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67200000015

第15章 政策与制度问题研讨(14)

(二)罪刑法定原则

罪刑法定主义,系相对于罪刑擅断主义而言。所谓罪刑擅断主义,乃在法律上不以明文预定犯罪与刑罚,而关于何种行为构成犯罪,对之应科处如何之刑罚,均由国家元首或裁判官任意判定之制度。在此制度下,如裁判官才德兼备,或能作出公平适当之裁判;若裁判官恣意裁判,非但人民无所适从,人权亦失保障。

当代刑法最重要的精神,首推罪刑法定主义,因此各国之立法例,多以该原则为该国刑法第一条之规定。如前所述,在专制时代的欧洲大陆,刑法乃帝王统治人民之工具,何种行为构成犯罪,法律并无明文规定,而任由统治者依其个人喜怒哀乐决定罪刑,而形成罪刑擅断之现象,并致人民生活在严刑峻罚之恐怖下。直至十七八世纪之启蒙时代,刑事政策与刑法思潮受到启蒙哲学之影响,因而反对中古时代严刑峻罚之思潮,提出理性刑法的新主张。直至启蒙运动抬头,罪刑法定主义已与罪刑擅断主义形成相互对抗之局面,至19世纪拿破仑法典颁布后,罪刑法定原则已真正落实于欧洲。拿破仑时代结束后,各欧洲国家纷纷实行罪刑法定主义,此后罪刑法定主义便成为所有法制水平达一定程度以上国家之共通刑事法原则,为法治精神之实质体现。

罪刑法定亦成为法国大革命之政治主张,公元1789年之《法国人权宣言》第8条即基于此政治主张,而规定“任何人非依犯罪前已制定公布,且经合法适用之法律,不得处罚之”。之后制定于公元1810年之法国刑法法典即基于人权宣言之主张,而将罪刑法定原则规定于其中,自此罪刑法定原则已有成文法之形式。其后德国刑法学者冯·费尔巴哈以法谚“无法律即无犯罪,无法律即无刑罚”描述罪刑法定原则,并于公元1813年制定之拜耶王国刑法法典中,纳入此项原则。由于前述法国刑法法典与拜耶王国刑法法典系19世纪欧陆法系各国刑法法典之主要范本,因而罪刑法定原则遂成为欧陆法系各国刑法遵循之重大原则。通常来说,罪刑法定主义系以下列三种思想为其理论基础:(1)自然法上天赋人权的思想,人权既由天赋,统治者自然不能横加剥夺,纵令有剥夺之必要,亦必须有明白的根据,适当的手续,这些根据和手续,载诸法律;法律的内容,无论为社会契约所明定(社会契约说),或议会所议决,要系出于人民的意思。(2)立法至上的思想,法治即以法律为治,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司法机关只能依照法律的规定,论罪科刑。(3)罪刑均衡论的思想,18世纪的学者如:卢梭、贝卡里亚等,均盛倡罪刑均衡论,以为犯人因犯罪所得的快感,应以因处罚所得的不快遏制之,犯罪和刑罚,应由法律明白规定,而后人人恍然于犯罪和刑罚的密切关系,以遏止犯罪的倾向。换言之,宪法保障人权的目标,乃构成刑法基本原则——罪刑法定主义。[6]

在现代宪法开始发展以前,罪刑法定主义之精神已不知不觉地蔓延到各国的刑事法律系统中,并逐渐地成为刑法领域之重要原则。美国《宪法》第1条第9节已明确规定“国会不得通过事后法”(U.S.Const.art.I,sec.9),以保障人民不受政府不合理的事后侵扰。另在Calder v.Bull(3Dall.386,1798)乙案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宣告了四种类型的事后法违反美国宪法的规定:(1)处罚已作成之行为或作成时无罪之行为之法律;(2)将已完成之犯罪罪质加重之法律;(3)将已完成之犯罪处罚加重之法律;(4)为了入人于罪而于事后缓和证据规则严厉性之法律。诚如美国开国元勋托马斯·杰弗逊所言:“即便部分州宪法未明文规定,在美国事后法之制定违反人民自然权利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因而事后法之禁止,也是内含于正当法律程序之概念中。[7]

