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67400000015

第15章 欧战前后国人的现代性反省(9)

其二,欧战打破了国人对西方文明的迷信。长期以来,人们视欧洲为自由、平等、博爱的故乡,对西方文明崇拜有加,但欧战之后,此种心态渐告消解。所以,卡拉克在《中国对于西方文明态度之转变》中说:“许多华人所奉为圭臬之西方文明,至此已觉悟其根基动摇。”[5]罗素也说:“他们对于我们的文明也抱有怀疑的态度。他们之中好几个人对我说,他们在1914年之前还不怎么怀疑,但‘大战’让他们觉得西方的生活方式中必定有缺陷。”[6]反省现代性恰为国人提供了一个新的思想支点,促进了后者对西方文明的反省。

其三,为民族主义高涨的产物。欧战前后,中国的民族民主运动空前高涨。这在文化上即表现为近代中国文化民族主义的突显。梁启超诸人提出“对西方求解放”的思想解放原则,主张民族自决,发展中国民族的新文化;尤其是梁漱溟径直提出“中国文化复兴”的口号,否定“西方文化中心”论,公然倡言世界文化的“东方化”,无疑都是在文化层面上,有力地彰显了国人高昂的民族主义。

但必须指出,也正是由于上述的机缘,时人皈依反省现代性,却没有步柏格森的后尘,径趋反对理性与神秘主义的误区。恕庵说:“理性者,人类所赖以生存者也”,为民族与人类的福祉,“决不能不依理性之作用,然必以知识导乎其先,而以道德循乎其后,则其效始章”。“善用之则可致强盛,不善用之则足召危亡。”[7]梁启超告诫张君劢,尊重直觉、自由意志是对的,但是“自由意志是要与理性相辅的”,[8]矫枉过正,轻蔑理性,却不可取。他不赞成“科学万能”论,并不等于反对科学;所以他出任中国科学社理事,不仅热心宣传科学,而且不惜以生命的代价为科学辩护。[9]这无疑都反映了时人皈依反省现代性中的理性精神。

国人反省现代性不仅构成了新文化运动有机的组成部分,而且显示了自己独特的价值。欧战正是发生在新文化运动期间,陈、胡诸人对于二者间的相互关系显然缺乏自觉。1919年初,《新潮》的《发刊旨趣书》说:国人对于当代思潮的变动,茫然不知天高地厚,端在于“不辨西土文化之美隆如彼”,不懂得“自觉其形秽”。它强调国人当知者有四事:“第一,今日世界文化,至于若何阶级?第二,现代思潮,本何趋向而行?第三,中国情状,去现代思潮辽阔之度如何?第四,以何方术,纳中国于思潮之轨?”[10]问题提得很尖锐,但遗憾的是,陈、胡诸人囿于崇拜西方文明的定势思维,恰恰于战后欧洲现代思潮的变动,少所措意,因而于中国新文化发展无法提出超越“西化”的新思路(***后转向马克思主义是另外问题)。所以,1918年9月陈独秀还在质问杜亚泉:“‘此次战争,使欧洲文明之权威,大生疑念’,此言果非梦呓乎?敢问。”次年初,甚至再次提出:“盖自欧战以来,科学社会政治,无一不有突飞之进步;乃谓为欧洲文明之权威,大生疑念,此非梦呓而何?”[11]胡适等则指斥梁启超诸人介绍西人正在反省自身文化并对东方文化表示敬意,乃是惑众之“谣言”、“夸大狂”和沉渣泛起的“中国人的傲慢心”;以及上述《新潮》仍在强调“西土文化之美隆如彼”、中国文化“枯槁如此”,显然都反映了这一点。相反,梁启超等反省现代性者,强调西方文化正面临深刻的危机,中国思想界当求独立,要确立发展中国民族新文化的“方针”,显然有力地拓展了国人的视野,使新文化运动的内涵愈趋深化。

