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65100000008

第8章 系史传承(5)

1990年春,国家教委进行“全国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工作,我和张公武提交的“北京师大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研究的设计与实践”论文,获优秀成果二等奖。这是对80年代北京师大与省(市)教研室、北师大附校等实验单位团结协作、连续十年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成效的肯定。

1990—1991年,七个“编委会”紧跟中央领导指示精神,在新编教材中增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艰苦创业教育、中国近代、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经中、小学教材政治学科审查委员会审查,同意供各省市继续选择试用。

1992年初,国家教委反复修订《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教学大纲》后,印发了《全日制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试用稿)》,在整体性、科学性、教育性以及对教学的指导作用方面都有改进。这时,七个“编委会”都完成了改革实验报告。天津市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试验教材编审委员会在报告中明确地说:“回顾走过的历程,我们认为这场改革,方向是正确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领导最为重视,投入的力量最大,发动的面最广,时间持续最长,影响面最深,成绩最为显著的一次改革。”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在全国性会议讲话中指出:“这七套教材比过去有了很大进步,许多教材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985年8月—1992年3月,在党的领导下,全国有计划、有步骤开展的思想政治课“结构体系”、“教材多样化”、“教法、考法的改进”、“培训多途径”、“中学德育诸渠道的配合”、“高师政治教育专业改革”等方面的配套改革实验,动员了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局的领导与大学、中学政治理论教师的力量相结合,使新编的七套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教材不断完善,使用面扩大到全国中学。1992年3月,我与杨启楠主编的《思想政治课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出版,总结了这轮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工作的主要经验,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思考,明确了在正确的指导思想、原则、方针指引下,继续从事以思想政治课为主渠道的中学德育科学研究工作的努力方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的专家组验收这项国家重点课题研究成果的鉴定意见认为:“所做工作,在许多方面有开拓性的贡献,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三、继续承担以思想政治课为主渠道的中学德育研究(1992-2006年)

1992年春,国家教委进行机构调整,中小学思想政治教材研究中心与有关单位合并,我调回北京师大。当时中学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的工作在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进展良好。如1993年,《思想政治课教学》月刊年发行量已逾百万份。7月,我主持召开第八次编委会时,很多党政负责同志到会指导。

在编委会议上,方福康校长致辞后,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讲话说:“这份刊物办得很好,是全国广大政治教师的良师益友。希望得到方校长、杨校长一如既往的关心和帮助,使这份刊物能继续办好。”并提出改进月刊的建议。

又如1994年6月,第14届中学政治课骨干教师进修班结业前,我们请基础教育司王文湛司长到班上传达改革开放后刚闭幕的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他传达时强调了贯彻江泽民提出“要通过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使各级各类学校的政治课上得更好”的指示,学员很受鼓舞。再如1994年7月,中国教育学会要求中学政治课教学研究会扩大研究范围,筹建中学德育专业委员会。10月7日在京召开成立大会,中宣部、国家教委、中国教育学会的负责同志徐惟诚、柳斌、张承先、张大中、林炎志等都到会讲话,指导今后“要理直气壮地进行德育”,“使德育工作成为整个学校教育的灵魂”。到会代表推选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陶西平为德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我继续担任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该会秘书处仍设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社。这是开展全国性的中学德育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10月,学校领导决定中学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并入哲学系。我当时已年过65岁,于10月办理了退休,但对长期思想政治课改革有着浓厚的真情、兴趣与责任心,乐于继续承担科研任务。在1992年3月-2006年12月,我们扩大了完成“七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的队伍,以十几个省市参加了课题研究的单位为骨干,并与中国教育学会中学德育专业委员会协作,又先后承担和完成全国教育科学“八五”、“九五”、“十五”规划三个教育部重点研究课题的任务。这三个课题对中学德育研究的视野和范围逐步扩大和深入。

1992年3月-1996年4月,我们科研团队完成了“八五”规划的“提高中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效研究”的任务。课题成果总结了全面抓好调整反映时代特点的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内容、便教利学的教材编写、启发引导的教学方式方法、重视提高素质的师资培训等方面取得实效的新思路,新方法。1996年5月-2000年7月,我们科研团队完成了“九五”规划的“面向21世纪中等学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对策的研究与实验”的任务。课题成果中总论部分汇集了关于正确认识我国德育形势与任务、德育研究的指导原则,中心和重点的理论思考,在分论部分收集了“关于重视转变教育观念,形成优良校风,改善学校育人环境”,“重视以科学理论常识武装青年,培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各科教学和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重视学工、学农等社会实践环节,加强德育基地建设”,“重视有效地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努力提高德育的实效性”等八个方面总结实践经验的论文,专家鉴定组认为这项成果“对于21世纪中学德育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这期间,我们还接受国家禁毒委的研究任务,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等单位协作,编制了青少年禁毒教育录像片《我们拒绝毒品》,该片获全国优秀教育音像制品一等奖。我曾在北京与美国德育工作者、在莫斯科与俄罗斯德育工作者的学术交流会上演示此录像片,反映良好。