所谓罪刑法定主义,乃犯罪与刑罚均以法律明文规定,非有法律明文之根据,不得定罪科刑之制度。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中最重要的一项原则,盖刑罚本质上剥夺法益,若任由审判者随己意而擅断,将严重地影响人民自由,亦有违法律维护公平正义之旨;也就是说,罪刑法定原则的意义是所犯的罪名与可能的刑罚等涉及人民重要权利的事项,必须要经由国会通过的法律规定,所以凡在刑法中未曾出现的罪名或刑罚种类都不能予以适用。举例来说,虽然有主张应可将在新加坡行之有年并令人闻之色变的鞭刑移植到台湾地区的刑法规定中,但是在鞭刑未立法明文化之前,法官并不能在判决书中将其作为裁判的内容。罪刑法定主义在学说上可区别为二:一为“绝对的罪刑法定主义”;二为“相对的罪刑法定主义”。前者对于犯罪与刑罚均为单一的规定,裁判官仅得就其法定罪刑而为宣告,毫无斟酌裁量之余地;后者对于犯罪采概括的规定,刑罚采选择的规定,裁判官在法定刑范围内,得为酌情量刑。盖罪刑绝对法定,固足以防止擅断,但犯罪情节千差万别,科刑而无伸缩衡量之余地,亦难期裁判之公允,且近代刑法之概念,趋向主观主义,刑罚之目的,重在改善,尤须注意犯罪者之主观性格,而为适当之量处。故现代各国刑法,均采相对的罪刑法定主义为原则,而以绝对罪刑法定主义为例外。[8]

自法国大革命以来,罪刑法定主义已成为不移之法则,并奉为刑法之最高原理,学者间亦多认罪刑法定主义乃宪法保障基本人权的重要手段。一般而言,罪刑法定主义之基本原则(内涵)如下。[9]

1.罪刑法定,刑法应以成文法为法源,习惯(法)不得为刑法之法源

刑法必须为成文法(包含:刑法法典、特别刑法法规、附属刑法法规、补充空白刑法法规之行政命令、判例与大法官解释),如以习惯(法)作为刑法而适用,不但有悖“刑法明确性”之精神,且使可否适用习惯法之定夺,操于裁判官之手,无异承认其有擅断之权,故必须排斥习惯刑法之适用。若刑法规范内容对受规范的人民而言不具可预见性者,则其规范之正当性基础将因而动摇。换言之,罪刑法定主义禁止借由不成文的习惯(法)创设刑罚与加重刑罚。

虽基于习惯法禁止原则,一般均否认习惯(法)得为刑法之法源,不过对于构成要件要素之解释与违法性之认定,例如:是否构成“业务”、是否达到“无自救能力”或是否足以评价为“无故”等,均有赖于社会惯行(习惯法)所承认之事实予以实质补充;依“最高法院”1958年台上字第1399号判例:“甘蔗田内白露笋尾梢,如果类同什草并无经济价值,且依当地农村习惯,任人采刈,即无构成窃盗罪之余地。”之说明,习惯(法)所承认之事实,仍具有补充刑法内容之作用。

2.罪刑均衡,否定绝对不定期刑之原则

罪刑法定主义要求“绝对确定法定刑”,其目的在于使法官适用法规时有明确标准,借以防止法官因其个人之好恶,而为擅断,保障个人之权利,因此绝对不定期刑与其精神相悖,故予否定。从而,刑罚权的种类与范围必须由法律明定,除非为法律所承认之刑罚种类,否则不得用以处罚犯罪。然而,虽此处仅要求“绝对确定法定刑”,惟“绝对不定期宣告刑”,仍与罪刑法定主义之原则相达。然而本诸教育刑理念以及刑罚个别化之要求,此原则亦承认相对不定期刑之原则。

3.刑法效力,不溯及既往之原则

刑法效力如能溯及于制定以前之行为,使人人有不虞之罚,与保障人权之旨,大相径庭,故罪刑法定主义排斥“事后刑法”,乃为当然之理,此即事前法的要求。换言之,除非有事前公布施行之法律存在,否则不能作为处罚犯罪的依据。

4.禁止类推解释之原则

类推解释者,对于法律无明文规定之事实,援引与行为性质最相类似之条文,而此附适用之谓。是项解释,近于擅断,刑法如可适用,则可罗织法无明文规定之行为,人之于罪,自与罪刑法定主义之原则相悖,故刑法不许类推解释。依释字第522号解释之阐释,刑罚系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且动辄剥夺人民生命、自由及财产权利之制裁手段,自应以严格之标准要求其规范内容之明确性,此即“罪刑法定主义”作为刑法规范基本原则之根本意义所在。虽然关于是否得借由类推适用做有利于行为人的解释,学说上尚有争论,惟基于严格法的要求,罪刑法定主义原仅在禁止以类推适用创设刑罚与加重刑罚,故多数见解认为得借由类推适用做有利于行为人的解释。

