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66000000002

第2章 导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古老的华夏大地从此迈向了新纪元,中国教育发展也开启了崭新的航程。

新中国成立时,在全国大陆5亿总人口中,文盲比例高达80%以上,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左右,初中入学率仅为6%,每1万人口中,高中、大学在校生仅为8人和2人。[1]

经过60多年的不懈努力,新中国教育事业历经艰难曲折,取得了显著成就,彻底改变了中华民族教育水平极端落后的境况。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持和知识创新贡献,为中国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为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建设与曲折

教育救国,教育兴国,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的愿望和梦想。

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的基本方针,对旧中国教育制度实行了“坚决改造”,向工农敞开教育之门。[2]1951年,中央政府政务院公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确立了各级各类学校面向学龄人口、劳动人民、工农干部服务的途径,在实施正规学校教育的同时,开展大规模扫盲和工农干部文化补习教育。[3]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国家设立并且逐步扩大各种学校和其他文化教育机关,以保证公民享受这种权利。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法律形式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随着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中国开始了加快建立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步伐。

到60年代中期,中国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和半工半读教育共同发展,向各行各业输送了数以千万计具备科学文化素质基础的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

但是,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给中国教育带来严重损失,学校教学秩序混乱,教师成为备受打击的对象,青少年失去正常接受科学文化教育的机会,致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劳动力素质低下。年轻的共和国与世界之间本来正在缩小的差距,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间又被拉大了。

1978年,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份。这一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整个中国驶入了改革与发展的新航道。中国教育在历经风雨之后,开始走向一个春天。

二、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教育跨越式发展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十年,在国家的宏观部署下,教育开始被置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地位,全国学校步入正常教学的轨道,教师和知识分子逐渐恢复有尊严的社会地位,中小学教育重视普及和质量,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都焕发出蓬勃生机。国家确立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方针,积极推动教育结构调整,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不断为教育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但是,中国人口多,经济基础薄弱,地区、城乡之间发展很不平衡,贫困地区教育十分落后,90年代一幅题为“我要上学”的照片,曾经牵动无数中国人的心,照片里名叫苏明娟的女孩睁着大大的眼睛,代表了贫困山区孩子对上学的渴望。中国立法普及的义务教育制度,就是要使所有学龄儿童、少年能够走进学校,用知识去改变命运。

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作为新中国的教育基本法,对中国教育基本制度作出全面系统的规定,即国家实行学校教育制度、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制度、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学业证书制度、学位制度、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业已形成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体系,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逐步提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基础教育跃上新的台阶。在世纪之交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基础上,当前全国城乡已经全面实施免费九年制义务教育。2011年,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79%,初中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100.1%、84.0%,3~5岁儿童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62.3%,面向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进展顺利。[4]

——职业教育迅速发展,显著改善了新增劳动力结构和素质。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2205.33万人,约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48.89%。[5]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680.97万人。各级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为各行各业特别是制造业、服务业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培养了数以亿计较高素质劳动者和大批技能人才。[6]

——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进入国际通常所说的“大众化阶段”。中国高等教育规模跃居世界首位,2011年在学人数达到316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处于国际通常所说的“大众化阶段”[7]。一流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不断推进,形成了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高地,近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高校成果比例均超过一半,在社会科学研究立项和获奖成果中高达3/4;在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方面也作出突出贡献。

——继续教育不断推进,逐渐拓展多样化的学习途径。中国成功探索了包括函授、夜校、广播电视学校、网络教育、自学考试等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实用人才。广泛开展面向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转岗就业人员和在职职工的教育和培训,每年培训的各类人才和城乡劳动者稳定在1.5亿人次以上,为人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创造了多种有利的条件。

——教育体制改革有了突破进展,教育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各级各类教育的管理体制不断改进,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格局初步实现,地方政府及社会各界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得到更好发挥。素质教育理念进入国家基本政策范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更新取得实质性进展。基层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经验逐渐化为国家或地方政府的政策及法律法规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空前活跃,开创了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新局面。

——教育投入体制逐渐完善,财政性教育经费逐年增加。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和多渠道筹资的机制基本建立。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即将超2万亿元,比改革开放初期有了非常显著的增长。中国已跻身于世界上义务教育免费水平较高国家行列,在公办学校有20%的大学生和90%的中职学生得到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覆盖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旨在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的各项政策举措,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拥护。

综观新中国教育的历史性变化,中国人的教育梦想,已有一部分或者说具有基础性意义的部分变为了现实。目前中国20~59岁及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和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分别接近10年和13年,处于发展中国家较好水平。中国全民教育发展指数曾在124个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监测的国家中排第43位;在全球范围扫除文盲、减少贫困等方面,新中国教育为人类作出了杰出贡献。另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测算,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HDI,核心指标是大中小学入学率和成人识字率),从1950年的0.225提升到2010年的0.8左右,超过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教育差距。