2001-2006年12月,我和司锡龄、冷洪恩、李兆谊、王洪元、王淑珍、李春生、陈业彬、吴军、杜文艳、雷琳、刘芳、杨健儿等承担并完成的“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是:“深化德育改革,进一步提高中等学校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我们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我们党积累的思想道德建设重要经验的论述,联系京、沪、津、渝、吉、辽、鄂、粤、琼、桂、苏、浙、湘、赣、川、甘、宁、新十八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0多个实验单位子课题研究和专题研究取得成果过程的实际,并吸取古今中外德育工作经验,综合创新地形成了当前精心抓好中等学校德育工作六点相互联系的带规律性的认识:

1.新形势下,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加强管理,重视综合、整体改革,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全员、全面、全程培育“四有”公民。

2.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时俱进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进行德育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的创新和改进,使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与激发受教育者内在的兴趣和追求真理的愿望相结合,学以致用。

3.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深入地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独立地思考与判断种种社会现象,自觉地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4.开发、利用和整合课内外、校内外的各种德育资源,形成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一体化的合力,建设适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环境。

5.重视德育热点、难点问题的具体对策研究,知难而上,探讨措施,及早预防,综合治理,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6.有规划地加强教师培训机制,不断提高城乡教师的品德作风,专业理论、文化修养、科技知识、创新能力等素质,树立尊重、平等的教育观念,既尊重、关爱学生,又善于以科学理论魅力、教育智慧和良好思想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

这六点带规律性的认识是群众智慧创新的结晶。它和课题成果中介绍的关于“北京师大实验中学德育现代化的思考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以新的教育理念引领课程教材的改革”,“上海市中学思想政治课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武昌实验中学运用现代网络技术丰富和完善德育体系研究”,“湖北武穴市加强农村初中‘留守子女’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利用三峡工程地区德育资源,有效开展中学德育实践活动”,“宁夏银川三中加强环境道德教育培养具有环境道德意识的中学生”,“新疆中等学校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教育的思考”、“广西北海市七中论沿海开放城市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学校教育对策”、“坚持为‘三农’服务方向的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经验”、“以人为本,不断加强中学生毒品与艾滋病预防教育”,“北京市东城区教委整合和加强德育教师队伍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保证”等具有前瞻性研究的典型经验,对我们“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践行“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时,是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的。

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在哲学系、中学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与十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学德育工作者长期团结协作的历程,自己在党政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各地同志们热情支持下,群策群力地共同完成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六五”至“十五”期间连续研究的五个德育学科重点课题等任务,深感幸福而未虚度年华!

同类推荐
  • 假如这样生活

    假如这样生活

    本书深入浅出地讲述古今典籍及现实故事,展现深奥伟大的净土宗智慧,启迪人心。本书从揭示人生和生命的真相开始,介绍佛教对世界的认知,最后落脚到追求幸福人生、做好终极关怀、建设和谐社会。帮助快节奏生活中烦恼的现代人找到心灵的安宁和归宿。
  • 闲书闲话(采桑文丛·第二辑)

    闲书闲话(采桑文丛·第二辑)

    本书共收录文章33篇,多是作者写于近几年的书评。前六组《闲书闲话》是类似书话性质的短书评,记录阅读的感受和印象;后面有几篇外国小说评论,试图在印象概括的基础上作出解读;最后还有一篇评论出版家贝内特·瑟夫的自传,算是书人书事。
  • 满族小说与中华文化

    满族小说与中华文化

    本书将满族小说创作的总体业绩与满族历史上的民族文化流变相联系加以考量,与满族曾经普遍接受中原汉族文化而又注意葆有自己的审美特征相联系加以探究,在学术史上首度完整地对满族小说通盘成就做出梳理。本书旨在展示出满族小说与汉族小说的“同”和“异”;既要认定汉族文化给予满族小说创作的重要影响,也要看清满族小说创作与中原汉族文化的审美差异,从而阐释出满族小说创作回馈给中华文化的多重价值所在。
  • 春天巴士

    春天巴士

    本书内容是作者十年之间的诗歌选,以抒情为主,涵盖了亲情,爱情,友情中的各种细腻感受,主题多以生死,轮回,自由,传说为主,穿插现代人的情感状态和矛盾纠葛,最终指向人与人之间的珍重和内心的宁静。
  • 古文鉴赏辞典

