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扩大优质资源诸多因素中最关键的师资力量。第一,数量问题。总的来说师生比还存在两个问题。城市与农村的师生比不完全一样;师生比过高,导致大班额问题不能完全得到解决。此外,突出问题是幼儿师资不足,现在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在抓学前教育,要加强幼儿师资建设。第二,从质量上讲,要全面提高教师队伍质量。一是抓师德建设。尽管社会由各个群体组成,但教师是最重要的群体之一,道德要求也不一样。教师要具有奉献精神。对教师的要求,有别于其他社会成员,奉献精神是教育的明显特征。教师道德要立于社会的顶端,教师与医生的道德不能滑坡,否则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道德滑坡。教师是培养人的,是社会文明的传播者,要传播整个社会的道德和价值。因此,每年师资培训、师德年和规范教师行为活动中,师德建设都放在第一位。二是要抓好业务。当前对教师培训的重视已经提高到历史的高峰,国培计划、省培计划、远程教育等,要让培训常态化。三是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开展各种奖惩制度,激发教师的活力。
当个好校长——略谈校长的示范和管理
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教育家,是《纲要》提出的新战略目标。如何培养一批富于职业理想、勤于学习、具有人格魅力、善于管理的校长是教师队伍建设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一、校长要富于职业理想
一是要有博爱精神,做到“有教无类”,不挑剔学生的出身、相貌、性格和天资,真心地爱每一个学生,而不是只喜爱能给自己和学校争所谓名声和荣誉的学生。春秋时期,鲁国的贵族南郭惠子对孔子收徒不讲门第,不问出身的做法看不惯,对子贡说:“你老师门下的人太芜杂了吧。”子贡回敬说:“老师品行端正,想来的不拒绝,想走的不阻挡,就像良医门前病人多一样,所以,我老师门下的人才这么复杂。”二是对一切事情的选择和判断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教师的评价要取决于教师教书育人的态度和水平,保证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三是要把学校的一切都变为教育的资源,让自己和教师的一言一行,让学校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一角一景都体现出教育理念,在某种意义上,学校是校长理念的物化,学校是校长的化身,校长做任何事情绝不可只图省心省事甚至急功近利,而是要精益求精。四是要做到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校长要把自己的理想变成每一天的具体的努力,把日常工作与理想追求融为一体,不因困难、挫折、寂寞、误解、名利而动摇。五是以制度管学校,以优良的校园文化熏陶学校,如此,便能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因为制度是永久的,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
二、校长要勤于学习
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世人应如此,作为知识和智慧的化身的教师尤其是校长更应如此。学习是一切进步的先导,不学习是一切落后的根源。清代学者王夫之也说“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说的是一个人“才干因使用而增长,思维因深入而不致枯竭”。一个人不读书、不学习,思维就会迟钝、僵化,素质就不会提高,终究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校长的学习不是一时的,而是一世的,即我们所讲的终身学习。有的新校长在岗位上烧过三把火后,就觉得当校长不过如此,就不注重学习了;有些校长年龄大点、任职时间长点,就以为船到码头车到站而没有学习必要了;有的校长总是强调没有学习时间,而不知道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如鲁迅先生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了。”读书学习对于校长来说,既是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小雨半畦春种药,寒灯一盏夜修书”,学习固然寂寞,但这种寂寞是美丽的。一个人、一个校长学习不学习是不一样的,内在的修养会外化为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不注重学习的校长,平时讲得多是些模棱两可的含糊话,缺乏新意的陈旧话,人云亦云的重复话,不解决问题的原则话,不懂装懂的外行话。校长们如果不学政策,不学业务,不学新知识,久而久之与师生也就无共同语言了,这样的校长又怎么领导好一所学校呢。从严格意义上,不学习的校长已经不再是一位校长了。所以,校长的学习务必要持之以恒。
三、校长要有人格魅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格的力量也是无穷的。校长的榜样作用、人格力量是决定教师向背的关键因素。校长要以道德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感染和影响教师。讲到道德,我想把话题展开一些。有的老师问,社会有各类群体,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师德呢。我是这样认为的,维系社会稳定和规范人们行为的有法律和道德,法律多是外在的,是他律,是强制的;道德多体现为内在的,是自律。二者相辅相成。在道德范畴,教师道德尤为重要,这是由教师特定的社会角色决定的,因为教师是人类文明火炬的传递者,肩负教书育人的使命,教师道德应是社会道德的表率,教师应是社会道德的引领者。教师道德滑坡将会给社会道德带来灾难性的创伤。正是基于这一点,无论政府、社会和教育都永远高扬加强师德建设的旗帜。鉴于此,教师要自觉成为社会道德建设的先行者,为社会道德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而为政于教师和学生云集的学校的校长,更要修炼身心,磨炼人格,做到道德情操高尚,言行举止文明,生活作风正派,只有这样才能影响和凝聚周围的教师。相反,如果一个校长不尊重教师,不干实事,作风浮夸,甚至打牌赌博,违法乱纪,就无法凝聚教师,更无法管理好学校。因此校长一定要有人格魅力。
四、校长要善于管理
育好人才的关键在于治理好学校。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校长必须善于管理。一是要做到知人善任,要深入到教学一线,多了解、多沟通,慧眼识人,大胆用人。二是要民主决策,要把师生们的智慧集中起来,把校长负责制和集体领导、民主决策有机统一起来,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有关学校发展的重大决策,使决策的执行者尽量成为决策的参与者,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共赢。三是要以人为本。只有以人为本,才能使学校人才辈出、事业持续发展。校长的管理还要精细化,知人善任,善于激励不同个性、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年龄阶段教师的积极性,做到管理要管人、管人要管心、管心要关心、关心要真心。
五、校长作用重大、使命光荣
校长们不要把校长仅仅作为职务,更要把它当作一种职业,一项事业,当一名真正合格的、优秀的学校校长,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制度下的教师激励机制的研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已经进入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新阶段。完成新阶段的新任务,实现新阶段的新目标,必须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依法保障教师工资待遇,建立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良好机制,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基础性工程。2008年12月,国务院第41次常务会议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率先实施绩效工资制度。这一制度的推行对于依法保障教师收入水平,建立、健全教师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建立、健全教师竞争激励机制,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激发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书育人事业,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具有重大意义。
