩金凤犹豫了半天,她儿子到底叫啥嘞?“叫啥……”一群‘衣冠禽兽’在一旁等着答案。只要知道了这小娃姓甚名谁,说不定就能够找到他爹,然后……请君休妻!他(们)好接收啊……等了N久之后,韩金凤一拍大脑,这才对着自家儿子说道:“儿子啊!我决定了,你就跟我一样……叫韦卓!”“砰!”一群人跌倒不起。
  • 绝色男修皆炉顶

    绝色男修皆炉顶

    一觉醒来,来到神异莫测的修仙世界,但却成了一个被抛弃的炮灰正道女修士……幸好有俊男仙灵图在手,内蕴空间,每吸收一名俊男的阳元,就能提升功能,凑齐三十六位顶级美男,将会成为真正的仙器!为了在残酷的修仙世界生存下来,某女决定丢掉节操,坑蒙拐骗,偷取美男的真心,夺取阳元……炮灰终有逆袭时,只为成仙渡长生!
  • 将门遗孤之嫡女无罪

    将门遗孤之嫡女无罪

    削他,削!削!削!明明是贱男一枚,却喜欢装清冷,装可爱。抚宁侯嫡女乔凝性温婉、貌倾城、重情义,却碰到极品渣男。什么?渣男,“姑娘,你的唇好甜。”某女飞起一脚,踢中要害,让某男变太监。某男勾起唇角,捏住眼前巴掌大的小脸,欺身上前。想逃,也看她有没有那能耐。
  • 古代悠闲生活

    古代悠闲生活

    莫名其妙的穿越到古代,和哥哥相依为命。平时种花养草,过上悠闲的日子。
  • 和莉莉一起跳舞的七个夜晚

    和莉莉一起跳舞的七个夜晚

    青年孔菲斯1912年乘坐海船从美国抵达漂来。麦边逊饭店主人埃利斯、日本军官高桥、俄国流民娜塔莎姐妹、美国少女珍妮、新派文人邵介惠、大买办邵三卿、革命者蒋桂芳和汪德龄、黑帮头子顾金坤、底层流民席路生……这是一群光怪陆离的众生相。青年孔菲斯与他们一起,见证着中国漂来这个东方巴黎在1912年帝制结束到1945年国内战争开始之间的悲欢历史。在这座海内外各色人等汇聚的中国城市遇到了梦中的姑娘,两个年轻人互生好感。但好景不长,两人随同众人庆祝革命者的婚礼时,内讧爆发。孔菲斯的心上人在逃亡过程中中枪死去。孔菲斯相信莉莉没有死去。他不能忘记和莉莉跳舞的七个夜晚,他开始了寻找莉莉的漫长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