尽管中国教育前进路上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障碍,但中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明显扩大了13亿人的学习机会,国民受教育程度提升到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中国总体上进入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21世纪开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历史征程

60多年风雨兼程,新中国教育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结束后,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10年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正式颁布,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8]的战略目标,对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任务和体制改革进行了全方位部署,发出了促进中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动员令,吹响了向人力资源强国进军的号角。

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教育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从实际国情出发,重视调动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正确处理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坚持分类指导、分区规划、分步实施,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和体制创新,认真借鉴国外经验但不照搬,从而成功地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历史昭示,新中国教育发展模式的形成,得益于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中华民族素有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古代教育同几千年华夏文明成为有机整体,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一优良文化传统在曲折中继承发展下来。来自亿万城乡家庭的旺盛教育需求,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教育事业得以适度超前而且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

站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门口,中国教育界深刻意识到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当今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发展迅速,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而中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处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的攻坚时期。作为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的发展中人口大国,人均GDP刚刚迈入5000美元门槛;除人力资源外,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正在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发展阶段,遇到传统产业优势减弱、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的严峻挑战。从全局看,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为此,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力争到2020年,中国能够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教育是千秋基业,是万世伟业,始终承载着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国家强盛的历史重任。中国政府、学校和社会正在努力构建符合基本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由衷希望拓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交流,积极促进各国教育相互借鉴;中国愿意由此学习借鉴国外一切有益的经验、理念和机制。

21世纪的中国教育,正在强国之路上不断开拓,奋勇前行。

[1]黄加佳.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事:扫除文盲(上)[N].北京日报,2009—06—18.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12/07/content_2304465.htm.

[3]《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686.

[4]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教育统计报告,2012—02—28:4~6.

[5]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教育统计报告,2012—02—28:7.

[6]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教育统计报告,2012—02—28:8~9.

[7]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教育统计报告,2012—02—28:8~9.

[8]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4.

同类推荐
  • 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再探讨

    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再探讨

    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历来备受重视,但是毋庸讳言,在几十年的教育实践中也出现过一些问题,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书就是致力于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研究的一本著作。书中通过系统清理、检讨、评估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深入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苏联的理想信念教育方面的经验教训,力争回归、尊奉教育的原旨、本真,寻找更有效的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方法。
  • 中国“超级”大学

    中国“超级”大学

    本书作者在十余年大学生与大学教师的生涯中,对当今中国大学的一应信息、数据和知识进行了横向对比、纵向解剖的综合分析和思考。在资料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上,充分体现了全面性、真实性、实用性、时新性,加上作者的简要精彩注评,相信能给高三即将高考的学生、大四即将考研的学生、研三即将考博的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很好的参考。
  • 教育七律

    教育七律

    《教育七律》是一本介绍、考察教育诸要素及教育与学习过程的经典之作,全书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七大重要因素。本书在1884年首次出版,此后一度被有志从事宗教教育的年轻人用做教科书,也被教会学校的教师用做实用手册,帮助很多人在教学事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 中国商人性格地图

    中国商人性格地图

    本书以华夏历史为脉络,炎黄地域为线索,深入解读站在商界前沿、处于事业高峰的商界达人的成功轨迹,剖析他们在创业守业、企业管理、商务谈判、社交处世、个性修养中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特点。从中,你可以了解商业往来各方,降低商业交易潜在成本,知己知彼,游刃有余。
  •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以“人文情怀、学术精神”为宗旨,以通识教育为主板,以文、史、哲、艺、政、经、法、社等学科为重点,陆续开设“大学讲堂”“博士开谭”“专题专论”“评书评人评事”“海外文摘”“网上撷英”以及“反馈与批评”等栏目。文章以栏目为单元,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政治、经济、法学、社会学为序次,举凡论文、散文、书评、随笔、讲演稿、谈话录等,文体不拘,文风不限。编者诚心虔志,企盼有创见、有发现、有风骨、有格调之文章,希望与同仁同道共同开拓一片中国大学生喜闻乐见的通识天地与文化乐园。
热门推荐
  • 冥界双生妃:太子别无礼

    冥界双生妃:太子别无礼

    她只是冥界曼珠沙华花丛中的一朵,却不自量力恋上了那转身风华的天界太子。好嘛恋上了就恋上了,可是为毛线这太子没事拎了姐们下界历劫还硬是要收银家为徒?等等他不是才刚历劫回来吗又下界,这是闹哪样?于是,绯君幽带着自己的小宠物跟个跟屁虫一样跟在太子殿下的身后奋力前行,无奈太子殿下一个转身她有眼没看路直接撞了上去,太子殿下圈住她一双眼睛黑不见底:“你在想什么这么入神?”绯君幽抬眼看着这风华绝代的男子,心慌意乱表面却淡定道:“我在想,我恋你一生,你可爱我一时?”
  • 农门娇妻:恶女当道