说到底,反省现代性代表的同样是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究其本质正在于批判资本主义。梁启超诸人普遍关注西方社会劳资尖锐对立和工人阶级的悲惨命运,并对社会主义与俄国革命深表同情。同时,他们虽然主张藉提升精神生活以构建“合理的人生”,但也深感到不改革东西方现存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将陷于空谈。梁漱溟指出:“这种经济制度和我倡导的合理人生态度,根本冲突。在这种制度下,难得容我们本着合理的人生态度去走。”“只有根本改革这个制度,而后可行。”“这便是中国虽没有西洋从工业革新以来的那一回事,而经济制度的改正,依旧为问题的意义了。所以社会主义的倡说,在中国并不能算是无病呻吟。”[12]不难理解,此种反省现代性与“五四”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不仅不是对立的,而且实际上为后者作了必要的思想铺垫。

胡秋原先生曾谈道:“我们也不可低估当时(指五四时期——引者)中国人在智慧上的远见。中国人当时在西方人之前,由文化问题考虑中国乃至于世界问题。只是这问题过大,而我们已有知识不足,才徒劳无功的。”[13]所言十分深刻。是时国人反省现代性,视野远大,不限于中国,其终极关怀在于人类文明的命运。无论是陈嘉异讲“吾人之大任”,梁启超讲“中国人对于世界文明之大责任”,还是梁漱溟讲世界文化“三种路向”,无不皆然。他们主张通过对儒家人生智慧的现代转换,包括注重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个人与社会间的调谐和追求大同理想等,以建立“合理的人生”,借以疗治现代社会偏重物质文明、机械的人生观所带来的种种弊端;以及强调融合中西文化,以期创造人类共同的新文化,以为如若不然,人类第二次世界大战将难以避免;等等,显然又都大大超越了欧洲反省现代性的范围,表现出了东方文化特有的远见。胡秋原先生说,时人讨论的问题太大,而知识不足,未能真正解决问题,是对的;在今天反省现代性也仍是全球性的大课题,说明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就此以为“徒劳无功”,却不尽然。卡尔·博格斯说:“对现代性的攻击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积聚了力量,而且,今天似乎与历史力量的吸引力相吻合。这种攻击从波德莱尔和尼采延伸到阿尔托、海德格尔和当代后现代主义。”[14]从尼采的反省现代性到当今的后现代主义,一脉相承。欧战前后国人反省现代性所业已提出的问题与思想主张,许多在今天仍不失其合理性,是应当看到的。当代著名学者金开诚先生发出以下感叹,就说明了这一点:

我通过自己的人生阅历,深感随着现代物质文明的发展,人的任性与纵欲程度正呈现出攀升之势。中华传统文化的修身克己思想正是任性纵欲的对症良药。中华民族在这方面的独创性思维经验很应该在全世界传播与弘扬。[15]

无须讳言,时人反省现代性存在三大弱点:一是看到了反省现代性之意义是对的,但于其时中国推进现代化的当务之急所遇到的传统社会的阻力,则重视不够,因而与陈、胡主流派相较,其对旧思想旧文化的批判明显缺乏主动性与应有的力度;二是强调中国固有文化的自身价值也是对的,但仅仅将之归结为“走孔子之路”,“始终是想从中国固有的文化中创出一个新理学”,[16]却又失之简单化与理想化;三是仅满足于非理性主义的视野,于欧洲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十月革命的兴起所代表的新时代的方向,少所措意。对于这些,我们应从当时历史条件中去说明,无须苛求。这里正用得上上述梁漱溟的观点:在统一的新文化运动中,每一个思想派别都只能关注一个中心点,而略过了其他方面,故得失正不易言;而和而不同的结果,是推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缘此可知,长期以来将杜亚泉、梁启超、梁漱溟、张君劢、张东荪诸人与陈、胡诸人的分歧,说成是新旧之争,甚至于“是中国宗法封建社会思想与西洋工业资本社会思想的冲突”,[17]实为表象之见。反映辩证规律的历史真相是:20世纪初年,国人追求现代性与反省现代性并存,正构成了新文化运动的内在张力。