罪刑法定主义由此四项个别原则,共同产生刑法的保障功能,如果由现代法治国家的角度来思考,罪刑法定原则也被归属于宪政法治原则之一。此原则告诉我们,凡行为没有法律规定要处以刑罚,就不构成犯罪。既然不构成犯罪,则在任何情形之下,不得施以刑事处罚。换句话说,犯罪行为的法律构成要件及其法律效果,都必须以法律明确地加以规定,法律如果没有明文规定,则没有犯罪与刑罚可言。罪与刑明确规定在刑法条文内,使社会成员知道,自己做了什么行为会成立犯罪,而且会受到如何的处罚。因为明定国家刑罚权的范围,保障人民没犯罪时不受刑事追诉,即使犯罪也不受滥刑处罚,由此而产生刑法保障人权的功能。学说上无争议的是,前述四项原则的内涵适用于刑法分则的构成要件;不过该原则是否也适用在其他方面,例如其他一般的可罚性要件以及行为后果,则有争论。虽然罪刑法定主义存在适用范围的争论,但是由于罪刑法定原则的精神要旨,在于有利行为人的保护作用,因此唯有当立法与司法违反此原则,而使行为人处于不利的地位时,此原则才介入。反之,此原则并不阻止法官作有利于行为人的处理,例如有利行为人的类推或溯及地减轻刑罚。依其保护方向来看,明确性的要求与禁止溯及既往主要是针对立法者,制定刑法条文时有义务遵守。反之,禁止以习惯法与类推适用创设与加重刑罚,主要是针对法官而设。

(三)从轻原则

所谓刑法关于时之效力,乃指刑法在时间上之规范力而言,即其有效适用之期间。当刑法修正致出现新旧条文之刑度有轻重之别时,究应如何适用新旧条文,即为刑法第二条所欲处理之问题。按行为之准绳,存于行为当时之法令,以免不教而诛之虐,此实源自罪刑法定主义之基本原则。现行“刑法”第1条前段规定:“行为之处罚,以行为时之法律有明文规定者为限。”所以揭示“罪刑法定主义”与“法律不溯既往”之两大原则。不过刑法不溯既往之原则,亦非无例外。若行为后法律变更之结果,其罪刑与旧法相同,甚至轻于旧法,或不认其行为为犯罪者,则应适用新法,修正前“刑法”第2条第1项前段“行为后法律有变更者,适用裁判时之法律”之规定,将裁判时新法的效力适用至新法生效前之行为时,即为法律不溯及既往之例外。又关于非拘束人身自由之保安处分,依释字第471号解释之说明,因其与刑罚之性质不同,故新“刑法”第2条第2项规定,非拘束人身自由之保安处分适用裁判时之法律,故纵其行为发生在旧法时期,而裁判作成于新法施行以后,亦适用裁判时之法律。

法律不后及之原则系指在法律废止或停止其效力后,不适用已废止或已停止之法律之谓。刑法定有施行期间或解除条件者,于期间届满或条件成就,即失其效力;又在刑法未规定施行期间或解除条件的情形下,且新旧两法就同一事项皆有规定而刑罚不变,若依后法胜前法之原则,当援用新法,则旧法失其效力。旧“刑法”第2条第1项前段原规定:“行为后法律有变更者,适用裁判时之法律。”即为刑法不后及原则之适例。对于刑法不后及之原则,有两种例外:一为“限时法”,即法律本身规定有后及之效力,例如前述“九二一震灾重建暂行条例”第71条之规定;一为旧“刑法”第2条第1项但书:“但裁判前之法律有利于行为人者,适用最有利于行为人之法律。”此规定,例外适用已废止之法律。

