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管理是指对学校非建筑物品所进行的管理。在学校中的物品除了建筑物以外,还有很多的其他非建筑物,如水、药品、食品以及一些其他的化学制剂等。水与食品是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到的一类物品,这些物品对学生的安全构成的威胁比较低,是属于偶发性的,但一旦水与食品的管理出现了安全问题以后,那么,对中小学生以及学校全体的教职员工的生命与健康的危害规模是非常巨大的。相对于水与食品而言,药品与化学制剂对中小学生的影响范围比较小,但其是属于易发性的,如果管理不善就很容易对学生的安全构成危害。
(二)无形管理的内容
学生的安全与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安全与健康,也包括心理安全与健康。所以,在保证学生的身体安全与健康的同时,也要积极地保护学生的心理安全与健康。无形管理就是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安全与健康进行管理的一种形式,它主要包括安全制度管理、安全技能管理以及安全意识与文化管理三种形式。
安全制度管理就是针对中小学校园安全所进行的建章立制的一种管理形式。制度管理包括学校外部的制度管理与学校内部的制度管理两个组成部分。学校外部制度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行政部门,而且还包括立法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就是学校外部制度管理的典型形式。爱生学校的制度管理主要侧重于学校的内部制度管理。学校内部的制度管理包括制度制订与实施两个方面。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应该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能与之相抵触。并且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既要有针对性与实效性,同时也要有全面性。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实施不仅是全校教职员工与学生的一项管理行为,而且也应该调动学校周边社区的群众,尤其是家长也参与到安全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来,努力做到处处有人盯防,事事有人关心,问题及早发现,发现及时处理,以切实地提高与保障爱生学校的校园安全。
安全技能管理是中小学校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危险排除技能以及紧急逃生技能两个方面。危险排除技能是指当危险存在的情况下,采取安全、科学的措施与办法进行有效排解的能力。危险的类型与种类的不同其排解的方式与方法也不同。根据危险源的不同可以把危险排解划分为场地危险排解、建筑危险排解、物品危险排解与化学制剂危险排解四种类型。根据排解的手段不同可以把危险排解划分为物理排解与化学排解两种类型。一些危险只有经过专业训练以后,才能够得以有效地排除,如火灾危险的排解、建筑危险的排解等。但大多数危险的排解只需要了解安全常识,经过简单的技能培养与训练后就能够得以有效地排解。紧急逃生技能是指在事故发生以后为保护自身的安全进行科学的保护与逃离事故现场的能力。如地震逃生技能、火灾逃生技能与水灾逃生技能等。
安全意识与文化管理是提高预防能力,避免危险事故与伤害发生的重要环节。安全意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危险与事故正确认知意识、危险与事故合理防范意识以及危险与事故正确解决意识三个方面。其中,对危险与事故能够进行正确认知是前提,能够形成合理的防范意识是保障,对危险与事故能够进行正确解决是关键。在营造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中这几个方面的意识都是不可或缺的。安全文化管理是指营造一个安全、健康校园文化环境的一种管理方式,其不仅指向学校的物质文化,而且也指向学校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管理是学校无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主要指的是无形的安全文化管理,即安全精神文化管理,如和谐人际关系管理、健康心态管理与安全符号管理等。
三、实现安全、健康与保护管理的主要原则与措施
(一)基本原则
1.预防性原则
安全、健康与保护工作应该以预防为主,这是安全、健康与保护工作的第一原则,也是首要原则。因此,应该把安全、健康与保护作为学校的一项常规工作来抓,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消除、早保护。学校应该多张贴一些安全和健康的警示标志,并且意外和伤害一旦发生,必须保证学生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2.权责对称原则
安全、健康与保护管理是学校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事关学生、全校教职员工的生命与健康,因此,这一工作的首要负责人应该是学校的校长,其他人拥有的权力难以承担这一责任。
3.网络化原则
安全、健康与保护管理组织应该是一个网络化系统,而不只仅仅是由学校几个领导组成的孤立的组织。在学校组织的每一层级中都应该有人专门对安全、健康与保护管理工作负责,每个人都应该是安全、健康与保护管理工作的责任承担者,都有义务维护校园安全,保护学生的安全与健康。所以,上到学校领导,下到年级组、班级都应该成立安全、健康与保护管理工作的领导小组,以为校园安全工作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
4.健全性原则
安全、健康与保护管理组织的设立必须健全,否则校园安全就可能会成为一句空话。在学校安全、健康与保护管理组织建设中,除了设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以外,还应该设立健康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这一小组除了要开展身体健康与卫生工作以外,还要开展心理健康与卫生工作。
5.实效性原则
安全、健康与保护管理组织应该根据任务解决与责任承担进行设立,而不应该把其当做应付上级检查的一种形式。安全、健康与保护管理组织设立的目的是实现校园安全、避免学生受到伤害,而不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
(二)主要措施
1.建立安全、健康与保护管理组织系统