[1]转引自艾恺:《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9页。

[2][英]彼得·沃森:《20世纪思想史》,74页。

[3]行严:《欧洲最近思潮与吾人之觉悟》,载《东方杂志》,第14卷第12号,1917-12-15。

[4]张君劢:《张东荪〈思想与社会〉序》,载《东方杂志》,第40卷第17号,1944-09-15。

[5][美]卡拉克(Grover Clark):《中国对于西方文明态度之转变》,载《东方杂志》,第24卷第14号,1927-07-25。

[6][英]罗素:《中国问题》,152~153页。

[7]恕庵:《再论理性之势力》,载《东方杂志》,第10卷第11号,1914-05-01。

[8]梁启超:《人生观与科学》,见《饮冰室合集·文集》(40),25页。

[9]1926年梁启超因协和医院误诊,错割右肾,病情恶化,引起舆论哗然,致有“科学杀人”之说。梁却主动为科学与协和医院辩护,主张宽容,以促进中国医学的发展。

[10]新潮社:《发刊旨趣书》,载《新潮》,第1卷第1号,1919-01-01。

[11]陈独秀:《质问〈东方〉杂志记者》、《再质问〈东方〉杂志记者》,见《独秀文存》,188、223页。

[12]梁漱溟:《答胡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见《梁漱溟全集》,第4卷,738、739页。

[13]胡秋原:《评介“五四运动史”》,见周阳山编:《五四与中国》,252页,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1。

[14][美]卡尔·博格斯(Carl Boggs):《知识分子与现代性的危机》,李俊、蔡海榕译,225~226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15]金开诚:《中华传统文化的四个重要思想及其古为今用》,载《光明日报》,2006-11-02。

[16]张东荪:《现代的中国怎样要孔子》,转引自张耀南编:《知识与文化:张东荪文化论著辑要》,413页。

[17]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235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73。

同类推荐
  • 行走在民国(壹)

    行走在民国(壹)

    历史不应该是冰冷的,而应宛若一副展开的画卷,犹如《清明上河图》。本书充分展现出了小人物的生活与生存,带着我们深入到民国,去体会历史人物的一笑一颦、一饮一啄。历史每一次转折总会对生活造成冲击,即便是小小酒桌上,都能折射时代变迁。社会名流优雅闲适的同时,草根底层怎样在苦苦挣扎,百乐门一掷千金如何摆谱,黄包车夫为了抢生意彼此打架,帮会收取保护费有哪些潜规则……还原最真实的民国社会风貌。
  • 大明都督

    大明都督

    和魏忠贤称兄道弟,对天启指手画脚,对东林磨刀霍霍;保天启不死,建万世基业,斗东林,兴工商,扭转毛文龙的宿命开始,再经历一次他传奇而争议的一生。
  • 这里曾经是汉朝5

    这里曾经是汉朝5

    本书是该系列的第五部,书中从王莽夺权写起,到东汉班超等人征服西域为止。王莽积数十年功力,终于成功篡权,建立新朝。然而,这个史上最为著名的集儒家学术大师及理想主义者为一体的皇帝一登基,就掀起了狂热的复古主义,将国家推向了深渊。天下哗然,怨声四起,造反之声不绝于耳。刘氏宗族后裔以种田为业的刘秀,也加入了光复汉朝滚滚洪流,去寻找他那血腥的梦想。
  • 一本书揭秘王朝更替

    一本书揭秘王朝更替

    滚滚历史红尘,千古帝王叹息。本书用最新的历史观念和较全面的史料,集中描写每一个王朝灭失的故事。新奇、厚重、感怀、坦荡……给你不一样的阅读感受,带你走进历史,揭秘王朝更替的玄机、奥秘、传闻和真相!
  • 晚唐风之王的面具

    晚唐风之王的面具

    人们往往熟知秦皇汉武,精晓三国,向往大明,却又痴迷清风。然而,有多少人又曾真正倾心过那大唐末年一段可歌可泣、可悲可叹的故事?那一副副铮铮铁骨,一颗颗赤胆忠心;那一段段催人泪下的往事云烟,一场场震荡人心的智斗与血战。善与恶,美与丑,忠与奸,生与死;兄弟情,家国恨,赤子心,臣子泪。也许当你览罢此书,你会于脑海中也依稀辨见一人。而随着绕梁余音叩动心弦,或许你会惊奇的发现,原来那人正是你自己!你是否还记得那个曾经的你,亦或者还有你那纯真的梦?本书以大唐末年那段真实的历史为大背景,精心塑造的人物只为将一段段破碎的情节串联起来。览其文,犹如观其踪。亦是亦非之间,只如梦似幻。文无浮夸,回溯本心。
热门推荐
  • 万古帝尊

    万古帝尊

    无极世界,武道极尊,逍遥少年,百炼成帝,少年得大帝传承,太古道统,于万族林立,群雄并起的世界之中,脚踏四方,镇压天地,成万古帝座……
  • 快穿:前方有坑,请绕行!