惟鉴于“刑法”第2条第1项系以第1条为适用前提,遇有法律变更时若依旧刑法条文“行为后法律有变更者,适用裁判时之法律”(此即学说所谓之“从新原则”),似难以与第1条罪刑法定主义契合,而有悖于法律禁止溯及既往之疑虑。为贯彻上述法律禁止溯及既往原则之精神,新“刑法”第2条第1项遂修正为“行为后法律有变更者,适用行为时之法律。但行为后之法律有利于行为人者,适用最有利于行为人之法律。”自此“从新从轻”原则改为“从旧从轻”原则,刑法不后及原则反而成为一项例外,而其例外(刑法后及原则)反倒成为一项新刑法原则。惟不论采从旧从轻原则或从新从轻原则,于具体案例的刑罚适用并无太大区别(即改采从旧从新原则之结果,与现行之从新从轻原则相同),此部分修正仅为符合罪刑法定原则。[10]

同类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本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立法的同志撰写。本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法律文本及条文释义;第二部分,立法文件;第三部分,相关司法解释和行政法规。本书逐条对安全生产法进行了释解,并对实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特别提示。本书适于生产管理者、生产安全监督者、法律实务工作者阅读。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房屋征收与补偿

    房屋征收与补偿

    房屋是公民最重要的私有财产之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不断推进,由于公共利益需要而发生的城市房屋征收日益增多,城市房屋征收已经成为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
  • 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

    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法律知识宣讲》丛书之一。本书从实际出发,由浅入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密结合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法的法律知识,对该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了宣讲。通俗易懂、体例规范,在各个章节穿插了案例,有助于广大读者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
  • 个人合伙与纠纷处理

    个人合伙与纠纷处理

    本书以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真实案例、问题为出发点,有机结合《民法》《合伙企业法》等与相关条例和司法解释,采取了“宣讲要点”“典型案例”“专家评析”和“法条指引”的结构编写而成。既可以让读者了解一般的案件审判知识,又可以了解有一定深度的相关法理,内容层次循序渐进,易于理解和掌握。
热门推荐
  • 美人丞相:皇上,请淡定

    美人丞相:皇上,请淡定

    一场睡梦之中的穿越。从一个不得宠的丞相庶子,空有一身美貌却被人嗤笑。到言辞狠厉,只想报复报复丞相父亲的侍郎知府,审个案能够惹来顶级杀手。收个杀手做侍卫,救灾百姓身先士卒。成绩卓绝,一朝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左相。身在高处,心里不禁起了丝涟漪,被人陷害无所谓,被贬无所谓,落井下石更无所谓,也许能够学学苏轼吧。繁荣一地,偶尔插插江湖琐事,入冥教,她都一副随遇而安的样子,让人根本就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偶尔戏戏美女,或是捉弄捉弄身边美男,她是那么的淡定。她根本就不知道身边的人早已经为她倾心,而她依旧我行我素,淡漠如她。异国使臣来了,皇帝谋人却让她‘男扮女装’,迎接贵宾。当她再一次站在权力的顶峰,盛极一时,亲爱的娘亲却告诉她,她不是她的女儿,她只是她报复的一颗棋子。云依依不愿意相信,但也必须相信,眼睛一闭,倒在了大殿之前。而他们才知道他是她!沉睡醒来她忘记了一切,只知道自己从现在醒来,一切又将如何发展。她是否应该朝命定的方向走去,还是逃脱命运。半年失忆醒来,不入庙堂,入江湖,一场命运的相逢再一次展开。人生本就是一场阴谋,上天就是那个主谋人。PS:本文比较长,慢热型,希望喜欢的读者能够静下心来看哦。
  • 闪闪奇遇记四:土拨鼠先生

    闪闪奇遇记四:土拨鼠先生

    《闪闪奇遇记四:土拨鼠先生》因为一个普通的捕鼠夹,闪闪在睡梦中邂逅了土拨鼠先生,重新认识了土拨鼠的世界,当人类闪闪被土拨鼠法官残忍地定了罪,她也开始认识到人类曾经的残忍。
  • 爱美的小蜻蜓

    爱美的小蜻蜓

    本书是作者从近年来创作的作品中精选汇编而成的,适合青少年朋友阅读。这些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不仅引领你插上想象的翅膀,在美妙的文学世界里自由翱翔;还可以让你感悟到深刻的哲理,找到许多生活的答案。
  •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兵书,又称《吴孙子兵法》《孙子》。相传为春秋末吴国将军孙武所撰。它是世界公认的现存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全书共13篇。
  • 掀起变革的魔法师