    农门娇妻:恶女当道

    一眨眼,到了古怪落后的穷山村。而且还被人当货物一样买卖!让叶凡如何能忍?老虎不发威,你当老娘是病猫?看老娘一斗恶妇,再斗便宜恶婆母!三斗一家极品小叔姑子,四斗残废腹黑便宜相公!谁能告诉她,这家人就连小孩子战斗力也是杠杠滴?本以为便宜相公被自己征服,谁知道小三小四又齐上门!特么的,老娘绝对会亲手把你们都拍在泥里,捡也捡不起来。看现代恶女如何把恶女当道这四个字坐实的淋漓尽致~PS:新书三生三世:九幽皇妃武功被废,双眼被剜,她不认命。九幽河边,身死魂殇,她认了命却丢了心。她从地狱归来,索命人间,搅弄一国风云身边始终有一人助纣为虐。云萝:“欠我的,我自己来收,我欠的,这世上只有一人。”看着面前的人,手中断剑泣血,云萝眉眼带笑道。她以为,人死如灯灭,后来才知,生死不由命。
  • 快思考慢思考

    快思考慢思考

    身处一个快速经济发展的时代,在纷纷扰扰的世界中,我们如何能多一份理性的思考。
  • 网王之沐影光华

    网王之沐影光华

    女主角苍野淅木与王子们有一个共同喜爱的运动—网球,也是网球让他们相互认识。朋友们的支持和帮助使得苍野淅木在网球之路上越走越远,依靠她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她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网坛的奇迹。奇迹的背后却又隐藏着艰辛,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毛虫要破茧而出才能蜕变成为蝴蝶,蝴蝶要不断地振翅追寻着它的梦想。无论是谁,都要走过一条不同寻常的沥青路。
  • 总有一天我会遇见你(会撒娇的女人最好命系列)

    总有一天我会遇见你(会撒娇的女人最好命系列)

    单身女孩在背叛、劈腿横行的年代,你该如何寻找真爱?孤单,是你自找的;美好姻缘,也是你自找的。单身再快乐,永远无法取代相爱的幸福……你可以不要男人,自信地走完人生;你可以不要家累,享受时尚和品味;你可以不受拘束,高喊自由万岁。然而,你永远无法用单身的快乐,来取代两人相爱时的幸福和甜美。你不是注定孤独,只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每个女人都有终结孤单的权利,却不见得都懂得如何拥抱幸福。看清爱情的现实面,别跟幸福呕气,做一个快乐的好命女。
  • 异界之魔武大帝

    异界之魔武大帝

    一个武技横行,魔法飘飞的世界,一次倒霉的机会,被车撞倒的林枫,穿越来到了这样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战气和魔法并行的世界,附身到一个刚刚身死的将军之子上。看林枫如何凭借着妖孽般的头脑,过人的战气,魔法天赋,纵横于天地间,面临即将支离破碎的将军世家,他将如何将其带往巅峰。
  •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芻尼毗奈耶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芻尼毗奈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娘娘她嫌龙袍不舒服

    娘娘她嫌龙袍不舒服

    有一天,全体大臣实在受不了了,纷纷上书皇后娘娘沈倾然。“娘娘诶,陛下已经一个月没见人影了,不然您老替陛下上一次早朝吧!”沈倾然微微一笑,“不了,那龙袍穿着不舒服,本宫不想穿。”这一局,沈倾然!完胜!!
  • 时光故事

    时光故事

    窣利语古老的率利文很简单,只有二十多个字母,由这二十多个字母排列组合,推演派生,就产生了广泛丰富的词汇。窣利文的字母来源于阿拉米字母。阿拉米字母有22个,窣利文借用了其中17个。窣利文的书写有3种变体:萨秣建体、佛经体和草体。书写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从右向左横写,一种是从上向下竖。两种书写的率利文都典雅庄严。率利文相传由神灵所授,传习这种文字的人都能够和神灵相通。
  • 嫡女无敌

    嫡女无敌

    她前世懦弱善良,却落了个残暴好色的恶名,不仅被至亲之人背叛,还被情郎废去双腿,十指穿钉,最后抱着爹的头颅惨死在火海中。得老天垂蒙,她竟重生一遭。这一世,她依然容颜倾城,却不再心软退让,那些背叛伤害过她的人,统统都要付出代价!即使手上沾满鲜血,她也要踏上这条荆棘之路!她残暴?那就残暴给那些人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