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68000000004

第4章 盘点自己(1)

于永正[1]

《人民教育》编辑来电话,要我为“名师人生”栏目写篇稿子。我嘴里说“不敢当”,心里却高兴——自己的文章在那里一登,不就俨然成了“名师”了吗?

不过,说实在的,正好可以就此机会简单地盘点一下自己的教育人生,所以就答应下来了。

[1]于永正:《盘点自己》,载《人民教育》,2007(6):53~56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的一山一水,一星一月,一虫一鸟,一草一木,一寒一暑,一时一俗,一丝一缕,一饮一啜,都溶化为童年的血肉,不可分割。

同事们常常讥笑我的普通话是“山普”——带山东味儿的普通话。我反而引以为豪,说:“我是山东人嘛!”我故意把“人”说成带山东味儿的“银”字的音。乡音难改,因为它已溶入了我的血液。

我是14岁那年,在山东莱阳读完小学后来到江苏徐州的。但几十年来,故乡的梦一直追随着我,故乡永远让我魂牵梦萦。

柯灵说:“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几乎是世界的全部,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的确,“乡土的一山一水,一星一月,一虫一鸟,一草一木,一寒一暑,一时一俗,一丝一缕,一饮一啜,都溶化为童年的血肉,不可分割”(柯灵:《乡土情怀》)。

我亲爱的故乡有灵山秀水。山山都有见证先人勤劳、智慧的壮观的层层梯田,那梯田是我心目中最伟大的雕塑。故乡有风格独特的村舍民居,而且村村都有关帝庙。庙宇规模不大,但建筑考究,一砖一瓦,一雕一刻都透露出对关公的崇拜与虔诚。故乡有异常普及的京戏,掌犁扶锄的农民哼“昔日有过三大贤”者,不乏其人。故乡有真正的春节。春节,家家户户洒扫庭院,张贴年画,摆供祭祖;春节,男女老少穿新衣,村村唱大戏;春节,乡亲们走门串户,互相拜年,“过年好”的祝福声不绝于耳;“初三看姑姑”,“初四看舅舅”,“初六看丈母”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故乡有淳朴、勤劳、乐善好施的人民,在故乡的词典里,没有“偷”“懒”一类的词语……

乡土把我塑造成了一个山东人。

我很庆幸,在小学遇到了张敬斋老师;在中学遇到了李晓旭老师。张老师使我有了许多爱好,对许多学科产生了兴趣;李老师则使我有了梦想和追求。

在小学里,我遇到了一位非常好的老师——张敬斋。张老师刚来到我们村小时才18岁。他的字写得好,课文朗读得好,画儿画得好,京胡、二胡拉得好(二胡是他自己做的),歌儿和京戏唱得好,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态度好。我脑海里留下的全是张老师的笑脸和那特有的爽朗的笑声。

进入三年级,张老师要我们每天写一篇大字。开始是“写仿”(即“仿影”),张老师给我们每个学生写一幅字,我们把纸蒙在上面描。什么时候老师写的字模糊了,老师就再给我们写一幅。到了四年级便“临帖”了,多数同学临的是柳公权的“玄秘塔”,一直临摹到六年级。大家都努力争取得到张老师的红圈,谁要能得到双圈(写得较好的字,张老师给画两个红圈),那简直是莫大的奖赏,会一蹦三尺高!有一次,我有两个字得了两个红圈,激动不已,把它寄给了在徐州工作的爸爸。张老师喜欢写字,他经常给我们讲欧、颜、柳、赵四种字体的风格。

忘不了张老师给我画的一张奖状。那时农村条件差,奖状都是张老师画的。一次期末考试,我语文成绩突出,张老师发给我一张奖状,奖状上面画了一只展翅欲飞的小鸟,并写了一句鼓励的话。我把它捧回家,妈妈笑,奶奶、爷爷也笑。爸爸远在徐州,如果看到了,肯定也会抿嘴笑。

忘不了张老师在我作文本上画的许许多多的红色波浪线。有时候,一篇作文几乎都画上了波浪线!真的全篇都是妙词佳句吗?哪里!那是张老师的期冀和鼓励!每条波浪线,都拉近了我与书和作文的距离。

忘不了张老师教我们拉京胡、唱京戏。从小学三年级我和京剧便结下了不解之缘。几十年来,京剧给我的太多太多。在张老师的影响下,我还喜欢画画儿。班级的壁报上,经常贴着我的画儿。春节,别人家贴的都是买的年画儿,而我家贴的都是我自己画的。我最喜欢画戏剧人物和花卉。戏剧人物画得最多的是关公、包公,花卉画得最多的是牡丹、荷花、菊花和梅花。