    古文鉴赏辞典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阅读、理解古文,内容力求简明,疏通文义;译文以准确生动的语言翻译古文,用白话文向读者展示古文风貌;鉴赏则包含写作背景、内容、主要艺术手法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力求以简练、精要的艺术分析,解释文章内容、情蕴等。通过对古文的全方位解读,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和艺术情韵。
热门推荐
  • 王爷太能作

    王爷太能作

    谢家贤王没什么别的爱好,就喜欢没事给自己树立对手、培养敌人,仗着身份,用正大光明的理由,对她行丧心病狂之事!贤王德佑,奉赐天予,狗屁呢。一朝穿越,慕沉川险两身陨命,什么嫡姐庶妹,公主皇妃?抱歉,从前的那只小兔子早被那男人杀身诛心,现在的这只,可是会狐假虎威的小野猫。“你说我今天怎么对你才好?”“随便你,这一百日,都随你。”此时随谢家王爷为所欲为的慕沉川,又怎么料得到,百日后……
  • 蜜蜜宠婚,总裁老公药不停

    蜜蜜宠婚,总裁老公药不停

    和毫无人情,只手遮天的冷面厉少闪婚是什么感受?叶沁宝表示,传言什么的都是骗人的!说好的一年婚期互不干涉,一年后桥归桥路归路,某厉狐狸却一次两次招惹她?“厉晏川,你违约了,我要离婚!”可怜兮兮的叶沁宝选择爆发。却被厉狐狸压回去,“老婆,别离婚了,我赔你违约金吧。”唔好吧,有花不完的钱,还被人宠上天的感觉好像还不错?
  • 医疗:疾病克星(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医疗:疾病克星(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本书讲述的是药物与医疗技术发明发现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然而又令人着迷并展示伟大人性以及科学探索的故事。收集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研究轶事以及很多当今医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信息,将其一一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 禅机1957:苦难的祭坛

    禅机1957:苦难的祭坛

    本书将至少涉及两代知识分子,我想尽力全景式地写出这台大戏来,通过序曲至尾声,我们将会看到他们的喜怒哀乐、生离死别、升降沉浮,不过是命运经盘上的一次次轮回。这里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好人和坏人,也没有真正的侥幸者和发迹者,有的只是一片历经烟熏火燎、遍布断壁残垣的废墟,以及在这废墟里被理性的血泪渐渐浇灌出的人格的新芽……
  • 人生测试机

    人生测试机

    小欣莫名其妙地得到一个系统,然而并不能愉快地继续生活……居然要去测试别人的人生?系统:童嫂无欺~很简单的哦!小欣:什么鬼系统,居然让我去死?我不是女主吧?对吧?
  • CLARENCE

    CLARE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少年侠(守卫者系列1)

    少年侠(守卫者系列1)

    本书讲述刘秀、张布、朱甫和班骠四个结义兄弟,合力推翻了暴君的统治,但在朝廷奸臣的奸计挑拨下反目为仇,只有皇帝刘秀活到了最后。五年后,刘秀的次子刘阳私自出宫,途中遇上土匪,幸而被同龄少女张小龙出手相救……
  • 震撼欧洲的“小个子”:拿破仑

    震撼欧洲的“小个子”:拿破仑

    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读物。书中具体生动地记述了法国近代最伟大的人物拿破仑惊心动魄的一生。拿破仑由一名普通的下级军官,屡建战功,逐渐成为中级指挥官、军团总司令、终身执政,最后当上了法国皇帝。他称雄欧洲,远征埃及,多次打败强敌,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滑铁卢之战失败后,被流放孤岛,悲惨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书中还介绍了他个人生活中的一些趣事。
  • 天摧地陷:地震的防护与自救

    天摧地陷:地震的防护与自救

    本系列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灾害”、“火场危害”、“交通事故”、“水上安全”、“中毒与突发疾病”、“突发环境污染”等,书中主要针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灾害问题作了详细解答,并全面地介绍了防灾减灾的避险以及自救的知识。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我们衷心希望本书能够帮助青少年迅速掌握各种避险自救技能。"
  • 茶话人生

    茶话人生

    茶, 是中国的特产,中国人喜欢喝茶。中国喝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俗语说“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中最重要的七件物品,茶就位列其中,由此可见国人对茶的看重。茶,深深地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从日常饮食到养生保健、从品茶论道到以茶修身,茶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虽然日本也有茶道,但茶的真髓,从骨子里散发着中华文明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