    快穿:前方有坑,请绕行!

    倾离是九天之上唯一的凤凰,也是最尊贵的存在,只因一着不慎,得罪了龙王之子,被贬去凡间维护世界,扮着各式各样的龙套。为了不崩人设,她不得不板起脸来装严肃,直到某一天,她遇到一个极品腹黑男,从那之后,剧情的发展便朝着她无法预知的方向一发不可收拾。苍天啊,谁来收了这货吧!扫雷:1、本文为IVI,男主从始至终一个人,HE2、猪脚将经历各种文:民国、穿越、重生、末世、娱乐圈、人妖等等(非排序)3、必须苏,必须甜,金手指必须有!4、小甜文,幽默风趣更新时间会在凌晨12点,中午12点左右与晚上8点左右哦,欢迎小天使们来访!(???)?
  • 秦时小说家

    秦时小说家

    (大国记·秦时明月征文金奖作品)这里有天下寥寥、苍生涂涂的纵横家!这里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这里有天下皆白、唯我独黑的墨家!这里有地泽万物、神农不死的农家!这里有其疾如风、其徐如林的兵家!……当然,这里也有我们亘古不衰的小说家!本书群号:122156987,喜欢的来唠唠嗑!
  • 器灵:百炼

    器灵:百炼

    化作诸般兵器的美少女啊!请听从我的召唤!传承千年的宿命轮盘旋转,千百奇异兵器化身美少女器灵与一群热血都市少年缔结血脉和灵魂之约,共同踏上探索未知的旅途,感受东方幻想世界的古老和神秘。
  • 穿越兽世:蛮荒种田记

    穿越兽世:蛮荒种田记

    楚楚穿越了。穿到了原始蛮荒的兽人世界。被重新取名为“宓桑”。这里有疼爱她如珠如宝首领阿父和阿姆。有三个同样宠爱她的哥哥。还有一个最开始不太喜欢她的未婚夫(本文一对一,绝对甜宠!欢迎入坑!)
  • 幸福正能量

    幸福正能量

    在《幸福正能量》这本书里,罗素不依靠任何高深的学说,而是把一些经由他自己的经验和观察证实过的通情达理的意见归纳起来,制作出一张治愈不幸的良方,希望那些对生活感到困惑和郁闷的男男女女,能够在此找到医治他们病案的方子,在以后的生活中努力获得幸福。
  • 小地主

    小地主

    2019,胖子新书《大田园》在起点中文网发布,回归乡土,好好种田,大伙多多支持!回忆过去那点事,其实就是这个味。
  • 楚庄王传

    楚庄王传

    打了胜仗,而且是大胜仗,理应举杯庆贺,可他却闭门不出,反躬自省。战争本是一件残酷的事情,而他居然以德为上。他好色,但不贪色。夏姬,堪称中国第一美女,四十余岁了,还有人为她弃高官而不做,置全族人性命而不顾,携之私奔。如此一个女人,庄王岂能不爱?但为了社稷,为了大王的名声,他将这份爱深深地埋在心中。他是一个男人,男人中的男人;他更是一个霸主,霸主中的霸主! 在这本《楚庄王传》中,作者秦俊先生从杂乱繁复的历史资料中搜集、挖掘出众多故事,用通俗平实的语言、饶有趣味的故事把楚庄王的治国理念、为君之道、称霸过程、成霸原因等都演绎得淋漓尽致。
  • 王进喜

    王进喜

    《“红色英雄榜丛书”系列:王进喜》讲述英雄王进喜从儿时成长至成熟起来的一生。作者以朴实无华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英雄王进喜憨厚、率真、直爽的个性。内容详实,语言生动、细腻。
  • 暮色潇潇春意暖

    暮色潇潇春意暖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终身幸福就这样被捆绑指定。她是丞相家的二小姐,他是将军家的公子,传言他傻她丑,皆不安天命,不信命运,各自追寻,却又阴错阳差,重逢宫廷。彼时他已非当日那痴傻公子,而她是女官,他高高在上冷眼嘲笑,她举步维艰如履薄冰。大婚之夜,他独自饮酒求醉,她陪新娘坐一夜哭一夜,他却一剑刺穿她的心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