我没有成为京剧演员,但它让我身上多了一些艺术细胞;我没有成为京胡演奏家,但它使我拥有了一份艺术体验;我没有成为画家,但它使我多了一位教学“助手”;我没有成为书法家,但它使我拥有了学生喜欢的第二张端庄的“脸”和名片(有人云:“字是人的第二张脸和名片”)。总之,众多的艺术爱好,成全了我的人格,也成全了我的教学。

在徐州第七中学,我庆幸遇到了一位刚刚大学毕业的李晓旭老师。我上初中时,学的是“文学”。没有一个同学不喜欢上李老师的文学课。如果说,小学的张老师使我有了许多爱好,对许多学科产生了兴趣,那么,李老师则使我有了梦想和追求。在我的一篇作文上,李老师批了一句:“此文有老舍风格,可试投《中国青年报》。”是吗?于是,我兴奋地、认认真真地把作文抄了下来,小心翼翼地寄了出去,小心翼翼地盼望着。然而,至今未发表!但李老师的一句话,使我做起了作家梦,如饥似渴地读书,搜肠刮肚地写稿。书,自然是先读老舍的。退稿很快积了一大堆,但屡败屡战,毫不气馁。

人的理想虽然不可能都实现,但为之奋斗的人生是充实的。

理想和追求在,动力就在,希望就在,充实就在,收获就在。

我虽然没有成为作家,但收获的是读书、写作和思考的习惯,收获的是人格和思想上的成熟。是文学感动了我,同时,是文学使我懂得了形象的重要。讲课离不开形象,教育离不开形象——尤其是老师自身的形象。我懂得了,于是便努力地、不断地、自觉地打造自己的形象。

从跨进师范学校大门的那一天起,我就按照我崇拜的老师来塑造自己。

1959年8月30日,我跨进了江苏省徐州师范学校的大门。

“哦,三年后我真的要当老师了!”我望着教室里张贴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又红又专,一专多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标语,自言自语。于是,所有教过我的老师,一一浮现在我的脑海。老师们成了我的一面面镜子。他们的今天,成了我的明天。那时,我有一个最简单的想法,就是要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绝不能做一个被学生瞧不起甚至奚落的老师。

我要像李晓旭老师那样知识渊博、讲课幽默。于是我更自觉地读书,不但读文学的书,而且读教育方面的书,马卡连柯的书读遍了。此外还读哲学、啃政治经济学,不但读,而且做笔记。

我要像张敬斋老师那样多才多艺。那时学校对我们师范生的要求是“又红又专,一专多能”。我除了继续保持着对文学的爱好外,对绘画、书法、音乐、戏剧仍有浓厚的兴趣。我是“三好学生”,是学校的文艺骨干,既是合唱队队员,又是民乐队队员——在乐队里拉板胡、二胡。

三年的师范学习生活,使我养成了很多好的习惯,包括生活习惯。我最感谢母校培养了我思考的习惯。读书,我思考了,所以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吾日三省吾身”了,所以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思考自己的明天了,所以养成了读我身边的老师的习惯,记他们的优点,同时也思考他们的不足。

毕业前一个多月的实习,是对我三年学习的检验。实习结束时,我和实习班的小朋友洒泪而别的场面,是我向母校交出的最好的答卷。我的目标是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一个月下来,我觉得离这个目标已经不远了。

同类推荐
  • 海公案(中国古典公案小说精品书库)

    海公案(中国古典公案小说精品书库)

    本书为清代小说。前六十回为《海公大红袍全传》;六十一回至末一百零二回为《海公小红袍全传》,今存道光十二(1832)壬辰年厦门文德堂刋本。叙述一位无私无畏的清官海瑞一生的故事。海瑞其人其事《明史》有载,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号称“南包公”。本书文笔粗疏,情节离史实颇远。
  • 保教知识与能力辅导用书