一、率先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制度,进一步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特殊背景条件下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2008年,我国正面临较大经济困难,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日渐加深,我国经济受到较大冲击,财政税收增幅降低,同年又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南方冰雪、汶川大地震等特大自然灾害。在这种困难条件和其他事业单位尚未实施绩效工资的情况下,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率先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政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坚强决心,体现了对广大教师的亲切关怀。
近3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取得突破性进展。安徽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工作,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门听取了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工作会议精神和我省贯彻意见的汇报,及时召开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电视电话会议,对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工作进行统一部署。省有关部门密切协作,通力配合,切实抓好落实。截至2010年2月底,安徽省17个省辖市和105个县(区)所属义务教育学校及省直单位所属13443所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的实施,依法保障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工资水平,同时建立了随公务员规范后的津贴和补贴同步、同幅度调整的长效机制,这使教师收入水平从根本上得到有效保障。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的率先实施,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荣誉感,增强了教师职业吸引力和竞争力,极大地推动了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使教师越来越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二、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有效促进了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在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是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基本工资之外设置绩效工资,将其作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了体现事业单位的特点,促进搞活内部分配,使工作人员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相联系,增强工资的激励功能,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事业更好发展。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不仅要依法保障教师的总体收入水平,更为关键的是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将有效促进教育人事制度不断深入。
1.转变了思想观念。随着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实现了教育事权、财权、人权的相统一,使县域内的教师资源可以统筹,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分配领域习惯于“大锅饭”、搞平均主义的观念依然存在,似乎这样比较公平,便于操作,也不易产生矛盾。但这种做法的结果,就是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不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不利于促进教师的成长,也不利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不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积极引导校长和教师统一思想、转变观念,使每位校长和教师深刻认识这项改革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为实施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奠定扎实的基础。
2.建立了分配激励机制。实施绩效工资,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作出突出贡献的其他工作人员倾斜,按照教师的岗位职责、工作量和实绩与贡献适当拉开分配差距,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功能,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3.发挥了教师的主人翁作用。按照国家文件规定,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其中奖励性绩效工资在核定的总量内由学校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办法,在绩效考核的基础上自主分配。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徽省教育厅出台了的实施意见,各市、县教育局出台了实施办法,每所学校应按照上级文件精神,从学校实际出发,认真制定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办法的制定,要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广泛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并经教代会讨论认可,绩效考核结果和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要在学校公示。广大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真正参与到制度建设和实施工作中,把实施办法研究制定过程作为集中群众智慧、进行政策宣传、统一思想认识的过程,真正使教职工理解、支持、参与、监督实施工作,发挥了广大教职工的主任广大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真正参与到制度建设和实施工作中,把实施办法研究制定过程作为集中群众智慧、进行政策宣传、统一思想认识的过程,真正使教职工理解、支持、参与、监督实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