    掀起变革的魔法师

    黎明纪某个早晨,阳光照耀的树荫下,导师蹲在我面前,伸手在地上抓起一把尘土。“世界并不是枯燥无味的,它可以很有趣。”他微微一笑,抓紧的拳头松开,黑色尘土犹如爆米花一样蓬松四散,从中跳出一只泥土小人落在地面,一边抖动着身上的灰尘,一边冲我弯腰行礼——“你好呀,可爱的小姑娘。”滑稽如小丑般的尖锐声音从小人口中发出,粗糙五官冲我挤眉弄眼。星辰破碎、纪元终结,新旧世界的轮回更替不知持续了多久,但我永远也忘不掉当时所发生的那个瞬间,它影响了我整个人生。——摘自《晨曦之子.序章》
  • 莫让时光付东流(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莫让时光付东流(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中华养生宝典(家庭健康生活)

    中华养生宝典(家庭健康生活)

    大病没有,小病不断;健康实在是不给力啊!那该怎么办?对,养生,这才是关键!可具体怎么做呢?注意什么呢?男人应该怎么养生?女人又该怎样养生?本书一一为你介绍,让你从此健康稳稳的!
  • 农门神医嫡妃

    农门神医嫡妃

    她是一个有实力能干的中药医生,跆拳道高手,一觉醒来后发现自己穿越了,而且还是一个未婚怀孕的身份不明的女子,寄人篱下,受尽白眼,终于把一双瘦小营养不良的龙凤胎生了下来。种桑养蚕开医馆,又当爹又当娘的带着孩子过日子。她的宗旨是有钱的抬着进来走着出去,没钱的抬着进来拖着出去。别说她黑心无良,她身怀六甲无路可走的时候谁可怜她。谁知道一时善心大发,从河边捡了一个身受重伤,但是帅气逼人,玉树临风的男子回去。本想着养养眼也不错,还可以帮忙烧火煮饭,上山采药。谁知道,那是一个腹黑男,居然收买她的儿女。合起来算计她到床上去。醒来后还一副委屈,大言不惭的道:“你,睡了,我,你要负责。”片段一:赵二婶看着不施粉黛艳压群芳的侄女,心里很是不舒服,道:“今儿个我们给你安排了和太守大人的公子相亲,你为啥吓走了大公子。还落得一个风卷残云,视食如命,肮胀不堪的骂名。”某侄女只是笑了笑:“二婶,我可是悉心打扮了才去和大公子见面的,奈何大公子就是看不上我这种千年老妖的摸样,再说了,我都是两个娃的娘了,还巴巴的跑去和大公子相亲,这本就是落下了笑话了。”“我可是好心好意为你寻得一门好亲事,嫁到太守府做姨娘那可不是人人都有的福分。”赵二婶带着愤愤不平和不甘道。“当真要是好福气,赵二婶怎么就不叫你家闺女去呢,那可是高门大户官家姨娘。我瞧着你家闺女更有姨娘命。”某男嬉笑道。赵二婶气的脸色发青:“不知好歹,有福不会享。装什么清高。不就是一个被人休了的下堂妇。”某女冷笑:“可是我这个下堂妇就是不愿意做一个玉臂千人枕,朱唇万人尝的官家小妾。”片段二:一大早某女娃沉着脸跑去找自己的双生弟弟,气呼呼的抱怨道:“爹爹最坏,明明昨晚轮到我跟阿娘睡的,可是今天早上起来,我就睡在自己的房间里了。阿娘已经不见踪影了。她们都说是我自己梦游走回来的。”她伸手挠挠头:“明明就是爹爹趁着我睡着了把我抱回来的。怎带这样的,连自己的亲生女儿也欺负,为了娘亲还真是不择手段。我心寒了。”双生弟弟瞄了一眼自己的姐姐,叹了口气:“你太大意了。一早就叫你要提防着爹爹,你就是不相信,现在吃亏了吧。想要得到娘亲的正视,你最好现在到爹爹的院子里去哭诉。”女娃不情愿的摇摇头:“娘亲说了一哭二闹三上吊那是小家子姑娘才会做的事情,我才不做,有失身份。”片段三:“你还好吗?”她冷笑一下道:“好,怎么会不好。”
  • 佛说不思议功德诸佛所护念经

    佛说不思议功德诸佛所护念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会教孩子吗(全集)

    你会教孩子吗(全集)

    本书从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让孩子带着兴趣去学习,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等角度,总结出100个要点,来阐述如何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