    保教知识与能力辅导用书

    本书根据教育部对幼儿教师的最新要求编著,以吻合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最新大纲,主要内容涉及:学前儿童发展、学前教育原理、生活指导、环境创设、游戏活动的指导、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七大模块。体例上先梳理相关的知识点,然后结合案例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和运用,最后辅以模拟题或真题来帮助考生寻找解题思路。
  • 孔子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孔子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由于许多世界文学名著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有限,我们便在参考和借鉴以前译本许多优点和长处的基础上,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高度浓缩,保持了原著的梗概和精华,使之便于我们全面而轻松地阅读。这套课外读物还收编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广博知识,把阅读名著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扩大阅读的深度和范围,这正是设计本套读物的最大特色。因此,本套课外读物有着极强的广泛性、知识性、阅读性、趣味性和基础性,是广大中小学生阅读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儒林外史(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儒林外史(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所作的长篇讽刺小说,以写实主义风格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地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守护人性,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该书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
  • 教你学谚语(下)

    教你学谚语(下)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热门推荐
  • 牧神纪元

    牧神纪元

    混乱纪元下的新生,当一个土生土长的史诗大陆女主,遇上穿越而来的男主,弱肉强食的世界中,他们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 快穿之大佬超凶的

    快穿之大佬超凶的

    总有些男神孤独终老,不是不爱,而是太爱难以放下!他们往往是男配亦或者是女主的蓝颜,只是在他们遇上女主之前会有那么一个渣渣让他们心身疲惫等待着女主解救,而后守候在女主身边,求而不得最终孤独终老!而她的任务则每每成为那个渣渣!文中故事皆为架空呦,没有丝毫隐射现实~
  • 心情·百味卷

    心情·百味卷

    本书收录的散文包括:“你是我梦中的期待”、“请把我的情感留下”、“将芳年写在心灵”、“珍视心中的爱”、“淡淡柳如烟”五个栏目。
  • 未来在磨砺中生辉

    未来在磨砺中生辉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经历过磨砺的人生,才能熠熠生辉。
  • 忘了忘记你

    忘了忘记你

    这是宁立夏从没有想到过的重逢。本以为蒋绍征已是在脑海中抹去的儿时记忆,却在MBA的课堂上与他重逢。此时他是全校知名的男神教授,矜漠高冷,而她险些因缺勤被当掉课程。怎么想,这都不是一个愉快的重逢。更何况,那段与他相处的童年时光,已是她刻意隐瞒的记忆过往。她不再是他青春年少时没大没小的青梅颜谷雨,而是神秘精致的私家菜馆的美女主厨宁立夏。虽然她留下的白日菊代表永失所爱,但他始终忘了要将属于她的美好遗忘……
  • 当你老了(2018)

    当你老了(2018)

    《当你老了》是爱尔兰诗人叶芝一生的爱情诗选,选自他的诗集《路口》《玫瑰》《苇中的风》《七座森林》《绿盔》《责任》《柯尔的野天鹅》《麦克·罗巴蒂斯和舞者》《塔楼》《旋梯》《新作》和《译作》。
  • 冉冉物华生

    冉冉物华生

    要说一个人花心,大概是因为他还没遇到一个值得他深爱的人,一旦遇上那个对的人,他将驻足停留,任周围狂蜂浪蝶,他的心已不再彷徨。一场意外的自杀,将越冉拉进爱情的阴谋里。一回莫名的错认,牵扯出孪生姐姐的身世迷。一次美丽的邂逅,让她再难逃“花花公子”的手掌心。“劝你不要接近髙逸尘,他不过是把你当做他的絮儿!你就是他一直寻找的初恋替代品而已!”“那你呢?你还不是为了抢你弟喜欢的人让他心痛而已!”……“离吴璟轩远一点,这个人身份不明,他接近你一定有目的。”“那你呢?你身份就明了,可惜是个花花大公子!人家吴璟轩至少专情!”
  • 财务解码:总经理3堂财务必修课

    财务解码:总经理3堂财务必修课

    影响时空管理丛书由影响力训练集团组织十几位专家、几十位学者、上百位培训界精英历经三年时间精心创作,内容注重实战,以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为导向;论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工具多、方法多、案例多,且经过多轮培训课程使用并经过多次修订,受到各层次管理者的欢迎和好评。本书第一部分是对财务战略的概述性解读和对企业不同发展时期财务战略的分析论述,第二部分从报表在财务决策中的运用、财力决策及企业经营中的实战策略详尽论述财务决策问题,第三部分强调个人财务风格对企业的重要性。
  • 篮坛英雄

    篮坛英雄

    因身材受限的篮球天才中学生应雄,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药王传人的医学秘籍和药丸,从此走上了一条称霸篮坛的应雄之路!从CBA到NBA,从边缘人物到核心,不一样的篮球人生!总冠军、得分王、MVP、NBA中华队……应有尽有!
  • 梦观集

    梦观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