安全、健康与保护管理组织系统的建立是实现校园安全,避免学生伤害产生的重要组织保障。当前,几乎在所有的学校中都建立了安全、健康与保护管理组织,但是,一些学校组织的建立存在较大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第一,组织设立形式化,即组织成立后很少根据安全需要自主性开展安全、健康与保护工作,组织的设立形同虚设。第二,组织设立单弱化。很多学校只是成立了由学校领导组成的安全、健康与保护管理领导小组,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组织网络体系。为确保学校的安全、健康与保护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展,就必须建立安全、健康与保护工作领导组织;安全、健康与保护执行组织;安全、健康与保护监督组织。
2.建立安全、健康与保护管理规章制度
学校应当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不得对中小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为此需要建立如下几方面的管理规章制度:第一,建立安全、健康与保护管理责任制度,以保障每项工作都能够由专人负责;第二,建立安全、健康与保护管理协调制度,以保障各个部分之间的安全、健康与保护能够及时沟通、相互配合;第三,建立安全、健康与保护工作监督与评价制度,以保障学校的安全、健康与保护工作能够得到经常的、定期性的检查与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解决。
3.加强安全、健康与保护知识与技能教育
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和青春期教育。定期聘请公安、消防、医疗与社区人员开展卫生、消防、治安与自我救助知识讲座,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学校应当根据需要,制订应对各种灾害、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预案,配备相应设施并进行必要的演练,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4.加强安全、健康与保护管理机制建设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设施、场所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安全、健康与保护管理工作应该以预防为主,为此,必须要建立相关方面的预防与保护机制。建立事故发生后的报警机制、事故发生后的及时救治机制以及安全、健康与保护工作的沟通与协调机制等。为更好地开展安全、健康与保护工作学校应该设立专门的医务室、心理健康咨询室、防火器材储备室,等等。
第四节参与与和谐
学校是由行政管理人员、教师与学生三类群体组成的组织机构。在学校组织运行与管理过程中,这三类群体的角色与职责定位是不同的。行政管理人员其主要职责是对学校的各项事务进行计划、组织、实施、指挥与控制。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学生的主要职责是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不断发展自己。实际上,这三类群体的角色与职责的划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某些情况下,为了更好地完成学校组织的目标,某一类群体都可以充当另外的两种角色,履行其相应的职责。教师与学生在学校管理与运行过程中,不仅仅是一个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角色与身份,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学校参与与和谐管理的管理者。
一、参与与和谐管理的意义
在学校管理中从儿童视角出发,通过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合作,促进儿童在校内外生活中积极参与,在学校内外形成“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的人际关系与积极氛围,可以有效地保证儿童权利的实现,为儿童营造一个快乐、轻松、和谐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具体来说,参与与和谐管理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一)实现与保障儿童权利的需要
儿童权利是人权。人权是个体作为一个人而言,在社会上所应该享有的最为基本的权利。人权的内容主要包括自由权、生命权、健康权、发展权与人格权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指出: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生命权、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与受教育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儿童出生在取得了一国国籍后,相应的就取得了这个国家的公民身份。任何一个国家的宪法,都对公民权利保障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儿童权利既是公民权,也是人权。儿童参与学校管理不仅是一种法制上的要求,更是一种保障儿童权利的需要。允许儿童参与学校管理,实现学校的和谐治理有利于保障与实现儿童的参与权,从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二)提升学校管理效能的需要
学校效能主要是由管理效能、教学效能与科研效能组成的,其最终是通过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来体现。学校管理效能的获得与提高除了需要学校强有力的领导以外,还需要学校成员的全体参与。根据学校管理参与的群体不同,可以把学校的参与管理划分为教师参与管理、学生参与管理、家长参与管理与社区参与管理四种形式。但是,在现实的学校管理实践中,学生参与管理经常被人们所忽视与淡忘,当人们谈及学校管理主体时,更多想到的是学校的领导、教师,很少会想到与谈及学生。学生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具有特殊的角色与意义。学生在学校管理过程中首先是一个被管理者,其次也是一个管理者;首先是一个被生产者,其次也是一个生产者。学校效能的提高是建立在全员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的基础之上,而允许全员参与到学校管理过程中来,是调动全员积极性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在学校管理与发展过程中,只有充分地调动教师、家长、学生与社区的积极性,才能够更好地保障与促进学校的发展。学生参与是学校参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校管理效能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